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本为虚空,天地起于混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盘古开天地,后羿射骄阳,星宿列空,草长莺飞,始有初祖。
黄帝安天下,神农起稼穑,女娲补苍天,伏羲演八卦,三皇五帝圣明,天下一体大同。
自夏启谋位立国,大道废,贵贱生,苍生艰涩。及至夏桀,暴虐如骄阳,逆天而行,黎民涂炭。商汤一呼百应,取而代之……”
师父的文章如滚滚春雷,又如滔滔江河,从天地洪荒说起,直至当今天下,洋洋洒洒数千言,囊括了所有大时代、大事件、大人物,一气贯通,荡气回肠。
非但是一部内容丰富、简明扼要的通史,而且自始至终贯穿着道与德的思想精髓,却又比老子的《道德经》通俗易懂。
癫子前世对《道德经》一度颇有兴趣,然而研读一番之后,感觉实在晦涩而深奥,远不如一本历史传奇故事好看,所以放弃了。如今读了师父的文章,居然有茅塞顿开之感。
师父的师父,居然就是天下第一的老子,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本想向师父探询,只是现在不合时宜,以后一定要找机会问个清楚,也好深入了解那个令人神往的人物!
范蠡仔细诵读师父的文章三遍,有些不大熟悉的字,通过联系上下文,慢慢搞清楚了。有些比较深奥的话语,触类旁通,也慢慢搞懂了其中的意思。
闭上眼睛默诵一遍,惊讶的发现,居然基本能够背下来了!到底是老师的文章神奇呢?还是自己的记忆力神奇呢?也许兼而有之吧,关键是老师的文章写得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神思飞扬,酣畅淋漓,读过就忘不了了!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师父在文章中提及的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些是后世的史书有记载的,有些却是闻所未闻的,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流传下去吧。
还有一些迷惑不解之处,需要向师父好好请教。
范蠡再次默诵一遍,确认完全可以顺畅背诵,便忐忑着来到师父石床前。却见师父侧卧在床上,香甜熟睡,鼾声微起。
师父太累了,不可贸然打搅,不如暂且回避,自己找点乐子去吧。范蠡恭立片刻,轻身轻脚转身,意欲走开。
“徒儿,可已熟读文章?”身后突然传来师父不怒而威的声音。
“师父,徒儿已经可以背诵了。”范蠡赶忙转回。
“哦?你且给为师背来听听!”师父睁开眼睛。
“呃……,宇宙本为虚空,天地起于混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盘古开天地,后羿射骄阳,……”,一口气背诵下来,非但十分流畅,而且朗读的颇有韵味。
“嗯!你可理解其中意思?且给师父说来听听!”师父用一只手臂支撑脸颊侧卧起来,面带诧异之色。
范蠡略作思索,便对师父的文章逐句解读起来,尽量贴近文章的表面意思,并加以自己的体会。
“善哉!徒儿果然可以流利背诵,并深得其中精髓,出乎为师意料!为师原本以为,徒儿认清所有文字需得三日,熟读背诵此文需得三日,理解其中意思需得三日,熟料徒儿仅用不到两个时辰便已做到,为师十分欣慰!”师父一边说着,早已起身端坐,满面欣喜。
“多谢师父夸奖!徒儿之所以能够入脑入心,皆因师父文章妙手天成,于徒儿心有戚戚焉!且徒儿只是囫囵吞枣,尚有许多惶惑之处,还请师父深加教诲!”范蠡内心欢喜,诚恳说道。
“嗯!徒儿聪慧异常,为师心头大悦!徒儿有何不明之处,只管说来,来来来,坐在为师榻前。”师父说着,指了指石床一侧的石凳。
范蠡从床边的石阶拾级而上,恭恭敬敬坐在石凳上,在师父期待的目光下,略作思索之后,一连抛出了许多疑问。
师父满目赞许,逐一解惑,往往从历史掌故说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涉及诗书易礼、天文地理、风土人情、道德教化,娓娓道来,妙语连珠,如同捧出一部内容丰富的大百科全书。
范蠡听得如醉如痴,如饥似渴,如沐春风,如饮甘霖,仿佛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满目璀璨,喜不自禁。
不知不觉,午时已过,师徒两个适才打住话头,准备午饭去了。其实师父早已准备好食材,就等下锅蒸煮。原是粟米加山菇野菜的梁饭,另有一盘野果山栗。
范蠡原以为师父会吃鱼饮酒,不料直到用过午饭,师父并未提及酒肉,莫非……。一个念头刚刚闪过,范蠡忽觉心中愧疚,师父能是那样自私吝啬的人么?
而且师父用餐,举止文雅,细嚼慢咽,全然不见之前那个猥琐老头的饕餮之态,范蠡心中暗自称。
师父说,稍作歇息之后,要教授武功,范蠡内心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