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77700000298

第298章 星驰电赴 潜入安阳

清晨,秦军军营里便开始忙活了起来,王猛要祭祀慕容恪,这绝对是一件大事。

慕容恪是燕国大臣,曾带兵攻掠至崤函之地,王猛是秦国宰辅,现在正在攻打燕国的都城邺城,无论从哪一方面,都找不到王猛与慕容恪之间的和谐因素。

可能两人唯一相同的,就是他们都为秦燕两国的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猛对慕容恪可谓是心心相惜,但无奈,他们虽生在同一时代,但却一生为敌。

祭坛已经摆好,吉时也已来到,王猛来到祭坛前,躬身拜了三拜,然后说道:“玄恭兄,你我虽未曾谋面,但今日我却从百姓之口,听闻兄之贤明,今特设祭坛,祭拜贤兄。”

说罢,王猛又是一拜,说道:“猛今领兵伐燕,虽于兄来说,属于不敬,但燕之宰臣,有何人能无愧于兄,自兄去后,政以贿成,慕容评败坏朝纲,罪不可赦。燕之百姓,被其荼毒,无不切齿痛恨,故猛帅军伐之,欲还燕之百姓一乐业安居也!”

说完,王猛将取起一装满酒的酒樽,缓缓的将酒洒落在祭坛前面。

王猛最后道:“闻兄之贤名,猛固知兄之所望与猛略同,天下百姓,被战乱之苦,已然数十年,谁不愿整清宇内,还世太平。但太平之业,岂是易成,故兄与猛皆先兵而后治,所为何其相似。今你我天人相交,亦为敌国之人,他日重逢聚首,愿能交为挚友。”

言罢,诸将皆拜,待吉时过后,王猛方才命人撤去祭坛。

王猛设祭之事,只是在军中,并没有张扬,他也不想以此来作为收揽人心的手段,人心向背,用手段换来的,从来都不会长久。

在王猛的关照下,邺城周围的治安恢复得极快,四方的田地也开始有百姓去收拾了。

有了田地,百姓就有了盼头。

而就在此时,长安城中,王猛的奏报也已经送到了苻坚的面前。

宣政殿中,苻坚打开王猛的奏疏,一眼看完,突然激动的站了起来,这实在是一个好消息,好到苻坚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

潞川大胜,意味着燕军的主力全部被消灭,意味着与大秦对峙了近二十年的燕国就要覆灭,意味着整个中原大地即将归入大秦的治下。大秦将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大秦将拥有并吞天下的实力。

这是苻坚的梦想,一个埋藏在心里十几年的梦想,现在就要实现,他如何能不激动。

他已激动得只想带兵赶往邺城,与王猛相会,执手看这雄壮山河。

帝王心中一旦动了念头,便会想办法实现,苻坚自然不能例外。

若是能飞,苻坚也许想立即飞到邺城,与王猛相见。

苻坚激动的心情终于得到了一点点平复,他坐下来,拿起笔,写道:“将军役不逾时,而元恶克举,勋高前古。朕今亲帅六师,星驰电赴。将军其休养将士,以待朕至,然后取之。”

写完,苻坚高声道:“来人。”

殿外之人闻言进殿,拜道:“陛下有何吩咐。”

苻坚道:“八百里加急,送到邺城外王将军手里。”

那人道:“小的领旨。”

那人退下之后,苻坚又对身旁太监道:“速去传旨,请太尉、阳平公进宫见朕。”

太监闻言,急忙出宫传旨。

太监刚走,苻坚便再一次站了起来,说道:“去,请太子过来见朕。”

苻宏现在已经十四岁了,在平常百姓家,或许还算年轻,但在帝王家,他已不小了,应该接触政事了,因为他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

苻坚在殿里不知道来回走了多少圈,李威和苻融几乎同时到了,两人见苻坚的样子,心想是不是前线出了什么大事,让他如此焦急。

两人一齐行礼道:“臣李威(苻融)拜见陛下。”

苻坚闻言,停下来道:“舅舅、博休快快请起。”

李威道:“不知陛下招臣等进宫,所为何事?”

苻坚从桌案上拿起王猛的上疏,递给李威和苻融,说道:“这是景略上的奏疏,你们看看吧。”

两人看苻坚的神情,更是有些确定前方肯定出了大事,连忙打开奏疏来看,刚看第一句话,两人的心情便由忧转喜,原来是王猛在潞川打了一个大胜仗,现在大局已定。

李威和苻融合上奏疏,一齐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王公已破燕军,转眼便将下邺城,关东六州,已将归我大秦所统。”

苻坚笑道:“这的确是一件大喜事,但朕却不想留在长安像这样等消息,朕想到邺城去与王将军共破邺城,同享胜利。”

李威道:“此虽未有不可,但陛下若远去邺城,长安谁人可镇?”

苻坚道:“正是想请舅舅辅太子坐镇长安,然后我才好放心前去邺城。”

话刚说完,便听到殿外高声道:“太子到。”

苻宏进入殿中,向苻坚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王。”

苻坚笑道:“平身吧。”

对于苻宏,苻坚还是很满意的,他纯性天然,颇好儒道,在王猛的教导下,已越发有仁君的气质。

李威和苻融向苻宏见礼道:“臣参见太子。”

苻融是苻宏的叔父,李威更是他的舅公,他连忙道:“太尉、阳平公快请免礼吧。”

两人闻言,也就直起身子。

苻坚道:“宏儿,你现在也不小了,正该学着帮朕打理这大秦天下,今我大军在邺城与燕军交战,朕欲帅兵前往,要你留守长安,你可能为朕分忧?”

苻宏这也不是第一次坐镇长安,只是以前他还小,是王猛和李威一起主政,但现在他渐渐大了,有些事他已可做主了。

苻宏道:“儿臣愿为父王分忧!”

苻坚道:“好,这才是朕的好儿子。”

说完,苻坚又对李威道:“此次坐镇长安,绝非小可,舅舅还当尽心辅佐太子才是。”

李威道:“请陛下放心,臣定不负所托。”

苻坚又对苻融道:“此次我大秦与燕国开战,赖景略雄才,屡战屡胜,现今已到关键时候,为防晋军此时插手,洛阳还需有大军镇守才是。”

苻融道:“陛下放心,臣愿带兵驻守洛阳,不让晋军有可乘之机。”

苻坚道:“好,这样朕就放心了。”

苻融道:“不知陛下准备何时动身?”

苻坚道:“明日一早便动身,到时你与朕一起出城。”

苻融道:“时间紧急,来得及吗?”

苻坚道:“前些日子闻听景略在潞川与燕军三十万大军对峙,当时朕就曾下旨调集精兵赶赴长安,现在应该早已到了长安了吧。”

李威道:“回陛下,是的,各方军队都已达到长安,现正在城外休整,等候命令。”

苻坚道:“那现在长安城外已有十余万大军了?”

李威道:“加上禁军,整整二十万大军。”

苻坚道:“现在燕国已无力抵抗,朕用不了那么多兵,禁军还是留着守卫皇城,朕只需带十万精兵赴邺便可。另外再派五万大军给博休,用以镇守洛阳。”

李威道:“这样的话,明日便可动身。”

苻坚高声道:“传朕旨意,长安城中,凡无具体职事之官员,无论大小,全部随朕前往邺城。”

第二日一早,长安城内便起了一阵骚动,朝中百官,几乎全部都来到了长安城门处,苻坚的亲军卫队,从宫城出发,直奔长安城门。

接受百官辞别之后,那些受旨跟随苻坚随军前往邺城的官员纷纷上马,跟在苻坚的后面,朝军营走去。

这其中便有尚书右仆射权翼,还有冠军将军慕容垂。他们二人,一人是苻坚特地下旨随军,一个是不得不随军。

苻坚心情激动,只想快速赶到邺城与王猛相会,所以一路上催促行军。

苻坚亲自下旨催促,大军自然不敢停歇,以最快的速度行军,几乎是日行近两百里。

而另一边,苻坚出发三日之后,苻坚送还王猛的报书也已送到了军营,交到了王猛的手上。

王猛打开一看,心中不禁一惊,心想陛下怎么来了,难道他忘了自己在灞上对他说的话了吗?

王猛问那传旨之人道:“陛下是何时从长安动身的?”

那人道:“回将军,小的接到陛下亲笔写的报书,便快马赶来,不知陛下是何时动身的。”

王猛道:“既然如此,那就算了,你一路也辛苦了,就先下去歇息吧。”

那人道:“谢将军,小的告退。”

等那人走后,王猛对李化道:“师兄,陛下现在已经带兵前来,不知现在到了什么地方。”

李化道:“要不要我带人去查一下。”

王猛道:“师兄还是先不要去了,我先与众位将军商议一下再说。”

说完,王猛高声道:“来人!”

帐外的士兵闻言进帐,拜道:“小的在。”

王猛道:“快去请众位将军前来见我。”

士兵不敢迟疑,连忙出帐前去请人。

没过多久,营中诸将便就都来到了王猛帐中,他们见王猛将所有人都召集了起来,还以为王猛是要准备攻打邺城了,个个都摩拳擦掌,十分兴奋。

王猛见众人来齐,说道:“刚才接到陛下送来的报书,陛下命我休养将士,以待陛下帅军前来,再取邺城。现在陛下应该已帅大军在赶来邺城的路上,而且极有可能不日便到达邺城,诸位以为是不是前去迎接一下陛下?”

众人听王猛说完,这才知道并不是对邺城发起总攻,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邓羌道:“陛下旨意可有令我等前往迎接?”

王猛道:“书中并无明言。”

邓羌道:“常言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军只需遵从陛下旨意,在邺城静候便可。”

王猛道:“话虽如此,但君至而臣不迎,是为大不敬,非为臣之道。若不知陛下将来,不前迎迓,尚且可谅,但如今明知陛下将至,故作不知,罪孰大焉!”

邓羌道:“那将军的意思是。”

王猛道:“不仅要迎接陛下,而且最好能在半路便接到陛下。”

邓羌道:“可是现在咱们岂非根本不知道陛下身在何处,如何做准备。”

王猛笑道:“将军一向聪明,怎么到了现在却不知道了呢?”

邓羌似恍然大悟,说道:“将军的意思是派出哨骑去打探陛下大军行踪?”

王猛道:“将军所言不错,这件事我正准备让吕将军亲自带人去做。”

吕光闻言,出列道:“末将愿为将军分忧。”

王猛道:“长安通往邺城,道路不止一处,所以将军还要多费心才是!”

吕光道:“将军放心,末将绝不会让将军失望。”

王猛道:“那好,就请将军速去准备吧。”

吕光道:“末将告退。”

吕光退下之后,王猛又道:“迎迓陛下虽是必须,但却不能所有人都去,毕竟现在邺城还没有攻下,等到吕将军查到陛下行踪,就由邓将军与我一同前去迎接,诸位还是留在营中,统领大军,好生训练,到时给陛下一个好的印象。”

众人道:“末将领命。”

吕光撒了一张大网,完全覆盖了长安通往邺城的所有大路,所以他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一定可以得到苻坚大军的行踪。

的确没有要多久,四日之后,时刚正午,便有人前来回报。

吕光当即便将人带到了王猛的面前,说道:“将军,有消息了。”

王猛道:“哦?陛下到哪里了?”

那士兵道:“回将军,陛下现在正在安阳落脚。”

王猛似有些不敢相信,长安至安阳有一千多里地,现在离那送信使出长安也不过才八、九天,大军怎么可能到了安阳。

王猛道:“你确定?”

那士兵道:“小的确定,军中有皇家仪仗,隔多远都能看得到,小的绝不会看错。”

王猛道:“陛下何时在安阳落脚的?”

士兵道:“昨夜。”

王猛道:“大军今天没有走?”

士兵道:“没有,若是要走,一大早就会拔营动身的,小的跟了两天,绝不会错的。”

王猛闻言,不禁冥想了起来,片刻之后,王猛突然豁然开朗,想起当年苻坚的祖父苻洪的故人多散居在魏郡,安阳县也应该有苻洪的旧部。苻坚停留安阳,多半是怀旧了。

王猛道:“好,备马,前往安阳。”

不一会儿,王猛便与邓羌、李化和静姝一起带着骁骑队,骑马朝安阳而去。

同类推荐
  •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汉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 改变历史科幻武侠小说补缺

    改变历史科幻武侠小说补缺

    历史,由许多大大小小的故事组合而成。当中,不少故事都是由于前人所犯下的错误,产生出教人痛心疾首的结局。心里想着,如果,当时的「历史人物」可以有更佳的处理方法,后果便不至如此了。倘若,可以神奇地,容许修补当年历史中的「缺陷」,情况将会变成怎样?试想像一下,假如在公元前二一零年,秦始皇成功把帝位传予仁厚的扶苏,而不是残暴的胡亥,接下来会有甚么光景?又假如,在一八六零年的中国清朝,不再积弱无能,成功击退趁机侵略的英、法两国联军,对于后世又会带来甚么影响?
  • 梦里说三国

    梦里说三国

    本书描绘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时间很长,希望我能写完。我写的不是史书。我写的不是史书。我写的不是史书。重要事情说三遍。姑且算作一个20多岁的老男人心中那永恒的三国情节吧。历史其实很有趣,希望我能写的有意思。
  • 郭威传奇

    郭威传奇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自古乱世出英雄,在王朝大厦将倾的岁月里,一位普通的少年因一位老者的出现而被迫卷入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变革中。请诸位看官跟随主人公郭威一起进入那段令人难忘的热血岁月。牧童初出茅庐——一心想要做一番事业效忠帝国牧童勿忘初心——打击不法权贵捍卫黎民百姓利益牧童卷入是是非非——身心疲惫备受打压牧童心有所属奈何天不遂人愿——雪夜梅花牧童左迁苦寒之地——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牧童惊悉佳人远嫁和亲——肝肠寸断初露不满牧童守土一方闻天下变乱——伺机而动牧童养精蓄锐十几载——群雄逐鹿牧童大梦一场——梅花香自苦寒来
  • 资治通鉴精编

    资治通鉴精编

    本书共精选16卷,上起东周,下迄五代,囊括了1300余年的历史。其取材除十七史外,包括杂史、传状、文集、谱录等数百种,内容充实。本书为选译本。
热门推荐
  • 愿有人陪你到老

    愿有人陪你到老

    总有一个人,愿陪你颠沛流离到老,那个人,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等你!而他们,又能陪彼此到老?
  • 圣天大道

    圣天大道

    圣天大陆地域之广阔无边无际,大陆之上万族林立、诸圣争霸,帝国、门派、家族,各大势力明争暗斗,称雄一方。
  • 不朽道门

    不朽道门

    一粒尘可填海,一根草斩尽日月星辰,弹指间天翻地覆。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道火不熄,魔种永传。古井通幽地,明月鉴我心!一段道门的传奇从此展开...........
  • 焰火战狼之重返战场

    焰火战狼之重返战场

    曾经的王者战场受伤篮球经理以不养废人之名让他离队,失意落魄他想重回战场挽回失去的荣耀。
  •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晶神记

    晶神记

    在这个以晶术为一切发展基础的世界里,一位孤独而倔强的少年,身世孤苦无依,修晶术感知低能,练武技又经脉断截,却凭着一股顽强不屈的意志,承传武皇神通之脉,古灵玄裔之血,奋发拼搏,战天斗地,谱写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传说。法:他,是呼云唤雨,移山填海的大晶术师还是炼晶成魔,神秘莫测的大晶魔导不,他是一统术、魔两界,开天辟地第一人的大法神!武:他,修练武技天道,登上圣天之阶还是研习魔技诡道,成就幻玄力量不,他是灵力双修,踏破虚空的新一代魔武天骄!他,就是毁天灭地,生灭星辰,终极无宇的法武晶神!
  • 永夜圣主

    永夜圣主

    长生天,不死渊,凡王圣血,不死王族,数万年前,妖族四大君王离奇陨落,数万年之后,一个下层大陆少年,因为大哥身死,意外卷入一个由上层大陆布下的,长达数千年之久的谜局之中。圣星残渊,冥王传说,妖族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四大君王因何而死?以星空起始,以星空起誓,终究还是要以星空终结。抬起头看着那片永恒不变的星空,是注视,端详,还是...监视?一切都在少年的走进中,变的扑朔迷离。
  • 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

    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律政女王

    律政女王

    人前她是雷厉风行,光彩照人的刑辩律师,人后她是颠三倒四的邋遢女。人前他是风流倜傥,如沐春风的集团总裁,人后他是指手摭天的大人物。他被诬告强奸杀人,她是他的辩护律师,奸情由此展开,从此肉沫横飞。她洗清了他的冤屈,却从此被「鬼」上身,还是个色鬼。他说:「你保住了我的贞操,证明了我的清白,我无以为报,就以身相许吧。」她说:「好不容易才保住的东西,你还是一个人小心留着吧。」他说:「这东西早晚也得交代,非你不可了。」————你所看到的一切文案都是幻觉,这种非主流一样的存在请让我们忘掉它。他面若桃花,却不是混混之流的小正太,24K纯金太子。她年纪一把,也不是下嫁无门的大龄剩女,被人疼上心尖的律政女王。薄南风以为,江南可以唾弃他,践踏他,欺负他,那是她的权利。但她管不着他甘愿被她唾弃,被她践踏,被她欺负,娶她,爱她,心疼她,那是他的人权。她可以不允许他下贱,但她管不着他犯贱。在薄南风看来,爱惨了一个人那就是犯贱。
  • EXO金钟大此生至幸

    EXO金钟大此生至幸

    夜色撩人,美男在旁,本该完美的往偶像剧情节发展却在一道刺眼的光线里,迷失,殆尽。原以为就这样结束了,却发现自己仍旧与世间的纷扰纠缠,黑暗与失望步步紧逼,让原来的美好一片片破碎,仍旧崩溃无力到心慌,如掉入暗无边际的冰窖,又是一番夜色撩人,与男孩的偶遇就像冬日的初阳一般,一番番真相又如洪水般涌来,决堤还是筑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