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9300000041

第41章 太子勇大办丧事 文帝坚颁发新历

这个杨勇也是说话算话的,第二天上午就让邹文腾把毒药买来了,又让文腾去请来宫女丁芝,准备让她下手。

丁芝就是长安人,父叫丁安,买卖为生,只因家境不好,让她进宫当个用人。她进宫后,皇后让她来到东宫,做些粗活。

她时常与太子妃端茶上饭,久而久之,就与元卉建立了感情,特别与元卉的贴身宫女——芳儿,相处得像姐妹一样,无话不谈。

这天上午,她看邹文腾跑来,说是太子传她,有要事相告,于是,她就跟着文腾来到东阁,拜见了太子。

杨勇非常热情地:“罢了,快快站起。”

“多谢太子。”丁芝又拜,这才起身。

太子一本正经地:“这些年来,只因我事务繁忙,很少到太子妃处,真有些对不起她。所以,我想今晚就去她房内休息,重温旧情,故而命你去传话,让她收拾一番。”

丁芝听了激动不已,巴不得让他二人和好,于是拜道:“我替太子妃谢谢你了。”说罢扭头就跑。太子忙喊:“转来,还有话说。”

丁芝又转身,拜道:“何事?”

杨勇起身,道:“听说她最近身子虚弱,我特意让下人熬了碗参汤,请你端去,让她喝下,略表我夫妻之情份也。”

丁芝听了格外感动,忙拜道:“再替太子妃谢谢你了。”说罢端起参汤,出了东阁。

再说红楼内的太子妃元卉,这些年来,在阿云和太子的虐待下,红颜消褪,干瘦如柴,一个只有二十六岁的元卉,老远看去,好像是四、五十岁的老太婆。

虽说东宫虐待她,但皇后待她甚好,更喜欢她的女儿永乐公主,时不时的召见她母子。今天上午,独孤皇后特意派人把她的女儿接到了后宫。眼下,只有她的贴身宫女芳儿,陪她在红楼闲茶。就在这时,丁芝兴冲冲地端着参汤来了,一见到元卉,便激动地说:“太子妃,有好消息了。”

元卉看她如此高兴,问:“有什么好消息?”

“方才太子说,他晚上要到红楼来。”

元卉摇了摇头,道:“他是绝对不会来的。”

丁芝将参汤放她面前,说:“这参汤就是他给你熬的,说你身子虚弱,让你补补身子。他还说,让你收拾一下,他晚上来休息。”

元卉听了这些,像是在做梦,根本不相信太子会突然变好了。可丁芝是绝对不会跟她寻开心的,并且又端来了参汤,难道有假!她半信半疑地望着这还在冒烟的参汤,半天无语。

芳儿也激动地:“太子妃,既然太子给你送来了参汤,那就快喝吧。”

丁芝又端起,送到太子妃面前,说:“我看太子是真心真意的,快喝吧,一会儿凉了。”

说真的话,元卉真想重温旧梦,她们毕竟是结发夫妻,于是一笑道:“那好吧。”这才接过,送到唇边喝了一口,她认为很甜,便就一气用完了。谁知她刚放下汤碗,就感到腹内难受,说道:“天哪,怎么我腹内如此难受?”

她们都没想到汤内有毒,芳儿道:“可能是参汤凉了,你的身子弱,有些难受。”

此时,元卉腹内好似刀搅,便抱着肚子,疼得她满地乱滚。芳儿和丁芝慌神了,不知该怎么办好。芳儿突然想起,说:“我去请御医去。”说着扭头就走。当她把御医请来时,元卉已经是七窍出血,一命归天了。

老御医看了非常震惊,问:“她方才吃什么东西了?”芳儿说:“就喝了一碗参汤。”

老御医又问:“是何人熬的?”

丁芝道:“是太子让我端来的。”

老御医恍然大悟,便长叹一声道:“她死的太惨了!”又对丁芝道:“这汤内有毒,又是你端的,以后你是说不清楚的。”

丁芝惊慌地:“天哪!我可怎么办呢?”

老御医道:“事大事小,一跑就了,万不能呆这里等死。”丁芝忙跪下,朝御医叩头道:“多谢先生指路,告辞了。”拜罢爬起,匆匆离去。

芳儿看丁芝走了,也怕牵连自己,问御医道:“先生,我可怎么办呢?”

老御医道:“你可向太子报丧,就说她因病死去,与你毫无干系的。”

芳儿拜道:“多谢老御医。”

老御医一抬手道:“你快去吧,我也该走了。”说着匆匆走去。

芳儿看他去了,便也离开红楼,急如星火地向东阁跑去,见太子在厅内闲茶,忙跪下拜道:“殿下,太子妃因病去世了。”

杨勇故作震惊地:“什么!她死了,她得的什么病。”芳儿略思,道:“听御医说,她得的是紧病,吃药已经来不及了。”

杨勇急问:“公主呢?”

“早上皇后把她接去了。”

“去告诉太子监,让他找人先把她的尸体灵到红楼,我去向皇帝、皇后报丧去。”

芳儿应“是”,报信去了。

再说永安殿内,文帝穿着便衣,和独孤后正在逗着八岁的永乐公主玩。就在这时,杨勇来了,他看文帝和皇后都在这里,忙跪下拜道:“父皇、母后,太子妃他……”

小公主见是她父亲,不想理他。听他一说,忙过来问:“我母亲怎么了?”杨坚和独孤伽罗也急问:“我贤媳怎么了?”

杨勇故作悲状:“她因病去世了。”

小公主听说母亲死了,便扑在皇后的腿上大哭了起来。文帝和皇后都是一震。皇后道:“她昨天还好端端的,怎么今天会死了呢?”

杨勇道:“御医说她得的是紧病。”

皇后根本就不喜欢杨勇,听她说元卉得的是紧病,冲道:“什么紧病!肯定是你把她害死的。”杨勇忙道:“我怎么能呢?”

皇后怒道:“你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文帝心里很乱,一抬手道:“算了,人已经死了,再说也是枉然。勇儿,你速派人去寿州,向她父孝矩报丧,另外,一定给她厚葬。”

杨勇忙拜道:“儿臣遵旨。”拜罢起身,然后退下安排去了。

次日上午,灵堂就在东宫内的大厅里安排好了,一口写着“奠”字的黑漆棺木在正中放着,前边摆着祭案,案前边放着祭坛,坛内焚着纸钱,案上设着太牢。凡是东宫的下人,都戴着孝,围着棺木大哭。九岁的永乐公主,身着重孝,便爬在棺木上哭得死去活来。

外边,已请来的三百和尚在诵经,三百道士在作法,并且又请了三百乐工在奏着哀乐。杨勇身着重孝,好像非常沉痛地在接待前来吊祭的人。

这时,在寿州做官的元家人等——元卉的父亲孝矩,她母亲王氏,弟弟元竭,都是非常沉痛地走进东宫。杨勇见了,忙向他们跪地叩拜,便假惺惺地哭着说:“岳父、岳母,我没有照顾好你女儿,她竟得了紧病……”竟伤心地大哭起来。

元孝矩看他哭得悲痛,反而安慰太子道:“殿下不要伤了贵体。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只算她没有当太子妃的福份。”

杨勇忙拜道:“谢岳父、岳母宽弘大量。”于是,就将他们引到了灵堂。王氏见小公主如此大哭,忙上去抱着外甥女大哭起来。元孝矩和儿子元竭,来到祭坛前,焚了纸,奠了酒,哀哀欲绝地站在那里。

这时,文帝和皇后听说元家来了,便也步行来到东宫。一内相喊:“皇帝、皇后到——”

在院里的人们,听到喊声,忙跪地叩拜,高呼万岁。在灵堂内的元孝矩,打算想请求太子,将棺木打开,最后再见女儿一面。尚未提出,就听说皇帝和皇后来了,忙迎出门来,跪地叩拜。这时,太子、元竭、王氏,并且王氏拉着九岁的永乐公主,也在后边跪着。

几名内相引着文帝和独孤后来到门口,见孝矩一家在门口跪着叩拜,文帝上前说:“众爱卿平身。”众人又拜,这才起身。

文帝来到孝矩夫妇跟前,非常深沉地说:“二位亲家,只怪朕朝务繁忙,很少过问家事,使你的女儿……”他竟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元孝矩道:“陛下,这是天灾人祸,怎么能怪你呢?快回宫休息去吧,岂能劳驾你……”

文帝沉痛地:“我贤媳的死,是我杨家的一大不幸,更给你家带来了痛苦,然而,人死是不会复生的!为了你我两家和好如初,你可把家小搬进京来,我封你为尚书左丞,在朝内办事;再封王氏为仁义夫人;封元竭为内史侍郎;报效朝廷,不负朕望。”

他们三人忙叩拜道:“谢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帝道:“罢了,爱卿平身。”

他们又拜,这才起身。

独孤后道:“你们搬到京来,就好办了,可将永乐公主,交与你家抚养。”

王氏忙道:“可以,可以,请陛下、皇后放心,我会尽心的,一定把她抚养成人。”

文帝听了非常满意,便和皇后陪着他们来到永安殿,摆上酒宴,招待元家人等。

元卉是太子妃,也属于皇室的主要成员,也要大做道场,停放一年,第二年春,就把她的灵柩送给杨家的老茔里去了。

文帝为了让元家更舒适些,就把叛贼王谊的府第送到元家。元家搬进京后,就把永乐公主接到府去。一家人待她非常好,并且又请人教她读书,不几年,她不但学了不少知识,而且也长得像花儿一样。她十四岁那年,也就是开皇十六年春,文帝把她许配给高颎的儿子表仁为妻。从此,这位可怜巴巴的永乐公主,终于有了归宿,不再细表。

这些年来,虽说大隋朝南北统一,国泰民安,但文帝整日闷闷不乐,寝室不安——其原因有四:这一,太子妃平白无故的死去,他感到太对不起元家;其二,为建造一个仁寿宫,谁知几个大臣都反对,虽说已建起,但他心中仍然不快;其三,太师李穆、隆州刺史郑译、滕王杨瓒、距鹿王贺娄子干、道王杨静、上柱国韩擒虎几个大臣先后病逝,他好像失去了左膀右臂;更使他苦闷的,当今的太子杨勇,简直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独孤后早就给他说过:“睍地伐(杨勇的小名)不学无术,贪恋女色,以后怎能担当重任?”文帝问道:你的意思是……”

“把他废了,立阿摩(杨广小名)为太子。”

文帝一摆手道:“不可,阿摩是比睍地伐才高,并且一向俭朴,可是,睍地伐是长子呀。”

独孤后不满地:“长子怎么了!我们早晚千秋后,难道让个无能之辈来继承大业吗?”

这句话触动了文帝的心,半天才说:“我大隋的基业,来之不易,要是立德才兼备者为太子,不然的话,我南杀北战得来的江山,将要葬送在他的手里。”

独孤后忙说:“那就把他废了。”

文帝一笑说:“先别忙,我再听听高颎和苏威的意见,然后再说。”独孤后认为他多事,但也没反对,只是说了句:“那你就去听吧。”

这是开皇十七年七月三日,在早朝前,文帝特意把高颎和苏威请的偏殿。他二人向文帝见了礼后,文帝道:“你二位是我朝的重臣,我有心废掉东宫,立晋王为太子,不知二位爱卿有何看法?”

他二人听了非常震惊,但很快都又平静下来了。苏威道:“一个国家能否长久,最主要是继承人,如若太子英明,国家将兴,并能久传不衰。对于他二人么,臣认为,晋王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且又俭朴,礼贤下士,本是我朝的栋梁之才。关于废立太子,那是你杨家的事情,臣就不便多讲了。”

文帝听了点一点头,问高颎道:“高爱卿,你对废立太子之事,有什么看法?”

高颎和杨勇是亲家,他是绝对不同意废太子的,便拱手道:“陛下,谁长谁幼,便有次序,怎么能轻易废太子呢?”

文帝听他如此说,很不乐意,说道:“开始我立他,就认为他是长子。可他私建春宫,贪恋女色,不学无术,毫无大志。”

高颎忙道:“陛下可多多教诲,我想……”

文帝一听就火了,便“噌”地起身,怒道:“他无才无德,难道是朕之过吗?他是一块朽木,不可雕也!”然后一抬手:“上朝再议!”说罢,竟不管他二人了,同几个内相宝殿而去。

苏威和高颎要好,虽说对太子的看法不一,但并没有伤和气,只是对视一下,出了偏殿。

再说文帝来到宝殿,在龙椅上坐下后,仍然带怒地:“宣文武上殿。”

司礼太监应“是”,来到殿角,向外喊道:“陛下有旨,宣文武上殿——”

在外边的众大臣听到喊声,忙呼万岁,然后鱼贯而入,跪地叩拜。帝赐平身后,文东武西在站立两边。文帝就要说废立太子之事,忽见探马来报:“陛下,岭南李贤,在桂州聚众造反,望陛下火速发兵。”

文帝听了一怔,问:“他聚有多好人马?”

“十几员大将,三万多人马。”

文帝一抬手道:“知道了,再探。”

探马应“是”退下。

文帝扫一眼两边,问:“哪家大臣愿领兵平贼?”话音刚落,有十几人同时出班执笏道:“末将愿往!”

文帝见了一喜,又见虞庆则原地不动,心里老是不快,便示意让几位退下,问虞庆则道:“虞国公。”

虞庆则忙出班执笏:“臣在。”

文帝似笑非笑地:“这些大臣都勇跃请战,可你身为柱国、国公,又是尚书右仆射,国家有贼,你竟毫无战意,这是为何?”

虞庆则忙拜道:“并非微臣不愿请战,只是看他等跃跃欲试,不想争抢,故如此也。”

文帝道:“好吧,朕就封你为讨贼元帅,率兵三万,午时出发。”

庆则拱手道:“遵旨。”

文帝又道:“大将军赵什柱听了。”

赵什柱出班执笏道:“臣在。”

文帝道:“封你为帅府长史,协同元帅作战。”赵什柱拱手道:“遵命。”

文帝一抬手道:“快下殿安排去吧。”

“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二人再拜,这才退下,便到校场点兵去了。

他二人刚走,太史令张胄玄出班奏道:“启奏陛下,新历已经改好,是否晓于各地?”

文帝闻之一喜,问:“和旧历出入大否?”

胄玄拜道:“回禀陛下,以前旧历,冬至渐移,每四十六年差一度。如今加减分章,进退蚀余,乃推定日。自古诸历,朔望值“交”,不问内外,入限便食。眼下新历,以日行黄道,岁一周天,月行月道,二十七日有余一周天。月道交黄道,每行黄道内十三日有奇出,又行黄道外十三日有奇入。终而復始,月经黄道,这曰“交”,朔望去“交”前后十五度,即为当食。此新历法,与古不同,若相差多者,可在三十日内加减——见在“雨水”,可加二十九日,见在“小雪”,可减二十五日,加减平见,以为定见也……”

文帝听了,喜道:“此新历有理有据,非常精辟,可颁发施行。”说罢提笔写一诏书,说道:“太史令张胄玄听了。”

张胄玄忙拜道:“臣在。”

“速将诏书拿去,合并新历,让众文官抄写十万份,发往各地,施行新历。”

张胄玄又拜道:“遵命。”

同类推荐
  • 乱世秦歌

    乱世秦歌

    大秦第一猛男,嫪毐;战国第一小受,龙阳君;华夏第一阉贼,赵高......在这硝烟四起的战国末年,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穿越两千三百年前,究竟是何人唱响这乱世秦歌。
  • 火凤惊蝉

    火凤惊蝉

    这又是一个关于三国的穿越故事,但是却是一个非主流的三国故事,他也许会颠覆你对三国人物一贯的认识,不过没关系,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仅以此书献给尊敬陈某)
  • 千古中医故事

    千古中医故事

    本书通过讲述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和李时珍等几位千古名医的传奇故事和杰出贡献,展现了中华医药文化的神奇和价值。
  • 时光之箭明之卷

    时光之箭明之卷

    穿越明末请初,置身金戈铁马,谁能力挽狂澜,谁能一统江山!
  • 三国生活

    三国生活

    路人甲张伟,没有惊天动地的谋略,没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更没有神奇的金手指,看他如何在乱世三国生存...
热门推荐
  • 搁浅的青春不孤单

    搁浅的青春不孤单

    青春不会遥远,它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扬帆起航,就像每个人的相遇也不会无期,它在岁月深处若隐若现。让我们给时间一个约定,让寂寞许久的风筝不在沉默。两大世敌家族的对决,继承人却相爱。他们最终的选择会是什么?是分开?还是坚持?慕寒风和凌月霜从来都不知道,他们的选择给家族带来了怎样的风波……他们能坚持下去吗?就算绝望如雨,倾盆而下,只要扬起头,就会看到雨后最绚烂的彩虹。
  • 你好消防员

    你好消防员

    消防特勤英雄VS年轻女殡葬师。第一次见到米果,她被塑料杯盖卡住舌头;第二次见到米果,是在殡仪馆,这个奇葩姑娘竟成了一名遗体美容师;第三次见到米果,是在上级机关安排的相亲会上。这是外形冷酷的英俊大灰狼一步步吃掉小白兔的故事,也是风格另类新颖的军恋传奇。
  • 天涯莫寻

    天涯莫寻

    ————————————————莫道欢未散寻途悲尽然——————————————————
  • 何曾花有眠

    何曾花有眠

    天然无公害的小巫女爱上喜欢自己娘亲的沙狐兽——桑梳大人。笨蛋小巫女被其娘亲预言为一场浩劫的救世主,可是,可是伦家真的很笨诶。小巫女要崛起了,修炼自己,保护自己要保护的人,而不是躲在大人的身后,大人也是我想保护的人啊……桑梳,红绳之畔,伊人何从?
  •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上清五常变通万化郁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草不要跑,我来了!

    校草不要跑,我来了!

    表面高冷,内心却很腹黑,不过他只对她一个人。她外表活泼单纯,内心却是叛逆的,不过好像只对他一个人乖巧温顺。当相遇之后,幸福到来,对他们的困难却一个接着一个到来。。。。。。但是经过了困难之后他们的感情好像更加坚固了,也因此至死不渝。。。(更多后话请看文!)
  • 上古世纪精灵之殇

    上古世纪精灵之殇

    两千多年前的原大陆已经被浴血军团主导了战场,而我跟随着精灵王奥兰杰弗一起出发去往神之庭院重新封印诸神之力。可是善良的精灵女神为什么没有眷顾精灵一族,这一次的封印之路最终成为了精灵之殇……
  • 七月下的背影

    七月下的背影

    介绍再过优美不如内容充实,具体情节灵感发挥,谢谢
  • 冷少霸妻

    冷少霸妻

    魏伟伦[魏氏]企业的二公子那媲美撒旦的面容不知另多少女性拜在他的西装裤下偏偏就“她“不信邪,要和他对着干,不但不把他放在眼里,竟然还把他当做是GAY他的取向很正常,如果不信,那么就让“她”来做试验品吧。反正他对“她”越来越感兴趣了她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生,刚毕业不久,却因帮助朋友而于“他”结下梁子,辛辛苦苦的帮“他”守住秘密,却把自己也给赔进去了。吼。真是撞邪了
  •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柳亚子:“曼殊所有的作品是非食人间烟火人所能及。小诗凄艳绝伦,无世俗尘土气。”周作人:“他(苏曼殊)的诗文平心说来的确还写得不错,还有些真气和风致,表现出他的个人来……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印顺大师:“中国有两大诗僧,前有佛印,今有曼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