登陆注册
18354000000006

第6章 千言万语不如蒸饼

张寻等人正在屋中商议,忽然听见裴五大声跟人寒暄。裴五、小乙跟张寻关系好,又敬佩其挺身筹粮,让他们家人免了被逐的可能,现在这二人简直成了张寻的门丁了。

是裴三郎带着一个亲信来访。张寻赶紧将其让进了屋。“三郎可是问我筹粮的办法?”张寻开门见山。

裴三郎点头:“贤弟需要人手的话,我一定鼎立相助。”

“确实很缺人手,三郎能带来多少人?”三郎虽然叫张寻贤弟,张寻却不想叫三哥。

裴三郎介绍了一下站在自己身后那健硕的年轻人,姓裴名仲,字承昭。是其乳母家的儿子。平日最为亲近。现在是管理庄丁的一个队头,手下有十几人。裴三郎算来算去,大概能领来30个丁壮。

张寻点点头:“人不算少。还有一事需要三郎指点,这裴家寨附近何处有粮?”

三郎闻言心凉半截,你都不知道哪有粮就敢夸海口弄两百石来?不过转念一想,也不怪张寻,毕竟一外乡人,不知道粮食所在也在清理中,或许知道哪有粮他就有办法弄来。

“裴家寨百里内还有三个结寨自保的庄子,但规模都比裴家寨大,庄丁也比我们多。他们或许有些存粮,但状况不会比我们好太多。东去六十里有向城县城,城内或有存粮。再就是南面更远的邓州诸县了。”

裴家寨队头裴仲越听越不对劲,这张寻莫非想让兄弟们出去拼命?“就咱们这点人,劫庄劫不了,攻城更不可能,不知张兄有何良策?”

张寻捻了捻下巴上的胡须,几天没刮胡子竟也有古人范儿了,微微一笑,说:“三郎说的这几处都行不通,任何一处都榨不出两百石粮食。你们可知这方圆百里,何处粮食最多?”

众人都是摇头,不知道张寻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张寻掏出地图一指:“就是此处。”大家围过来一看,原来是邓州。

“邓州州城人口繁盛,的确应该有粮。”三郎点头。张寻却摇摇头:“不是邓州,是此时正在围攻邓州的一支军队,黄巢手下先锋朱温的军队。”

裴三郎闻言倒吸一口凉气,朱温的大名他还是听过的,这可是黄巢义军帐下的一员猛将,麾下凶残悍勇,攻城略地,杀人如麻。张寻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打朱温军粮的主意?

“此刻朱温正在攻掠邓州。邓州距黄巢军的老巢长安遥远,朱温手下有三千人马,我料定他随军至少有千石军粮。因此这方圆百里之内,只有朱温的军队粮食最多。也只有他们有实力借给我们两百石粮食。”历史上此时朱温正在围攻邓州,而且一个月内就将攻克。张寻穿越过来虽然杀了两个朱温的小兵,但还不至于产生足够的蝴蝶效应改变历史。这个位面的朱温应该还在围攻邓州。

“张兄跟朱温很熟吗?”裴三郎暗自心惊,张寻何人?竟然对朱温的行动和兵力了如指掌,还张口就要借两百石粮食。这样的人物我竟敢一口一个贤弟?还是叫张兄保险。

“何止很熟啊,还……”李暮刚要抢白,张寻赶紧咳嗽几声,李暮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原本想说,不止很熟,还有仇呢。

“略有交情而已,如朱温肯念旧情,为兄还是有把握借到两百石粮食的。”张寻借坡下驴就自称“为兄”。张寻这话在赵东阳、李暮、黑齿耳里就是信口开河。而在裴三郎、裴仲耳里简直深不可测。

裴三郎顿时对张寻又恭敬了很多,又闲叙了一些话,就要告辞。张寻叮嘱三郎明日一早就把能召集到的丁壮都拉到寨内校场,张寻有话要说。裴三郎连声诺诺,正要退出,张寻忽然问:“只顾闲聊,竟然忘了请教三郎大名?”

“单名一个礼字,字子示。”“裴礼?”李暮偷笑。

翌日校场,五六十个汉子乱哄哄聚在一起,年纪小的大概只有十三四岁,年老的头发都白了。虽然精神都还可以,却无一例外的消瘦。不过张寻已经很满意了,他没想到能凑这么多人。

裴礼如约带来三十人,一色二三十岁的青壮,是多少受过些枪棒训练的庄丁。此外,老汉韩三竟也从自己乡里中拉出来近20人,这部分就有老有少了,都是老实巴交的乡民,一点习武的底子都没有。让张寻意外的是,“门丁”裴五和小乙竟然也领来四个汉子,说要为张都头效力,一起给寨子筹粮。这样加上张寻、李暮、赵东阳、黑齿等人,竟拉起了一支60多人的队伍。

拉起了队伍,就要健全组织。别看60个人不多,也不是张寻自己能指挥得过来的。他曾看过一本组织管理学的书,说一个人最佳的管理幅度是5~6个人,最多不超过10个,再多的话无论领导能力有多强,都无法有效指挥。虽然韩信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但他也只能把命令下达给手下将领,不可能对每一个士兵耳提面命。

因此张寻依着唐朝军队编制习惯,每十人设一个“伙长”,60人共分“六伙”。现代人经常说谁跟谁“是一伙的”,“我们是一伙的”,这个“伙”,就是从唐朝军队里传下来的。

六个伙长分别是赵东阳、李暮、黑齿、裴仲、裴五,张寻自带一伙。张寻本想让老汉韩三也领一伙,老韩头连说“老了,老了,不行了,骨头都酥了,带不了兵。”张寻一想也是,只好自领一队,又把老韩头编到了自己这伙。黑齿暖男非常开心,说还是跟着张都头有前途,才几天就混上了伙长,离节度使又近了一步。

张寻又把六伙分成两队,自己与黑齿、李暮一队,自兼“队正”。裴仲、赵东阳、裴五一队,由三郎裴礼任“队正”。两队统归张寻指挥。至于张寻自己的头衔,依正统的唐朝兵制本应称“旅帅”,但到了晚唐时候,府兵制崩溃,各藩镇农民起义军军衔称呼都乱了套,张寻也觉得没必要文绉绉的叫什么旅帅,就依黑齿他们的习惯,自称“都头”。

“大家站好!听张都头训话!”裴礼裴队正高声喊道。

张寻登上台子,看见台下60人站成六队,比方才齐整了许多,心下高兴。待要开口,竟犯了难,叫乡亲们?不对。朋友们?同志们?也不对。怔了一会,突然想到:“儿郎们!”

台下齐声喊:“有!”

效果不错,张寻接着说:“有父母在裴家寨的出列!”闻言有二十多个年纪稍小的站了出来。张寻又说:“有妻儿在裴家寨的出列!”这回出来三十多个。

张寻看看仍在队中没有出列的几个人,不是花白头发就是黄齿小儿,又说:“有太公太婆抑或孙儿孙女在寨中者出列!”又有五六个人站了出来。

此时再看校场中央,原本六十人的队伍,如今只剩下孤零零一个人,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年。

张寻从台上下来,走到少年跟前,高声问:“叫什么名字?”

“回禀都头,小的叫贺齐。”

“在寨中可有亲人?”

“有二舅公。”

“二舅公待你如何?”

“待我像亲儿子一样。不,比亲儿子都亲。”说着话少年眼角湿润了,“二舅公带我和表妹一起逃难。路上缺粮,二舅公说我年纪大,分馍的时候总给我多些。表妹身子越来越弱,还没到裴家寨竟然就死了……”少年已泣不成声:“……表妹是因为我才饿死的,都是因为我……呜呜,可二舅公一点都不怪我……”

“那你今后要如何对待二舅公?”张寻问。

“以后我就是二舅公的亲儿子,我要孝顺二舅公,让二舅公顿顿吃饱!”

张寻心中暗叫了一声好,赶紧趁热打铁:“如今寨里缺粮,人人都要挨饿,甚至可能饿死!到时你二舅公也会饿死!你能答应吗?”

“不答应!”少年贺齐红眼圆睁。

“你要怎么做?”

“拼了命不要,也要为二舅公找来粮食!”贺齐怒吼。

“好!记住你今天说过的话!”张寻环顾四周:“儿郎们!你们的父母妻子、骨肉至亲就要挨饿,就要被饿死!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众人齐呼。

“你们要怎么做?”

“拼了命也要找来粮食!”

“人心可用!”裴仲低声跟裴礼说。裴礼点点头,抬头瞥见阁楼上一个人影,正是二哥裴义。裴礼心中暗道:“二哥啊二哥,你哪有张都头如此的手段!”

在学生时代,张寻就知道“统一思想”的重要性。张寻还记得自己竞选学生会主席时的演讲题目:论团队与团伙的区别。一群人聚在一起,不叫团队,只是团伙。只有统一思想,树立共同的目标,每个人的努力都只为实现同一件事,没有私心杂念,团伙才能变成团队。而团队才是最有战斗力的!

张寻成功统一了思想,为这个60人的团队树立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筹粮。并给了这个目标一个非常充分的理由,充分到可以让人放弃生命。

张寻一示意,赵东阳和李暮两人立即展开两面旗子,上面秀有“保护亲人,为爱筹粮”八个大字,是裴七娘组织人手连夜绣制的。这其实就相当于后世的标语条幅,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类似。张寻要求把两面旗子插在校场醒目处,行军赶路时也要举着。随时提醒所有人,我们筹粮不光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家里嗷嗷待哺的稚子,为了家中垂垂老矣的父母。我们筹粮跟打家劫舍的贼寇截然不同,我们是为了心中大爱,我们是高尚的、道德的、有良知的,我们是正义之师!

统一完思想,张寻又大手一挥,上蒸饼!两大筐刚出锅热腾腾的蒸饼抬上校场。唐人吃的蒸饼内中藏有各样馅料,非常好吃。非常时期裴家寨的蒸饼也没甚馅料,稍稍撒了些芝麻,与馒头无异。这是张寻特地为筹粮壮士们争取到的福利。

“从今天起,每人出操一日,可得蒸饼两张。不出操就没有。排好队来领饼吧!”众人平日里天天喝粥,哪吃得上蒸饼?见张寻说只要出操,人人有份,一张张脸都乐开了花,一个个眼神里对张寻都是感恩戴德。张寻对身旁的裴礼笑笑说:“这回才是人心可用。”

张寻深知,统一思想只是给这群汉子一个战斗的理由,而如果没有蒸饼,这帮汉子们是连理由都不想去找的。

同类推荐
  • 再世潘安

    再世潘安

    你说潘安只是个花瓶,给我站住,咱们好好聊聊!
  • 卿覆天下

    卿覆天下

    昏君如何,明君如何,历史在朕的手中,朕想要是明君就是明君,想让谁是佞臣就是佞臣!君庸,是我公孙家辅佐无才;君昏,乃我公孙家进谏无能;君无道,乃我公孙家监督无方。无双挥舞着西潇枪法,时而迅若惊鸿,枪法之快,非常人可寻其锋;时而猛若大虫,招式之霸,虽猛虎不可阻拦;时而力若奔牛,气势之宏,纵万夫而无法匹敌。喜欢本小说以及和即墨一样的新人作者也可以加群546642737
  • 大明小贼

    大明小贼

    街头小偷李慕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明朝成化年间,无法绕开一个普遍的问题。圣人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为修身?李慕:强撸灰飞烟灭!何为齐家?李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兴大明人丁,颇有压力!何为治国?李慕:窃玉窃香,如窃大国,此小事尔!何为平天下?李慕:那么多问题,很饿了,先去吃点茶叶蛋,泡面先,如此重大的议题,日后再说!且看李慕,错了,且看这小贼如何纵横大明!
  • 批判史学的批判:刘知几及其史通研究

    批判史学的批判:刘知几及其史通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刘知几述评”,包括“导论”、“刘知几生活的时代氛围”、“刘知几史学批评方法论:历史的批评”三部分内容。下卷为《史通》引用文献考证,按照四部分类法及时间顺序对《史通》引用文献逐一进行考证,具体体例是先列书名,次记引用条数,以便定量分析。
  • 赵云传记

    赵云传记

    赵云,曾是无数女粉丝的最爱他的勇猛,在七进七出中展现出他无畏的精神品质,对于刘备的赤胆忠心毋庸置疑。那么,真正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因谁而起呢?赵家村的叛徒,难道是自己的爱人?第一部已经完结,如果有更大的动力,故事会继续续写下去,谢谢大家的支持
热门推荐
  • 花恋之柚萌墨爱

    花恋之柚萌墨爱

    “顾墨珩!!你为什么咬我?!”“老婆,,不就是用来咬的么?”“屁!书上说了,老婆是用来宠的!”“书上还说了什么?”“………”“柚子?说话!”“……用来…吃…吃的……”“既然你都说要按书上说的做,那我们……”“……混蛋?!”青梅竹马文。腹黑傲娇甜宠爆笑。期待入坑!!
  • 重生至修仙世界

    重生至修仙世界

    解雨初,一个从小就过着丰衣足食生活的军门大小姐,年轻时大学毕业就听从家里安排嫁给一个军人。丈夫回部队她就自己去游山玩水过自己的生活,丈夫回来她就当她的贤妻良母。一生恰意自由的解家大小姐怎么也不会想到,她会重生到另一个世界,与其说这是古代,不如说这是一个只有小说里面才会出现的修仙世界。
  • 击穿星海

    击穿星海

    仙走了,魔灭了,神御天,妖为仆,佛为奴,轮回寂,慵成疯被UFO劫持,离开被封印的银河系,来到了神之宇宙,被植入神秘芯片的慵成疯,本想默默渡过余生,奈何本身只是个试验体,为了活下去,为了掌控自己的命运,奋起反抗,击穿星海,踏破神域,寻找昔日的同伴,揭开远古仙消失的秘密。
  • 双管齐发

    双管齐发

    你认为我是谁?可是我片不是?因为那些人都是我!
  • 回溯警探

    回溯警探

    当时间可以不断回溯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詹越突然发现扭动表冠后,时间倒退了六个小时。
  • 非正常人类研究事务所

    非正常人类研究事务所

    早在一百万年前,四大天神文明就已经发动了对地球的战争,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征服了几乎整个星球,直到战线推到现今欧亚大陆的东方,在新疆以东的被称为华夏的腹地,受到了强大的阻力,天神文明元首、神军最高统帅昊天上帝被镇压。这一百万年来,天神文明开始用柔和的方式渗入地球,现今科技文明的几千年前,他们先后潜伏到地球,寻找被封印的昊天上帝,企图再次发起战争。人类终于开始反击,以非正常人类研究事务所为首,连续启动屠神计划,直播屠神!
  • 东方不败与魔尊重楼

    东方不败与魔尊重楼

    魔堕凡尘难谴流年老,当无欲无求的魔爱上情误一生的东方不败,会产生怎样的情愫。又会有怎样的波澜,谨请关注。
  • 妃逆天下:纨绔浮尘

    妃逆天下:纨绔浮尘

    一生只爱一个人,一世只怀一种愁。世人人人都说着爱,但真正的有过爱的又有几人?她,希望她无心……傅尘,阜尘,你将如何面对这世俗的千变万化呢?傅尘,看透了世间世俗,对生活无感,不想眷恋世俗的一切。一场意外,穿越的降临她会对世俗认知有所改变么?阜尘,霸道无礼被宠惯的阜相府三小姐,连天子都不给面子的小恶魔。一场意外,她结束了她生命,而傅尘降临与此,傅尘会改变她从前的命运么?但傅尘成了阜尘,她将重新转动罗盘吧。冷傲如她?霸气如他?毒舌如她?妖孽如他?红颜旧,任凭斗转星移,唯不变此情悠悠……
  • 宠妻日常

    宠妻日常

    【已完结,新书《宠妻至上:总裁,轻点撩》】她是太子太傅的嫡女!他是太子的死对头瑾王!一道圣旨却让她成为了他的妃,她原本以为凭着自己是太子太傅的女儿,瑾王即便不会对她冷若冰霜,也至少会对她相敬如宾吧!还有她那位及皇贵妃的婆婆应该会各种刁难她才对,怎么又会像对待自己亲生女儿一般呢?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早已注定的。因为,他一直爱着她,比她想象的还要久。
  • 重生的贵族

    重生的贵族

    作为一只重生的贵族,冷亦倾表示逆袭什么的实在是太简单了!只是......“报告,前方出现一只女主,请问小姐是前进还是后退?”“什么?遇到女主了!后退,立刻后退!”冷亦倾平生最怕遇到有病的女主了!而且她那么危险!还是后退保护哥哥为上吧!QAQ好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心脏不好、作为炮灰党的贵族为了拯救哥哥对上了脑回路不正常的女主,然后被其生生气死,重生后发誓要改变哥哥命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