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皇悠悠醒转,只听账外哭声一片。
昭仪一身白衣,跪在榻前。
燕皇心中悲恸,膝下子嗣单薄,弘王再污泥,他心中也未曾动过杀他的念头。竟不想堂堂皇子,竟然落入群狼之口,错骨分尸,没能好死。
见塌下跪着的昭仪,玉面含悲,秋目垂泪,燕皇忙让她起来。
昭仪并不起身,低声道:“弘王之死,起因在臣妾,臣妾罪不可恕,请陛下回宫后即可将臣妾打入冷宫,让众臣雪恨。”
若说燕皇心中一点都不为弘王的死,而对昭仪产生芥蒂,那是不可能的。女人和儿子之间,孰轻孰重自不用说。可昭仪如此自陈罪昭,倒把燕皇心中的芥蒂消融了。
“爱妃不必自责,此事怪不得你!若非皇儿不修己身,失德丧仪;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燕皇还是舍不得降罪这个谪仙般美妙的女子。
“陛下...!”丞相轩辕启见燕皇醒了,忙进来启奏。
“陛下节哀,弘王意外身故,皇嗣之威仪不可没;臣擅做主张,已将弘王尸骨收敛,众将集结,请陛下示下。”
燕皇像老了十岁,出来不过十日有余,竟然出了两条人命,燕皇一刻也不想呆在这里,“派人回京通报,准备为皇儿灵柩大殓,其他人即刻拔营回宫。”
——
高旦没了,戒玉便亲自在燕皇身边伺候。
一个时辰后,所有人准备妥当,浩浩荡荡的回宫了。
来的时候欢声笑语,归去时却如丧考妣,不过事实也是如此。弘王的官轿上,摆放着侍卫拾捡回来的残破的尸骨。
所有人脸上都阴郁无比,燕皇独自坐着皇撵,戒玉在身侧一步不离。
曦月在车里,手心中攥着冷汗,她心底常回响着那晚戒玉的话:“我发过誓,要让他不得好死.....”,语气冰冷,眼神犀利无情,想到弘王的惨状,曦月不由打了个寒颤。
辛无忌看了她一眼,并未多言,只默默的帮她披上一件薄披风。
戒玉的手段让曦月心中不安,什么时候,他变得这般冷酷残忍了?两人分开半载有余,可曦月觉得戒玉有些陌生了,她想起阳光下那个站在门口的俊朗的少年,嘴角勾着戏谑的笑意,眼神暖暖,笑容熨烫着自己的心,那是她心中的戒玉哥哥,永远将自己放在温暖的手中。
或许这段时间,他经历了太多事了吧?外面的世界绝非纪府那一方小天地般温暖舒适,他也是为了自保,再说灭门之仇,不共戴天,要成就他说的大事,又岂能妇人心肠!他也是不得以罢了!
侍卫们脚下急行,有的已经二天一夜没有睡觉了,可谁都不敢怠慢,皇子薨逝,龙颜大怒,行军未敢做修整,百里之路,竟然在天黑时就到了金都。
此时的金都在黑夜中如同虎视眈眈的猛兽,冷冷的看着众人,城门外早就有众臣战战兢兢迎驾而来,灵柩已经准备好了,众人站在城门口,纷纷跪倒在地。
礼部忙将弘王的尸骨放入灵柩中,顿时哭声震天。
一行人这才浩浩荡荡的入了宫门,回宫去了。
贵妃听闻儿子惨死在围场内,当时便昏厥过去!整个昭阳殿哭声一片,响遍整个皇宫。
孝懿太后听了禀报后,却没有一滴眼泪,冷冷道:“报应!这是他的报应!”
.........
三日后,弘王出殡,葬于皇陵,谥号“弘”,子嗣赐郡王位。
高旦则在围场内被烧成骨灰,直接葬在围场附近。没有人在意高旦的死,在城外的望古山上,一座雅致的竹庐中,有人在一件摆满灵位的房里,上了两柱香,良久,屋里响起了桀桀的嘶哑的笑声,如同鬼魅。
——
小八帮辛无忌赶制着一件披风,她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对看着烛火发呆的曦月悄声道:“你知道吗?贵妃疯了!”
曦月一惊,“什么?疯了?”
“宫里都传遍了,前日她跑去找陛下,陛下不见她,她又跑去锦瑟殿外破口大骂,说昭仪害了她的儿子,被宫女们拦在殿外,她居然又跑去德妃的若兰殿骂,整个人披头散发,疯疯癫癫的,皇后派人将她禁足在昭仪殿里,不让她出来。”
曦月心中戚戚,“她也是个可怜人,儿子惨死,当母亲的怎能不伤心?”
小八撇嘴道:“是弘王自作自受,怎怪得了别人?反倒连累了昭仪,陛下如今已经好几天不去锦瑟殿了。”
曦月哦了一声,想来燕皇也是怕触景生情,见了昭仪反倒想起丧子之痛。
“昭仪娘娘是个善心的,”小八又开始八卦起来,“听闻锦瑟殿的宫女说,昭仪回来后便顿顿食素,日日上香,人都消瘦了一大圈了。”
曦月不语,事情越来越复杂了,如今她也只能静观其变。
曦月又想起戒玉和自己说的那些话来,心道只怕这宫里很快就要变天了。
皇后这几日往万岁宫走得很勤,看得出燕皇在弘王死后,似乎脆弱颓废了些,此时在感伤父子情深之时,应该让立储之事尽早决断。
弘王生前的人马,毫不犹豫的倒向丞相和皇后。如今就这一个嫡子和一个从未引人重视的二皇子,在吏部尚书石峥上了一道立储的折子后,朝堂之上几乎人人相应,一边倒的附议立三皇子辛无忌为太子,连萧慎言也站出来附议。
自古立嫡立长两难全,既然长子不在了,于情于理都应该是立嫡了。
燕皇没有当朝定夺,但下朝后独自在太岁宫里独坐了很久。
要说太子,辛无忌的确是天时地利人和,中宫嫡出,朝中丞相和众臣帮衬,燕皇心中也喜欢这个儿子,只是总想再历练他一般,磨去他的天真和过余的仁心。二皇子性格倒是沉稳有余,有胆有魄,但又圆滑不足,背后支持之人寥寥无几,若立他定然朝中不服。
燕皇心里被立储之事弄得有些烦乱,又思念起如水如云般的昭仪来,近日听闻昭仪日日沐浴斋戒,焚香祝祷,早就恨不得拢她在怀中好生怜惜一番,只为了不让有的人借机生事诟病昭仪,才忍了去见她的欲望。
如今立太子之事已经让朝野转瞬便淡忘了弘王之死,燕皇的脚步便再控制不住,飘向锦瑟殿去。
昭仪正在午憩,燕皇看着她妙曼的玉体和恬静的睡颜,不由心旌摇荡、浑身酥麻,忙挥手屏退左右。
待一番云雨后,燕皇终于身心舒畅。
人生在世,需及时行乐,烦事愁事日日有,美人春宵难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