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初春,当时正值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高潮时期,昔日的田野上一片欢腾,到处是繁忙的基建工地。西安东郊将建成中国西部地区一个较大型的轻纺基地,为解决电力能源问题,决定在半坡村北1公里的地方修建灞桥热电厂。在修建电厂专用铁路的路基时,推土机推出了唐代墓葬和许多随葬品。西北局文化部文化处派茹士安去电厂工地考察,茹士安刚从北京第一届考古训练班毕业。他同吴怡如、郑郁文考察了电厂工地,在工地与半坡村之间的河东岸台地剖面上,发现了灰土层和红烧土、灶坑、灰坑等遗迹,他们采集了散布于地面及夹杂在灰土和石块中的石斧、石锛、骨刀、骨笄、骨针等遗物,还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小陶罐。他们就调查情况分析,估计这是一处仰韶文化遗址。随即,茹士安把遗址的发现情况写成书面材料,上报陕西省文化局、西北局文化部文物处、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国家文物局。
1953年秋季,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派石兴邦先生调查灞两河下游时,复查了半坡遗址,确系一处规模较大的仰韶文化遗址。由于半坡遗址文化内涵的重要价值,随后,就被上级确定为第三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学员和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班学生田野考古实习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