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7900000003

第3章 少年事(1)

一、佳人北方初长成

宋神宗元丰七年甲子,公元1084年。

也许是一个春末,乍暖还寒的时节。一声婴啼惊破北宋长空,叩醒了明水小镇长久的静寂。

一个小小的婴儿,带着对人世的未知懵懂呱呱来到人世。对于身处的一切,充满着惶然的新奇。

彼时身为郓州教授的李格非,并不能得知这个小小女娃此后人生历经的曲折流离。他未能得知她此后会有令世人瞩目的奇文佳句流芳千古,亦未能得知她会成长为与李后主齐名的一代词宗,他更无法想象在近千年以后,这个孩儿的姓名会在域外被赋予于另一星球之上,史无前例。

他只是如同所有初为人父的男子一般,怜惜这个上天赐予他的稚幼生命。

这个小小婴儿,她亦未能得知自己此后传奇动荡的一生。她只是用自身所有能够知觉的能力来感受这初至的世间,陌生而茫然。

热闹欢庆的李府书房内,喜得千金的李格非正挥毫为新生女儿择名。提笔落墨间,一代旷世才女的传奇一生便由此徐徐 展开。

她,便是后来让整个南北宋都为之惊艳的一代婉约词宗——李清照。

李清照,一个清新温婉的名字,一个惊动世人的名字。一个让人读着便生起莫名清愁的名字。

是年,夏大举攻宋。

冬十二月,司马光完成巨著《资治通鉴》。

似乎这一切,都在隐隐昭示着这个小小婴儿传奇而动荡的一生。

易安出生后不久,生母便与世长辞。母亲李王氏生平不详,只知善文章。

在易安周岁时,父亲远赴京师补任太学录。她就这样被孤单地留在明水镇,在伯父伯母的照看下,一天天长大。

门前的长草岁岁枯荣,梁间的燕子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春花秋月的流转间,小小的孩儿慢慢地长成。

时至七八岁,父亲因专心著述,文名渐显,遂被升任为太学正,得赐屋舍 。直至此时,她才得以来京与父亲一同生活。

当是居住京师的期间,她认识了父亲的挚交——前辈晁补之(其时晁补之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而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因而开始了跟随之学诗的生涯。而晁,更是时常向人称赞她的诗句及才华。

而后不久,父亲续娶了名门之后王氏,亦即是《宋史·李格非传》里所曰那位: “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

与双亲一同生活的少女易安,眼前的世界才真正地生动丰富起来。因了双亲的才学熏陶,小易安得到了最好的言传身教。她并不如同其它闺阁小姐般热衷女红针织之事,反而最喜流连于父亲大大的藏书阁中。

父亲供职太学院,自然藏书丰富。小小的她便得以在这里大量地阅览前人著作,接受知识的浸染。她天性灵慧,接受与理解能力超乎常人。年纪尚轻便几乎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同龄男子都无人可及。

随着时日渐进,她的才情开始显山露水。研文习诗谈曲论词,她每有新颖独到观点;品史实人物又豪迈大气,且多有令人称奇之论述。她亦开始尝试创作,于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可深入浅出形意自如,诗词习作,都颇得父亲好评。

据闻在她少年时,与李格非同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张文潜,曾就著名的《大唐中兴颂》这道碑写了一首诗感叹 。

此诗后来曲折传入深阁绣户,被小易安听得。她灵感一动,便提笔与之对和。

于是,便有了被称为“奇气横溢”的两首长诗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问世。在诗句中,她吊古讽今,并主张汲取唐王朝天宝之乱的历史教训,以诫劝后世。其博通的史识以及出众的典故运用,在这两首诗中崭露头角。

此二诗一出,便让外间文人为之躁动不已,纷纷感叹“李家有女堪传业”。

而王灼于《碧鸡漫志》卷二更称其:“自少年起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

在这里的“前辈”,当指的是其恩师晁补之。因晁与李家有通谊之情,且又是清照的恩师,时常指导小易安习文作诗。

易安的一生中,诗文甚少。却在这为数不多的诗文中,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封建社会女子的开阔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初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及铮然气节。

她有此气度,当与其父李格非的人格才学熏陶不无关系。

据宋·韩淲《涧泉日记》中载,宋人尹少稷对李格非极其赞赏:“李格非之文,自太史公之后,一人而已,” 如此盛赞,可见其父之文的影响之深远。

南宋·刘克庄于《后村诗话中》亦称其:“文高雅条畅有义味,在晁秦之上。”

而更有甚者,于其文中列举格非所引之语,来加倍表明对他文风的慨叹。如宋·彭乘于《墨客挥犀》中便云:“李格非善论文章,尝曰:诸葛公《出师表》、李令白《陈情表》、陶渊明《归来引》,沛然如肺肝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数君子在后汉之末,两晋之间,未尝以文章名世,而其词意超迈如此!盖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故老杜谓之‘诗史’者,其大过人在诚实耳。”

李格非不仅于文中如此正气诚然,于生活中的为人处事亦时时秉承着公正清廉的品性。

据《宋史·李格非传》中有曰: “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其幼时,俊警异甚。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调冀州司户参军,试学官,为郓州教授。郡守以其贫,欲使兼他官,谢不可。……”

在这里说的是,李格非自幼聪异,后以文章见官,得职郓州教授。郡守因见其清贫,要给他另兼一职做家补。他却以需专心任职务众而谢绝了此番好意,由此可见其清廉为人、宁贫不屈的秉性。

《宋史》中更记有其不畏强权,宁得罪当朝权贵亦至死捍卫正义之事: “……入补太学,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尝著《洛阳名园记》,谓‘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其后洛阳陷于金,经以为知言。绍圣立局编元祐章奏,以为检讨,不就,戾执政意,通判广信军……”

后又载有其惩恶扬善的事迹:“……有道士说人祸福或中,出必乘车,俗信惑。格非遇之途,叱左右取车中道士来,穷治其奸,杖而出诸境……” 说的是有道士用虚幻词语测人祸福,偶有侥幸或中,以此骗取良民钱财。此道士出必乘车,荒淫铺张,偏良民们对其迷信不已。某日李格非于途中遇着了那道士,于是叱左右侍卫去取车中道士前来,只以巧计便试出了道士之把戏。那道士行径败露,十分狼狈。李格非遂以杖逐其出境。

有此正气凛然之父的言传身教,少女易安受益匪浅,其是非忠奸观渐得以培养而成,更为以后长长的一生,打下了厚实的端庄底子。

生为女儿之身,并且于那样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 能够识字作诗已经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况且已成名若此,得赞若此。

然而,这不过是易安传奇一生里的小小起笔。

彼时的她静静坐于似水华年里,观望外间的朝霞落日花开花谢。天性里的敏慧与善感,让她对这些尘世里的无常变幻有着细致清楚的感知与体验。

这些饱满而丰沛的经验,在后来为她成就了一首又一首的佳作。

二、小荷才露尖尖角

1.早熟的忧伤

元符元年戊寅(1098年)春,李家有女初长成。清照15岁,经过了及笄礼,自一个天真孩童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而她天性里忧伤的因子,如同茧成破蛹的蝶儿,渐渐有所显露。

这一日,她惹了伤寒,恹恹地缠绵病榻,心下不胜烦扰。于是絮絮地想起一些似有还无的心事来,更觉忧伤。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诗·春残》

这一段一段的时日重复地行进着,一年春又将尽了。窗外缠绵着微凉的春寒,提醒着春天的余息。

病得恍恍惚惚。头昏沉得紧,明明拆了钗簪,头上仍觉着重如沉石。浑身上下无一舒坦之处,软绵绵的一丝气力也没有。

想着平日镜中的端庄发饰,现今却是连梳一寸发丝的心意也没有了,只白白辜负了这一季的大好春光。赏春的心意,也被这场不大不小的病搅扰得不完整了。

也不知道睡着没有,似梦又似醒。意识模糊间,又看见自己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曾经住过的屋子。

那般熟悉明媚的情景,那般清冽寂静的时光。那远隔了山水的故地,在自己的心心念念里,早缩成了心上的一条短纹。时时忆及,时时痛觉。

这梁间的燕子却扰人心思,生生打断了主人的念想。它们终日喳喳呢喃,不胜烦扰。然而有时,却又幸得它们的安在。这般的热闹嘈杂,反可安慰了此时心间无所寄放的莫名寥落。

正这般絮絮地想着,一阵微风拂入帘来,带进门外院里初绽蔷薇的鲜嫩馨香。香气铺了满帘,细细地灌过帘隙带至床前,稍慰了这番无常心绪。

李清照身世明晰。后世记载中,从其出生至逝世,皆得已详细记载。然而易安词,却往往没有其身世来得明晰清楚,尤其系年以及背景。比如这首春残诗。

对此诗最大的争议,便是来自于其所作之年份。至今有两说。

一说,是作于绍兴二年(1132年)。易安南渡后,于病中思念远方被侵略的家乡时所作。持此说法者,以此揣测其诗中“思乡”又暗悼其夫赵明诚,此时距明诚逝世(逝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已有数年。而“发长”,则隐喻了其后改嫁所遇非人的不幸,以此嘲讽自己发长识短,以致得此遭遇的自责之意。

与此意象相合的,便有欧阳修的一首词意哀绝之作《蝶恋花》:

欲过清明烟雨细。小槛临窗,点点残花坠。 梁燕语多惊晓睡,银屏一半堆香被。

新风风光如旧风,所恨征轮,渐渐迢递。 纵有远情难写寄,保妨解有相思泪。

——《蝶恋花》

二说,则是作于其少年时。大约为元符元年,易安15岁。因这首诗用语纤丽清新,属前期之风,与其流落江南后词作中所表达的悲怆凄苦并不契合。于是,理应将之归为少时的闺怨之作。

与其风格相似的,则有唐·高骈《山亭夏日·记时》: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夏日·记时》

一词一诗,寓意天渊之别。一首写离恨,一首述闲情。两种版本说法各执其词,因此让人更觉此诗背景的扑朔迷离。

但细细看去,于诗的最后还能够用“蔷薇风细一帘香”如此轻盈意象之句来结语,应当不属后期之作。

据清·陆昶于《历朝名媛涛词》卷七中所述: “清照诗不甚佳,而善于词,隽雅可诵。即如《春残》绝句“蔷薇风细一帘香”,甚工致,却是词语也。”

易安诗作甚少,但诸如《乌江》、《题八咏楼》等后期诗作,皆大气磅礴寓意深远,无不为人所拍掌称叹。而此首诗却完全不似后期作品的风格,理应为少年时所作,因而稍显青涩,不能与后期之诗作相提并论。

又有记载,易安于少年时随父作诗,因而结识前辈晁补之。后结为忘年交,“学语三十年”当由此始。而此首诗意尚浅清,当是易安少年初学诗时的练笔之作,作于令其声名鹊起的词作之前,及笄之后。

因据《礼内则》中曰: “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 而其诗中“病里梳头恨发长”,当指及笄之后少女便需梳起发髻。而少女清照因了生病,便对此举生起烦恼来。

但若据此说,又有一疑问:彼时年纪尚轻的小易安,缘何会于诗的上阙描述得如此孤苦无奈呢?这也许与她的身世有关。

易安自幼丧母,少时父亲又远行做官。留她独自一人于原籍与自己的伯父伯母生活,即使与其它小姐一般锦衣玉食生活无忧,可终究心里是有那样一份不可排解的孤单吧。

虽然后来终于得以来京与父相聚,但父亲终究是男子,并未懂得这小小女子渐长成的心思。

再后来,王氏来家。虽亦是一温婉柔善女子,可是已长至七八岁的孩子心内,想必已是有了些计较。

除却少时未有记忆,至少有六七年的光阴里头她是缺失了父母之爱的。那般需要呵护珍怜的稚弱时间,所念的至亲都不在身旁。无论如何,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间留下伤痕。

即使后来王氏待她再如何视同己出,亦始终无法与生母一般亲密无间。再者,王氏后来有了一子(即李清照之弟李迒)。易安因见父亲与之嬉戏的温馨画面,难免会对照自己孤单的童年。

在生命的最初,她便触到了那些身世的创伤。于是在年年岁岁的成长间,她这些深深浅浅的哀愁便慢慢地沉淀了下来。

及笄礼后,旧时的幼童也已长成了芳华正盛的少女,懵懂年华里也许亦对未来生活有过偷偷的幻想,然而一切仍是迷茫虚幻,顿又觉自身前路未明,因而难免惹上些许幽怨。

正值春末夏初的变换季节。偶感疾,于床上如此絮絮想着,牵扯出了心内埋伏的隐约旧事,便觉黯然有失。

走笔至此,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位绝世才女,那便是曹公笔下的林黛玉。黛玉亦自幼丧母,但她比易安幸运得多。她得以与父亲生活在一处,直至长成娉婷小女,才离家去往荣国府。

她在贾家时,深得贾母厚爱,又得姊妹姑婶怜惜,丫环婆子敬重有加,更兼得宝玉满心深情相待。纵是如此,她仍是会时时感叹身世凄凉,常独自思伤饮泣。

易安当然未至如此柔弱。她将这所有的忧愁感伤,都放得很深很远。还在少年时,她便已经学会将心事藏敛于字节方寸之间,婉转缠绵不为人知。

2.“易安体”初露端倪

在许多的赏析描述中,似乎一直将李清照的前半生列为无忧无虑,且享尽富贵荣华的一段时日。其实不然,她生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

政局的变动,君主的更易,时刻与百姓民生紧密联系着。对此易安深有体会,所以才会有后来大气豪放的诗作文笔。

于她少时,便已经有过因这种变动带来的不安体验。

元佑末年,宋太皇太后高氏驾崩,由幼帝哲宗亲政。

同类推荐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中国古代三大女王

    中国古代三大女王

    王咏星编著的《中国古代三大女王就是这么霸气》讲述了:历来,至高无上的皇位都是男人的专用品。可是,吕雉、武则天、慈禧,这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三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人,却能把国家大事和男人们控制在股掌之间。她们究竟是怎样的女人?究竟是什么让这三个女人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屹立不倒?接下来,就让《中国古代三大女王就是这么霸气》带着大家一起揭开蒙在这三个神秘女人脸上的面纱!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

    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

    2005年,安格拉?默克尔当选德国总理,随后三次连任。她不仅拥有德国选民的广泛支持,还是欧洲政坛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2005-2015年,正是默克尔主政德国的十年。本书是一本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纪实性图书。它从默克尔的执政理念及政治态度上全面讲述了在默尔克领导下德国呈现出的崭新面貌。本书以默克尔为主线,从默克尔热爱歌剧及足球的“普通生活”到对欧债危机的应对,从默克尔执掌的保守党到关乎民生的核能问题,从默克尔的战争策略到她的“国家原则”,从默克尔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到她认为的“权力本质”,从德国作为欧洲领导者的地位到默克尔的未来,全面而详尽地阐释了默尔克政府的对内政策及对外策略。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热门推荐
  • 神主殿下太妖孽

    神主殿下太妖孽

    她是古武家族的大小姐云梦,她是十大域之一灵域的废材三公主,当她变成她,一切都将改变,神兽很稀有,然而她身边却一抓一大把,不求她契约,只求能跟在她身边打个杂。皇级丹药很稀有,她炼制出来当糖吃,乐灵师很风光,她偏偏不削一顾,乐灵师吗?她就是。但当她遇见他,她会怎么办呢……(说一下,女主到了一定时机会改名字,不要问我为什么,作者就是这么任性,要催更的妹纸,加作者QQ号:3409849115哦!)
  • 死之轮回

    死之轮回

    当死忙降临之时,人之醒悟之时。没有死哪来的生,没有生就不存在死。只有战斗才能显示人生,只有死忙才能成就生命。
  • 此生只等闲

    此生只等闲

    父辈的恩怨纠葛,子辈的爱恨情仇,我不是圣人无法原谅你所有的过错,我要的是本属于我的荣光。……乱世中,与你相遇,能否化解我心中的伤痛?……未来,又将以何种形式展开?
  • 灰姑娘的乌龙嫁事

    灰姑娘的乌龙嫁事

    [花雨授权]灰姑娘的故事从小就是她的床边读物,但她从没想到会亲身去体验。佛曰: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相遇,那她一定和他很有缘,因为他总是在无意中闯入她的生命。顺其自然地,他成了她的白马王子。
  • 七杀楼

    七杀楼

    江湖,一把剑,一个人,一杯酒,一颗心,刀光剑影,血洗残阳。心中有一个天下,便是一世的江湖。七杀楼,执武林之耳,杀伐独断,一枚诛杀令,澄清武林之事,自洛水大战之后,邪教被迫与七杀楼定下城下之盟,使九十多年来的中原武林未起波澜。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场猎杀,又将这平衡已久的江湖卷进了一场腥风血雨!江湖,从此又成了江湖!
  • 冠军老公

    冠军老公

    六年前,为了追逐梦想,他义无反顾的上了那个女人的车,离开了她。六年后,他站在世界冠军的舞台上,却在期期寻找着那个小小的她。世界冠军VS金牌记者她从来没想过,会是以这样的身份再度重逢。在战火硝烟中,有人拿枪顶着他的脑袋,“要你的命还是她的命?”却不知,命运的红线,早已将两人紧紧的绑在一起。超越时速的情感,他几经生死,创下一个又一个奇迹。她却也再也不想放他开的手——伊若不弃,生死相依。
  • 联缀体

    联缀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魅梦罡差

    魅梦罡差

    鬼,六道之一,非六道之外。阿修罗之对手。
  • 精灵勇者4:守护盟战

    精灵勇者4:守护盟战

    灵星小学来了一位新老师何墨,付兰敏感地从新老师身上感受到一股神秘的黑暗气息。平静的校园生活暗藏汹涌,从异世界之门来到现实世界的恶魔们蠢蠢欲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守护和平和希望的少年们,决定利用空间频率波动一致原理,带着精灵使者们前往魔界,寻找魔王沉睡之地,彻底封印魔王。热衷于收集玩偶公仔的“熊爸“、见到女生就叫妈妈的”恶童“,勇者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恶魔并不是都心怀恶意……在渴望和平的恶魔们的帮助下,少年们即将迎来最终胜利……但是,隐藏在暗处的黑暗力量和被魔王意识控制的付兰,会这么容易让勇者们达成所愿吗?光明与黑暗的交锋,这是见证精灵勇者们勇气、力量与决心的守护战!
  • 爱灵

    爱灵

    一位名为夏若雪的女孩偶然间到了一个异世界——星灵大陆。这个大陆似乎充满了秘密。为了解开身世之谜,她不停奔波,但上天却总捉弄她。在这里,美丽的她招来了许多人,但人似乎并不都是好的。她被爱情困在了原地,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她要选谁?美丽的天才魔法少女被众人看在眼里,由于美貌而名振天下,因为天真而遭人陷害。怪事接二连三向她袭来,她要如何应对?王子们能否披荆斩棘,给她带去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