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时间乐园中,他们与附近筒子楼里的小孩们总是战争不断。直到有一天,庄家三兄弟的大哥——在时间乐园的书报亭里中扮演报童的庄邵光突然消失了,这些战事才逐渐平息。
庄邵亮和庄邵明那时分别只有4岁和7岁,在他们大哥消失后,他们俩被王恩民带回自己家寄养了一个星期,他们一度想要收他们俩,但在向时间乐园的人事处资讯后,这个申请被否决了。人事处的负责人认为,这将会严重影像他们所扮演的20世纪90年代家庭的真实性,因为在那个年代几乎都是每家人只有一个小孩。
“你们家现在都有五个了!你老婆又怀孕了!你是一个专业演员,你说说看,如果再添两个小孩,你怎么能保证你所塑造的角色?你如何跟观众们交代这个事件背景?!你的专业素养怎么体现!!”王恩民被那位负责人这样严厉地训斥了一番。之后,庄家俩兄弟就被社区民警送出时间乐园,据说他们被送到当时老郑城的一个孤儿院里。从那以后,王大川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们。
庄家兄弟们被送走后不久,他们家唯一的妹妹王红梅就出生了。当王红梅在90年代条件简陋的医院病房里出生时,王大川的父亲盯着潮湿斑驳的医院墙壁,突然觉得很伤感,他决定不能让王红梅再跟着大家这么流浪下去了。于是王恩民带领全家,返回现实世界。
他们在刚竣工的新郑城一级城区开始定居,从而结束这个家族长达260多年在流浪中生存的命运。
王大川无不遗憾地扔掉了白衬衫和自行车,一步穿越到了两个世纪后的新社会。他们这个家族的过去尽管总是颠沛流离,但眼泪似乎一直与他们无缘。他们是一个欢乐的家族,每一代人都充满了欢乐的天赋,并且也会给别人带来欢乐。据说王大川的爷爷的爸在目睹了他曾奶奶从空中摔下来后,当自己返回地面时,也没有忘记首先对铁笼子四周的观众们微笑鞠躬。
但在郑城家庭改革方案公布的那个夜晚,王大川母亲的眼泪却倾盆而出。在他的记忆中,就连王恩民被组织上派往秦朝修长城的那些黑暗日子里,他妈也没有如此痛哭过。
那天晚上,他提出先送陈小娴回父母家,在返回家里的路上,他发现他们所居住的整个一级城区的灯火,正照耀着城市空中二、三级项目刚刚搭建城雏形的巨大框架,空中和地面,无数个工地的灯火也彻夜未眠,郑城的人们并不知道未来将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但那天夜色中的郑城,新建的各类框架、支柱、电梯布满了地面和空中,就如一位刚沐浴后的黑发少女,充满活力,散发着美丽。这个时刻让王大川感觉到一丝阵痛,但他也认为这座城市的未来应该充满了光明。
与王大川他们家一样,每一位郑城的公民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了家庭改革的阵痛,但这很快就过去了,如今的年长一些的郑城人,几乎都忘记了那时的种种情形。他们在聊天时往往会说:“唉,家改那会儿啊..”或者说“你记得吗?我们在老郑城的同学聚会?就在家改前啦..”——他们都将“家改”作为一个时间参照系,但常常忘记了那段时光中每一个人的真实体验。
一开始,几乎所有被分开的家庭成员们,都急切地盼望着第一个家庭探望日的来临。在等待的日子里,每一个人都在想在那一天应该做些什么。有的主妇从三个星期前就开始买菜做饭;有些小孩每天都在学校的日记里写下这一天要怎么和父母一起度过;也有的人开始检讨以前相处一屋时自己曾经犯下的种种过错和尴尬。当然,也有很多不和睦的家庭成员们,在暗自庆幸这种新的安排,但他们在公众面前从不会流露自己的窃喜,担心自己不妥的言行影响了这种集体感伤的主流氛围。
在第一个家庭探望日终于来临时,大多数小朋友们见到父母时,能够做仅仅是抱在一起哭,尤其是那些尚在幼年期的孩子们。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主流的集体感伤情绪也逐渐远去了。郑城公民之间聊天主要交流的话题就发生了转变,他们紧接着最关心的是:随着二、三级各个公民住宅的竣工,他们按照自己的年龄、职称,应该被分配到什么样的住房,享受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到哪一所食堂就餐等等。
也许是因为在“家改”初期,突然看见了太多人的眼泪,从童年时期开始一直有着欢乐家族传承、无忧无虑的王大川,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微妙的性格变化。在那天晚上送别了陈小娴后,王大川回到即将被拆分的家中,他就变得沉默寡言。这种沉默的性格,一直保持到现在。就连看见庄邵亮后脑勺那道儿曾经如此熟悉的疤痕时,他也感觉到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