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汉末割据地方的刘焉、刘表、刘虞等汉室宗亲传承有续不同,刘备的汉室宗亲之说,在许多地方经不得推敲。
如果说刘焉等人与灵帝尚属于八竿子打的到的皇亲,那么刘备与灵帝之间可以用十八竿子都打不到来形容了。后世鉴于冒认皇亲者甚众,严格定义了皇亲,规定凡是出了五服的皇亲与庶民无异。
宗室问题也是困扰统治者的大事,借用孔夫子的话来概括理解可能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情形——“远则怨、近则不逊”!
身后被谥为“昭烈皇帝”的刘备,有史可考的世系只能追溯到祖父一代而已,这种情形出现在注重家族、宗法,实行门阀制的汉时实在件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仔细寻思其中缘由,只能怪刘备的这门皇亲有点世系太过遥远。
史料记载刘备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而众所周知的是,刘备所处的时代却是东汉末年,而刘胜却是西汉人。完全是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看似一分钱关系也没有的。
一笔写不出两个刘来,汉光武帝刘秀乃是汉景帝第六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人,汉景帝的六世孙;而后来的汉献帝是汉光武帝的八世孙,刘胜却是汉景帝的第八子。仔细算起来,上溯十三世,刘备与汉献帝有同一祖先——汉景帝!(《三国演义》书中所载,完全是罗贯中信手拈来之杜撰。所谓的大汉皇叔更是子虚乌有之事!)
从刘备出生地涿郡来分析,他是汉室皇亲无疑。龙生九子,种种不同:刘备被人诟病为冒认皇亲,缘于中山靖王有一个远胜侪辈的厉害之处:龙精虎猛的刘胜是个不知疲倦的播种机,居然育有一百多个儿子。
元朔二年(前127年),刘胜的一个儿子刘贞被封为陆城侯,成为刘胜被封为侯爵的二十多个儿子中最早的五人之一。
可惜好景不长,元鼎年间(前116年~前111年),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开始了大规模的削藩。汉制,每年的八月新酒酿成之后,皇帝要在宗庙举行大祭,称为“天子饮酎”(酎音ZHOU,意指醇酒)。在武帝行“饮酎”之礼的时候,诸侯王和列侯都要献金助祭,称为“酎金”。
祭祖本来是再严肃不过的事情了,可是祭祀用的酎金,却出现了成色不足、掺假缺斤少两的事情。早就打算削藩的武帝勃然大怒,利用这一机会一次夺爵百六人,刘贞也成了这六百多人中的一员。(史实证明,糊弄鬼有时候也需要付出代价的!传至今日的金银元宝上面要注明产地、何人制作,应该就是为了防止作弊,秋后算账的前瞻之举。)
极可能就在此一事件之后,刘贞从锦衣玉食的侯爷跌落尘埃,成为庶民之后从此落户在涿郡地方,成了涿郡刘氏的先祖。
刘胜繁殖能力超强,在承平年月并不是个别现象。两汉三百余年间,刘姓人口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汉室皇亲也多如街头流浪狗。如此一来,其中难免良莠不齐,出现冒充皇亲骗吃骗喝的事情。至于刘备又是这刘贞儿孙中哪个播的种,直至今日仍是件学界无法精细考证的事情。二百多年后,刘贞的后人也只不过是姓刘而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备祖父刘雄在世最多是官至东郡范令而已。
历史证明了‘神马都是浮云’确是至理!
刘备在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虽然他属于祖上曾经阔过的人,但时移世易、在物价飞涨的汉末,刘备年幼时候,就沦落到“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勉强维持温饱了。
一帆风顺不是人生!
数千年华夏历史上,凡成就事业者,无不是生有异象,或者生的与众不同。做过皇帝的刘备当然也不能免俗。首先,后世人将一顶美丽的花环戴在了刘备的头上——说卖草鞋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他少有大志!按寻常百姓的理解,刘备每天所想的应该是多卖几双草鞋,或者是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可是华人圈多数知道刘备是非常人,非常人定然会有非常之事。刘备,必须少有大志才可以。
于是乎,一则流传近两千年的传奇出现在《三国志-先主传》中:
刘备家东南角生了一棵高五丈余的大桑树,这树不但生的高,而且形状怪异,生的与众不同,远远望去亭亭如盖。刘备就出生在涿郡西南十五里的楼桑村,至于这“楼桑村”是因树得名还是因刘备而得名只有天知道了。因为这树生的怪异,所以来来往往的人都说这树生的不同寻常,有的人干脆就指出此地“当出贵人”! (在刘备身后捧臭脚的人竟然会有如此之多,远过于当初照顾刘备草鞋生意的乡民。)
这贵人,除了刘备不会有第二人了!
只是年幼的刘备丝毫看不出有任何迹象会成为贵人。
因为父亲的早逝,刘备小小年纪就得自食其力。当其他孩子在嬉戏玩耍时候,他却必须为生计而奔波往返于家中与集市之间。家庭经济的拮据、社会地位的低下让年幼的他饱尝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因此而影响到了他的思想,迟滞了他的发迹历程。
不但是大人们喜欢大树底下好乘凉,刘备家的大桑树也是乡村儿童嬉戏的乐园。小伙伴们喜欢在大树下在聒噪的蝉鸣声中捉蚂蚁、数星星,打闹作游戏。
年少的刘备毕竟孩童天性使然,不能约束意马心猿。寡母心疼他,有时候也就会在邻家孩子嬉戏声中让他出去重在参与的放松一会儿筋骨。年少的刘备平时沉默寡言,并没有任何的闪光点。这时候,他的一番言语,引起了正在大树下乘凉的叔父刘子敬惶恐与不安。
几个儿童的童稚之语,引起了刘子敬的注重:
邻里之间的顽童嘲笑挤兑刘备,年幼的刘备涨红着脸,既不敢恶语相向,更不敢上前饱以老拳。在众小儿哄笑声中,刘备拼命忍住在眼眶中打转的眼泪没有夺眶而出,忽然指着头顶上的大树语出惊人道:“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相信这种文绉绉的言语年少的刘备也说不出来,这不过经史家润色之想当然尔的文字。最大的可能不外乎是——年少的刘备指着亭亭如盖的大树,为了给自己找回可怜的自尊,撂几句“将来我一定要出人头地”的狠话罢了。做官可以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食有鱼,出有车。车上要有盖才是做官的气象,普通人的车与官车是有区别的。有盖的官车可以横冲直撞,就像现在的公车一样无视秩序的存在。在其他孩子拼爹的时候,死了父亲的刘备只能画饼充饥的安慰自己。
事情一如今天的儿童,如果你去问他长大的理想是什么,他会用稚嫩的童声告诉你:“长大了要作明星!”明星可以风光无限,而且不食人间烟火。
羽葆盖车是用鸟的羽毛装饰的只有天子方能乘坐的华盖车,属于74110公车中的最牛者。
少年刘备何曾见过天子所乘坐的华盖车?
涿郡一个小地方,天子又何曾玉趾亲临?
史家造假之拙劣令人解颐!
为了表明未来政治之星刘备少有大志,史家有必要让刘备这个“少言语”的少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