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蒲萄浆,密以上王。尔时,大王食饮浆,求水漱口。
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时阿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犍连、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时阿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注释】
尔时:此时,这时。这里指佛说法之时。
阿世:亦译“阿贳”、“阿多设咄路”等,意译“未生怨”。传说未生时相师占卜其长大害父,故名。据《长阿含经》卷十九、《善见律毗婆沙》、《观无量寿佛经》卷一等载,其人为释迦佛在世时摩揭陀国国王,与背叛佛陀的提婆达多密谋害父囚母篡位,即位后,因吞并诸小国而威震古印度。后遍体生疮,久治不愈,在耆婆指点下至佛所忏悔才恢复健康,从此立誓皈依佛门。释迦牟尼佛逝世后,资助由迦叶主持的佛教第一次结集,为参加结集的僧人提供衣食,卧具等,成为护法王。
调达:亦译“提婆达兜”、“婆达多”、“地婆达多”、“地婆达兜”等。相传其生时人天之心皆忽惊热,故又译“调达”,意译“天然”、“天授”。据《佛本行集经》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六和《增一阿含经》卷五、卷九等载,为释迦牟尼叔父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初随释迦牟尼出家为弟子,十二年间坐禅入定,同其弟阿难听法,辩才甚佳。《出曜经》卷十五记载:“世尊知彼恶意,说四非常法,不许通法。去至舍利弗目犍连所,二比丘亦同佛。调达念阿难我弟,彼必教我。诣阿难所请,阿难为说其法。调达闻已,在闲处专心一意,由粗入细,以心举身,以身举心,身心俱合,渐渐离地,乃至石壁无碍”。至此,自称“大师”,自立僧团,反对释迦牟尼。并以“五法”代替“八正道”,认为修此“五法”,可速证涅。据《婆沙论》记载,这“五法”是:“终身穿粪扫衣;终生以乞食为生;终生每天中午吃一顿饭;终生露宿地坐;终生不食一切鱼肉血味、盐、酥乳”等。是印度佛教史上最早分裂僧团者。
恶友之教:恶友—坏朋友、用心险恶的朋友,教—教唆。
执:捉拿,拘捕。
频婆娑罗:亦译“频婆罗”、“瓶沙”、“沙”等,意译“影坚”、“影胜”、“影牢”。据《佛本行集经·劝受世利品》、《中阿含经·频娑罗品》等载,为古印度摩揭陀国国王。据说,释迦牟尼未悟道得法时,曾遣使者对释迦言:“悉达太子若为圣王,我当臣属。若不乐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愿先来至此王舍城,说法度人,供我受养。”佛陀悟道后,敬请入王舍城,于城外亲迎,并聆听佛之教诲。后将城中最好的竹林精舍捐助给释迦牟尼佛作为传教场所。是最早皈依佛教的国王。后被其子阿世王幽闭,惨死狱中。
璎珞:音,贯穿珠玉而成的装饰品,多用于颈饰。《妙法莲花经·普门品》中曾有“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而以与之”之语。也比喻丛花,苏轼《玉盘盂》诗云:“两寺妆成宝璎珞,一枝争看玉盘盂。”
蒲:同“葡”。
合掌:又称“合十”、“合爪”。原为古印度的一般礼节,佛教沿用之。左右掌相对合,十指并拢,置于胸前,表示由衷的敬意。《观音义疏》中这样解释:“合掌者,此方以拱手为恭,外国以合掌为敬。手本二边,今合为一,表示不敢散诞,专至一心,一心相当故,以此表敬也。”《法苑珠林》载:“当令一心合十指爪掌,供养释师子。或云,叉手白佛言者,皆是敛容呈恭,制心不令驰散。然心使难防,故制掌合一心也。”合掌而交叉手指,称作“合掌叉手”,密宗称之为“金刚合掌”。《无量寿经》中亦有“合掌叉手,赞叹诸法”的说法。后来,密宗将合掌之式分为十二种,称“十二合掌”:1.坚实合掌。2.虚心合掌。3.如未开莲合掌。4.初割莲合掌。5.显露合掌。6.持水合掌。7.归命合掌。8.反叉合掌。9.反背互相著合掌。10.横柱合掌。11.覆手向下合掌。12.覆手合掌。认为“十二合掌”是一切契印的根本,古称之为“印母”。
礼:即礼拜。梵文“伴谈”、“和南”和“那谟悉羯罗”的意译。佛教名词。“致敬”的意思。《大唐西域记》记载:“致敬方式,其仪九等:1.发言慰问。2.俯首示敬。3.举手高揖。4.合掌平拱。5.屈膝。6.长跪。7.手膝踞地。8.五轮俱屈。9.五体投地。”在古印度,以上致敬礼拜的形式很流行,后为佛教沿用。
佛教徒最普通的礼节就是“合掌”。十指并拢,左右合掌,放在胸前,表示衷心的敬意。这原是古印度的一般礼节,后佛教沿用。《法华经·譬喻品》说:“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
佛教徒最常见的礼节是“问讯”。以两手相屈,曲腰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来,两手拱齐眉,叫做“问讯”。此外,合掌作揖,口问“安否”,也称为“问讯”。《法华经·从地涌出品》说:“是四菩萨于其众中,最为上首唱导之师,在大众前,各共合掌观释迦牟尼佛而问讯言:‘世尊少病少恼安乐行不?所应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劳耶。”
佛教的最高礼节是“顶礼”。《释门归敬仪》载:“经律文中,多云‘头面礼足’,或云‘顶礼佛足’者,我所高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也。”行“顶礼”时,两肘、两膝和头着地,称为“五体投地”或“五轮投地”,而后用头顶礼尊者的脚,因此叫“顶礼”。佛经中也称之为“顶礼佛足”或“头面礼足”。如果佛本人不在场,而向佛像行礼,则以二掌过额、承空,以表示头触佛脚。《无量寿经》中叙述了阿难行“顶礼”时毕恭毕敬的神情:“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圆觉经》也有类似的记载:“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佛教规定比丘实行“互跪礼”。《释门归敬仪》说:“僧是丈夫,刚干事立,故制互跪。”左右两膝,交互跪地,所以叫“互跪”。《释门归敬仪》解释:“言互跪者,左右两膝交互跪地。……经中以行事经久,苦弊集身,左右两膝,交互而跪。”规定比丘尼实行“长跪礼”。《释门归敬仪》说:“尼是女弱,翘苦易劳,故令长跪。”两膝一齐着地,两胫翘空,两脚指柱地,挺身,称作“长跪”。
世尊:梵文“薄伽梵”或“婆伽婆”的意译。意即世间众生所尊崇者。本为印度婆罗门教对于长者的尊称,佛教用以尊称佛祖释迦牟尼。《大乘义章》卷二十言:“佛备众德,为世钦重,故号世尊”。亦有经典将此尊称归于佛“十号”之一。所谓“十号”,指释迦牟尼的十大名号,它们是:1.如来——乘如实正道来成正觉。2.应供——应享受人、天的供养。3.正遍知——能够正确遍知一切事物。4.明行足——“明”指能知过去世的“宿命明”,能知未来世的“天眼明”,能解脱断尽烦恼的“漏尽明”等“三明”。“行”即身、口、意三业。佛徒认为,只有佛三明之行具足圆满,故名。5.善逝——灭生死,得涅之果。6.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并从世间获得彻底解脱。7.无上士——世间至高无上的尊贵者。8.调御丈夫——善于说教,并引导世间修行者入善道、趋涅。9.天人师——人、天之导师。10.佛世尊——世间所尊之圆满成佛者。
大目犍连:即“摩诃目犍连”,简称“目连”。旧译“摩诃目犍罗夜那”,意译“采菽氏”。据《佛本行集经·舍利目连因缘品》、《增一阿含经》卷三记载:为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郊人,属婆罗门种姓。初与舍利弗领徒一百余人为六师外道,后率弟子皈依佛陀,为其十大弟子之一。据传,在佛弟子中神通最大,故称“神通第一”,能飞上兜率天,后入罗阅城乞食时,被反佛教的婆罗门众杖击致死。《盂兰盆经》中所载其救母之事在我国广为流传。“盂兰盆”,梵文音译,意为“救倒悬”。据经载,目连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求佛救度。佛言因其母罪业深重,一人之力无以救赎,让目连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结束之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求他们的神威道力救助其母。目连照办,果然母亲得救。这一故事中所含孝敬双亲的思想很快为中国佛教徒认同,南朝梁武帝始设盂兰盆会,施斋供僧,很快在“孝为先”的汉地风行,并渐渐发展为祭鬼,追祭祖先亡灵的法会,届时,还有放河灯,焚法船之类的活动。
慈悲:佛教用语。把佛、菩萨爱护众生、给与欢乐称作“慈”(与乐);怜悯众生、拔除苦难称作“悲”(拔苦)。大乘、小乘对之有不同的见解:小乘佛教禅观“四无量”中有慈、悲两种禅定,各以修慈心、修悲心为禅观内容,也称为慈观、悲观,合称“慈悲观”,认为,修行此观即可克制恚。大乘佛教则认为小乘佛教的慈悲是小慈小悲,大乘的慈悲才是大慈大悲。《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苦、心苦,怜愍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念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愍众生苦,亦能令脱苦。”也就是说,大乘的慈悲已超出禅观范围,可以使众生“得乐”、“脱苦”。大乘佛教以此作为异于小乘,进入世间“普渡众生”的重要依据,主张“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依据慈悲程度的不同,大乘将之分为三种慈悲:1.“众生缘慈悲”,为小悲,以一慈悲之心视十方五道众生,此为凡夫的慈悲。2.“法缘慈悲”,为中悲,觉悟到诸法无我之理所起的慈悲,此为声闻、缘觉及初地以上菩萨的慈悲。3.“无缘慈悲”,为大慈悲,离一切差别,不住于有为无为性之中,不住于过去现在未来世之中,知诸缘不实,颠倒虚妄,故心无所缘;但佛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著诸法,取舍分别,故心无众生缘,使一切众生自然获拔苦与乐之益,名无缘慈悲,此为佛的慈悲。统称三缘慈悲,简称“三慈”。
慈悲为别人谋福利,为众生解除痛苦,所以具慈悲心者有许多好处,据《檀特罗经》载,慈悲有“五利”:1.刀不伤。2.毒不害。3.火不烧。4.水不没。5.恶见善。《法句经》则称,慈悲有“十二利”:1.福常随身。2.卧安。3.觉安。4.不见恶梦。5.天护。6.人爱。7.不毒。8.不兵。9.水不丧。10.火不丧。11.在所得利。12.死升梵天。
八戒:佛教名词。全称“八关斋戒”,亦称“八斋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条戒律。鉴于在家教徒为俗务所缠,难以每日坚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故而规定每月有六天斋日,期间要远离一切声色尘嚣,除遵守五戒外,还增加了三戒。据《中阿含经》卷五十五,《俱舍论》卷十四等记载,它们是“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装饰打扮及观听歌舞”;“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吃饭)”。前七为戒,第八为斋。八戒比五戒要求更严,但它不像五戒那样需终身受持,而是临时奉行,一月中多者几天,最少者一昼夜。受戒期间,过一种近似僧人的宗教生活。
隼:音,一种凶猛的鸟,也叫“鹘”。
尊者:梵文“阿梨耶”的意译,亦译“圣者”。佛教称谓,指僧人中德、智兼备者,这些人往往受他人尊敬,故称尊者。《行事钞》卷下三载:“下座称上座为尊者,上座称下座为慧命。”
富楼那:全称“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意译“满慈子”。从母得名。据《佛本行集经·富楼那出家品》、《增一阿含经》卷三等载,为迦毗罗卫人,系国师婆罗门之子,与30位朋友一起出家修苦行。释迦牟尼悟道后,他前往皈依,为佛“十大弟子”之一,因擅长分别义理,广说佛法,以辩才著称,故被誉为“说法第一”。
法:音译“达磨”、“达摩”。佛教名词。通指一切事物。(经中此处指佛教教义,即佛法。)《成唯识论》卷一:“法谓轨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释之为“‘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前者意谓有一定的规范或规律,人可以认识;后者意谓有自性或质的规定性。另《俱舍论光记》卷一解:“释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谓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变;二轨生胜解,如无常等生人无常等解。”《大乘义章》解:“法义不同,泛释有二,一自体为法,二者轨则名法。”也就是说,作为“法”有两个方面的规定,一具有自身的规定性,二能为轨范,使人理解。佛教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无论大小,真假、有形无形,都各自具有特定的,恒常不变的自性,并由此而能为轨范,使人得以理解。
在佛教典籍中,“法”大致有三种用法:1.指佛的教法,或称佛法,如“佛、法、僧”三宝中的“法”指佛教真理,即佛教教义,基本理论主要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法印”等。(详见词条“三归”)2.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存在的和不存在的、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等等,如说“一切法”、“三世诸法”等就是这一意思。3.特指某一事物和现象,如说“心法”、“色法”等。
“法”的分类很多:各派通讲的有蕴、处、界三科,小乘有部讲五位七十五法,大乘瑜伽行派和法相宗讲五位百法。所谓“蕴”即“五蕴”(又称“五众”、“五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狭义为现实人的代称,广义指物质世界(色蕴)和精神世界(其余四蕴)的总和,是佛教全部教义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所谓“处”即“十二处”(又称“十二人”)——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佛教认为“十二处”是产生“心”和“心所”之处。所谓“界”指“十八界”,指六根,六境、和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它是佛教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的一切现象所作的分类,包括能够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以及由此生起的六识。三科是佛教教诫学徒所分的科目,他们要求从这三个方面观察人及其面对的世界,目的在根据“愚夫”迷悟的不同情况,破“我执”之谬、立“无我”之理。
所谓“五位法”是小乘有部和大乘瑜伽行派及法相宗对世俗世界及其设想的彼岸世界的一切现象所作的五种分类。它们是:1.色法——有质碍或变碍之物,可引起贪欲爱乐,包括3类11种:五眼(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无表色。2.心法——又名“心王”,指精神作用的主体。小乘有部认为心法有17种,而瑜伽行派和法相宗原则认为有8种。3.心所有法——又称“心所”、“心数”、“心听法”,指相应于心法而起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现象,为“心”所有,故名。小乘有部认为“心所有法”有6类46种,而瑜伽行派及法相宗则分之为6类51种。4.心不相应行法——亦称“不相应行法”,略称“不相应法”,指既不属于“色”,亦不属于“心”的有生灭变化的现象,故称“心不相应”。又因此法为五蕴中行蕴所摄,故全称为“心不相应行。”小乘有部认为此法为14种,而瑜伽行派和法相宗则分之为24种。5.无为法——亦称“无为”,与“有为”相对,指非因缘和合形成,无生灭变化的绝对存在,原是“涅”的异名。小乘有部认为无为法有3种,而瑜伽行宗及法相宗则认为有6种。
另外,“法”作为合成词的一部分,在佛教用语中组词活跃,用途十分广泛:释迦牟尼是佛教教法之主,被尊为“法帝”、“法王”。居法王之后的菩萨,如文殊尊为“法王子”或“法臣”。精通经典理论并能讲解佛经者,被尊为“法师”。佛教经典称作“法典”。讲解佛典,称作“说法”。称说法时的文句为“法文”,说法时的声音为“法音”。举行诵经、供佛、施斋僧等仪式,称作“法事”。说法供佛的集会,称作“法会”。佛教仪式中使用的钟、鼓、铙、钹、引磬、木鱼等器物,称作“法器”。佛家寺院称作“法宇”,正法的殿堂,称作“法殿”。佛门弟子受戒之时,由师授的戒名,称作“法号”,甚至连信佛的大众,也被称作“法众”。
不仅如此,佛教还用“法”字,对深奥难懂的佛理,佛教故事,作了许多生动譬喻:以“法山”喻佛法高大;以“法海”喻佛法广大难测;以“法舟”喻佛法能渡人出苦海;以“法雨”喻妙法犹如雨露滋润众生;以“法水”喻妙法犹如清水法去烦恼之垢;以“法乳”喻妙法犹如母乳哺育弟子;以“法镜”喻法能照物;以“法灯”喻正法能照破世之冥;以“法城”喻正法坚如城堡能遮防非法;以“法幢”喻妙法高耸如幢之上出;以“法印”喻妙法像印玺真实而不变动;以“法树”喻学法像栽树能获涅之果;以“法药”喻妙法能医众生的疾苦;以“法桥”喻大法如桥能渡人过生死大河;以“法剑”喻说佛法有断烦恼之用;以“法财”喻佛法能利润如财;以“法宝”喻佛法重如世上财宝……如此种种,真可谓“佛法无边”。
如是:如此,像这样。
沙门:梵文音译“沙门那”之略称,亦译“室罗未”、“娑门”、“桑门”等,意译“勤劳”、“功劳”、“劬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等。佛教称谓。本为古印度反婆罗门教思潮各个派别出家者的通称,佛教盛行后专指佛教僧侣。据《俱舍论》卷十五载,有四种沙门:1.胜道沙门,意谓行道殊胜,指佛与独觉(即缘觉)。2.示道沙门,意为善说佛法者,如舍利弗等。3.命道沙门,指修诸善业,依“道”为生者。4.污道沙门,指坏道沙门,违背佛道者。此外,《瑜伽论》等亦列有四种沙门,与此大同小异。
【译文】
那时,著名的王舍城中有位名叫阿世的太子,他听信用心险恶的“朋友”调达的教唆,将父王频婆娑罗拘捕监禁,把他关押在戒备森严的七重密室中,下令不许诸位大臣靠近半步,违者当诛,准备活活地饿死自己的父王。
国王的夫人、也就是阿世的母亲韦提希,一向对频婆娑罗大王恭敬忠顺。听到大王被儿子幽闭囚禁的消息,恐其因饿致死,就将身体沐浴得干干净净,然后涂抹上酥蜜和炒面,又在璎珞宝冠中盛藏上葡萄汁,悄悄地借探监之名供给频婆娑罗王。
国王吃过酥蜜和炒面,喝完葡萄汁,向守门人要了一些水漱口。漱完口后,朝耆崛方向恭恭敬敬地双手合十,礼拜佛祖,并虔诚地自语道:“大目犍连啊,我最亲密的朋友,希望你发慈悲之心,来授于我八关斋戒。”话音刚落,大目犍连就像雄鹰一样起飞,旋即来到幽闭频婆娑罗王的室内,向大王传授八关斋戒,以后日日如此。佛陀世尊还派遣富楼那尊者为大王演说佛法。像这样经过了21天,大王因食酥蜜炒面和听闻佛法的缘故,不仅没锇死,反而比以前心平气和、容颜悦人。
这时,阿世问看守:“父王现在还活着吗?”看守回答说:“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酥蜜和炒面,璎珞宝冠里盛藏着葡萄浆,天天送来给频婆娑罗大王食用。沙门目犍连和富楼那尊者从空中而来,给大王演说佛法。我们根本无能力禁止。”阿世一听,怒不可遏,忿恨自己的母亲、国太夫人韦提希。他恶恨恨地说:“我母亲是贼,与那老贼为伍。还有沙门目犍连那些坏蛋,以迷惑人心的咒术,让那个可恶的父王这么多天还不死”。说完,即拔出锋利的剑,想去处死自己的母亲。
【说明】
此节经文为《观无量寿佛经》序分中的别序部分的第一段。
别序是相对序分中的“通序”而言的。意谓:此中所叙内容虽为序而有别于其他经。佛教称这一部分为“发起序”,以我们今天的行文习惯看,别序属正宗分之前的铺垫,它交代了事件发生前的具体情况,在全经中地位十分重要。
《观无量寿佛经》的别序比较长,此节为其第一段。述说王舍城太子受提婆达多教唆,幽禁父王,并欲加害想方设法帮助父王的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