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庵的名字由来已久,她的命名跟时代背景和当地的民风民情不无关系。出于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当地人无不把壮男力当作是尊贵的珍宝,而且封建****统治的余爪也紧追不放,所以历代族人都以后继男丁为圭臬。在当时的环境下便产生许多的弃婴,而里面除了肢体残畸不乏基本都是女婴。女婴有直接被溺水的,有活埋的,当然也有具备天福的会被遗弃在有钱人家门口或者就是庆元庵。由于被领养的女婴变多,庆元庵也逐渐人丁兴旺了起来。毕竟骨肉连着血,那些由于无法承养而丢弃女儿的人,在所限的能力内还是会陆续不断地供养这个庵堂,而庆元庵收养女婴的习俗已然成为了整个村庄运转系统里协和的一部分。“庆元”之意,即是在说欢庆新生命的开始……而其中允慧就是一个从呱呱落地就开始在庆元庵生活的女孩。
允慧是在被生下来十天送到了庆元庵,脖子上系着有兰花草图案的青花瓷小件,这是当地最为普遍的饰品。当地曾经出过很多制瓷的大户,也留下几个烧瓷的大窑口,瓷制品从家用到装饰品盛极一时。允慧就是被慈善的父母留下活口并寄送了兰花草瓷件而幸存下来的人命。“兰花草”的寓意是代表“希望、理想”,允慧的父母虽然无法磨灭时代和环境逼迫所留下的烙印,但出于为人父母的本性出发,他们对她的爱都汇集在了这块瓷片里。之后这份爱就会再无声响,让它埋藏心中永世的隐匿下去,因为人世不济无力担负,但人心却能穿越时空到达无所束缚的自由的天空……
允慧出生没有名姓,直到她会咿呀学语,庵堂里的长尼姑玄明给她取了一个法名叫做“允慧”。因为允慧从萝卜点大开始就十分奇巧,无论是吃饭睡觉,比之其他女婴都乖顺好养,深得尼姑们的喜欢。
这样,允慧在清寂空渺的佛庵里渐渐地长大。她跟其他成年尼姑一样着清装素衣,也就是小号的僧服,但明眸皓齿、心神无染的她经常收到慧众的关注。不少来庵堂礼佛的女香客会特地多带些蔬果来交给老尼姑说是给允慧的。不知不觉地,允慧慢慢觉得自己可能是众人的孩子,人世间有很多她自己的父母。每当这样在想的时候,她会轻轻地触摸挂在胸口的兰花草挂坠,好似父母又来到了自己的身边。
待到允慧十岁的年纪,她已学会了诸多的本领。在长尼姑的教导下她学会了编草绳和系头的彩绳,在女香客的谈天中她学会了用凤仙花染红指甲,在庵堂的木工师傅那练习用木头的余料雕刻栩栩如生的人物面孔。她也能挑水洗碗,缝衣做饭,替尼姑们分担了不少日常的琐计,因而尼姑们也对她照顾百般。同样身为女儿之身对彼此互相的同情和对女人命际的感遇让她们之间跨越时间的界限互通着心灵的慰籍以及躯体间相互地取暖关怀,允慧从小就被这一切深深地感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