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这个号称“航空服务”的班里,薄茵结识了她们四个女生——绿桑、星夕、小怜以及米夏。其实最初,薄茵一直以为从这个班毕业后,将来是进航空公司当空姐的,可是开学第一天,和同学们一聊开,却得知将来是做地勤。这些同学在初三还未毕业前,就已经做了打算,他们早早地参加了公司招生的面试,而薄茵只是随意填的志愿,是在考后才被通知来参加面试的,面试她的老师也没对她将来要进的班级多作解释,只是问她为何要填一个连面试都不去的志愿。薄茵除了回答“不知道”还是“不知道”,她总不能直白“我只想进高中,这只是陪衬的”吧。因此,全班25个同学都知道的事实,薄茵是最后一个才明了的。
“地勤就地勤吧,反正也算是进了航空公司。”
当外企刚刚在城市萌芽,普罗大众还在接受“白领”概念的时候,一份在大型国企的工作,尤其是这个城内唯一的一家航空公司,成为大多年轻人的就业梦想。如果当时有排行榜,那么薄茵将要进入的公司应该算得上榜眼探花一类的了。毕竟,没有一点点关系,不过关闯将,怎么可能让你进去?面试、政审,在外人看来这个必须得开“后门”的地方,薄茵懵然无知地踏了进来。
从她走进班级,对着星夕“Hi”了一声,改变她人生轨迹的一页悄然开启。
难得一次的聚会,竟然没有怀旧,更多是上演“真心话、大冒险”,四个女人在绿桑的“逼迫”下,彼此互动问话,直击心灵。大家关注的不再是读书那会儿的陈年往事,而是十年未联络期间,大家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十年,是这座城翻天覆地的十年,房价迅速地飙升,股票像过山车似的,兜了一圈又一圈,工资也不知翻了几番,虽然很多人还是抱怨挣得永远抵不上花出去的,但是见面不会说杭州怎样、苏州怎样,而是今年我去了欧洲,明年要去美国;或是如数家珍般地告诉你哪家的刺身是最新鲜的、哪家的肥牛是正宗的……
可是,薄茵仍然怀念那时的学生时代,没有物质的攀比,没有人脉的纠结,同学之间凭的是“合则聚、不合则散”的相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