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03700000173

第173章 相持

随着后军离开阿阳县朝中军靠拢,游荡在阿阳县周边的叛羌聚拢成军尾随后军,宣告破羌军入围。

八月二十四日,破羌军被陷入包围的军情送到陈仓。

主帅张温气恼,如今荡寇军与西凉叛军相持于金城郡,破虏军已进入临洮与叛羌交战。他手中根本没有解围的兵力,难道要坐看破羌军被合围、全歼?还是命令破羌军放弃庞大的随军物资以图谋轻装突围。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对凉州战局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起码不是张温可以担负的。

张允轻步进入营房,见张温沉思模样便又走近张温几步:“伯父,黄公已到院外。”

张温稍稍收拾一下衣袍,端坐在主位,待黄琬进来后,张温也不起身只是伸手拿起桌案上的军情递出:“子琰,破羌军陷入险境,本帅心乱如麻不知如何处断,还请子琰教我。”

黄琬探身展臂接过书信,不过三十来个字,他一眼扫过陷入沉吟,神色严肃起来:“伯慎兄,或许张举另有主张也是未定之事。此事万不可过于急躁,不妨探明白后再取舍轻重不迟。”

“张举能有什么主张?”

张温抬手抚须,眯着眼:“原本前军失事,张举接应前军时后军驻守阿阳,尚有退路。未曾想,张举竟然命令后军弃守阿阳与中军共处险境。如此行径,实在不知他是如何考虑的。”

“伯慎兄,张举乃军中悍将,盛气凌人。岂会因前军失利而退?”

黄琬看来,张举不可能因为前军受损而退兵,第一如他说的那样张举是个要面子的人,第二就是全面退军影响十分恶劣,张举宁愿冒险拼命,也不愿被张温、朝廷抓住把柄。

受阻后,张举迎刃而上才是正常的反应。

黄琬比张温了解张举,张温也了解这一点,他不能确定是张举被叛羌算计被动入围,还是主动迎敌以创造战机:“破羌军既然全军被围,子琰觉得可有胜机?”

黄琬眨眨眼,摸清张温问这话的用意后,就说:“应有一番作为。张举放弃退路令后军与中军汇合,叛羌将无法逐一击破。故而,张举行的是敛众自守之策。叛羌四面合围,所需兵力必然三五倍于破羌军,这正是战机所在呀。”

确定张举是在打有准备的仗时,张温明显松了一口气,紧绷的面皮松了下来,说话时也多了笑意:“破羌军携有二月粮秣,想来应该能支撑三月?”

见黄琬默认这个推断,张温心中一定,就怕张举慌张无措之际被叛军包围。如果张举都没准备,那破羌军必然军心惶惶,哪怕物资充足,也会因士气崩解而遭到全歼。

既然张举很大的可能性上是主动钻入包围圈,那也就没必要命令张举舍弃辎重轻装突围了。何况,现在突围军令送到前线也无济于事,除非张举现在就开始突围。两天的时间里,足够叛军修筑出简略工事。

黄奎、魏越都在破羌军中,黄琬又主要负责的是破羌军,现在破羌军被叛羌包围,既然断定破羌军是主动进入包围圈,可张温还是要询问一下黄琬的态度。就怕破羌军达成战略目标,若这个过程中黄奎、魏越战死,张温很担心黄琬对他这个主帅进行各方面的报复。

出于这类考虑,张温一脸的忧虑,似乎不看好张举:“子琰,破羌军关系北路安危,万不能有失,不若令张举轻装突围。”

黄琬听闻轻叹一口气,没有认同也没有否定,垂首看着面前的公文,只是说:“我曾劝扬祖,奈何扬祖执意要去杀敌。今被围乌支,却不知该如何向蔡伯喈交代。”

想到名望如日中升的蔡邕,张温也忍不住牙酸,心中思量战局,还是觉得不应该放任张举冒险。

衡量再三,道:“子琰,张举若败,则是全军覆没,凉州平叛大计功亏一篑;他若侥幸得胜迫降先零羌,也无益大局多少。今平叛大局在金城,在河湟之地,不在北地、安定,也不在陇西临洮。若命张举弃辎重突围,退守汉阳、陇西各处,可护卫董卓、周慎二路大军粮道,这才是稳妥、完全之策。”

说着抬头,面有愧色:“是老夫贪心不足,不该奢望一举荡平诸羌隐患。若破羌军上下遇害,老夫上负国恩,下愧五军十四万将士!”

现在想明白了?可已经晚了,黄琬也不好拆破张温的说辞,也不愿违心应和。

开战之初,除了周慎之外,董卓、张举,黄琬都是反对张温三路进军全面开花的战略,这个战略布置不留余地,没有预备队策应各军。一旦遇到破羌军这样的问题,除了干瞪眼外束手无策。

黄琬实在是想不明白,皇帝、十常侍、朝中公卿、大将军这四个方面是怎么协调的,竟然选张温为总帅。

张温合适不合适?是最合适的,这一点朝野大能都清楚,黄琬也清楚,选张温做总帅是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妥协办法。

黄琬理解张温担任总帅的前因后果,可如今他寄以厚望的破羌军、黄奎、魏越乃至是黄盖都有可能被战争磨碎,由不得他不怒,他自然有一腔怨气。

张温是曹家扶植起来的,张温是南阳人是大将军的老乡,张温又与士族存在密切的关系。具备这三个条件,同时又位列公卿且具有军事指挥能力的人物只有一个,那就是张温。

几乎没有备选人物,各方面妥协之下就有了如今这个手握五路十四万将士司空、车骑将军张温。

张温取代皇甫嵩负责雍凉地区的战事,几乎是大势所趋不容更改的事情,除非皇甫嵩一口气连续击溃、讨灭凉州叛军。

安定郡,乌支县西。

破羌中军在张举强硬指挥下与山谷口的叛军连日鏖战,一日对拼四五阵,往往自天明厮杀至日暮时,以至于血水染黑了交战区域的土壤、砂石。

轻伤员处理伤口后回原营休养,重伤员如今都在魏越手中负责疗养。

与叛羌交战以来,真正的重伤员并没有多少,被叛羌投矛破甲杀伤的军士往往都是阵亡当场,其他伤员在不破甲的情况下受的伤多是皮肉伤,不难处理。

累日交战下来,结果魏越需要时时看护的重伤员不到三十人,这就是汉军盔甲之利。

几乎军中将士都知道魏越会治伤,魏越也喜欢亲自动手抢救伤员,他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以便于整理战场救治常识。

包扎新来伤员后,魏越与一众军医讨论四周药草时谈话气氛略显压抑,因为如今已是中秋,大量的草木枯黄,以茎叶为主的药材几乎很难采集到能用的,以根、果为主的药材也存在辨识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现在采集到的药材往往药效堪忧。

几乎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外来的药材补充,军中储备的药材只会越用越少。

待天色迟暮时,魏越又组织部曲将阵亡士卒运输出营,在一处山坳中挖坑掩埋。

山中多砂石,挖掘深坑十分不易,只有这处山坳是单纯的黄土壤,利于挖坑。

突然典韦拔出背上短戟投入枯黄草丛中,一阵吱吱喳喳的声音传来,魏越走过去后就见典韦提戟拨开草丛,一只穿山甲被短戟扎入脑门,身子蜷缩成团无意识蠕动着。

另一边太史慈提戟也拨开草丛,是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周边的土都是新鲜、湿润的黄土。

魏越及一众部曲脸色难看,跟在魏越身边的王凌也是忍不住心中悲哀,别过头去。

穿山甲新挖好的洞口,正对着前几日掩埋阵亡士卒的土坑,想来现在阵亡将士的尸骸已被啃食破坏。

原本阵亡将士都是焚烧尸骸,能把骨灰带回去都会带回去的,现在全军要做好相持到冬季的战备工作,一切柴木都应该节约使用。结果土葬军士,却造福了山中风餐露宿的穿山甲。

一阵寂静无人开口,这是很损伤士气的事情。

“这几日子义多来此处,见此类食肉走兽一概射杀。”

魏越做出安排,便与一众部曲返回营中,入夜后隔着山,却也能看到对面叛羌举行篝火仪式时的火光。

火葬是羌人的传统丧葬方式,现在山谷外的叛羌以数个火堆集中焚烧,举行丧葬仪式鼓励士气的同时,各部落酋帅也聚集在一起研讨战事。

张举确定今夜各营巡哨口令后各营校佐离去,魏越留下详细汇报今日伤员的情况。作为一军主将,这种全军被围的情况下张举的担子更重,他要巡视、抚慰各营将士及伤员。

“丘力居已突围而出向朝那县赶去,若无意外最快半月内,最迟一月内右贤王部及没鹿回部、拓跋部会南下,在朝那县与丘力居部合兵。”

张举讲述今日的军情,神色静谧口吻平淡:“扬祖,我军坚守不动,在粮秣用尽前自保有余。若外无援兵接应,休说是破敌,恐怕我军活不到年尾。”

扭头看魏越:“扬祖,某在此坚守月余若等不来援军,那扬祖务必突围而出。不论扬祖去黄公、张温处求援,还是去右贤王部,一定要率援兵来接应我军。否则八营将士,就因你我私心而亡,于心何忍?”

顿了顿,张举继续说:“为方便一月后扬祖突围,某有心夜袭诸羌以疲其军。且虚实不定,令诸羌闻鼓号之余,却生懈怠之心。”

这不仅仅是疲敌战术,还能有效打击叛羌士气,此消彼长之余,利于汉军积累山地夜战经验;同时也能争抢主动权,主动被围时破羌军不会处于过于被动的地位,但被围就是被围,是十分被动的。只有主动出击,才能避免进一步的被动。

同类推荐
  • 烨婼天下

    烨婼天下

    且容我于朔风卷尘北风萧瑟的今夜,再听一曲倾尽天下。刀剑嘶哑,高楼坍塌,缠线千匝纷乱在天涯。犹看不尽,三里桃花夭夭尽皆染血;再留不住,半生荣华富贵转瞬昙花。九重高塔倾塌,负了天下也罢,千秋万代不过浮华,青春易逝,韶华易老,悲白发已挽不住,昨日繁华。寂寞独守,半生空牵挂,忆不尽,临安初雨,沔水旧赋,且饮青都半山半水,再看新朝春去秋来,只奈何千载悠悠,当时少年的梦中的楼上月下,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拂去衣上雪花,并肩看天地浩大。
  • 尚武大明

    尚武大明

    有人说大明亡于流寇,有人说大明亡于异族,有人说大明亡于天灾,更有人说大明亡于党争。大明亡国的原因,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可是,对于张武来说,大明亡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失去了尚武精神。大秦时期,人人从军入伍,贵族发于行伍,大秦锐士横扫天下,震慑匈奴。汉唐时期,武风强盛,文人以投笔从戎为荣,华夏扬威天下。大明初年,大明将士驱逐鞑虏称雄四方。到了明末,文贵武贱,文人统兵,当朝大将可以被文官肆意欺凌杀戮,普通士卒生活朝不保夕,好男不当兵,备受歧视。当年的尚武精神,早就被磨灭了。“想要挽救华夏,不但要驱逐鞑虏,更是要找回当年华夏的尚武精神,这个是我一个赳赳武夫的责任!”张武说道。
  • 穿越大清帝国

    穿越大清帝国

    主人公清栩墨神不知鬼不觉穿越到了清朝,做了大清的顺治皇帝,大清朝在他这个幼主的统治下走向盛世。在短暂的二十年里,大清的科技想火箭一样直冲到二十世纪。在他的领导下,琉璃国、鄯善国等附属小国归顺大清,在英国皇家宫殿里,伊丽莎白说道:“只要大清退兵,英国政府每年进贡白银二千万两。”欧洲等国家主动为中国提供资源和军事基地。后来,由于王公大臣的干涉,清栩墨变法失败,各地农民纷纷起义......
  • 浴血冥帝

    浴血冥帝

    意外穿越的任天,穿越到了一个奇怪的世界,这里的人都像玄幻小说那样,可开天卡劈地,任天是冥城之主,当今朝政腐败地方即将攻破龙城,进攻冥城,任天的内心已经坚定,既然我来了和不拼一把,当他坐上王位被人叫做冥王的时候。才发现这一切都是恶作剧,宇宙里的人的恶作剧,任天愤怒后,最终选择带兵破天,杀出这个新球,杀到环宇。
  • 大汉王朝3

    大汉王朝3

    七国之乱大汉王朝岌岌可危,帝国又如何转危为安?“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是什么让血管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的刘氏家族构建起的汉帝国轰然崩塌?……
热门推荐
  • 生命裁决

    生命裁决

    纯真少年,惨遭灭族之难。孱弱之心,又该何去何从。家族秘宝、惊天身世。为变强、他浴血重生。为报仇、他踏破仙途。
  • 凌暮星辰

    凌暮星辰

    她是凌暮的天煞孤星,他是落暮的天煞孤星。因一件事相遇、相知、相守。一起双修,一起生活,一起要回魂力、一起摆脱恶名。但一起生活的二人却不知本身两情相悦,通过众多的事,他们……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快穿之恶毒女配打脸系统

    快穿之恶毒女配打脸系统

    天之骄女洛清歌发现自己居然是被操控的恶毒女配,一路脑残的作死。打破枷锁之后,绑定了恶毒女配打脸系统,开始穿梭于各个世界,开启打脸的征途。完成恶毒女配的愿望,赚属性分和能量的同时,无意间收获忠犬一枚。带着忠犬一起向幕后黑手主神挑战,揭开身世神秘的面纱。PS:主角不纯善,不喜勿喷!
  • 威严的物语

    威严的物语

    本作所讲的是女主蕾米莉亚·斯卡雷特(有阿卡林嫌疑)和她的妹妹芙兰朵露·斯卡雷特来到幻想乡定居数十年后发生的故事。数十年前因为“某一场事故”,姐妹二人被迫逃亡至幻想乡。初至幻想乡,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艰难岁月”后,二人终于安定了下来,并且陆续地结识了咲夜,帕秋莉,红美铃等人···而命运的齿轮在此时此刻又将再次转动,一件又一件看似平和的事情背后却是和平被不断侵蚀的事实。同时的,数十年前的真相也将渐渐地浮出水面
  • 许我一世迷离

    许我一世迷离

    一场突如其来的江湖争斗将本来无关的人牵扯其中,一向行踪诡秘的南疆赤月教竟然不远千里来中原抓女子练邪功,而他们要找的琉璃岛宝藏里面隐藏了一个怎么样的秘密,长生术,宝藏,一切即将结束却是一个更大的阴谋的开始。他们真的就要相忘于江湖吗?而爱又何尝可以承诺它的寿命。
  • 妖精都去哪了

    妖精都去哪了

    我们所在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幻想和现实,它们互相抵触着交织着,构成了这个我们熟悉的,无奈的方圆世界。千百年来,人类始终想要更深入地了结世界的本貌,它到底还有多少事情在隐瞒着人类,到底它还有多少未被揭开的秘密始终在暗处沉寂,神明、妖魔、神兽、传说,那些人,那些鬼,那些仙,他们果真是虚构,或是他们真的存在过?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无奇不有,那么问题来了,那些神奇都在哪里?为什么偏偏只有我们这代人没有缘分面见天神下凡,神龙出水。本书主角齐天越,在突发的峰回路转之后立刻陷入一个天大的阴谋。面对颠倒的世界观,疯狂的奇遇,众多他无法解释的谜团,首先要解决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妖精都去哪了?
  • 摩罗之欲

    摩罗之欲

    茫茫众生皆为欲生,为欲而活,为欲而死。欲有千种,钱、权、名各有不同。而初入尘世的少年该凭借什么来实现自己心中的复仇之欲,是手中的利刃还是一颗永不放弃绝不服输的心。
  •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

    《论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卷)》是鲁迅的随笔选。所选作品,不包括《野草》和《朝花夕拾》中的篇目,也不包括鲁迅上世纪30年代写下的大量文艺论战名篇,内容上以社会、思想、文化、生活见闻方面的随笔为主,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偏向于“准风月谈”的那一类文字。这些作品基本上按照发表时间的顺序排列。其中1918-1919的“新青年”时期、1924-1925的“语丝”时期、1933-1934的“申报·自由谈”时期可以说是鲁迅随笔创作的三个高峰期。
  • 惜别的海岸

    惜别的海岸

    【本书原名今昔惜别】这是一场青春的盛恋……从小学开始直至永远的爱恋……当程奕把一束鲜花放到童茹茹怀里的时候,童茹茹就明白,程奕将会是她的白马王子。他们是青梅竹马,也是一对将白头偕老的恋人……夕阳会落下,程奕与童茹茹的感情只会愈发坚固。夕阳西下,程奕会牵着童茹茹的手,走的到生命的尽头……却因为一个海岸,他们几度要分离待和好如初之后,他们要和海岸告别惜别海岸[本文为温傲兮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与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