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来,“龙”备受华夏民族的尊崇,乃至把炎黄子孙的中国人说成“龙”的传人。龙,是远古人们幻想出来的动物,它具备了多种动物的特性,古籍《尔雅·翼》中说,龙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鸵、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此外,人们还赋予龙以无比的神力和灵性。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并不是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动物,但它却是在若干动物的基础上,经过图腾崇拜,逐渐综合加工而成的。从原始社会的龙图腾经由夏商周三代的演化,发展到中世纪时,已被塑造成高度艺术化的形象。
龙的起源是多元的,据学者研究主要有两类,其一,鳄龙类,《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太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太族起源于江淮一带,其龙图腾可能是《竹书纪年》中所说的“水龙”,即湾鳄和扬子鳄。商族是太、少族的后裔,其龙的象形字和青铜器上的形象明显类似鳄鱼。其二,蛇龙类,即现实生活中的蟒蛇。据《楚辞》、《山海经》和汉代画像石,可知被作为华夏始祖的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这明显是后世龙的原始雏形。
距今6000年的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有蚌塑龙虎动物图案,呈南北向排列,最北边第一组M45墓葬,男性墓主东侧摆塑蚌龙,西侧摆塑蚌虎,脚部(北侧)摆着两根胫骨和蚌塑三角形;第二组图案包括蚌龙、蚌虎、蚌鹿、石斧等图案;第三组图案包括龙、虎、人的蚌塑图案;第四组图案残缺,只保留有蚌塑的日、月图案。
据学者研究,这四组图案是当时先民祭祀活动的场景,同时又反映了先民对天象观察的结果。
M45墓主人可能是氏族或部落的巫师或宗教领袖,驯使龙、虎、鹿这些有灵气的动物上天入地,能与天体、神灵世界交往。中国古代道教的龙、虎、鹿三的渊源可追溯到濮阳西水坡的蚌龙、蚌虎、蚌鹿(张光直)。墓主人东侧的蚌龙、西侧的蚌虎也可能分别代表了春神与秋神,而脚部的胫骨和三角形代表了北斗星,墓主人居于中宫天极星的位置,应具有至上天帝或天神的神格。苍龙、白虎与北斗七星,从其布局安排都是围绕着墓主人旋转,墓主人的地位在当时应是某古国的国王或宗教领袖。四组图案表现的是一次重要的祭天仪式,既是天人对话场景的反映,又是天象变化的真实写照,四组蚌塑图案构成一个完整的祭天场景(陆思贤)。濮阳地处河南省黄河以北,据徐旭生考证,古属卫地,《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其星为大水。”在史前时代为北方天帝颛顼所居。颛顼应是宗教领袖的角色,对原始宗教和原始天文学进行了改革,“洁诚以祭祀,乘龙而至四海”,“履时以象天”。估计他死以后,帝丘(今河南濮阳)长时间内还作过宗教圣地。
从颛顼的活动地及6000年前的龙图案又出现在河济之间,可以把华夏龙崇拜的渊源追溯到后岗仰韶文化时期。后岗先民通过对蟒蛇或鳄鱼等动物的崇拜,衍化出对龙的崇拜,以至连绵数千年,其图像已与动物原形相距甚远,成为互渗互融的综合图腾,既是氏族部落的标志与神物,又成为高度艺术化的龙图案。图案以蟒蛇为基本形态,兼有兽的四足,猪与马的头、鬣、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须,此时的龙已失去图腾的性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统一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