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71900000004

第4章 踩了狗屎

“侯爷太客气了,不知侯爷有了实力后有什么想法,或者说想干些什么?”王毅拱手问道。刘亨皱眉道,“这个本侯还真没认真想过,先生可否指点?”

“侯爷,即使我指点那也是我的想法,侯爷现在应该为以后定一个目标。如果侯爷没有问题了,募集乡兵的提案就在侯爷的封地展开了。”王毅询问道。“本侯没有问题,现在我就让人送到太守张驯那里,我赞成了,张驯不敢反对。”“一郡太守不放在眼里,呵呵,刘亨再怎么伪装的小心谨慎,本质的自大,野心膨胀还是会不自觉的流露出来。”王毅心道。不过王毅也没什么担心的,他只不过是利用刘亨的特殊身份,等军队建立了,慢慢给军队洗脑,军队的政治教育,呵呵,这个时代的人怎么都比21世纪要听话的。

王毅与刘亨携手回到正厅,县丞胡大人已经枯坐了近一个时辰,看到刘亨笑容满面,便知道王毅说服了这位难缠的合肥侯。果然,刘亨立刻命人讲奏请的竹简送往郡太守张驯。王毅与胡大人和侯爷寒暄几句便告辞了。出了侯府,胡大人问道,“贤侄,你与侯爷谈了什么让他如此满意?”王毅当然不会跟胡大人说实话,敷衍道,“回大人,我只是将募集乡兵的好处告诉侯爷,另外募兵改为先从侯爷的封地开始。”“什么?!这不行,不能让侯爷再掌兵权了。去年的事已经够了,不能再发生了。”胡大人惊道。

王毅赶忙安抚道,“大人不用惊慌,从侯爷的封地募兵,不代表侯爷就能掌握兵权,因为做士兵首领的是另一位发起人蒋钦蒋公奕,而我会当军队的政委,思想工作不会放下的。”胡大人迷茫的看着王毅,道,“政委是什么?思想工作?”王毅头上一大滴汗,尴尬道,“是这样的,政委就相当于监军,但不是单纯的监视将领和士兵,而是在士兵训练结束,教育他们忠君爱国的思想,这样久而久之,士兵只会为陛下效死而荣,对反叛脱逃为耻。”

胡大人机械的点点头,“虽然老夫还是没有完全听懂,但是能让兵士忠君爱国肯定是好的。老夫与许主事都是文官,不懂兵事,日后军队的建设就靠你了,老夫现在就奏请朝廷,任命你为县尉,合肥县的五百老兵也划归与你。”王毅推辞道,“小子年纪尚轻,万不可担此重任,大人需要管兵事的人才,小子举荐寿春人蒋钦蒋公奕,此人忠义勇武,可堪大用。”

胡大人捋了捋胡须,“就是你说的另一位发起人吗?”“正是。”王毅答道。“好,贤侄,你让他明天来县衙见我,相信明天募集乡兵的回函太守大人也回命人送到。”“仅尊大人之命。”王毅拱手道。

到了县衙,王毅简单和父亲说了经过,由于现在的王毅完全没有以前的记忆,王纲带着王毅去了蒋钦的家中,王纲身为亭长必须早点回去,所以把王毅送到蒋钦家就立刻返程了。王毅把今天发生的事告诉了蒋钦,蒋钦皱眉道,“看来合肥侯还是有野心的,这样我担心日后他会起兵造反的,这样你我就成了罪人了。”王毅拍拍蒋钦的肩膀,“公奕兄无须担心,虽说开始招募的是刘亨封地的佃户,但军队的指挥权在我们手上,我们只要紧守底线,刘亨翻不起什么风浪。”蒋钦自从和王毅秉烛夜谈后,对王毅是非常的佩服。见王毅如此自信,蒋钦也稍微放心,“好吧,明天我随你去见县丞大人,等一切定下来我让我的兄长也来助阵。”“噢?你兄长?公奕兄的兄长就是我王毅的兄长,让兄长过来吧。”王毅并没有在意,现在事业刚刚起步,什么人才都需要。

“我这个兄长武艺超群,为人耿直,就因为耿直,经常得罪人。所以名声不太好。但也因为他耿直忠义我与他才能结为兄弟,我的武艺大半也是与他学的。”说道自己的兄长蒋钦非常崇拜。“噢?公奕兄的武艺已是当世少有,令兄武艺更在你之上?”王毅来了兴趣,武艺高超者如典韦许褚最差都能当个贴身保镖,若是张辽太史慈这类有勇有谋者更是捡到一员上将,想到这里,王毅道,“公奕兄,你兄长如何称呼?”“我兄长叫周泰,字幼平,下蔡人。比我长两岁...”蒋钦没说完,王毅已经大叫,“快!直接书信让幼平兄过来。”丢下满头雾水的蒋钦,王毅已经望着天空流口水了,“这样的****运天天都让我踩吧!”

翌日晌午,王毅领着蒋钦来到合肥县衙,胡大人亲自接见了蒋钦,一番交谈后对蒋钦甚是欢喜。当即让许主事拟文举荐,递送郡太守张驯。现在万事俱备只差一张募兵的榜文,汉代通行的字体约有3种:篆书,用于刻石,刻符以及高级的官方文书和重要仪典的书写,如天子策命诸侯、柩铭、官铸铜器铭文、碑上题额、宫殿砖瓦文字等;隶书,多用于中级的官方文书和经籍的书写,如天子尺一诏书、一般的经书和碑刻等;草书,用于低级的官方文书和一般奏牍草稿,如《永元器物簿》、武威的医药简、日忌、杂占诸简。当然王毅一个现代人,哪一种字体都不会写,至于蒋钦,让他舞刀弄棒在行,书写的事也指望不上,最后王毅恬着这张嫩脸让许主事帮忙写了榜文。看到榜文时王毅感慨万千,无论什么时代,有一句话都是至理名言:"没文化真可怕!"

拿到榜文加盖了县承大印王毅和蒋钦又屁颠颠的赶到合肥候府,募兵最先在侯爷封地开始。当然合肥侯大印也是少不了的。刘亨见蒋钦雄壮勇武也是满心欢喜的盖了大印。一切准备工作结束,一天也差不多过去了,王毅与蒋钦商量了一下,封地有座老子庙,明天就在那进行募兵。

空闲之下王毅又开始谋划部队的建设,操练打仗有周泰蒋钦打打黄巾,甚至对抗以后的败家子袁术都是可以的。部队的思想工作我来做,学了那么多年的思政课可以对付对付。但一支部队怎么能少了后勤部呢?这后勤部长最起码要精于数学和仓库管理学。这样的人才到哪找?这不是到大户人家拉个管事就能行的职位,真到打仗时非尿裤子不可。"必须找到一个管理能力强劲的人。在这之前我暂时操劳一下吧。"王毅自言自语道。

第二天清晨王毅和蒋钦就带着十名老兵在老子庙前敲锣打鼓的开始募兵。王毅看到已经聚集了不少乡亲,清了清嗓子说道"父老乡亲们,相信大家对黄巾贼匪还有印象,现在黄巾贼主力已被朝廷天兵剿灭,但最近黄巾残余在大别山地区死灰复燃,而且有劫掠乡里的念头,朝廷远水救不了近火,我们只有自己武装自己保家护乡。现在经县承大人和合肥侯批准,由新任县尉蒋钦蒋大人组织招募乡兵,希望大家踊跃报名。"

"兵响多少啊?""我腿有点不方便可以吗?"百姓们七嘴八舌的问着,现在气氛开始踊跃。"乡亲们安静,安静一下。"王毅压了压大家的情绪,"应征乡兵的条件我跟大家说明一下,包括大家能得到些什么。第一,家中不是独子;第二,兄招弟退,也就是兄弟二人只招兄长;第三,只收年龄十八到三十八的青壮年;第四身有轻微残疾有一技之长者可择优录取。我们这次募兵与以往不同,这次加入的兵士农忙时不用住军营,回家干农活,农闲时在军营操练。这样既不耽误自家收成也能参与操练。所以我们这次募兵是不拿军饷的。"

"啊?!不拿军饷家里怎么吃饭?虽说农忙回家帮忙,但终究还是会影响家中务农的啊。"百姓们听了不拿军饷,又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安静,乡亲们听我说完。虽然我们不拿军饷但只要报名并在操练中成功留下,所有人家中赋税减半,战死者家中赋税免除三十年,伤残失去劳动能力者家中赋税免除二十年,活着直到退伍者赋税免除十年,临阵脱逃者,抓住刺面服二十年苦役,家眷奴役十年。"

听到这,百姓们都呆了,"减免一半赋税?!战死了还免除赋税?那我战死了,我儿子就享福啦!""呸,葛老二,你就这么想死啊?你没听到啊,或者退伍也能免除十年赋税,你我都是三十岁,怎么说都能在军队里干二十年,二十年赋税减半,儿子娶媳妇有着落了,活着退伍又有十年免赋税,连孙子的媳妇都有着落了。哈哈哈。"百姓们越说越兴奋,都兴高采烈的踊跃报名,报名条件不足的也是奔走相告,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报名,十名老兵一起上阵都无法控制秩序。王毅不得不从县衙又紧急抽调二十名兵士控制场面,直到日落西山,人们才渐渐散去。王毅已是满头大汗,"公奕兄,情况怎么样?""还能怎样?"蒋钦也是满头大汗的捧着竹简做最后校对,也难为这位将军之才了。王毅很无耻的把登记工作交给了蒋钦,估计他这辈子写的字都在今天完成了。

同类推荐
  • 凤龙庄

    凤龙庄

    追忆历史,记录乡愁,探究先辈们在清末民国年间的真实生存状态,一轴斑斓多彩、气息浓郁的西北农村画卷就此铺开。清末民国年间,在西北一个叫平襄的偏僻地方,有一个叫凤龙庄的小村庄,聚集着董、汤、王三姓人家。主人公少年艰辛,偶遇神鸟,神秘的序曲预示着兴旺。数个家庭三代子孙,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天灾人祸,为了繁衍生息,他们分裂、团结、分裂、团结,周而复始。…清帝退位、复清会复辟、军阀更替、三年内战,凤龙庄翻云覆雨,王旗变幻…我们从何而来,又到何处而去?
  • 现代化大唐

    现代化大唐

    李恪穿越了,穿越成为了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可是他却发现这个大唐却有些不太对。长孙皇后拿着对讲机指挥宫女做事,太子李承乾正在玩策略战棋游戏,李靖正在在电脑面前分析战局,李世民正在心里面酝酿着无纸化办公。而这一切,都要从三年之前出现的那个时空虫洞开始说起。而刚刚魂穿过来成为了一个穿越者眼中的土著,正琢磨着怎么样借助穿越者们的力量,实现大唐的四个现代化。
  • 王朝的烙印

    王朝的烙印

    《王朝的烙印》讲述了宋、明、清三朝,国民精神一步步衰落。赵匡胤开创的宋王朝,将中国带入“崇文抑武”的羸弱病态,缺失了在东亚范围的国际地位,三百年时间,足以对群体国民精神产生致命的打击;以武功孱弱为代价兴盛起来的文化繁荣,最终产生的是扭曲、小器的理学思想,在朱元璋开创的明王朝体制下,禁锢了国民头脑,从而造成精神上的衰落;王朝的一次次毁灭,人们的一次次麻木,中华的血性消泯日甚,当清王朝试图以游牧民族的强悍把持这个帝国时,传统文化内部的腐烂已经无可救药,再也支撑不起一个庞大臃肿的、远远落后于世界的群体。
  • 明德传

    明德传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定年号明德。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轻赋税但使将军能百战,无需天子筑长城——免徭役治国无法则必乱,治国酷法则必反——宽刑法此书背景以明史为主,只有一些细节因情节需要有所改动。再者,书中人名、国号均有改动,以防和谐,对明史有研究的读者可以将人物对号入座。
  • 宫廷政治(上)

    宫廷政治(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热门推荐
  •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我唯一的青春付给了你

    我唯一的青春付给了你

    我庚航,流氓中的学霸,第一次遇见她是在奶茶店,她买了一杯可可奶茶,哭着说不要加糖,我以为她失恋了,谁知道她说的第一句话是:家暴。我钱丹妮,女汉子中的流氓,第一次遇见他是在图书馆,他和一个他喜欢的女子走在一起选择他们共同喜欢的书籍。那天也正好是我真正失恋的第一天,他奚落的在一旁看着我被人甩,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笨蛋。他们在不同的时间遇到不同对方的第一次。“庚航,你说他喜欢我吗?”“钱丹妮,你是缺男人是吧?”“庚航,你是不是也缺男人?他喜欢的那个女生是文静会撒娇的,他总会拿我来比较。“你看你是个女的吗?来,给爷撒个娇。”“大爷,好久没见着你了。”“…….”第一次我们的吵架是在天台,因为......
  • 醒园录

    醒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还记得一起疯狂的那年吗

    还记得一起疯狂的那年吗

    还记得吗?亲爱的,我们一起疯狂过的那些年。承蒙时光不弃,你我不离。
  • 帝殇梦醒

    帝殇梦醒

    亲人的背叛,只为那张高高在上的真龙皇椅,乱世中挣扎,因果难辨,究竟谁对谁错,这是非因缘难解。朕曾执掌雄师千百万,挥手伐天下,待到天下安宁时,天下归一,朕为千古第一帝!最爱的人儿,追随朕一生,朕却不知,待知时,朕不得不负之!身边的红颜,朕心碎负之!天下百姓,称朕为“万古一圣君!”可朕心已碎,只想寻回初见的那片竹林……
  • 精神病的异界游

    精神病的异界游

    一个人格分裂的病人的异界游(新手一枚,不会简介)主角的设定就像是名称所说一样,是JSB。第一人格,全能(主角)水属性第二人格(?),全杰,似乎是真正的灵魂并非全能的人格之一,疑是火属性。第三人格,被全能称为老三,可以在全能和全杰的灵界中自由穿梭,特殊能力“赋予”。
  • 易,你是我的爱情

    易,你是我的爱情

    他是她出车祸后第一个找到她的,也是她失忆后第一个见到的人。“你是谁?”“我是你的未婚夫”就这样,他把她骗回家了。之后的相处,对她可谓是无微不至,使得她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就在他觉得一切都不会再出问题,准备结婚的时候,一个契机,林雪晴恢复了记忆,她原来是有男朋友的!
  • 卡夫罗夫王朝

    卡夫罗夫王朝

    广阔的神体化境中,生活着人类族,妖魔族,幽冥族,精灵族。这四族本源于一,向来和睦相处,友爱互助。然而数百万年前,神心遗迹的突然出现,却扰乱了神体化境的正常秩序。自私之心使得四族相互猜忌,相互交恶,并愈演愈烈,最终爆发了波及整个神体化境的浩然之战。这是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不但四族元气大伤,几近灭族,而神体化境也受创极重,以至天道沦亡。为了保护神心遗迹,神体化境自我封闭起来,隔开了四族。从此,维系于四族之间的自然纽带断裂了,通行之路渺茫无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