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宫中有一群美艳绝伦的异族舞姬,自己借口国殇,说服太皇太后把她们全部遣散出宫,偷偷接到自己的睿王府去了,这阵子都是跟她们在一块厮混,还真是别有风味!
可恨那两个高丽丫头,好说歹说就是不愿俯就,逼的狠了就要寻死觅活,要不是自己看她们长得不错,早让人送到御香楼给那些粗莽汉子调教!哼!
喜来春诧异的看着自己的主子怔怔的,不明白怎么回事,忍不住喊了一声:“王爷?”
睿王这才回过神来:“噢,没事了,没事了,本王告辞,这些金银你让人送到睿王府交给铁管家就行了,别忘了我刚才吩咐的话,办的好,有赏!”
“多谢王爷!”
忽悠一声,睿王身手敏捷的消失在一片漆黑中,这个浮浪王爷还真有点工夫!喜来春看着楼下众星捧月的花魁们,长叹一口气:“可惜了!”
一直站在阴影里的花魁牡丹,神色复杂的看着众位姐妹,黛眉深深,忍不住暗骂道:“霍倚天,你死定了!”
“牡丹姐姐,谁死定了?”一个身穿蓝裙的小姑娘走过来,看着咬牙切齿的牡丹,好笑道,“是不是那几个公子哥得罪了姐姐,我告诉妈妈去,让她替你作主!”
牡丹抬起头,说话的是雏妓荼蘼,家乡遭了大水,跟乡亲逃难出来,辗转被卖到这个火坑,喜来春看她奇货可居,一直没有梳笼。此刻对着大红宫灯,牡丹不免多看她几眼,短短几年,这个八岁时被鸨母责骂、在雪地里罚跪三天不许吃饭、与狗抢食的小奴,十岁时出了天花被人扔在柴堆里呼唤爹娘叫着小喜哥哥等死的孤儿,已经含苞欲放,清秀脱俗。
牡丹刚要答话,身后传来喜来春十年如一日的笑声:“牡丹,客人都等着你呢,胭脂,递盘子上来!”
不等牡丹开口,一只梨木托盘杵到眼前,盘子上放着各式折扇——象牙的,乌木的,紫檀的,镶玉镂金的……数不胜数,扇里还夹了各色东西,薰好绮罗香的巾帕,绣着凤求鸾的荷包,题了诗的薛涛笺,晶莹剔透的玉坠儿,甚至还有元宝、银票!
牡丹冷笑一声,些些小把戏,不过是那班王孙公子摧花惯技。随手打开一把夹了巾帕的折扇,取了巾帕,将那扇子扔回盘子里,胭脂捧了盘子出去,喜来春颇为满意,今晚被牡丹挑中之人可是京城首富沈园沈公子!脸上却纹丝不露,对着这个名义上的女儿,实际上的摇钱树笑道:“既开了扇,就好好伺候客人,胭脂,替你姐姐再把头发梳梳,客人少不了你的赏钱。”
说罢便出去,楼下龟奴四顺唱道:“牡丹姑娘开扇儿啦——”
胭脂看着妈妈去的远了,忙靠上来急道:“牡丹姐姐,袁公子已经回乡变卖祖产替你赎身,你何必还要——”
“胭脂,这正是牡丹姐姐的聪明玲俐之处,咱们吃这碗饭不是一天两天了,从良何必急在一时,白白得罪了客人,万一生变,反为不美。”荼蘼一副洞悉世情的模样。
牡丹依旧怔怔出神……
睿王府的几百家奴垂手侍立,迎接南宫世家的千金——南宫贞儿,弯弯曲曲不知穿越几个回廊,这才来到王府书房。南宫贞儿仔细打量过去:湘帘高卷,古鼎龙涎,异常宽敞气派,靠南一色雕花百合窗,沿窗横放御赐沉香书桌,北面六扇逍遥窗,朝南摆放紫檀案几,东壁站着四座书架,紧挨一张紫榆雕凤杨妃醉酒榻,西壁两袈文杏十景厨,列着许多奇珍异宝,地上铺设大理五锦花毯,贞儿在心里暗暗赞叹睿王府的奢华。
一阵脚步声从屏风后传来,贞儿忙放下端在手里的茶盏,娉婷起身,只见一位穿着素白麒麟袍的王爷,不急不缓的跨进屋来。
“参见王爷。”南宫贞儿忙行大礼。
“从小到大的玩伴,还这么客气?忘了小时候追着大哥哥当马骑啦?”一句话说得南宫贞儿满脸通红。
睿王狡黠窃笑,忙上前扶起朝思暮想的心上人,继续忽悠道,“还是老规矩,叫睿哥哥。”
南宫贞儿仔细打量这位当朝显王,二十多岁年纪,头戴五彩攒珠金冠,身穿麒麟飞天王袍,神采飘逸,暗香浮盈。楚睿是先帝长子,在本朝颇有贤名,自素来严苛的当朝阁老海仲都钦佩不已。
“贞儿,来京城多久了,怎么也不来王府看看睿哥哥啊?”
手里端着睿王亲自奉上的龙井,贞儿再顾不得客套,开门见山问道,“王爷,长城有十万大军,又有悍将海将军坐镇,些须倭寇,何以至此?”
睿王颓然:“此番倭寇来犯甚是奇怪,自今年开春起兵进犯海疆,数次突袭皆未得手,朝廷下令乘胜追击之后,却屡屡受制,扶桑人似乎一夜之间掌握了我方用兵方略。”
“一定有内奸!”贞儿霍然站起。
睿王点头:“不错,海将军也认定军中有人通敌,连夜率兵撤回。谁知撤退计划又被泄露,负责殿后的军队集结未完既遭倭寇冲杀,多亏你大哥勇冠三军,集结残部奋力抵挡,城门关闭后,海将军下令严查内奸,岂料又有人私开城门,幸亏遇到你大哥巡城,才未酿成大祸。”
南宫贞儿忙问:“内奸可曾捉住?”
睿王黯然:“没有。私开城门的奸细中一人武功极高,海将军与他斗了一百多回合,才用啮心掌打中他,谁知他竟有余力逃出,临走前施放暗器将同伙尽数杀死。”
南宫贞儿惊道:“竟有这样的人!”啮心掌出自南宫世家,是一门极为阴毒的武功,几乎无人能中掌后活命,海晏向来不肯轻易使用。
“王爷,驻守苗疆的孙国舅有没有出兵救援?”
“长城遇围之前,海疆粮草大营突然被人纵火焚烧,军中水井悉数被人投毒,孙国舅亦是自顾不暇。”
南宫贞儿拱手拜倒:“王爷!边疆将士危在旦夕,恳请王爷奏明太皇太后,即刻发兵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