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倒是有惊无险的落幕,朱砂回到客房,将事情轻描淡写说了一番,五娘几人倒不惊奇,久病成医的朱砂他们早见识过,便各自安心休息。
一夜无话。
此次朱晚嫣患急症,本就是朱砂在门口与她一握的瞬间以气御针相刺的结果,不怪刘医正找不到病因。
但刘医正回太医署后,只觉这位朱大人的私生女的医术恐怕并不止于此。只是朱方氏似乎不欲自家有女入医,便也不好深究,只能暗自留心。
而就在这一天,静王世子回京,各类谣言也随着他的入京开始流传。无非不离他在南渡养男宠的事。
更有甚者,一首不伦不类的诗词流传民间,据说是他的男宠因他某方面不行的原因痛心疾首西去为他寻药时留下的情诗。
有人猜测,静王世子因男宠的不告而别而心情极差,所以回京后,第一件事并不是进宫面圣,也不是关心他受了重伤的大弟,而是关在王府独自醉相思……
可是就算谣言如此恐怖,那些预定下的计划,人们依然在坚定不移的推进……
——
第二天一大早,朱砂几个就被人请到了福寿堂。
这时候福寿堂里已坐了一大堆人。
当首的,是一个穿福寿团花锦缎马面裙的华发慈面老妇人,她旁边坐着一个年约十六七的杏眼鹅蛋脸貌若百合的少女。
再旁些的,是个面带病色的二十来岁的少妇。
那老妇人见两姐弟过来,面上和蔼万分。
经一介绍,方知老妇人正是朱老夫人,朱政先的母亲。
面带病色的少妇则是朱逢文的正妻胡氏,看上去人也和善。
那少女是朱政先的侄女朱晚韵。
要说朱政先本是里扈德阳人士,入官后进了京城,他的弟弟朱政和依然留在德阳。
老太太心疼自己的孙女在那边荒之地,朱晚韵十来岁的时候就把她接来身边将养,说是多个陪说话的人儿。
是以这么多年来,朱晚韵都同老太太住在福寿堂,倒是孝顺。
“快过来,快过来,叫祖母好生看看,我家孙女孙儿究竟长得何等模样,可想煞祖母了。”
朱老夫人待两个姐弟见完礼,笑得眉眼大开,赶紧招呼两人过去坐下。
待看到朱景瑞那俊秀的模样,老太太握着他的手连声道:“果然不愧是我朱家的血脉。逢文媳妇,晚韵,你们看,这眉,这眼,是不是像极了你们父亲?”
胡氏轻咳了一声笑着附和,“没错。这眉眼,这笑时的模样,真真像极了父亲,好看得紧。”
朱晚韵也笑着摸了摸朱景瑞的头,声如黄莺出谷,“嫂子也不看看是谁家子弟,自然好看得紧。四弟,初次见面,三姐也不能光了你,看看这玉佩可还喜欢?”
她说着就将一个已系好丝绳的生肖玉佩拿了出来。
第一次有人送如此昂贵的礼物,朱景瑞欢喜地接过来,“这礼物我喜欢得紧,谢谢三姐。”
“那三姐给你戴上。”朱晚韵似乎真喜欢朱景瑞,不仅准备了见面礼,并且连朱景瑞在朱家的排行也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