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9300000066

第66章 虞侍郎泪写哀文 杨丞相却也仙逝

话说院内的众大臣,听说太子死去都很吃惊。于是,安伽佗的鬼也不祛了,便提着剑无精打采地走下法台。这些大臣和内相们,便让人撞响丧钟,开始在宫内悬幡挂起纱来。

正厅内,炀帝和萧皇后都伤心地扑在昭儿身上大哭;太子妃韦福荣、大刘良娣、小刘良娣和三个小皇孙,都扑在灵前哭得死去活来。

这时,杨素、高熲、虞世基也跑进宫来,见太子真的死了,便都跪在地上放声大哭。

炀帝哭了一会儿,便止住哭,让萧后也止住。看太子妃福荣、大刘良娣、小刘良娣和三个小皇孙大哭不止,劝道:“三位贤媳,人死是哭不活的。只怪他命短,今年才二十二岁,谥他为元德太子,不再立嗣,太子妃仍是太子妃,良娣仍是良娣。三位皇孙听封。”

大子妃和大、小良娣听说给孩子封官,忙抱过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跪了,自己替孩子们呼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三个孩子,就福荣生的杨侑最小,还不到一岁,大刘生的倓二岁,小刘生的侗三岁。

炀帝看着这三个不懂事的孙儿,不禁鼻子一酸,眼泪流出来了,便含泪说道:“封皇孙——侑为代王,邑三千五百户。”

太子妃福荣,忙按着侑的小脑袋,在地上叩了三个头,并替他谢恩。

炀帝看她拜罢,又说:“封皇孙倓为燕王,侗为越王,各邑三千户。”

大刘和小刘,也和太子妃那样,用手按着王爷的小脑袋,在地上叩拜三下,又替他们呼道:“谢万岁!万岁!万万岁!”

炀帝朝三位夫人道:“三位皇媳,这三位皇孙是我朝的希望,望尔等以大业为重,将他们抚养成人,有功不小。”

她们三位听了,忙跪下拜道:“请父皇宽怀,我等是会尽心的。”

炀帝上前道:“都快平身,平身回话。”

她们三位又拜,这才起身,继而将自己的孩子抱过来。

炀帝由衷地:“都快换上孝服,在这里守孝百日。”

她们三位叩拜,换衣去了。

炀帝对杨素和高熲道:“丧事由你二人主持,要用太牢,要请和尚道士,与他做百日道场超度亡魂。”

杨素和高熲跪拜,然后匆匆地安排去了。

炀帝看他二人走去,对内史侍郎虞世基道:“虞爱卿,你的文笔好,可与他作一道哀册文。”

虞世基说:“遵旨。”

炀帝让下人把笔墨端来,对世基道:“虞爱卿,就在这里入作吧。”

虞世基执笏道:“遵旨”。于是坐下,提笔铺纸,不禁含泪写道:

维大业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皇太子昭薨于行宫,终年二十二岁。于明年三月二十三日,将灵柩迁于庄陵,礼也。

……蜃基峻极,帝绪会昌,体元袭圣,仪耀重光。气秀春陆,神华少阳,居周轶诵,处汉韬庄。有纵生知,诞膺惟睿。性道嶲日,几深绮岁。降迹大成,俯情多艺。树亲建国,命懿作藩,威蕤生路,舄奕渠门。庸服有记,分器惟尊。风高楚殿,雅盛梁园。睿后膺储,天人协顺。木茂条远,基崇体峻。改主参墟,奄有唐、晋。在贵能谦,居冲益慎。封畿千里,阊阖九重。神州王化,禁旅军容。

……永隔存没,长分古今。去荣华于人世,即潜遂之幽深。霏夕烟而稍起,惨落景而将沉。听哀挽之凄楚,杂灌木之悲呤。纷徒御而流袂,欷缨弁以沾衿。呜呼哀哉!九地黄泉,千年白日。虽金玉之能久,终天壤乎长毕。敢图芳于篆素,永飞声而腾实。

写毕,他又从上到下看了一遍,自我感觉良好,这才捧给炀帝道:“哀册写毕,请陛下过目。”

炀帝接过,看了一遍,说道:“甚善,可让文官抄写一万纸,晓于全国。”

“遵旨。”虞世基又拜,退了出去。

再说这位年过古稀的杨素,他已经主办过几个丧事了(包括秦王俊、独孤后和宣华夫人)并且还有个很会办事的高熲帮忙,所以到第二天下午,不但将灵堂搭好,而且棺木、纸麻、和尚、道士、乐工和司炮也安排就绪了。就在第三天早上,也就是大业二年七月二十五日辰时,将杨昭的尸体入殓抬进灵堂开始吊祭时,杨素被这几天的忙碌给累倒了,竟累得他躺在床上不能动了。

提起杨素,再将他的家庭情况交代一番: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他祖父叫杨暄,在西魏时任辅国将军、谏议大夫。他父叫杨敷,在北周时为汾州刺史,第一次破齐时战死在疆场。第二次伐齐,杨素为了报父仇,竟拦着武帝的马头请战。开始帝不许,激怒了杨素,骂武帝是无道昏君。谁知武帝不但不生气,反而答应他的请求,让他作为先行官。

破齐后,武帝看他功高,便封他为车骑大将军、议同三司,宣帝时,袭他父临贞县公。杨坚为相时,杨素深自结纳,杨坚甚器之,便封他为汴州刺史,恰遇相州总管尉迟迥作乱,并且荥州刺史宇文胄在武牢以应迥,杨坚拜他为清河公,发河内兵击胄,大获全胜,迁徐州总管,进位柱国,邑二千户。

杨坚即位后,拜他为御史大夫,平陈之战,他和擒虎、若弼功劳最高,所以进爵越国公,邑三千户,又把陈叔宝的二妹叔彩赐他为妾,并且全家人都有封赏。

俄而江南李棱和高智慧聚众作乱,命他率兵讨之,帝看他功高,封他为尚书右仆射,与高熲执掌朝政。十八年突厥犯塞,以他为灵州道总管,出塞讨平之,因功封他儿子玄感为清河公,玄奖、玄纵、积善并为上义同。为废立太子,他出力最大,故而代替了高熲的尚书左仆射,成了朝内的大丞相。

炀帝即位后,汉王谅聚众造反,命他为并州总管和河北安抚大使,率众数万,一举破之,又封他为尚书令和太子太师之职。

他夫人郑氏早就去世,给他留下五个儿子:长子玄感,今年四十五岁,拜清河公、宋州刺史,现和他妻、子在宋州任上;二子玄奖,今年四十岁,官拜大将军之职,妻、子在东京,也同炀帝南巡来了;三子叫玄纵,今年三十八岁,任淮南郡公,现在妻、子都在淮南;四子叫积善,今年三十六岁,任仪同,妻、子在东京,他也伴驾来了;五子叫玄挺,今年三十一岁,已过继给他叔父杨约了,也任仪同,也同他们来了。

他妾陈叔彩,今年二十八岁,从无生子,仍是花容月貌,玉骨冰肌,杨素特别喜欢他,所以这次南巡,杨素也让她跟来了;他的异母弟杨约,今年六十六岁,任大理少卿,只因杨约幼时,为爬树摔坏了****,不能成亲,所以收养他兄长的小子玄挺为后,这次南巡,杨约作为大臣,当然也同他们来了。

另外,杨素还有两个堂叔:

他二堂叔叫文思,字温才,今年六十岁,现任民部尚书;他三堂叔叫文纪,字温范,今年五十六岁,曾任荆州总管,因多病,便辞官为民,同妻、子回到华阴养病去了。

文思的夫人叫王氏,今年五十岁,与他生下一男一女,男的叫杨义,曾任过车骑将军,平陈时战死在疆场;他的女儿叫杨叶,已许配吏部尚书牛弘之长子、现任内史舍人的牛方大为妻;眼下,王氏夫人和一些丫环在东京居住,这位堂堂的民部尚书杨文思,也跟着炀帝和众大臣南巡来到了扬州。

扬州刺史王世充,为了讨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丞相杨素,特意把自己的一所新宅院献给杨家住。

此宅院距江都宫很近,在新宫南边不到半里处、御街北边,门朝南开,老远看去,周围百顷左右,围墙一丈多高,院内是琼楼秀阁,古树参天。再看门楼,既高且大,红墙丽瓦,门楣上悬着一块金字大匾,上写“杨府”二字——这是王世充临时换的,台阶下,有一对石狮镇座;大门两边,一边有一位披挂整齐、手持兵刃的武士守在那里。

再说院内,该院是分前院、上院、后院和花园四大部分,而每所院内的厅阁,都是朱栋雕梁,飞檐铁翅,花格门窗,七步台阶,整个院里,砖铺路面,路两边有花草,非常雅致。

杨素的两个儿子——上仪同玄奖和积善在上院住;杨素的二堂叔——民部尚书杨文思在后院住;杨素和小妾陈叔彩在上院正厅里居住;杨约和他的义子,也就是杨素的小儿子、现任仪同的玄挺在上院东阁居住,当然院内又住了些兵卒守卫,不在话下。

却说这天晚上,也就是大业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杨素和高熲为太子昭的丧事忙了两天,在昏天地黑时,他们总算安排完了,然而,杨素也累出了一场大病。

这时,高熲看他满面彤红,流着虚汗,忙上前问:“杨大人,你是怎么了?”

杨素有气无力地:“心里难受。”

高熲用手摸一下他的额头,觉得烫手,惊叫道:“天哪!你的额头好烫,你是病了。”

杨素苦笑笑说:“主要是累的,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高熲忙说:“我让他们送你回府。”遂要来二人小轿,让杨素坐在里边,高熲亲自把他送到杨府。

他府上人等,听说他有病,宫内派人把他送回府时,无不惊慌,忙来到上院观看。杨素走下轿后,朝众家人一笑,说:“各位,请不要担心,我主要是劳累过度,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他们全家人听了,也就深深地舒了口气。

高熲也一笑,说:“但愿你是劳累过度。杨大人,你要好生地休息,明天上午,还要给太子办丧事呢。”

杨素握着高熲的手,说:“放心吧,明天辰时,一定赶到。”高熲自信地:“我相信你会去的。杨大人,告辞了,明天见。”

杨素一扬手,道:“明天见。”于是,高熲和二轿夫匆匆走去。一些下人见杨素无事,便也离开后院,各自休息。

杨素看他们走去,几个亲人还担心地守在身边,朝他们一笑,道:“你们也去休息吧,我无事的。”于是,他们几位也放心地各自去了,休息不提。

杨素看他们也去了,这才对身边的小妾叔彩道:“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进屋休息吧。”

陈叔彩点头应“是”,便朝旁边站着的两名侍女,道:“扶你家大人到房里休息。”

“遵命。”二侍女应罢,便来到杨素跟前,一左一右地扶着杨素。杨素只是点一点头,也没言语,便跟着她们走进正厅。

陈叔彩也跟了进来。这时,天已大黑,厅内的灯架上,上下七盏灯全部点着,亮如白昼。借着灯光,见厅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墙壁上还有几副名人字画,非常雅致。

虽说正厅内有竹椅,长几,而且几儿上又放了杯香茗,但杨素浑身委顿,不愿再坐,继而朝内室里一指,道:“不坐了,进室里休息吧。”

所以,这两名侍女和叔彩,便径直地把他扶进左边的卧室里。进门一看,纱灯、小几、雕床、绣帐,朱漆圆桌上,摆着几件精制的玉雕;书橱内,从上到下都是书;一边还挂着一口宝剑——真像个一品丞相之所在。

却说杨素走进内室后,因天热,就迫不急待将他的相帽取了。一侍女忙接过,放在柜上。那一侍女也忙着与他脱衣解带,刚一脱毕,他就像散了架似的倒在床上,不能动了。

二位侍女又把他的朝靴脱了,放在一边。

叔彩看他如此模样,忙把他的双腿抱起,放在床上,继而轻声问:“老爷,我看你像是有病,让他们请个医官来,与你瞧瞧,好吗?”

杨素不耐烦地:“我是劳累过度,瞧的什么?休息会儿就会好的。”

陈叔彩不敢再说了,只有拿一把扇子,坐在床边,与他轻轻他扇风催眠。谁知他一躺下,确真的躺出一场大病——头痛、恶心,直想呕吐。

叔彩看他如此急躁,忙放下扇子问:“老爷,我看你定是有病,让他们请个医官来,好吧?”

杨素是个虎将,很有毅力,一般的小病,不想吃药,听她如此说,便起身坐在床上,朝叔彩一笑,道:“头痛心烦的,算个什么病?吃碗茶就轻松多了。”

叔彩听他说要吃茶,忙让侍女把茶碗端来,然后亲自送他面前,说:“老爷,茗茶已端来了,快请用吧。”

杨素因心烦,便接过碗一口气用了。

这毕竟是茶水,怎么能治病?他刚将碗放下,只觉得心里上让,直想呕吐,片刻,只见他“哇”的一声,吐了一地。

就在这时,杨约提着纱灯来了,见他呕吐,埋怨地:“你这是病,怎么不请医呢?”

陈叔彩嗔道:“我说了几次,可他不让。”

杨素一边理着美髯,一边笑道:“为太子的后事,忙了两天,我想,准是累的。”

杨约道:“这些天天气很热,莫不是中署了?我去请医官来瞧瞧。”说着,他又提着纱灯匆匆地走去——还不到一盏茶功夫,就把府上的一位老医官请来了。

这位医官叫韦长发,字君祥,本是洛阳人。他父叫韦雄,曾经在齐国当过医官,北周破齐时,他不幸中流矢身亡,那时,韦长发也精通医道。齐国被平后,他便投在杨素的部下,至到如今。他今年五十六岁,生得既矮又瘦,但眼睛和嘴巴都长得很大,并且下巴上还长了一把山羊胡。

闲言少叙,却说韦长发正在睡觉,听杨约来唤他,说是老丞相有病,不敢怠慢,忙穿衣起床,跟他来了。走进门后,见杨素吐了一地,定知有病不轻。他忙来到床边,借着灯光,看他满面通红,浑身虚汗,暗道:莫非是中署了?忙将手指按在他的手脉上,片刻,只觉得脉跳洪大无力,对杨约和夫人道:“没什么大病,主要是伤暑,吃两付药就好了。”

杨约催道:“那就快开方子吧。”

韦长发看几儿上有纸笔,忙过来坐下,提笔铺纸——先写一味石膏,又写一味知母,再写一味麦冬,跟着写天花粉、粳米……

写毕,他想了想,继而把每味药的剂量也写上,对下人说:“你跟我来取药。”说着,他拿着方子头前走去。

侍女不敢怠慢,便跟着他取回来了药,然后生火煎上,煎好后让他用下。

这付药也确实管用,用下后,他心里似乎轻松许多,便安安稳稳地睡到天明。

这天早上,杨素的小妾陈叔彩,为了给他熬参汤,天不亮她就起了床。熬好后,她看杨素也醒来了,忙用热手巾将他的手脸擦一擦,继而端过汤碗,坐在床边,甜甜地喊:“老爷,参汤熬好了,快坐起来喝了,补补身子。”

杨素听了,便微笑地坐了起来。当他伸手欲接汤碗时,突然想起:“不对!今天宫内大丧,我怎么能坐在屋里喝参汤呢?”说着欲起。

陈叔彩忙拦道:“不!你还有病,怎么能去?”

杨素边起身边说:“我是大丧主持,不去怎么能行?”说着便准备下床。谁知他身子仍然虚弱,就在他弯腰欲下床时,突然两眼一黑,“嗵”的一声,便一头栽到地上一命呜呼了。

同类推荐
  • 重生1630之美洲行

    重生1630之美洲行

    心血来潮之作,无辜的猪脚王明狗血的来到了1630年的北美大陆(一切都是虚构),而此时的中原大地一片狼藉,再有十余年明朝退居江南,再有几十年,汉家江山将被满人窃取。而王明的到来会给这个本波澜起伏的带来什么惊喜呢,拭目以待吧。(一切都是虚构之作,偶文笔极差,看后勿吐之,吐之概不负责)
  • 君临三国之独霸一方

    君临三国之独霸一方

    王焱重生三国,君临天下,手中方天画戟横扫天下,胯下紫雷青龙驹如影随形。十二武将星辰,十二才士星辰伴其左右。青龙谋士智谋天下,白虎军团勇踏三军。收吕布,灭袁术,脚踏荆州,独霸一方,不平天下誓不称帝。
  • 启示游戏—孤独的传道士

    启示游戏—孤独的传道士

    故事发生在几千年后的地球,科技已经达到了极致的发展,甚至到了无法再有提升的无法逾越的境地。不知道是谁提出了“人对神的妄想和渴慕阻碍了在科技发展上的注意力。只有消灭了神才能让人从新审视宇宙,才能继续发展科技。”邃导致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弑神运动”。那场“弑神运动”之后几百年,地球引力逐渐被太阳锁定,地球停止了自转。地球面朝太阳的一面变成了永恒的冒着沙砾被蒸发的热气的荒漠,背对太阳的一面被无尽的寒冷和死亡气息笼罩。人类龟缩在荒漠与冰原的夹层中,那里只有永恒的一种季节,类似于春天又仿佛秋天,岛屿与海洋杂错交纵……《启示游戏》读者交流群:79693919欢迎加入!~作者新浪微博:@秦川乱步and汉笙
  • 中华近世通鉴(全集)

    中华近世通鉴(全集)

    本卷通鉴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思想、文化诸方面;这些内容,按时序予以记载,述而不评,并根据需要,以一事为由头,详书一段史事。
  • 南国大诏

    南国大诏

    天宝七年的中国版图之上,大唐、吐蕃、南诏三雄并立。十二年前,南方少数民族国家南诏,新君登位,国邦几定,政权飘摇。南诏为保生存与吐蕃和亲,不料公主遭奸人构陷,受尽凌辱。一位京城皇子,私夺兵符,发兵吐蕃救公主,南诏七万英魂战死金沙江。十二年后,皇帝膝下六个皇子和一位公主,围绕至高皇权展开夺嫡,社稷混乱,民不聊生。隐藏着巨大身世之谜的西山医阁阁主周夫子,书生样貌,智谋无双,一路伴随大理寺纠察使彭辉,拨弄风云、搅刹乾坤,斗尽万险千难,最终辅佐明君上位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超级系列之小人物

    超级系列之小人物

    主角许强如何从一个纨绔子弟到一个小人物在到巅峰的作品
  • 蔚蓝旖旎的海洋(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蔚蓝旖旎的海洋(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没有什么不可能

    没有什么不可能

    全书共10章,包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方法总比问题多,头脑是日用品不是装饰品,别犯迷糊,找准方向,不抛弃,不放弃等。
  • 五十三中学的奥特曼

    五十三中学的奥特曼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沉睡于黄浦江底近亿年的地下恐龙柯叽啦被人类的贪欲和邪念唤醒,突然出现在市中心,开始拆迁工作。上海陷入混乱,外商撤资,官员出逃,谣言四起,不明真象的群众聚集闹事,上海房价8年来首次下跌……军队出动最强力量对抗柯叽啦,不料坚船利炮在怪兽面前竟不堪一击……危急时刻,只有一个人能够拯救世界——五十三中学的高三学生罗小明,他在梦中回忆起了被M78星云宇宙超人附体的事实,决心变身为奥特曼,用太阳的能量击败柯叽啦!然而高考迫在眉睫,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下,要进一本大学还是要拯救世界,这是一个哈姆莱特式的问题……中国首部正真的怪兽小说,上海市井风情加黑色幽默,致敬儿时的经典《奥特曼》。
  • 临臯文集

    临臯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茶寮记

    茶寮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薄情庶女惑君心

    薄情庶女惑君心

    一入皇宫深似海,这个道理她懂,可惜命运让她不得不入皇宫,她看透了一切,这世间的爱恨情仇只不过是浮云,她只想安分的待在皇宫,不想惹是生非,但事实不如她所愿。哪个人进了宫还能安然无恙?她亦是如此,即使她从不想过争宠,别人也不肯放过她,争风吃醋是后宫的常事,没有人躲得过,她只能选择既来之则安之。*************************************她的心上人说过的承诺只是谎言的包装,独孤离尘再次回来她已不是曾经单纯的她了。为何独孤冥痕为什么能一次又一次的牵动她的心...
  • 道德经注

    道德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柯南之黑泽汐

    柯南之黑泽汐

    扑朔迷离的身世与身份,她到底该何去何从。。。。。
  • 弃妃重生之毒女神医

    弃妃重生之毒女神医

    王府弃妃重生成落魄家族的失宠庶女,一卷报仇雪恨、硝烟弥漫的画卷,从此慢慢铺开。手掌可以生死人肉白骨的灵泉,花映初一手做神医,一手做毒女,救所有该救之人,杀一切该杀之人!从落魄小户到高门大宅,从深宅主妇到祸水权臣,她步步为营,冷心断情,只求尘埃落定之后,一处安身立命之地。以为挑中一个可靠的相公,可以做相敬如冰的协议夫妻,没料到他外表面瘫冷淡,内里却细致温柔,不动声色间,将她的心悄悄拿下。当烽烟四起,国仇家恨横亘其间,一份单薄的爱情,能否经得住战火的焚烧?当天下已定,权势荣华唾手可得,两颗饱经风霜的心,还能否坚守最初的心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