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跟什么呀,粗俗!再敢胡说,我把你卖给这些姑娘使!”
“爷别卖我,小喜不敢了,再也不敢了,您饶了小的吧?”正贫嘴的小喜眼睛突然一凛,“爷,那天打劫睿王府家眷的乞丐们都来了,还带着好几十号乞丐呢,浩浩荡荡的,不会又是来偷银子的吧?”
舞台上除了御香楼的八位花魁,京城其它地面的红姑娘也参加了大赛,或清歌曼舞,或吹箫弄筝,莺莺燕燕,风月无边。
台下众位阔佬指指戳戳,不时把一面牌子递给老鸨喜来春,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可怜高台上的姑娘不解其意,还在罄尽平生所学,吹拉弹唱助兴。
湖边轿子渐渐拥挤,许多朝廷官员都着了便衣,带着使唤下人,陆续登上游舫。不到一柱香时间,舞台前后几条游舫上,满满腾腾全是人物,楚宏恍然以为自己正上早朝,百官呼拜呢。
“小喜,朕看这些人平日里在朝堂上,全都冠冕堂皇,满嘴的国家社稷,原来私底下也食人家烟火,见到美人也动心吗?”
“我的爷,人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谁没七情六欲呢,要说心如死水,只有我们这样六根不全的太监,其它的,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小喜撇嘴,满脸不屑。
不断还有衣衫豪阔的寻欢客前来,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中安插。来人竟然都没有嫌弃!彼此呼朋唤友的打招呼,有打千儿的,有作揖的,有拱手的,热闹的跟元霄节看花灯、端午节看庙会似的,高谈阔论,喧哗斗嘴。
后边靠左那十几张桌子,坐的人看着像做生意的富商,右边的似乎是太学子弟,聚集一起嘁嘁喳喳说闲话,“真是大阵仗,听说全京城的花魁、红姑娘都收到请柬来了,有些素日自命不凡,这次却没收到请柬的,全在家里寻死觅活,关门谢客不敢出来见人呐!”
“呶!对面坊上那个穿水红银丝裙的,就是敦煌坊花魁凌宵,曲子唱得那叫一个好啊,全京城她要是认了第二,再没有第一了!”一个尖嘴猴腮的家伙满脸龌龊。
“真的假的,你去听过?”同行众人立刻质疑。
“岂止听过,爷还睡过!”
小喜看看说话的人,是个肥头大耳的胖子,白头发一根一根支楞着,还跑出来糟践人家小姑娘!小喜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不知所踪的邻家小妹——夏蝉,渐渐眼神迷离,身边的皇上喊他几遍竟然都没听见。
“小喜,看什么呐?水兄弟他们,不知道给人挤哪去了,快去给朕找啊!”
小喜眼尖,抬头看见她们被人群簇拥着,身不由己往台前去了,忙紧紧拉着主子的手,避开众人,好不容易重新聚拢到一块,大家一起看喜来春虚套完毕,宣布品红开始。
台上帘子一掀,出来一个老妪:穿一件灰葛掐边布衫,长脸儿,风干老橘皮似的一脸疙瘩,上台之后拱了拱手,一言不发就在桌后靠左手的椅子上坐下,慢慢的取出三弦子,随便和了和弦,弹了一两个小调,众人只顾看着台上美人,谁也不甚留神去听她聒噪。
老妪丝毫不以为意,又弹起一枝大调——《何满子》,整曲全用轮指,抑扬顿挫,扣人心弦,渐渐的,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台下叫好之声不绝于耳,也压不下那弦音去。
对面敦煌坊的老鸨不服,打发自家头牌姑娘凌霄出来迎战,一个穿水红衫子的姑娘,袅袅婷婷走出来轻启樱口唱到: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风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一曲终了,台下浮浪子弟轰然往台上抛撒花瓣,几乎淹没佳人脚裸——今日品红大会,老鸨喜来春一反往日撒铜板的惯例,说是看着不雅,改为撒花瓣,现场有龟奴提着篮子卖花瓣,水灵灵新摘下来的玫瑰、百合、金钱菊,贵的离谱,一两银子一篮,倒也没人出来嫌贵。
看客安静下来之后,喜来春亲自带着一个姑娘上台应战,看年纪不过十三四岁,鸭蛋脸,飞燕髻,穿一件素蓝采裙,银丝滚镶,头上斜插着三根紫檀木簪,衣饰简洁的有点过份,陷在一片花团锦簇里,格外显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这个看起来虽然像个村姑,说不定是个高手呢!”仿佛猜到大家的心思,千落悄悄回头耳语。
小姑娘微低着头,立在牙桌之后,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缝,丁了当当的敲,与老妪弦子声相应和;右手持了鼓捶,凝神配合弦子的节奏,把梨花简当了几声,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宫商角徵羽以的,又将鼓捶轻轻点了两下,起头来向台下顾盼。那双眼睛,如秋水,似寒星,赛宝珠,左右一顾一看,连那远远站在岸上的闲人,都觉得这姑娘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场里立刻鸦雀无声,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儿!
人群里有人嘀咕:“谁认识这位姑娘?”
众人头摇的像波浪鼓似的,“从来没有见过!肯定是喜来春藏起来养着的好货!”
“村姑”微微施了个礼,轻启楚唇,遽发皓齿,唱了几句,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起初声音不甚大,入耳却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无一处不伏贴;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千落、贞儿不禁拍掌叫绝。
唱到那极高的地方,“村姑”还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百转千回,恍如白娘子在西湖七十二峰半山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细听来唱得却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