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25200000040

第40章 南中纷扰

巍峨的峰顶,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高处遥望着味县。那是益州郡的郡治,南中七郡的中心。

身影是李恢,庲降都督,也就是掌管南中的都督。李恢是益州建宁(原益州郡)俞元县大族。在这里他有自己的宗族,拥有部曲武装。

但他必须在平夷县时刻监视着南中的动向。

这是一个纷纷扰扰的地区。不仅在于它的地域辽阔,更重要的是这里蛮夷混杂,号称‘百夷之乡’。

对面通向南中的道路全是崇山峻岭。在山野间行走高歌的是一群邛都夷。西南诸夷,邛都乃大。李恢久居建宁,对这一带的风土部族了如指掌。邛都夷发髻如椎,前襟向左(左衽),不同于中原汉族衣襟向右(右衽)。这是少数民族的风俗,掌控其族,必须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

南中七郡益州郡最为杂乱。这里不仅部族众多,而且有个地头蛇雍闿为祸。与李恢一样,雍闿也是益州郡大族。即便放眼南中地区,雍家也算得上赫赫有名的望族。他是汉朝什邡侯雍齿的后代。雍家世受汉恩,声名显赫,自是南中其他郡各家族不可比拟的。

刘备入川,对于偏远的南中地区鞭长莫及。于是任命雍闿为益州郡太守,也是希望雍家不忘汉恩。但是骄奢狡猾的雍闿因为天高皇帝远,竟然不尊王化,独霸一方,摇动西南诸夷,阴谋叛乱。

刘备遵照汉制在南中设置庲降都督。章武元年邓方逝世,李恢毛遂自荐,来到平夷县。

这两年李恢对南中的局势越发担忧。就在去年,雍闿公然造反。这令成都朝廷十分震惊,于是派遣精明能干的张裔到益州做郡守,不料反被叛贼擒获。雍闿向孙权称臣,就解持张裔到江东,作为称臣的礼物。张裔不屈服孙权的威逼利诱,被流放江东。

也就是这一年,雍闿煽动越嶲太守夷王高定谋反,攻打新道县被马忠、诸葛迷击退。

南中局势风雨飘摇。作为都督的李恢愁得白发多了一圈。李恢部曲不多,难以深入偏远的南中镇压反叛,他唯一冀望的只有来自成都的军队。

援军一直没见踪影,得到的竟是长子李遗从永安带回的消息:陛下病逝。

刘备对李恢有知遇之恩,李恢对刘备的前途也是十分看好。早在任职益州郡督邮时,李恢就看出当时的州牧刘璋必败。于是弃暗投明,假称郡使,拜见刘备。招降马超立功,官拜益州牧功曹书佐主簿。后来被人诬陷谋反,刘备充分信任他,升迁为别驾从事。陛下知人善用,宽厚弘雅,一代明君。为何天不佑人,不幸早逝。回忆往事的点点滴滴,李恢深有感慨。

“陛下,请让臣为你三拜祭奠!”李恢痛哭流涕,遥向永安方向跪倒,行三拜大礼。然后盘膝而坐,目光依旧注视着南中地区。

那是刘备的重托,那是他报答刘备的地方。他永远忘不了那个细雨纷飞的日子,刘备送他出成都十里外。陛下握着自己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德昂(李恢字德昂),朕把南中托付你啦!”

陛下,臣李恢是有心杀贼,力不能逮啊!臣李恢对不起您!

“成都那边怎么样?”远望南中,头也不回。无论成都发生什么天翻地覆的事情,李恢的注意力始终在南中地区。他坚信朝廷还有丞相诸葛亮,丞相才智过人,他绝不会忽略南中这块宝贵的资源地区。

南中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在战争时期相当重要。这里有英勇好斗的叟人和善于射击的板盾蛮,彝族六祖之一的济火部如能为我所用也是不可轻视的战斗力。南中有善于驮物的西南马,它们能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南中越巂的定苲、台登、白水盛产盐铁和漆,足以充实国库。

“太子即位,诸葛丞相和都护李严奉遗诏辅政。”李遗如实禀告,旋即补充道:“听说新陛下要大封功臣。此刻的成都恐怕百僚们都沉浸在封赏中,谁又会顾及南中。父亲这三年窝在南中这个鬼地方,才能难施,怕是封赏比别人少许多。”

李恢黯然:遗儿追求的是封赏,哪里明白为父的苦心。这样的儿子将来怎能成为国家栋梁?

“不,朝廷一定不会忘记我的功劳,丞相一定不会遗忘南中的混乱。成都的援军很快就会到达这里。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等待封赏,而是训练部曲,充实粮草。”李恢望着山谷之间的平夷县城,那里驻扎着自己的部曲,那里是南征的根据地。

远隔万里的成都。

都护李严抓着一张纸,气极败坏,怒吼道:“好一个骄黠的雍闿,我作书六纸,申明大义,解喻厉害。无非是要他迷途知返,以免败坏雍家声誉。他居然桀骜怠慢!”

李严久居西蜀,与雍闿有过一面之缘。他作书六纸发送益州郡,本意是试探雍闿,看他能否悔过。现在读完回信,知道雍闿毫无悔改之意。雍闿只回答一纸说:“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

心腹狐忠急忙劝解,李严脸色通红,怒气未消,一拂袖径奔皇宫。

宫里宫外忙成一团。刘禅即位不久,正大肆封赏群臣。诏书不断从宫内发出,送至各地。整个益州的臣民都殷切期盼陛下的封赐。

“启奏陛下,都护大人求见!”

“李严见朕为了何事?莫非来讨封赏?”刘禅微微抬头,闲暇养神的双眼缓缓睁开,不紧不慢地对主管封赏的尚书邓芝说道:“你们都赏到谁来啦?还有几个轮到都护大人?”

邓芝茫然地望着刘禅,心道:原来刚才陛下都睡着了,难怪不记得封赏谁。恭敬地回答说:“丞相不是对陛下说过,九卿和重要大臣的封赏轮到最后么?”

刘禅‘哦’了声,缓缓说道:“那李都护为什么找朕?告诉都护,朕现在没空。有什么要事,先找诸葛丞相商议,再由朕定夺!”

“都护大人请先回,陛下有要紧公务。若有大事,可先与丞相商议。”黄门侍郎原话转告。

封赏之事,本由尚书台主持。可刘禅居然交给诸葛亮管理,不让尚书令主持封赏事宜。如今又借故不见,李严心里憋闷。叹口气,心想:我李正方与他诸葛亮同为托孤重臣,为什么处境迥异。

心头委屈,狐忠等人又劝他回府。李严心系南中,不听他人劝阻,独自上马飞奔丞相府。

丞相府门前也是车水马龙。

与都护府门可罗雀的冷清相比,直叫李严心酸。暗骂道:这帮趋炎附势的小人。他把马拴在一边,诸葛平远远地笑容满面迎上前来,热忱地说道:“都护大人好,丞相每日嘱咐在下,若是都护大人前来,必须第一个迎接。大人快请入内吧!”一面唤人替李严栓马,一面嘱咐仆人道:“快去禀报丞相,都护大人来了。去招呼下人,准备上好的清茶,休得怠慢!”

李严心头一热:丞相待正方远胜陛下待我。

见到诸葛亮,这位倍受敬爱的丞相憔悴许多。数日不见,他的额头依稀生出白发。诸葛亮的身边围着许多大臣,可谓众星捧月。他的下首第一个席位空着,显是早已为自己准备的。

“正方,快请坐!”诸葛亮起身,充满敬意地迎前三步,挽着李严的手,扶他坐下,热情地笑道,“正方必是为南中之事前来。亮适才正与诸位商讨此事哩。”

没想到什么事情都瞒不过诸葛丞相,看来丞相久候我啦。李严心存感动,说道:“不知最近陛下忙于何事,臣想禀奏南中的事情,陛下不肯见臣,要我劳烦丞相。”怨气统统归结到刘禅身上,只在心头。然而话语委婉,看不出半点冲动。

“国家大事,何谓劳烦。我与正方同是顾命大臣,应该一心向公,不敢有私。陛下和臣计议,让尚书邓芝代办封赏事宜。都护大人还要与群臣共商政务大事呢!正方与雍闿作书可有回信?”诸葛亮扫视在场群臣。这里不乏功曹撰属、尚书侍中、九卿权臣、将军校尉。这话本是对李严说的,其实也是谆谆教导蜀汉的官吏。

提起回书,李严就气得咬牙切齿,大怒道:“雍闿反志已决,分明是不肯回头。请丞相上奏陛下,给臣军马,克日平复。”

诸葛亮见李严难得如此失态,深深感动他对国家的忠诚,对敌人的痛恨。但现在他想给李严军马,苦于国库空虚,士民疲敝,也是有心无力。

“对于乱国叛敌之辈,亮深恶痛绝。诛杀雍闿,我绝无异议。但南中道路幽远,非一朝一夕就能平定。前日文仪(王连字文仪)单程回成都,就是因为国库空虚,担心陛下贸然兴兵。”从怒发冲冠到平心静气,诸葛亮将疾恶如仇和顾全大局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就连一旁站着的诸葛迷也不禁钦佩。

王连,南阳人。曾为司盐校尉,简选人才,迁升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盐府如故。这些年他执掌盐铁大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对国库收入比其他人更加清楚。这使他能够清醒地意识到朝廷最近不能随便用兵。前日回成都,和诸葛亮商谈一夜,就是劝他不可大动干戈。

可是群臣只知道兴兵平叛,不晓得国库空虚。李严聪明过人,一下就悟出话中内涵,用兵之事不便再提。可他也不甘心,说道:“中军不动,臣愿领郡兵征讨。以前马忠将军不是用几千巴西兵就击退过高定。”李严的目光移向马忠,区区马忠就能办到用部曲克敌,我堂堂李严难道就比他差。

江州撤回一万军队,加上征募的戍卒,以及先前成都周边的部队。仅成都的中军数量就达到三万以上。抽调一万兵力不成难题,但成都与南中相隔遥远,路途粮草运输和武器箭矢增补更换,以及士兵生活用品的调拨和搬运,这才是李严担忧的。他主张利用益州李恢部和邻近的健为郡、巴西郡守军征伐南中。

“正方,以你的军事才能平定南中绰绰有余。但你能保证永远呆在那个不毛之地?”诸葛亮的问题令人震惊。

“这……丞相……担心南中收而复叛?”李严的智慧让诸葛亮十分赏识,他能很快领会诸葛亮的意思。

诸葛亮点点头,转向马忠,唤道:“德信,你深知南中风化。你来说吧!”

马忠还在巴西时就十分重视南中地理,他让人打探南中情报数年小有成就。此刻国家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南中,正是我辈大展宏图之时。想到此意气风发,说道:“南中这个鬼地方就像埋在地下的种子,表面上看不出有多大用。只要耕耘德当,会开出殷殷果实。”马忠喜欢开玩笑,就用种地比喻对待南中。

群臣笑了,都认为马忠出身贫微,只晓得种地犁田。开口一句‘种子’,闭口一句‘果实’,就像乡下人说话没艺术。只有诸葛亮和义弟诸葛迷清楚,马忠有才能,也懂‘艺术’。

“什么种子,什么耕耘。我们商议的是国家大事,不是种田。”李严着急,南中十万火急,哪里还有空闲讨论些杂七杂八的事。

诸葛迷劝道:“都护大人莫急,请听马将军高论。”一个鼓励的眼色投向马忠,他相信义兄是块金子,距离发光的时间不远。

马忠微笑道:“南中在大渡河以南,方圆千里,地广人稀。苦于山地丘陵众多,农业不兴。西南夷和南蛮混杂,另有百濮。其中西南夷最著名的有‘夜郎、滇、邛都、嶲、昆明、徙、苲都、冉龙、白马、哀牢’部。通常分居各地,不相往来。因而夷人虽众,却是各自为战,并且人心不齐。分化瓦解乃上策。夷人不好勇斗,素来敬畏大汉。若能得其魁首,余众可招抚安定。此外南蛮部落有‘板盾蛮、巴郡蛮、武陵蛮’,还有百濮杂处其间。蛮夷之间矛盾不断,若能以蛮制夷,不失为上策。”言简意赅,马忠向诸葛亮和李严道出平定南中的上策。

诸葛迷惊讶地注视着马忠。他的这位义兄没想到对南中局势的了解比自己这个读过多年史料的现代人还深刻。心道:义兄,你整日埋怨怀才不用。现在你的平南方略一出,诸葛丞相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啦。

“好一个马德信,真是国家栋梁。”李严由衷地称赞道。马忠对南中了如指掌,让人不得不佩服之至。

“此天赐陛下平定蛮夷!”诸葛亮搂着马忠魁梧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亮愿意拜德信为门下督,替国家镇定南面,亮无忧矣!”

“马忠誓死不负丞相重托!”马忠终于扬眉吐气,大吐平生之快。

“对于平定南中,大家有什么妙计?”诸葛亮环顾四周,有马忠的情报,征讨南中的艰巨骤然减轻。

群臣无人应答。出奇制胜不是众人的长处。

诸葛迷跃跃欲试,昂然出列奏道:“臣不才,愿献隔岸观火之计。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语出不凡,简短两句就道出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一。

“隔岸观火?妙计啊!不知孔惑如何实施?”诸葛亮暗暗点头,他思索的也正是此计,不想座中还有高人。当他发现说话的是诸葛迷时,大为赞许。

诸葛迷也不开门见山,转个大弯笑道:“丞相可知曹操当年怎么杀袁氏兄弟?”

“假借公孙康之手。孔惑要借谁之手杀雍闿、高定?”诸葛亮奇怪,借谁刀杀人。

“先令人深入南中,将豪帅夷王记录在案。可使人告诫南中蛮夷、豪帅:丞相深明大义,知道诸位本无叛心,奈何贼人势大迫于形势所逼。天兵来临玉石俱焚,丞相不忍心诸位遭到牵连。若有归汉之意者,官复原位,减免赋税,等到天兵降临弃暗投明以作内应。不但赦免先前罪行,还可论功行赏。”

就在群臣满面疑惑时,诸葛迷又补充道:“如此,南中贼寇人人寻求自保,必会留条后路。贼首怀疑部下有异心,上下不和,其势定然削弱。彼内部不和,我军方好从中取事。”

有人点头赞同。诸葛亮的眼神一亮,此计不错。

“暴戾恣睢,其势自毙。等待大军南下,利诱贼人,使其内乱。不等丞相出手,雍闿、高定就会摆在丞相案几。”说完,诸葛迷长舒口气,回想内中还需要修正的地方。

爱才心切,李严拍着诸葛迷的肩头,连声说道:“好计!好计!”

“兵法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孔惑则是兵战未起,心战先施。哈哈,此计立即就可实行。”诸葛亮露出欣喜的笑容。平定南中有马忠和诸葛迷为辅,大事有望。

同类推荐
  • 三国冕

    三国冕

    奸佞当道,君上昏聩,天道不复,汉室将倾,烽火天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自汉末细数九十六载,天下纷争,民不聊生,人如刍狗,今朝生明朝死,此是谓三国。一个平常的早上,一片晴朗的天空,历史的车轮,慢慢偏离了它原来的轨迹······
  • 开心小三国

    开心小三国

    一个从三国穿越而来的小说。小小三国,开心学院会发生什么事情敬请期待。。。。。
  • 宋江山:金戈铁马下的海市蜃楼

    宋江山:金戈铁马下的海市蜃楼

    本书分为《金瓯缺》和《偏安恨》上下两编,共四章,以历史人物为核心线索,分别讲述北宋与辽、北宋与西夏以及南宋与金、南宋与元之间的战和交锋岁月,力求从大历史的视角来叙说宋朝与周围多个并立政权的复杂关系。 本书选择的人物,都是风云变幻中的人物,因此这其中的人物有两层内容:一是人物本人的血肉命运;二是人物透视的视角,折射出大时代的风云。因而本书既是一本关于历史风云人物的书,也是一本两宋时局的书,着重讲述了两宋的外患。所谓弱国无外交,外患从来就是起自内忧,本书也涉及宋朝自建国到灭亡的内政,涵盖了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林林总总的人物。 历史,从来就不该被忘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 三国之权倾亚非欧

    三国之权倾亚非欧

    他姓孙名权,本该是东吴最有权势的第一人,但就因为哥哥临终前的那句‘汝年幼,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当问公瑾’,让他的权力陷入空前的架空,周瑜把持三军,张昭手握财政,江东子弟只知文有张子布,武有周公瑾,何曾听说江东是孙氏的天下?公元200年,对于西方的罗马帝国和东方的大汉帝国来说都进入到生死存亡的危机当中,一个来自21世纪的灵魂附着在刚刚接手江东的孙权身上,一声惊天怒吼从建邺城发出,“我姓孙名权,自当权倾天下,权倾亚非欧,权倾整个世界!”
  •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通俗演义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
热门推荐
  • 特殊调查局

    特殊调查局

    未来世界,因为基因突变,诞生一批拥有不一能力强者,称为异能人。异能人与人类,共同生活在世界政府监管下,由法律、信仰、科技共同统治。然而,能力越强,欲望越大,一批妄图占有世界的异能人,小丑、兽行人、塞恩斯走上舞台。世界政府风雨飘摇,等待异能人中善类重建未来。
  • 惑乱天下:楚鄞王妃

    惑乱天下:楚鄞王妃

    她是灵族圣女,也是北狄公主,传言将她卷入纷争“得灵族圣女的天下”。四国鼎立,万世纷争,战争不断,政权交替,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的境地。他一朝王爷,清影素衣,一身月华,虽有储君之位,却不问世事。在天下爱恨情仇的背后,却有着一个巨大的阴谋,最后,是复灵族王朝?还是与归人并肩看世繁华?
  • 恶魔校草,独宠小甜心

    恶魔校草,独宠小甜心

    “听说你对我有所不满”。面前的少年邪魅的一笑,“我要控诉你,你总是欺负我”。少女扬起头,小脸上出现愤怒的神情,可还是显得呆萌,少年听了少女的话,不怒反笑,“欺负你,是因为喜欢你啊”。
  • 强仙路

    强仙路

    上古星门炼入神识,经脉俱废的少年炼脉重生,修假死境,炼《中脉诀》,踏上强者路!阵法主攻,铭纹专修,丹道最强,炼器更棒......修真界,实力,就是生存的法则。
  • 农门恶女升职记

    农门恶女升职记

    从二十一世纪到来的凤凰女韩清漪同样的穿越。同样是种田,人家种田赚大钱,她种田被封杀。同样的是霸道总裁爱上我,人家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她是同几个女人厮杀。同样是空间宝贝,人家的是稀世奇珍,她的空间住着鬼。-本书前面种田,后面宅斗,慎入。-------新坑川西匪事,为大家带来一段民国姐妹花的爱横情仇,欢迎新老读者朋友们阅读
  • 奇术大陆

    奇术大陆

    奇术大陆,一部以术法争鸣为主线,以谈情说爱为副线,以改变世界为副副线的超玄幻非人气小说。错过它,你将与时代脱伍,错过它,你将后悔终生,错过它,你的人生将永留遗憾。作者友情提示:本书美女如云,天才林立,笑点很多,节操很低,热衷冲突,偏爱对立,欢迎收藏,保证完本。等级体系:觉醒者,初级术士,高级术师,奇术领主,奇术宗师,奇术之王,奇术至尊、传奇奇术领袖……
  • 不灭武尊

    不灭武尊

    一门被视为垃圾的功法,一个被同门视作废人的修炼狂人,在得到一枚阴阳玉佩之后,一切将彻底改变。十倍修炼速度,令古飞一再突破武道极限,千百年来已被人认定的铁律,被古飞一一打破!奇迹……古飞不相信奇迹,他相信的只有血和汗,在这个武道已经没落,真正的武道奥义已经失传的腾龙大陆修炼界,且看古飞如何以武逆天,脚踏道术神通,拳打妖魔鬼怪,怀抱红颜绝色,成就不灭武尊!
  • 特种盲僧——李青

    特种盲僧——李青

    在大爆炸的一瞬间,时空之神基兰利用自己毕生的修为,把盲僧传送到了五千年前的地球。面对现代大都市,盲僧有些迷茫,他已经习惯了战斗的日子,身边除了战友就是敌人的生活。时空的命运指引着盲僧进入了部队,那个时候故事才刚刚开始,他明白了基兰校长送他过来的蕴意。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