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带着浩浩荡荡地大军一路上有说有笑,天南海北地胡侃,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集体游山玩水呢?
可赵国一方就没那么轻松了,听到秦军的进犯赵王立即召集文武大臣紧急商谈,经过会议下达备战方案,接下来调兵遣将严密布防设下重重防线严阵以待,同时四处派发铁蹄哨骑一天十二时连续不断地打探秦军状况然后交替相继回禀。
面对这样频繁地被侦查、暴露白起则表现的十分大方和自然多次在营盘脚下发现赵国哨骑的身影,他不但不下令追击还高声叫嚷着:“要看就再近点!我绝不杀你!”
听到白起地喊叫那些赵兵直吓得屁滚尿流,拨马便逃。
身后的向寿忍不住摇头嘟囔道:“身为大良造你这样做也未免太有失身份了吧?要是传到秦王耳中说你有意纵容敌人探查,也不晓得会定你个什么罪呢?”
白起转身笑呵呵道:“无妨!无妨!这叫天公降雨,凡人可知而不可拧。便叫那赵军知道我军动态也是无法挽回他们的败局的。”
向寿听后一撇嘴又道:“还没打就翘尾巴!遇到这样谨慎精细的赵军看你还能牛到几时?”
但就这样谨慎精细的赵军再与白起交战的第一个回合就败地丢盔弃甲,四处逃窜。
没人知道兹氏城的失败不过是因为白起给向寿带回的一瓢河水而定局的。
······
来到兹氏城附近白起就不见了,像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多半是孤身前去探查地形了,不到一个时辰且听落云驹嘶声长鸣,人们抬头观看只见白起手中拿着一个瓢催马上前,走到向寿身前弯下腰道:“军师!这是你要的兹氏城边的河水!”
说着将瓢送到向寿眼前,向寿接过道了声谢后将漂里的水一饮而尽。
众人不明原由面面相觑无语。然后又见向寿擦了擦嘴悠悠道:“这秋末的河水竟内含温热,如此异常现象想必此地域气温偏差极大,若冬雪一到定然御寒不及。”
说到这向寿兴奋地对白起说:“大良造!二十日之内天气必然骤降,赵军是不会来得及预备冬衣的,那时兹氏城定会手到擒来要比此时开战顺利的多呢!”
此时的白起已不同于昔日那个锋芒外露的莽撞青年了,安逸的生活使得凶残的野兽不但收起了利爪还磨灭了雄心,现在打仗对他来说只是简单的将它看做给妻儿糊口的工作,并没有以往那般专注和享受,因此也就没了许多主见,那么对向寿的话索性就听之任之罢了。
九月的兹氏城地区天气仍然温和,秦军正紧锣密鼓的赶制冬装,而另一方一直把神经绷地紧紧的赵军却渐渐放松下来。
······
秦军师向寿和白起在秦军营寨旁的一个小山丘顶上,夜观天象不由地道:“繁星避而不见,明月暗淡无光,且绕月亮周围隐约可见硕大光圈。”
白起问道:“军师何解?”
向寿道:“此为“风圈”。此景象正可说明当夜午间至今后一段时日必然气温骤冷,每日狂风大作。”
素有全才美称的向寿预测自然是不会错的。
第二天,兹氏城上那些衣着单薄且挨冻了一夜的赵军已多半被风寒,头痛而影响的不能出勤。冷风如刃刮在身上如同受刑,各个缩头缩脑,搓着手、哈着气来回踱步。站在城楼上的士兵甚至冷的不敢伸手去握那冰凉的刀柄、枪身。戳不及防的天气巨变使得赵军战斗力大大降低。
然而就在此时城下却响起了秦军冲锋的擂鼓声。
经过一场风一般的战斗,白起戏剧性地拿下了兹氏城,但这场戏剧继续在接下来离石城上演。
······
李苍和焦横在得胜宴上酒后乱性,互相唇语相击、耍闹起来并当着众将面立下军令状,二人谁拿不下离石城甘受军法,白起见状大喜一下子就嚷嚷着与之咋呼起来,向寿实在是呆不下去了放下酒樽拂袖而去。
军令如山,岂非儿戏?醒了酒后李苍直拍大腿恨自己醉酒瞎胡说,但话已出口难以收回,再加上他这人又是肉烂嘴不烂的性格也只好硬头皮走下去了!
焦横倒是一如往常的安静,专心地训练着自己的长弓队。其实他这人就是这样重来不将自己的心事表露出来,实则这火上大了,早就受够了李苍这这张臭嘴,宴会上被他逼得不得不签下军令状,可无论他二人谁万一有所差池那后果不堪设想。
焦横的长弓队五千虽弓术精湛,但素来只是作掩护配合主力作战,如今独自攻城胜算并不大。
李苍的八千先锋队确实勇猛平时掠地无往不胜,可是这人性格鲁莽倔强有勇无谋实难堪为将才。
可是哪一方胜了另一方就得掉脑袋,独处于帐内的白起怎能不发愁?但将士们士气高涨兵锋不能锉,身为主帅的他也只好尽管其变了。
二人各自怀着沉重的心情又强装笑脸地互道珍重各自领兵开始向离石城进发,白起大军主力由正门牵制敌军主力,李苍引兵攻东城门,焦横率队取西城门,按照规定先入城者为胜。
那么戏剧开始上演,赵军的离石城上,东门守卫清一色的步兵重甲,西门却安置的全是弓手。
这无疑使得李苍和焦横二将大为吃惊,说起来其实若论起相同兵种的对抗秦国显然是无惧于天下。
而更珍贵的就在于赵军的布防竟然如此配合不得不让人感到惊奇。
李苍在东门势如破竹,焦横在西门春风得意。
但是最后还是进攻型的李苍军队早先一步进入离石城。
本来在庆功宴上没人愿意提起两位将军的打赌之事,但焦横生性刚直绝不愿意留于人话柄所以主动道:“大良造!请处死末将!”
白起诡异一笑道:“没错!应该罚你!快将当日那军令状呈上!”群将一片茫然心说明明是大良造自己收起的军令状嘛?怎么还向我等要呢?
且见白起故作严肃又道:“谁收起军令状来着?呈不上来依据什么治焦将军的罪呀?”
白起明知故问,自己将军令状偷偷撕毁却赖向别人。此中玄机恐怕只有他自己明白。
······
赵国的残败使得国中人士一度陷入恐惧,面对白起“人屠”的威名及秦军的虎狼之师不得已而最后导致萌生绝望。其中以光狼城最为甚之,原因就是秦军下一个目标就在此地。
光狼城的守将是个年轻浮躁的军官此时正紧锁双眉在城上暴跳如雷地指挥着士兵们的备战工作。“都给我小心着点!每天各处轮岗的人再加一辈!要是出了什么差错,谁也逃不了干系!”言语中不难看出他有些愤恨和胆怯,卓实令人担忧。
可就在这时在他身后悄悄走近一人,这人披着长长的斗篷,一张脸深深地埋在其中来到他背后突然间重重的给了他一记耳光,啪!这一记耳光打的这守将顿时眼冒金星,耳中嗡鸣,跌跌撞撞地直向前跄了好几步险些摔倒。
那年轻的将官心想:“定是那个不长眼的误打了我!近日本来就烦躁不已,他竟敢来添乱?”
想罢他看也没看回身抽出宝剑就向这人砍来,没想到这杀气逼人的剑锋刚到这人脖颈之处竟然停了下来。
这守将在一瞬间无疑中捕捉到身后这人埋在斗篷内的脸竟惊呆了!这人有着一双刚毅而坚强的眼睛明亮又烁光使人望之生畏,而对这光狼城守将而言这目光竟是这般亲切和敬重。
不知觉间手中利剑仓惶落地,噗咚一声跪在了这人面前哭着腔道:“师父!”身旁不明原由地众人大为惊讶,泥塑在左右呆呆地望着。
来人看了看跪在自己脚下的守将从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道:“好小子!竟敢向老子挥剑了!滚起来说话!”
只见这守将毛手毛脚站起身一扫方才的霸气咧着像个孩子般嘴笑了起来道:“师父!我哪知道是您呀?您不是在邯郸养病呢吗?怎会出现此地呢?”
那人又哼了声转过身道:“那点小毛病早好了!怕你给我丢人所以前来察看,顺便看看那秦国的白起到底长几个脑袋?几只手?”
这不是真的吧?守将闻听突然喜笑颜开惊叫道:“师父原来是专程来助战的!这下可好啦!”
开心之余冲着左右人喊道:“我赵国大将军廉颇来啦!光狼城有救啦!光狼城有救啦!”
人人闻听廉颇来了纷纷兴高采烈地涌上城来手举兵器放声高呼,以视欢迎。
这时廉颇才在全城将士的欢呼声中慢慢褪下身上的斗篷,将真容示意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