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被莫二娃俘虏的郑婉莹在说完这话后,表现出了一个待嫁少女的羞涩,红着脸就往病房里跑,谁知道那莫二娃在后面就用了一句话,直接就把郑婉莹的小情绪给说没了。莫二娃眨眨眼,道:“你是不是脑子有病啊?登记结婚之后,老子肯定要办你,你不给我,我大脸蛋子抽不死你……那天穿漂亮点啊!俺他娘的还没当过男人,俺要跟你同归于尽!”
彪子!绝对是个二彪子!这事儿你能扯着嗓子喊么?
公元1982年9月1日,黄海休渔期正式结束,所有沿海地区的渔港都在这天热闹了起来,没列入改革试点范围的渔民依然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中出海,而列入改革试点范围内的渔民们,今天终于可以为了自己打渔了!
早上六点一刻,西村港无比热闹,一场久违的“老传统”出海仪式,在被废止几十年后终于重新出现在了人们面前。
仪式的第一项是祭海,所有要上船的人在鞭炮声中面朝大海跪成一排,面前摆着香案,香案上除了有香炉,还放着鸡肉、猪肉等七个小碗的贡品,待众人磕头之后,身为船老大的莫二娃倒满一碗白酒,自己喝一口,其他的洒向海里,寓意像龙王敬酒。之后,其他的船员依次从贡品中取出一小块东西往海里扔,剩下的则是端着碗分给村里的小孩子,说是吃这个东西是非常吉利的。
祭海仪式结束后,船员们正式将渔民们偷偷保留的海神娘娘雕塑“请”到渔船的驾驶舱里摆好,还在她的案头斟满三杯酒,这个北方人说的海神娘娘,其实就是南方渔民信奉的妈祖娘娘。
再然后,莫二娃跟大家伙从船舱出来走上甲板,拿来出两只活鸡。第一只鸡由莫二娃亲手动刀在它的脖颈上开个口子,然后就故意用鸡血染红船头,这在黄海渔民的老规矩中,寓意为“鸿运当头”。在倒霉的鸡被活活放干了血后,莫二娃又把另一只鸡提到船尾,对着老天喊了一嗓子保佑平安的祷告,然后就把这只鸡直接放掉了--这个规矩叫做“放生”,祈求老天爷在船只遇难的时候,能够高抬贵手放渔民一条生路。
这些仪式搞完,船员们郑重将远海渔船必须要悬挂的国旗升起,如果去边境海区的渔场还不挂国旗,那么咱国家的军舰将会认为你是从对面国家非法越境来的,很可能警告几句后就直接开炮了。
国旗升上后,船员们又在船尾插上一面由十三个寡妇亲手绣制的红旗,这面红旗在渔民的圈子里被称为“把头旗”,主要用于证明自己来自哪个渔村、船老大是哪号人物,这桃园号既然是莫二娃当老大,所以他那面红旗上就要绣上一个大大的“莫”字--据说,当年莫二娃爷爷拥有帆船队的时候,这个“莫”字在黄海上比官府发的通行证还好使,三教九流见到莫家的船,渔民会让出渔场、渔霸不敢收费,就连运输的货船,都会在航线上给这个哪里有难就向哪伸手的“莫老爷”让出航路。
所有仪式搞完,船员们按照马副县长教授的海军舰船模式在船舷上站成一列,当莫二娃拉响汽笛、船只正式开出西村港的时候,船舷上的孩子们全都向着远处的山头挥手,而远处山头上的寡妇们,这时候也是控制不住哭了起来--按照渔民的规矩,女人绝不可以在男人出航的时候到码头送别,因为这些人一控制不住就会哭,而一哭就跟送葬一样,会给海上的男人招来厄运。
桃园号船长虽然达到了20.8米,但是这艘船真正给船员居住的舱室却只有三间,一间是船老大的专属小屋,一桌、一床、一把椅子,另外两间则跟火车的硬卧车厢一样,每间两组三层高床,船员们除去值班的,要轮流进来休息,个人没有固定的床铺。
船行一小时后,海水渐渐从黄褐色变为青绿色,这意味着船只已经远离有河流入海的大陆,开始进入真正的茫茫大海了。莫二娃在把定轮舵后,结束了第一班驾船,走到甲板上跟小兄弟们围坐一圈,吹着海风、抽着小烟、看着追逐着船尾白浪的海鸥,心里真的是无比舒坦。
齐宾在检查过机械舱后,也顺着小楼梯走上甲板,盘腿一坐,道:“一切正常,看来咱们国家的造船技术还是很可靠的嘛!二娃……”
“叫老大!齐工,船行海上必须有船上的规矩,这艘船不管是你还是马副县长,见我必须叫船老大,不然我要罚你们!”
“你……好!莫老大!看你那样!”
齐宾一笑,指指甲板上落成好几堆的渔网,问:“莫老大,造船我是行家,可是这捕鱼的问题我可要请教你了!你带这些渔网都是干吗用的啊?”
莫二娃道:“三十米直径的圆形渔网叫‘坛子网’,进到海里之后会变成一个坛子的形状,三寸以下的小鱼进去后会从网眼里钻出来,三寸以上的鱼就要被困在网里。这种渔网一撒就是一行,头天下网、次日起网,专门对付中上层的鱼。那些绿色的长方体网箱叫‘蟹笼子’,里面装着螃蟹爱吃的鱼饵,到时候直接扔到海里去,螃蟹就会往里钻,但这种网外面宽、里面窄,螃蟹钻进去之后就出不来了!”
马和平下了海之后,也没有在陆地当官时候的拘束,光着膀子、喝着啤酒、吃着花生,一副悠哉悠哉的样子。他一边搓着花生米,一边问:“莫老大,那些不到三十厘米就有一个鱼钩,而且鱼钩上还不挂鱼饵的鱼线是干啥用的啊?”
“这个叫鲅鱼线。鲅鱼见到光亮的东西就会追着咬,所以钓它不用鱼饵,只需要在出现渔汛的地方撒下鲅鱼线,然后拽着鲅鱼线跑就行啦!海里除了鲅鱼之外,还有很多不用饵料就能钓上来的鱼,所以这鲅鱼线也能拿来对付很多的东西!”
“呵呵,你小子还真是个行家,一艘拖网渔船附带三种其他的捕鱼方式,你进了咱们要去的边境渔场之后,估计那里的鱼可要遇到对手啦!”
十分钟后,站在船头负责瞭望的赵金宝回头喊道:“老大,左舷15°,距离一海里,发现六米机械舢板十三艘,正在释放蟹笼子!那个……马副县长,是不是这么喊啊?”
马和平回头竖起大拇指,道:“好!喊得很好!你们这帮娃娃虽然不识字,但是学东西真的比我在部队里带过的新兵还快,都是好苗子啊!”
众人起身走到船头,莫二娃接过望远镜看了看,举起右拳给驾驶舱的人打出手势,里面的小伙子随即开始减速。莫二娃放下望远镜,一副从未有过的严肃,标准航令喊道:“左舵十,两车一挡,慢速靠过去!马上清点十三桶备用柴油送给他们,这样他们的机械舢板就走的更远啦!”
岸上散漫的小伙子们在船上比军人都有纪律性,命令一下,刘远方马上就拿出一个崭新的红皮小本准备记录,其他孩子则是跟刘三七一起下舱搬运柴油上甲板。齐宾很诧异,拿来望远镜看看,问:“二娃……不不不!老大!你认识这些人啊?”
“不认识!”
“你不认识你送人家十三桶柴油?你是出来赚钱的还是出来败家的?”
“你懂个屁!我告诉你,以后俺在船上下命令,你不许问为什么!”
齐宾有些生气,可是马和平却是给莫二娃竖起大拇指,道:“好!虽然你是第一次出远海,但我就看你这令行禁止的范儿,我就知道你娘在岸上说的那些关于你们莫家和杜家的故事,绝对不是吹牛了!齐工,你不要生气,你的确是错了!航海有航海的特殊性,不论是渔船还是商船,都必须要采用军队的管理模式,上级的命令,下级要绝对服从,船员不需要有任何的思想,否则船只各部门动作不一致,导致的后果将会是非常可怕的!你知道如果这是一艘军舰,你提出问题质疑船长,你的结果是什么么?”
齐宾眨眨眼,问:“什么啊?该不会把我毙了吧?”
马和平一笑,道:“当然不会枪毙!第一次,政委会给你细心解释,然后告诉你航海的特殊性,如果第二次还犯这个问题,那么你就将被调离驾驶和武器类的操作岗位,只能在船上干些杂货。靠岸之后,你会被直接调走,从此后不会有任何军舰愿意接收你,这就意味着你的海军舰艇兵生涯可以彻底结束了!不但是我们军队有这样的规定,远洋航线的货船也要设置政委一名,处理方法与我们海军大同小异,只要船靠岸,你就会接到辞退的信件,而且一旦你的船员档案里背上相应的记录,你就算是出国了,也找不到水手的工作!船员质疑上级,这可是最大的禁忌,大海不需要任何的个性,不懂规矩的人在海上是没有出路的!”
那十三艘小舢板的尾部都插着不同的红旗,有的在红旗上写字,有的在红旗上绣花,一看他们就不是生产队的渔船,应该也是这次改革范围内的渔民。大船靠上去之后,莫二娃挺直腰板,很正式地向海上的人行抱拳礼问候“顺风”,海上的老中青三代渔民这时候也是集体站起来,回礼“满载”,那场面就像是海盗开会一样。
莫二娃问:“敢问爷们儿们的船从哪来啊?”
一鹰眉方脸的老头子站起来,望望桃园号船尾的红旗,再行一个抱拳礼,道:“俺们是不管岛的!这位小老大船尾莫字旗,但旗边却绣着杜家的鲍鱼花,这旗子咋这么怪呢?”
“您老果然有见识,连俺姥爷的鲍文花都认得!俺爷爷是桃园村莫文星,俺姥爷是桃园村杜有发,俺家人都交代在海上了,两家就剩下俺和俺娘,所以俺这老大旗就要绣杜家的花边和莫家的大字啦!”
“哎哟!敢情儿您是莫菩萨的孙子,杜善人的外甥啊?爷们儿们!1933年咱们不管岛被海冰困住,小鬼子不救咱们,是人家莫菩萨和杜善人带着各自的船工,冒着沉船的危险给咱们送来了粮食,这可是咱们恩人的后代啊!来!磕头!”
“哎哟!老爷子,时代变了,现在不兴磕头啦!老爷子!这地方距离你们不管岛已经有六海里了,你们这小舢板开出这么远,是不是油料告急啊?再往西一海里有个鲐鲅鱼汛,我们这是远海渔船,所以就放过了,我送你们每条船一桶柴油,你们赶紧追!”
老爷子一听这话,也没跟莫二娃客气,马上就操船跟其他小艇一块儿过来接收柴油,每送下去一桶,刘远方都会在本子上用那歪歪咧咧的字体记下对方船老大的姓名,而对方的小船也是拿出各自的本子记下这笔人情债--渔民们管这个东西叫做“红帐”,船老大与船老大之间那种风浪中也能冒死相救的交情,就是通过这个小本子一点点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