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征要烧石灰,只能让宋七来跑腿了,自己人照顾自己人。宋七借了个拉货的大车去石场一堆碎青石,要不是给了钱,宋七才不管这些。他在彭窑主讥诮的目光中,红着脸流着汗的卸了一车碎石头,按吴征说的堆放好。临走被彭窑主一顿埋怨,嫌石头太多,影响烧窑,给钱还不利索云云,
吃晚饭时,宋七守着姐姐好一通抱怨,姓彭的不是东西,说好的一车七八百斤石头,到最后只填进去五百斤不到,稍微大点的石头都被扔出来了。
“老彭说,这趟活少了三贯不干。他说原来说好的两贯还不够烧柴的钱呢……”宋七低声说着看看姐姐和吴征的脸色。
“不妨,给他三贯。咱们等不了,”吴征没想到趁火打劫的本事老东西耍的炉火纯青。
“可是咱们剩下的钱也不多了……”九娘可是家里的账房“去掉抚恤,还有……”
“给他钱,等大家看到石灰的好处,这生意就来了。”吴征第一次违背了九娘的意愿
泥瓦匠出门找来木匠(瓦匠木匠的祖师都是鲁班,关系会比较近吧。纯属臆测),吴征这下忙了,满院子跑着当老师。这边指导泥水匠们挖地脚,用石头墙脚,这样土坯就不用担心年长日久被水泡塌了,瓦匠们拍手叫好;那边指点着老木匠做打土坯的模子,模子简单到只用四块木板,但要拼接的牢固拆起来还方便,拆的时候不能弄坏土坯就是个学问了。吴征和老木匠商量半天,总算圆满解决。两天相处下来,泥瓦匠快把吴征当神仙供起来了。这孩子是祖师爷派来的救兵?!
吴征又忽悠着木匠耍高科技,做一把可以调节角度的躺椅,老木匠听完描述,连连摇头,这个做不了。。吴征一呲牙要是你能做,我还用跟你说?
老木匠被挑逗得一晚没睡,第二天和孩子带着斧凿锛锯,扛着木料就来了。吴征无良的调戏他“你不是做不了么?我现在也不想做了。”
老头激动的撅着胡子连连鞠躬道歉,就差下跪了。
“这躺椅是我师傅用过的款,我师傅可是前知一千年,后晓一千年,识天文晓地理,能写会画,做得了系统,刷得了手机的世外高人。这椅子绝对是……”吴征学足了神棍的架势把木匠父子全部侃晕
仨木匠一听,这孩子感情是神仙的弟子,对吴征那是愈发的尊敬。
安婶儿带着俩小子也来了,把小子们交给九娘。安婶儿掏出几张纸,一小锭墨。“你写啥?他们都不识字的。”
吴征一笑“婶儿,我给他们画个椅子。回头送叔个。”
“这孩子……”两句话说的安婶越来越喜欢吴征,这孩子仁义,有新东西都想着自己。
三个木匠自己找了块空地,放好工具和木料。四个人开始密谋躺椅大业。出草图,略掉简单的部分,直接攻关技术难点。调节躺椅的机关和链接机关是最麻烦的。吴征先画了详细的图,再一个个的讲解。参照成年人身高,吴征先让柳氏父子把木料分解后刨平表面待用,仨木匠立即开工。
到饭点吴征又去给安婶帮忙。九娘带着三个孩子识字;吴小妹和九娘亲,跟吴征也亲,偶尔的吴征和九娘起了争执,吴小妹就是墙头草,从来不吃亏。渐渐地仨孩子也能把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宋七抱怨着把石灰卸在院子里,一股呛人的味道弥漫着,让人只觉得嗓子干,体积明显小了不少。
咕咚咕咚灌了一碗水宋七说着经过,铁公鸡收了两贯钱还嫌少,克扣下不少还会。吴征听到了但也无可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暂时认栽吧。
中午吴征杀了只鸡,捏着盐和调料把鸡肚子里抹匀,塞进去葱姜、豆腐,拿针线粗略的缝合了,最后包一层荷叶,用黄泥裹严实阴干。
泥水匠们打来井水,吴征也捧了黄泥裹好的鸡来看热闹。几个泥瓦匠一人提着木桶出去了,一会儿又旋风似的回来。把桶里的水哗的泼到白花花的石头上,“嗤”一声,石头里热汽腾空而起,直上晴空。把众人吓得不轻,呛鼻子的味道更加浓郁。
看他们窘迫的样子,吴征乐得一抖手,把那只鸡扔了进去,这让几个泥水匠心疼的抓耳挠腮,不是说晚上吃鸡么?怎么就扔了呢?
不妨后面抓了俩鸡蛋的吴小妹也有样学样,俩黄泥包好的鸡蛋被扔了进去。安婶心疼不行,吴征却搂着妹妹夸她聪明。
安婶就觉得今天吴征没以前沉稳,总是跑出去看那堆石灰,又让泥水匠浇了两桶水才安心。不留神吴征又跑出去了,揣了两个鸡蛋回来,“婶儿,我给找回来了。”吴征笑得开怀,把剥了壳的热鸡蛋切开,拿去给四个人分着吃了。不多时,安家小哥俩跑来跟娘还要吃鸡蛋。鸡蛋都分了,小哥俩一人领一巴掌走了。
晚饭时,众人欣喜的分着吃了“失而复得”的鸡肉,味道很香很特别,以前没吃过的味道。吃完还不过瘾,商量着要不第二天再来一只?
第二天一早,柳木匠那边装配出来第一把躺椅,椅子面还是吴征说着,选了最厚的麻布,两头缝了个套子,穿进根粗木棍,再固定到椅子的框架上,大功告成。第一把椅子做好了,满院子人轮流的坐着尝新鲜。吴征等众人新鲜过了,才过去和柳老头一起完善细节,确定款式、价格、独门标质(防伪工作要做好)、定名为躺椅。
吴征和柳木匠立了君子协定,这躺椅由柳木匠专卖,每卖一把,吴征抽两成纯利。吴征先跟柳木匠要了三把躺椅,试制的那把,柳木匠欣喜地据为己有。
等房子建好,泥瓦匠们在吴征的下,把石灰池里的熟石灰铲出来的混上麻刀搅匀了,把屋里里外外抹了一遍。白生生的石灰墙皮,雪白的墙壁显得干净细腻,看着就让人喜欢,室内也显得敞亮。
“真漂亮啊,要是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该多好?”看房子的人都羡慕
两天的时间,这件事传遍了县城。上门瞧稀奇人把家里的门槛都踏平了,到处打听这墙上抹得墙皮是怎么做的?
“去找姓田的泥瓦匠,里里外外都是他们做的。”吴征不介意帮别人打广告
一个月的时间,吴征让院子大变样。两处平房还在晾着,原来想要挨着平房垒台阶的。可担心吴小妹的安全,吴征只做了一架木梯子备用,爬房顶成为临近几乎小孩的一大乐趣
彭窑主听说之后,立即判定这和吴征在自己家烧窑有关系,早知道这时会有这么大吸引力,说什么也得进去看看吴征当时是烧的哪种石头。一向精明的彭窑主决定探听虚实
PS:麻刀,以前农村建房常用的建筑材料,投在石灰浆或泥浆中增加材料连接性、提高强度还能防裂是用沤过的苘(读qǐng)麻皮里的纤维制成。
三合土,也是小时候常见的建筑材料。那时候水泥很稀少,三合土被用来代替水泥打地基用,质地坚硬,防水隔潮。网上查到的资料显示,以前河北唐山农村就有用三合土做平房顶的,不过要每年加厚,唐山大地震时,这种平房顶伤人无数。因此,主角会用改良版的三合土平房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