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20500000015

第15章

me→You:第二人称叙述

把我思之对象的“我”置换为“你”,似乎是一种对象化的处理,这个过程中,我所思所想所欲诉诸笔下的“我”(me)从主体之我(I)的长袍下走将出来,成为You,也就是大写的“你”。源出意义上的“我——你”关系在这里是不适用的,这里的“我——你”一开始就不是“主——奴”关系,与其说“你”为我“审视”,不如说反客为主,“我”倒成为被审视的对象。极端点说,“我——你”在这里呈现为“奴——主”关系。

“你”咄咄逼人;“你”义无反顾;“你”苦心孤诣;“你”卓尔不群。

“你”当然是虚构出来的。原本不过是“我”之中的“我”,I之me,可是,me不甘心,执意从I的居高临下,统观一切的局势中走上前台,与I对决,以“你”的身份拔出剑来。I于是被缩小了,甚至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

作为我思之对象的那个“我”,在话语中成为独来独往的“你”,自觉地流放,流落,流浪,心甘情愿地舍弃庇护。I不是很理解已然为You的me,不理解me的勇气和决绝,有惊讶,有不解,有惋惜,也有惶恐。

me转而为You,倒不是为了和I作对,短暂的相对,甚至示威性的敌对,只不过是个象征性的仪式而已。“你”终将转身而去,把“我”留在身后。

不过,总归有一个作为叙述者的“我”存在,虽然隐而不显,但的的确确是存在着的。这个“我”不是那个正在写作的我,它是文本中的幽灵。me转而为You,或许可以越出I的控制,却不可能摆脱这个幽灵。

626路

从离开家门到西二旗城铁站,需要10分钟。至多等待10分钟,就会有车过来。下午1点后,车上的乘客不会太多,运气好的话,还会有空座。坐四站地,大约需要20分钟,就到了大钟寺站。出站后毋需过天桥,走下台阶,往左10米远,就是公交车站。候车的人,多则二十,少则几位,稀稀拉拉的。有不断张望的,有漫不经心的,默不做声时,站台气氛凝固得有些怪异。若有二三位窃窃私语,气氛就松懈下来,有了动感。

面前的路就是北三环,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速度相对要快一些,却不怎么感觉行驶的嘈杂。窄窄的自行车道上,不时有一二辆飞驰而过。和机动车的速度相比,自行车自然要慢很多,感觉上却很是紧张。骑车的人是紧张的,急着赶路,烈日高照的时候,他们显得格外耀眼。

626路车是你要等候的。这路车发的车次比较少,有时要等二十分钟才有一趟。这个时候,车上的乘客不是很多,通常虚位以待。从中门上车,刷卡,你就近找个空座。紧接着的一站,常常有很多乘客涌上,车厢里立刻拥挤起来。

再过四站,你就到了目的地。轻松或艰辛地挤到门口,一脚着地,就头也不回地穿过自行车道,走到人行道上,往校门而去。

五点半左右,你出现在校门对面的候车站旁。候车的人很多,你躲在人行道上。626路照例是难得过来一趟。像345路,简直是一辆接着一辆,626路则千呼万唤,左等右等,依然不露面。你肩上的书包很沉,在来时的重量之外,又增添了很多。像今天,都是食品。校门外有一家面包店,通常要买四五块面包,过了天桥,公交车站旁边是“稻香村”,想到家里没有馒头了,买了一袋。月饼柜台前人满满当当的,想到前几天妻子带回的月饼很合口味,就买了十块。这样,除了肩上的书包,手里多了面包、馒头和月饼。出了店门,看到《法制晚报》,想到赶回小区时报纸已经售罄,就买了一张。

等待是有些漫长,你倒不是很着急。行人很多,自行车很多,都是急急忙忙的,赶着回家。傍晚的着急和早晨的总归有些不同。早晨是往单位去的,傍晚是朝着回家的方向。目的地不同,着急的程度也就不同。家总要比单位令人向往。况且,工作了一天,神情都带着疲惫,不复早晨的迷离和清爽。

车终于来了。车上的乘客已经很多。等候上车的又有许多。拥挤着上车,在车上继续拥挤。头脑有些麻木,对肩上和手上的重量也感觉迟钝了。没有谁发牢骚,或是习惯了拥挤,或是和你一样迟钝。忽然想到卢卡奇的“阶级意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厂里劳作,工人们的麻木、迟钝和听天由命,也不过如此吧。

正是交通的高峰,堵车是正常的。经过桥下的十字路口,至少要担搁十分钟的时间。行人和自行车闯红灯,机动车也有不守规矩的,结果是普遍拖延了时间。到站,上下车,在拥挤的车厢里,一切都是缓慢的,完全是机械的移动。

终于,大钟寺站到了。脚急急忙忙地跳下车,心却还是慢腾腾的,比脚的速度慢了那么几拍。上台阶,过天桥,进入城铁。刷卡,上斜梯,候车。车上照例是拥挤的。

下午四点到六点

下午三点五十七分,还在和朋友通电话。像我这样深居简出的人,每天说话的机会非常有限,所以非常珍惜每一次的交谈,面对面的和电话里的。但当断则断,女儿四点二十分放学,我必须得出发了。

匆匆挂断电话,穿好棉衣,关门,上锁,摁电梯钮,进入电梯,摁底层钮,再摁关门钮,随电梯一同下降,出电梯,拐弯,出楼道门,再拐弯,呼啦拉的风扑面而来。北京没有秋天,夏天过去仅仅一个月,风先是凉飕飕,而后就是冷飕飕。我住的小区属于新开发,北门以北还在建设中,没有高层阻挡,所以有了风,就径直吹到我们小区了。不由地缩了缩脖子。忽然想,这哪儿有副教授的风采啊。记得读大学时,看着教授副教授甚至讲师,都满是敬仰,觉得他们要学识有学识,要风度有风度。自己这个副教授,却邋遢得很,冬天还没到,就和老头子一样穿上了棉衣。那天去书店给女儿买英语磁带,售货员一个劲推荐最贵的一种,说你们不懂,这种DVD可以互动,小孩子学习起来特进步。最终我选了最便宜的一种,瞧那售货员的眼神,我就知道,自己是那种无知而又穷酸的家长。若我西装革履、衣冠楚楚,当不会是这个效果吧。不过早已习惯了不屑的眼神,也无所谓了。

北门外一排无照经营的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黑车,司机满怀期待或习惯性地吆喝坐车吗坐车吗,我摇了摇头,算是打过招呼了。说心里话,我对黑车没有什么恶感,大家都不容易啊,不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啊,要不,谁乐意大风天的在外头耗着。不过我很少坐黑车,原因倒也简单,我很少“打的”。

小跑了几步,就感觉有点气喘。平时很少运动,肺活量很是有限,今天又有风,跑步就更为艰难了。进入城铁的大厅,刷卡,走上站台,才四点三分。从出家门到城铁,我至多用了五分钟,速度还行。

最近城铁加快了运营速度,车次之间的间隔明显缩短。等了不到两分钟,车就悄然而至。这个时候,乘客不是很多,打扮入时的年轻女性和明显民工模样的小伙子之间有个空座,我旋即坐了下去。左边是扑鼻的香味,右边类似发馊的饭菜味,我无可拒绝,都默默地接受了。

先是给C君发短信,请他为刚才通话的L君写个书评。C君很痛快地答应了。我又询问通讯地址,好把书寄给他。通讯地址收到了,又转发给L君,这个事情就算有了交代。这个过程中,给X君短信,通知他最好在一个月左右把文章写好。X君回复说好的,继而,他又询问何时刊用,我回复说第2期应当可以,是双月刊。这样,组稿的事情也算有了眉目。自手机有了短信功能,我很快就习惯于用短信解决问题,节约费用和时间,简明扼要,把事情说清楚就是,不像通话至少得客套几句。

走出城铁,手机显示时间是四点十三分。五道口的行人向来很多,目不斜视或偶尔左顾右盼几眼,步伐一直是急匆匆的,过一个红绿灯,就是公交车站。375路车到了,箭步而上,两站地就到了蓝旗营。

下车步行至附小东门,时间是四点二十五分。女儿还没有露面。家长们或翘首以待,或交头接耳,或像我这样漫不经心地东张西望。还好,女儿今天出现得比较早,远远地看到我,就高兴地跑了过来。我接过沉甸甸的书包,挎在右肩上,又把她手里拎的衣服装在自己左肩背的大书包里,就一同出了校门。

女儿滔滔不绝地汇报着一天来的生活。她今天过得很愉快,这都写在她的小脸上了。我告诉女儿妈妈下午已经到了桂林,她就开始念叨想妈妈了。我说这么大了要自立,她说自己有恋母情节。我询问晚饭如何安排,是麦当劳、肯德基还是韩国餐厅。我最近喜欢上了韩国风味,极力向女儿推荐,女儿坚持麦当劳,我只好按照她的意思。

步行至公交车站,690路车就过来了。从前门上了车,就赶紧往后门挤。自从上下车的车门分开,拥挤是远远甚于从前了。只有一站的路程,挤到后门,车就进站了。

进入麦当劳,选好食品,女儿端着盘子上了二楼。时间是五点五分。我也有点累了,对女儿说慢慢吃,算是休息片刻。食客以青少年居多,且有一些外国人,应当是留学生吧,附近的小区居住了很多韩国和日本的留学生,国际化的感觉就流露了出来。看着女儿吃东西时的痛快劲儿,觉得又好笑又好玩,她每次吃汉堡,都是先消灭面包,然后再一层层、一丝丝地扯开里面夹着的肉片,小心翼翼地放到嘴里。她说要慢慢地感受美味。

五点三十分,我和女儿离开了麦当劳,往城铁走去。女儿懂事地说自己背书包,我说不用了,你把自己看管好就成,别磕着碰着。和女儿同行是快乐的,哪怕自己累点,只要她兴高采烈,我的心里也是乐滋滋的。

刷卡,走进站台,候车,上车,拥挤的车厢。好在只有两站。出站后,等候坐斜梯的乘客接踵而至,我对女儿说爬楼梯吧。和远在天国的祖父一样,我惧怕人流的挟裹。和女儿拾阶而上,拐弯,又拾阶而下,出站。

一段不长也不短的步行之后,逆着四点时的次序,六点打开了家门。女儿开始做作业,我熬小米粥。在回家的路上,我就惦记着小米粥了,这是晚餐必备的项目。女儿也说要喝,就加固了我的想法。每天晚上有小米粥,生活就是有滋有味的。

愤愤不平

和以往一样,妻子送孩子进去训练了,你坐在车里,先是百无聊赖三分钟,后是拿书来读。这时天色已晚,幸好,路灯比较亮。妻子特意把车停在路灯下面。你坐在后座上,藉着穿过玻璃的光,读这本前两天在书店里让你眼前一亮的书。

你买一本书,或者出门前顺手拿一本书,都是即时性的感觉。打开书的那一瞬间,也许只有两三秒钟,你就足以确定,这书你是喜欢读的,应该读的,或必须读的。第一印象对你来说至关重要。那天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说是小说,你翻开目录,却是工工整整的讲义,从第一课到第九课,印象批评、新批评、俄罗斯形式主义、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整个一个20世纪文学理论嘛。类似的书你读过很多,印象深刻的还要数伊格尔顿那本。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殿堂里受洗多年,无论怎样,你总归算是左翼吧,那种批评的冲动早已渗透在你的血液里。不痛不痒、四平八稳的东西你没有感觉,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类歌功颂德的东西你厌恶至极。伊格尔顿,据说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名气好像还很大。他的书你读过几本,那本批评后现代主义的书就不怎么样嘛,不过,他的20世纪文学理论的确是有模有样的批评理论啊。

你在书店看到的这本书,能比伊格尔顿好到哪里呢?作者是日本人。对于日本和日本人,你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历史恩怨(侵华的日军杀害了你的外祖父),不能不服气啊,柄谷行人的《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看得你一愣一愣的,赶紧在书店找到他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页一页,一行一行,翻来覆去地读了几遍。还有河北教育出版社那套从日文翻译的思想家研究,译者实在是应该低头思过,可是,透过那烂之又烂的翻译,你不能不佩服,日本学者的现代思想研究的确是上乘之上乘啊。也就是那个时候,你开始注意到晚清以来日本对中国的强势影响,考虑翻译与东亚现代性的密切关联。

伊格尔顿毕竟是英国人啊,日本人的文学理论如何,小说里又能如何讲授呢?得搬回家看看。居家居然没有时间,只好在昏黄的灯光下,消磨、消耗、消灭、消化这位日本的作家了。起初几页,你有点不知所以,这故事这情节和印象批评有啥关系呢?第一课快结束的时候,小说中的主人公开始讲课,讲完印象批评,第一课也就结束了。第二课开始又是故事,然后才是主人公走进教室,阐发新批评。后面的课程都是这样的了。

你琢磨了半天,故事情节和主人公课堂的授业究竟有啥关系呢?一定有关系吧。你现在还没有弄明白。主人公讲授的文学理论,倒是亦庄亦谐,亦正亦邪,生动活泼一类的形容词,凡是你能想到的,都可以用在他身上。他言词间很注意和学生的交流,像打开龙头的自来水哗哗往外冒,有声有色,水花四溅。那些不声不响的学生听众,一定是听呆了,一个个才无话可说,或者来不及反应,譬如鼓鼓掌或者嘻嘻哈哈笑出声。

同类推荐
  • 最后的民谣

    最后的民谣

    《最后的民谣》是史小溪的散文作品集。作者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机电系,深造四川大学中文系。为陕西省作协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最后的民谣》收录了《信天游浸泡的陕北 》、《高原和她最后的民谣》、《乡村的忧伤叙述》、《大地有光》、《 捍卫人的价值》、《旷世的西部高地》等作品。
  • 带笑的匕首

    带笑的匕首

    本书收录了作者30多篇作品,内容包括:欧洲人晒骄傲、司马迁三回邮件、李真阎王殿争辩、局长的背影等。
  • 现代的荒诞

    现代的荒诞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现代的荒诞》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

    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

    站在无数前人吟咏过的美丽山川的面前,忽然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所幸,美丽的山水并未嫌弃我们这些粗鄙的后来者。它们仍然以宽广博大之胸怀,拥抱每一个来访者。于是,它们只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吵吵闹闹的话语声中,想起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怀念王湾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思念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热门推荐
  • 鸿蒙霸皇道

    鸿蒙霸皇道

    曾经有一位大帝这样说过:“如果你无法成为带领人类进步的英雄,那么你就要在女人身上努力播种,至少这样也能为人类的繁衍作出贡献。”“老子不想当种马,老子要当英雄。”许多年后,一个无法觉醒自身属性的少年倔强的回答。于是少年骂天骂地,终于‘老天’忍不住降下一道雷电把他给劈了————————————————————————————新书上传,恳请大家推荐,收藏!!!
  • 蔫坏

    蔫坏

    蛟龙入海方能隐,御空彩凤任其游,人力有穷谦则亮,风月虽好不可留。若有雄心摘明月,莫管是否照西楼。切记一朝喜得佳人意,莫使佳人空榻独坐---纱---罩---头。
  • EXO我的吸血鬼殿下

    EXO我的吸血鬼殿下

    红的摇曳不定向梦的尽头渐渐前行我无法与你分离每当我又一次放弃无路可走的情感渐渐苏醒你那无瑕的微笑却无情地让我知晓我们之间遥不可及的距离难以愈合的伤痕明明一直侵蚀我的心黑暗中潜伏的思念另我难以压抑我们以遭遇的无奈命运即将开始转动我已经坠入无尽深渊再也回不到从前哪怕铭刻下所有罪孽我是吸血鬼,你是人类我不想让你和我一起堕入无尽黑暗你是天使,我是恶魔或许,你不该遇见我
  • 静思

    静思

    嗯?顺治有什么了不起?董鄂到底迷人在哪里?孝庄太后也不一定就那么难搞定嘛。有吃有喝有人伺候不用干活就有钱拿的好职业,在现代没找到,莫名其妙穿越之后倒是找到了一份。……失宠的妃子……这真是一份有保障而没有前途的希罕职业啊……俺不想失业,所以俺要在这里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当好差站好岗。只要没什么变数……但是,生活里避开不开的,就是变数啊……
  • 变形机甲

    变形机甲

    六千年以后,宇宙巨变,机甲时代来临,异能时代来临,变形时代开启。对待敌人要狠,绝不留情,哪怕对手强大无比,也绝对不会怯懦,不是不怕死,而是为了保护至亲至爱之人,不得不勇往直前。凭着满腔热血,凭着有情有义,他如同一颗星星般冉冉升起。他叫李小凡,他心胸开阔,不甘平凡。在接踵而至的阴谋中挣扎徘徊,以决不放弃的信念,不断地提升自我,翱翔星空。这是一个青年,一个机器人,两只机器狗和一群战友、兄弟、妹子一起闯荡宇宙的故事。这个故事有感情,有热血,有感动,有眼泪,有欢笑,有愤怒。变形机甲,给你一个真正的未来世界。
  • 查理九世之幻影克隆战

    查理九世之幻影克隆战

    世界科学家发明了新型模仿人类克隆工能,他们在一次实验中,因为失误,导致了克隆机器室失控,无数的克隆人在科学室的附近游走,他们看见谁,便能复制谁,渐渐的,克隆人竟懂得了人类的感情,无人能敌,只有关掉开关才能复原,DODO冒险队出发了……
  • 那一段忘不了的曾经

    那一段忘不了的曾经

    这篇文字,写的是我自己的故事。那个不可忘怀的高中时代,那个浪漫纯真的少年,那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那珍贵无比的友谊……青春永远是那么的感人至深,让人惦念,让人铭记。就算只是为了自己而记录下来这样的一段文字,也足够让整个人生饱满起来。如果还能回到过去,我愿永不负青春。
  • 远去的书声

    远去的书声

    本书为散文集。作品分三部分,以“书肆书语”“书人书语”“书外偶记”三个篇名辑录了作家的64篇散文作品。散文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作者不为喧嚣的市声所动,过着行则书肆,卧对半床书的简朴生活,宣扬了读书“是吾辈常事”的高贵品质。
  • 火烧岛

    火烧岛

    一个私自出宫的公主,一个逃亡他国的岛主,一个奇异种族的高人,一帮从小长大的兄弟,王朝覆灭,海上追杀,多岛战争,灵界魔兽妖与凡界人类多个种族之间的百年恩怨纠葛,杀戮因谁而起,众神诸般善意还是敌不过人性贪婪,拯救苍生的居然还是……
  • 我叫白小小

    我叫白小小

    当年白小小的母亲说了一句戏言,让池灏奋斗了很多年,也守身如玉了很多年,本来以为混的可以了,回来就可以抱的小白归,可是,在白小小身边的大灰狼是什么鬼?快放开我家小白!“池灏,我们的女儿跟我姓吧……”白小小挺着肚子问。“不行”“为什么,你又大男子主义了!”“怎么会,你想啊,跟你姓就叫白池池了。”“哦……也对啊,那就叫池小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