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得明这招很阴损,不仅要打散杨家军,而且仅给杨秀清一个总教头的头衔。
拆散杨家军倒可以商量,可总教头算什么官职,看似手下有千军万马,事实上指挥不动一兵一卒,这不是拿杨秀清开涮嘛!
杨秀清简直气炸了肺,冷笑道:“洪教主好手段,真慷慨,杨某领教了。”
“杨教主若不满意,我们可以再议。”
“满意,满意得很,林冲不也做过八十万禁军教头嘛,洪教主够抬举杨某了。我谢主隆恩了,这等好消息,我须马上回去通告给众弟兄。”
杨秀清怪话连篇,说完拔腿就走。
走到门外,听听后面并无脚步声追来,心里暗骂,姓洪的,算你狠,咱们走着瞧。
朱九涛不解地问宋得明:“为何不留住他?他有五千兵马呢!”
宋得明笑而不答。
天门看出了门道,不由暗暗松一口气,他可以放心地回京城了。
前些日子,洪秀全为拉杨、石二人入伙,绞尽脑汁,如今杨秀清送上门来,宋得明却故意用激将法将他赶走,可以看出,短时期内“太平军”不会起兵造反了。
为何做出这样的判断?就在杨秀清自称有五千兵马上面。
五千精兵在战时是不可忽视的战斗力,可是若无战事,五千张嘴一天得需要多少给养?“拜上帝会”没有多少物资储备,仅靠募捐或者打家劫舍筹备一些钱粮,自身尚且难保,若骤然增加五千多人的花费,如何应对!
要是洪秀全请杨秀清来的,那没话说,打掉牙往肚中咽,再艰难也要想办法解决。如今杨秀清主动来投,那就对不住啦,要留下只能受些委屈,不愿留下请便,一朝用兵,再想办法将他请来就是。
这时,派出去刺探官兵军情的探子回来禀报,仅有那一队清兵在山坡上驻扎监视,周围并未发现异常。
这一队清兵的出现,便彻底打消了洪秀全欲强行举事的念头。
既然官府已然盯上金田,只能暂避风头,按天门的建议去做,先消停几个月,等天门由京里传不确切消息之后,再制订周全的行动计划。
天门不动声色,将金田暗藏细作的事情引到杨秀清身上,宋得明算计钱粮激走杨秀清。这是一个引子,由此开始,洪秀全煞费苦心,在金田审查可疑者,排除异己,整饬军纪,压缩开支,开展了一场残酷的正军肃奸运动。
自天门离开金田之后,洪秀全遣散清除数百不忠教众,绞杀几十个疑为奸细者。
这次整治运动,为巩固洪秀全的领袖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造就了他多疑、滥杀的凶残性格。
以至洪秀全“洪水滔天”之时,一路风卷残云,杀伐无度,动辄屠城,致使长江以南各省,十城九空。
数载之后,天京事变,杨秀清逼洪秀全封其为万岁,这便是其中一条借口。杨秀清怒斥洪秀全,造“方舟”拯救万民者,孰不知却是放出滔天洪水者;创立天国者,却正在拆掉天国的柱石屋瓦……。
这都是后话了。
道光二十九年,冬至过后,天门离开金田回京。
冬日的早晨,紫荆山下的金田村,笼罩在一层薄雾下,静谧安祥,无人走动的村中街巷,如一条僵冷的死蛇,趴在低矮的房舍底下。
街的一头,靠近山脚的关公庙里,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关公像前摆满了祭品,一炉香烧得正旺,宋得明和江晨作为司仪,分列在供桌左右,冯云山和韦昌辉等“太平军”主要首领,红巾冠带,仪态庄重,在院中站得整整齐齐。
江晨一声高唱,“吉时已到,‘两王’洪秀全、洪大全,‘少师’邵天门结义典礼,起——”
乐鼓手吹响了朝天唢呐,冯云山领头唱起“尊上歌”:“天父上帝人人供,天下一家自古传。盘古以下至三代,君民一体敬皇天。”
洪秀全、洪大全和邵天门三人,一字排开,跪在关公像前,行三拜九叩大礼,洪秀全念念有词,带头盟誓。
行礼完毕,江晨捧上酒碗,洪秀全拿刀割破手指,将血滴在碗里,洪大全和天门也照着做了,三人一碗酒,共同饮掉。
天门瞧着碗中的血花,直犯恶心,抿了一小口递给洪大全,洪大全能和洪秀全结为异姓兄弟,深感荣幸,喝得香甜无比。
洪秀全信奉上帝,自称上帝之子,视天下万民为兄弟姐妹,怎会与天门和朱九涛结拜呢?又怎么在关公像前举行结义仪式?
这当然是宋得明的馊主意。一来以此笼络天门和朱九涛的人心,二来闹得动静大些,散出风去,最好让官府都知道此事,以堵住天门“变节”之路。
天门为顺利脱身,不敢拒绝,只能任宋得明摆弄。终于结束这场荒唐的仪式,天门和江晨与洪秀全等人话别。
洪秀全装出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道:“天门贤弟,此去京城,任重道远,望你多加小心,一俟事成,要即刻返回,我们携手同心,早成霸业。”
“大王请放心,天门星夜兼程,不用一个月便可抵京,到时会令人快马将消息传递过来。”
冯云山道:“我给你二人预备了两名武士,伴你们同行,可保一路上无忧。后面会陆续派出信使暗哨,布置在沿途各地。”
天门当然明白,这些人不全是为了保护他和传递消息,定是也肩负了“锄奸”的密令,防备他和江晨有不轨行为,以便杀人灭口。
天门和江晨上马,洪秀全牵着缰绳,执意亲自送到村外大道。
村口处,一队红巾军士已等候多时。天门甚感奇怪,问道:“他们这是……要一同进京吗?”
冯云山道:“他们只管送你们出广西境内,再往北你们要处处小心了。”
天门暗暗叫苦,他本想寻个机会,绕道贵县,见石达开兄妹一面,以免他们误解,没想到洪秀全早有提防,竟派人护送出境。
天门心里苦恼,道声“有劳”,就要驱马出村。
偏偏这时洪秀全诗兴大发,道:“贤弟,请稍待片刻,兄占诗一首以为送别。”
天门耐住性子,听他诵诗:
近世烟氛大不同,知有天意启英雄。
神州被陷从难陷,上帝当崇毕竟崇。
明主敲诗曾咏菊,汉皇置酒尚歌风。
古来事业由人做,黑雾收残一鉴中。
天门懒得去解诗中的含义,言不由衷地恭维一句:“好诗,好诗,待大王举事时,可将此诗广为印发,嘲弄满清那些走狗一番。
洪秀全又是结拜,又是牵马亲送,又是吟诗相赠,满以为天门会感动得涕泪纵横,没想到天门一点表示没有,甚感失望。
眼瞧着天门被那队红巾军士裹挟而去,卷起一阵尘土,叹道:“此人心太大!”
宋得明若有所思,心头不由泛起一股寒意。
天门出了广西,一脚踏进广东地界,如同逃出地狱一般,虽身边仍有江晨等人在,心里却轻松了许多。
天门悄声问江晨:“你是否领了洪秀全的密令,可以随时除掉我?”
江晨笑道:“你有那么重要么?”
“那为何洪秀全要和我结拜为兄弟?”
江晨道:“是啊,为何?”
天门玩笑道:“为的是让你听命于我。”
“是,少师大人,小的谨听吩咐就是。不过,你鬼心眼多,到了京城可不许耍花招,否则……”
“否则怎样?你要杀我不成?”
江晨扫了那两个武士一眼,道:“用得着我动手吗?再说了,我乃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哪里会杀人。”
天门哈哈大笑,说:“我倒是得了义兄的口谕……”
“什么口谕?”
天门只是笑,并不明说,故意给江晨留个悬念,然后拍马向前,一路狂奔,身后尘土飞扬,将江晨等人罩进其中。
道光三十年正月底,天门等人赶到京城。
途经涿州时,天门有心要回家探视父母及响地,可是思之再三,生怕被那两个武士摸清家门,才改了主意,径直进京。
天门等人到得正阳门,绕到西闸楼下,正欲进城,发觉气氛不对,大白天城门半掩,守城官兵严阵以待,在盘查入城百姓。
天门因带了两个南方人,不敢贸然去闯城门,便拦住一个路人问城中发生了什么事。那路人也是被拦阻折返,并不知详情,只说这些天城里天天鸣钟,只许进,不许出,便是要进的百姓,没有通关文牒,也绝不放行,却不知何事。
天门心里咯噔一声,手捂住胸口,抚摸那枚玉扳指片刻,心里说,赶得真巧,道光皇帝驾崩了。
道光是正月十四归天的,皇帝驾崩,全城戒严是传统,可是紧闭城门半月不开,却不曾有过。
这自然是惠亲王的主意。
上个月皇太后才归西,道光重孝未脱,便紧随其后而去,王公贵族,一干臣工全都措手不及,加上新君人选令人意外,城内惶惶不安,惠亲王便征得军机大臣们同意,将城门紧闭,暂且封锁消息,待善后事宜稳妥之后再诏告天下。
道光驾崩前三个时辰,已陷入昏迷之中,惠亲王和文庆等人,知道大事不好,赶紧伏首贴耳请旨,问他新君人选。
道光口中咿呀不清,拿眼死死盯着近侍太监。太监会意,一溜小跑,由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取来立储诏书,交由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
文庆趁着道光还有一口气在,立即展开圣旨,当众宣读起来。
“皇六子奕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