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励联
胡寄垣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赏析】
“破釜沉舟”最早见于《孙子·九地》:“焚舟破釜,若驰驱群羊而往。”西楚霸王项羽曾用此法,“置之死地而后生”,大败秦兵。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以“卧薪尝胆”刻苦自励,志图恢复打败吴国。此联用熟语,用典故,对仗工整,结合自然,寓意深刻,气概不凡,充分表现了作者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题官署联
余玠
一柱擎天头势重
十年踏地脚根牢
【赏析】
此联是余玠初到任时,为行署大门撰写的。“一柱擎天”比喻可担负重任的栋梁之才。“头势”,指形势。“踏地”即“脚踏实地”之略语,指做事稳健切实,不浮夸。此联的横额为:靠实功夫。横额与联语互为烘托,愈见其诚实之态度、扎实之政务、务实之精神。
书巢联
陆游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赏析】
陆游,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作者酷爱读书,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将自己住室取名“书巢”,并题此联。联语正是作者一生“读书有味身忘老”的生动写照。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联
朱熹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赏析】
联语以日月作喻,将明亮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喻为天地的两只明澈的眼睛,时时刻刻注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为此,做人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这个比喻新颖独到,有深刻的立意。下联劝勉人们只有读万卷诗书,方能领会圣贤之心,也即聆听圣哲贤达的有益教诲,以增强自身的修养。
赠徐达联
朱元璋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赏析】
徐达是明初名将,为灭元兴明立了首功。朱元璋夸赞说:“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上联即此,是对徐达功勋的高度评价。下联是对其“才兼文武”的深情称颂。联语用词雄浑,气势不凡,褒扬备致,笔力雄健。
书院联
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赏析】
上联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界的风雨声与朗朗的读书交织在一起的情景;下联表现了明代东林党人反对“读死书”“死读书”,而提倡“事事关心”的政治抱负。上联的“风声”“雨声”为双关语,即兼指自然界的风雨和政治上的风雨而言。这就使得此联的含意更加深刻。
诚实做人联
魏象枢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赏析】
上联明确指出,做人应当诚实,不可欺瞒行世,否则“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已,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古人云:“国以民为本,民安则国安。”下联强调居官不可辜负民众的期望,严正指出:“负民即负国”。作者用“毋自欺也”“何忍负之”警策自己,表现了难能可贵的进步思想。
墨竹联
郑燮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赏析】
上联借竹叶向大地下垂,竹内空心,言其虚心,喻指谦逊自尊的品格。下联以画面上用巧思之笔绘出的花蕊不向上之梅花,言其傲骨,比喻决不逢迎权贵,不屈从强权的傲岸性格。此联既是所绘墨竹、梅花的形象写照,又是作者自己人格、精神、情操的生动体现,构思巧妙,寓意深远,有较强的感人力量。
慎思堂联
吴敬梓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赏析】
联语指出从事任何职业都有前途,关键是要精通它;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难,要紧的是知其难而设法克服它。联语巧用复字,将生活中易被忽视的道理,用浅显明白的语言表现得十分透彻,读来确令人“慎思”。
自题联
左光斗
霁月光风在怀袖
白云苍雪共襟期
【赏析】
此联自题,用以抒怀言志。“霁月光风”,本用以形容雨过天晴的明净景象,后用以比喻人的品格气度。上联激励自己应有广阔的胸襟和坦荡的心地。“襟期”:抱负,志愿。下联砥砺自己的志向要像白云苍雪那样明净而不染。联语设喻抒怀,意味隽永,实为作者高风亮节的生动写照。
自警自励联
袁崇焕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赏析】
上联指出道德修养应当高尚,做人必须坦诚磊落。《管子·五辅》云:“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下联指出为人处世应严以律己,给后代儿孙树立可以学习仿郊的榜样。袁崇焕悲壮的一生,证明此联正是作者品德与情操的自我写照。他也因其高风亮节而受到后人的推崇和敬重。
题赠屈复联
金埴
兰畹骚翁为远祖
梅花仙客定前身
【赏析】
屈复游浙江时,与金埴相见于杭州,两人一见如故,相互称许。屈复有意定居西子湖畔,故吟“此生安得西湖死,添个梅花处士坟”。联语暗隐“屈复”二字,上联“兰畹骚翁”指屈原,与其同姓,故“为远祖”。“梅花仙客”与屈复诗“梅花处士”同为一人,即北宋诗人林逋,字君复。联用以代指“复”字,并借屈复诗意,称“梅妻鹤子”的林逋早已为其“定前身”。联语切人切事,周至自然。
赠忘年之交丁宴联
包世臣
读古人书
友天下士
【赏析】
联语既是对传统治学、处世之道的高度概括,也是作者亲身实践所获经验的凝炼总结。包世臣作为长者,以此精辟深邃之语赠年轻朋友,充满了真挚诚恳的殷殷激励之情。
赠好友纪昀联
刘墉
两登耆宴今犹健
五掌乌台古所无
【赏析】
为其所住阅微草堂而题。“耆宴”指乾隆举办的两次千叟宴,纪昀也两次参与盛会。“乌台”即御史台,清代称都察院,是最高监察机构。史载纪昀曾五任左都御史。联题阅微草堂,作者确实“阅微”,抓住生活中特有的细节,以“今犹健”“古所无”对好友表示钦敬和祝福。“浓墨宰相”题联赠“谐联大师”,着实有趣。
赠赵翼联
刘墉
务观万篇半皆归里作
启期三乐全是达生言
【赏析】
赵翼是著名诗人、史学家,官至贵西兵备道,后辞官归里,潜心著述,以文名于世。陆游号务观。上联用陆游一生近万首诗多半是归里所作比赵。下联用庄子达生喻赵清静自娱,祝其长寿。春秋时荣启期曾说:“吾得为人,一乐也;吾得为男,二乐也;吾年九十,三乐也。”生性倜傥、才华横溢的赵翼著述颇丰,年近九十而终。
赠魏成宪联
阮元
两袖清风廉太守
二分明月古扬州
【赏析】
御史魏成宪出使扬州时,阮元书赠此联送行。明代名臣于谦有诗云:“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上联寄语魏成宪,到扬州任职要谨慎自律,做一个“廉太守”。唐代诗人徐凝《忆扬州》诗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句。下联表面写扬州风光秀美,实以扬州富足繁荣,劝勉魏成宪要更加注意,万不可奢靡,当让面前“清风”常拂,心中“明月”永照。
论读书学习联
张廷济
读书心细丝抽茧
练句功深石补天
【赏析】
张廷济,浙江嘉兴人,清代收藏家。此联用蚕结茧抽丝及女祸炼五色石补天为喻,生动地说明读书须心到、作文应练功的道理,构思巧妙,设喻精当。
劝学联
颜真卿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赏析】
颜真卿,陕西西安人。唐开元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书法家。此联为后人摘自其《劝学》诗,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劝学联。“黑发”指少年,“白首”喻老年。两者对比鲜明,告诫人们要珍惜青春,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到时悔之晚矣。
自题联
林则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赏析】
上联以“海纳百川”作喻,告诉自己应当谦虚谨慎,胸怀宽阔,广泛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下联以“壁立千仞”为喻,勉励自己要抛却私欲,做个正直坚强、刚直不阿的硬汉。上下联的最后一字,是用孟子“其为气也,至大至刚”的语意。此联正是林则徐精神品格之写照。其气概不凡,操守可嘉。
赠魏源联
龚自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赏析】
龚自珍,浙江杭州人。清道光进士,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改良主义先驱。此联赠好友魏源。上联用古人成句,寓含读书联系实践的道理。下联指出做学问要在综合前人典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辨伪存真,努力有所发现,然后自树其帜,“成一家言”。
赠毛泽东主席联
齐白石
海为龙世界
云是鹤家乡
【赏析】
以大海作为龙的世界,将云天视为鹤的家乡,比喻奇妙,出语雄健,韵味浓郁,形象传神。
赠蒋经国联
于右任
计利当计天下利
求名应求万世名
【赏析】
不仅阐明了“利”“名”二字的内涵,并晓以“天下”“万世”之理,表达了以民族利益、国家前途为重的思想和感情。廖承志同志1982年7月24日致蒋经国先生的信中,曾引用此联。
自题联
熊亨翰
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
享百年寿何如作百世师
【赏析】
上联将司马迁的治学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略作改动,寓含学习革命理论更需结合革命实践的道理。下联说活得岁数再大,也不如当一个培育栋梁之材的教育家。此联赋予旧词以新的思想内容,也表现了作者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非凡才能。
湖南长沙天心阁联
叶圣陶
天高地迥
心旷神怡
【赏析】
叶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上联语出王勃《腾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下联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联借嵌“天心”二字,引此两句寓指天心阁既有滕王阁“觉宇宙之无穷”之气势,又有岳阳楼“其喜洋洋者矣”的心境,看似信手拈来,若不将名篇名句烂熟于心,岂能如此自然贴切。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联
何殿甲周恩来
不为列强之奴仆
誓做中华之主人
【赏析】
少年周恩来曾被四伯父从江苏淮安接到辽宁沈阳,进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暑假期间,周恩来常去同学何履祯家温课。何履祯的爷爷何殿甲,是位富有正义感的博学之士。他见周恩来谈吐得体,举止不凡,便出了“不为列强之奴仆”这个上句,要周恩来对出下句。周恩来被老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所感动。他想到自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当即便以“誓做中华之主人”的豪言壮语相对,表现出了聪明的才智、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何殿甲老先生听罢,含泪赞道:“周生年少而有大志,奇才,奇才!”
自题联
朱自清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
【赏析】
朱自清,江苏扬州人。诗人、文学家。此联借用唐代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句,反其意而成。作者改铸旧句,赋以新意,充分表现了他热爱生活、激励奋斗的精神。
挽莫愁联
易君左
与尔同销万古
问君能有几多
【赏析】
上联出自李白诗《将进酒》,下联出自李煜词《虞美人》,均将最后一个“愁”字去掉,意正为“莫愁”,恰为被挽者芳名。尤令人叹服者,是情注乎中,悲溢于外,引人共鸣,感人至深。
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联
刘少奇
唇亡齿寒辅车相依
披发缨冠众志成城
【赏析】
上联出自《左传·僖公五年》,“辅”为颊骨,“车”为齿床。两个成语均喻利害关系十分密切。下联“披发缨冠”出自《孟子·离娄下》,形容因急迫而来不及整容。“众志成城”语出《国语·周语下》,意为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联由四个成语组成,气魄雄浑,含义精深,极有鼓舞性,一时传为佳话。
题船山土室联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赏析】
王于明亡后隐居于衡阳石船山,此联表明其气节。上下联首的“清”、“明”即代指清朝、明朝。
赠汤增璧联
黄兴
立节可为千载道
成文自足一家言
【赏析】
上联讲节操,称汤人品高尚;下联讲文才,称其文章自成体系。立节:树立品节。一家言: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说,司马迁《报任安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赠王起联
夏承焘
三五夜月朗风清与卿同梦
九万里天空海阔容我双飞
【赏析】
上下联前半句起铺垫作用,表现主题着重在后半句。“与卿同梦”,写所想一致,所谓心有灵犀是也。“容我双飞”,写志存高远。我,复指我们。二人双双在万里长天翱翔,共达理想境界。情真,是该联最大特点。
教人处事、读书联
周恩来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赏析】
古人以“肝胆”“肝胆相照”谓朋友间真诚相待。上联所说的“有肝胆人”,即有崇高理想,有远大抱负,有刚毅性格,有勇敢精神,有正义感的人。无数事例说明,与这样的人共事,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同甘共苦,为着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并肩战斗。下联论述了实践出真知的读书之道。即读书不可忽视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必须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事实证明,善读书,不唯书,把“有字书”与“无字书”结合起来读,是丰富知识,取得成果的重要准则。此联讲处世之道,谈读书之理,言简意赅,气魄非凡,催人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