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自信地笑了,回头一看,见李信等人蹲在一起,在地上写写画画,指指点点,知其仍在研究战术,抬头一望,日头已斜,便道:“时日已晚,君等不必再争了。”众人笑着起了身。即刻开赛。蒙恬时而令这人跑,时而唤那人防,指挥若定,进退有序,攻守得法;另一队也不甘示弱,或攻或守,也是配合得极为默契。斗了数十个回合,却是势均力敌,不分胜负。
蒙恬暗想:“似如此这般,几时才能赢?须想个法子才行。”边斗边思,渐渐有了主意,笑道:“少歇。且容议一议。”另一队也早有此意,故欣然应允。于是双方各谋良策,彼此小声地争论一番后,又都信心十足地上了鞠场。
蒙恬又将球控制在了脚下,迅速突破,却不进反退;令李信、项羽等人更为诧异的是:众军汉也好似昏了头,非但不提醒,反而快速跟进,“引领”对方冲到了己方所防守的鞠室周围。不久,蒙恬将球传给了一军汉,立刻转身,直插对方鞠室。李信突然醒悟,“不好,快退!”猛地转身。项羽等人也惊醒了,迅速回防。皮球不失时机地飞扬起来,越过众人的头顶,不等对方来抢,蒙恬已一跃而起,将球截了,绕过“孟霸天”,撞开“蔡镇稷”,无可阻挡地冲破了李信和项羽的联合防线,虚晃一脚,骗了对方的防守者,诱导其判断失误,趁机令球旋转着飞高了,晃远了,迅疾地擦过了鞠室顶部的内侧,激起一大片发自内心的赞叹声。
蒙恬大笑,令道:“稳住阵脚,严防死守,坚持就是胜利!”众军汉依言而动。李信、项羽等人如何肯服,都一个个的嗷嗷叫,似饿急了的猛虎野狼,像战场上杀红了眼的勇士,来回奔跑,使尽混身解数。任凭对方如何呼喊,如何勇猛,如何凌厉,蒙恬等人的防线就是固若金汤,守得可谓滴水不漏。
又斗了数十个回合,局面依旧没有改观;时光不等人,李信等人不得不败下阵来。众军汉欢欣鼓舞,随着众人一起大呼万岁(1)。项羽靠近笑吟吟的蒙恬——正用心地整理行装,笑道:“将军及麾下技艺之高超,令人钦佩!却不知方才用的是什么战法?”蒙恬回道:“蹴鞠就如同作战一样,讲究的是协同并力;何人可攻,何人可守,一定要配置得当,何时攻,何时守,忌犹豫不决,须当机立断,如此才能纵横驰骋,立于不败之地呀!适才我见尔等之踢技都不弱,若论单打独斗,恐非对手,若论同心协力,则我方占优,两下一比较,实力可谓不相上下。若想取胜,只能以正合,以奇胜,故而我得球之后,佯作往己方所防之地突进,却只当不知,以此来分散尔等之注意力,其时你们果然松懈了,便猛地回窜,使之措手不及,这才进了一个球,稳定了胜局。”项羽由衷地叹道:“将军真乃神人,吾不及也!”李信近了来,笑拍他的肩膀道:“小兄弟,莫说你不如他,就连我也自叹不如呢。”“呵呵,李将军客气了。”“嘿嘿,此乃肺腑之言哪!”三人大笑,周围的人也笑了。
(1)万岁:“万岁”一词本来并非皇帝专用。先秦时,“万岁”是人们用来表达内心喜悦和庆贺时的欢呼语;秦汉时,臣子朝见国君时虽然常呼“万岁”,但是这个词仍不是皇帝专属的称呼,依然可以在别的场合使用;汉武帝时,想把“万岁”据为己有,可民间遇到庆贺之事时,依旧有人大呼“万岁”;至宋朝时,只许称呼皇帝为“万岁”,民间不得擅用,从此以后,“万岁”成了皇帝的代名词。
斜阳已滑至山顶了,释放出了金色的光芒,挥洒到人的身上,暖暖的,很温馨;活蹦乱跳的鸟儿已是疲倦思归了,便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在呼唤什么;看客们也三三两两的散去了,却是兴致未减,边走边讨论,不时地传来欢快的笑声。蒙恬见“蔡镇稷”和“孟霸天”正欲离去,忙唤住了,令人取来那十两黄金,分了一半与众军汉,剩下的则送至众人的面前。“蔡镇稷”推辞道:“无功不受禄,不敢要!”“孟霸天”却不客气,咧嘴笑了,大手拿了,攥得紧紧的,千恩万谢地走了;其他队员也感激不尽,尾随其后。
蒙恬见“稷下社”的队员们皆不肯受,不禁刮目相看,心存敬意,诚恳地说:“常言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诸位与我们恶斗了一场,伤痕累累;若不收了,恬心里实过意不去。”“蔡镇稷”正色道:“功是功,过是过,难以混淆,理当赏罚分明。我等虽流了不少血汗,却无甚佳绩,已是自觉脸上无光,安敢求赏?若收了,岂不是更汗颜耶?”蒙恬一时语塞,沉思片刻,觉得有理,便不再坚持了,叹道:“众位不贪钱财,知晓大义,乃人杰也!”“蔡镇稷”笑道:“将军过誉了!我等虽不敢说视钱财如粪土,却也能牢记先生的教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蒙恬大笑,赞赏地点了点头。“蔡镇稷”也豪爽地笑了,客气地道了别,便带领众稷下学士离去了。
项羽亦欲离去,却被蒙恬唤住了,“小兄弟,这些金子……”一语未了,已被打断了,“将军莫非轻视我么?众人皆不要,我又岂能要?”蒙恬见其动气,笑道:“小兄弟误会了!恬岂敢心怀轻慢之意?不过是见君年纪虽少,却器宇轩昂,心甚喜爱,故而欲以钱财相送,以备不时之需。”项羽见其意甚诚,心怀感激,又为适才之鲁莽感到不安,忙致以歉意。蒙恬大笑,“小兄弟真是爽快之人!”转头看着李信道:“李将军,咱们一起与这位小兄弟痛饮几杯,如何?”李信抚掌大笑,“正合我意。却不知小兄弟意下如何?”项羽心想:“能与此等二位英雄一聚,实乃人生一大快事,加之又已饥肠辘辘,如何敢不答应?”便欣然应允。李信伸手一指,“离此处不远,有一酒家,名为‘回雁楼’,据说菜肴精美,酒亦不错。去里面小坐片刻,如何?”二人无异议,于是蒙恬令众军汉先回了营,亦望“回雁楼”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