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50800000005

第5章 太祖开国,天下从此改姓朱(5)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得知刘伯温重病,念在他曾经辅佐自己打过天下,于是派使者护送重病缠身的刘伯温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没过多久,刘伯温就在家郁郁而死,当年他65岁。有人说,刘伯温在南京的时候,胡惟庸曾派太医为刘伯温诊病送药,但是刘伯温吃了他的药后,病情加剧了。因此,当时人们都怀疑刘伯温是胡惟庸下毒致死的。就在刘伯温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他又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成。因为刘伯温的故乡是文成县,因此后人又称他刘文成。

废除相权,皇帝揽权

自古以来,中国的历代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一切运筹进止,都必须听命于皇帝,都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延续到现代,仍然是一个人说了算。但因为朝政事务繁多,什么都要依靠皇帝一人,即便是有“分身术”,也是应付不过来的。因此,自秦汉以来,历代的中央都会设有丞相一官,负责处理各种政务,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同时,中央还设有直接掌管军事的官员或机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替皇帝排忧解难。

明朝建立初期,疆域辽阔,必须建立一套高效有力的中央集权机构,才能够真正做到国家的集中统一。因此,朱元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首先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改相国为丞相,属于正一品官职。这样一来,明朝开国大臣李善长、徐达就顺其自然成为左右丞相了。在丞相之下,朱元璋又设有从一品的平章政事、正二品的左右丞、从二品的参知政事,专门负责中央政事。朱元璋对中书省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在中书省的人员安排上,也的确花费了不少心思。以中书省统领百官,总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务,可谓是位高权重。这对于权利欲望极强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政权不稳的心头大患,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一定会费尽心思去扫除一切障碍。

洪武三年(1370年),在一次朝会上,儒生严礼上书提道,“臣民上书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殊不知,这恰恰刺激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经”。于是,他借着与大臣们讨论元朝兴亡教训之际,告诉他们说:“元朝之所以能得天下,都要归功于元世祖的雄才大略和居功奇伟。而元朝之所以丢了天下,却正是委任‘权臣导致上下蒙蔽’的结果,严礼所说的‘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正是元朝的大弊,怎么能够效仿他们呢?作为一国之君,如果不能承揽政事,大臣们就会独断专权。如今是明朝创业之初,只有做到‘使下情通于上’,才能使得朝廷更好地体察民情。”听完这番长谈,大臣们都明白,朱元璋这是在借此话告诫他们,希望他们收敛一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可是,结果却并不像朱元璋想的那样。

杨宪,是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因为颇有才华,被称为“才子”,深得朱元璋的赏识。因为他办事干练,后来成为了朱元璋的亲信。但是,这个人行为有些放荡不羁、目中无人、自私自利,处处与李善长作对。朱元璋虽然器重杨宪,但是在他眼中,李善长更有智慧,更有谋略,又通晓法家,很多预计的事情都被他一语说中,所以他觉得李善长比杨宪强太多。由于杨宪和刘伯温都属“浙东集团”,“淮西集团”不太放心杨宪,担心如果有一天他成为丞相,他们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于是,他们商量好一起攻击并诽谤杨宪。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杨宪被朱元璋所杀。

汪广洋,是江苏高邮人。朱元璋曾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并将他比作汉朝时的张良、三国时的诸葛亮。他曾经和杨宪同年当上参知政事,后来被擢升为左丞相,与右丞相的杨宪一直不对付。因为屡次遭到杨宪的诋毁,而被朱元璋免去职位,迁徙海南。杨宪被杀的那一年,汪广洋又再次被召还入朝。第二年,李善长因病返乡养老,汪广洋便接替了他的职位,以右丞相的身份执掌中书省大权。好景总是不长,胡惟庸又出来“凑热闹”,因为他觊觎汪广洋的位子已有一段时日。于是,胡惟庸又凭借一张巧嘴在朱元璋面前弹劾汪广洋,说他无所建树,整天饮酒作乐,无所事事,实在不配做丞相。两年后,汪广洋就被左迁广东参政。

胡惟庸,是濠州定远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洪武三年,他任中书平章政事,第二年擢升为右丞相,后来又取代汪广洋成为左丞相,惦记了许久的位子终于如愿到手。真可谓人走茶凉,汪广洋被左迁到广东后,胡惟庸便当上了左丞相,掌握了中书省的大权。说来胡惟庸也真是有点儿本事,仅仅三年的时间,他就爬到了如此高的位子,真是神速。这也体现了胡惟庸在官场上随机应变的能力。

洪武六年(1373年),朝廷按照税粮的多少,将全国的府分为三等:税粮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知府从三品;税粮二十万石以下为中府,知府正四品;税粮十万石以下为下府,知府从四品。府之下为县,依税粮十万石以上、十万石以下、三万石以下的不同而分上中下等。在府县之间的行政单位还有州,地域大的作为省的直隶州,长官为知州,地位与知府相近;地域小的与县相近,为府的下属。州县作为直接管理人民的地方政治机构,被称为“亲民之官”。各府州县负责本辖区的民风教化、赋税徭役、刑狱诉讼之事。这样一来,朱元璋把元朝的路、府、州、县四级简化为府、州、县三级制了,使得朝廷的政令下达减少了一个层次,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指挥起来更方便、更灵活了。

洪武十年(1377年),胡惟庸又升任左丞相,当上了中书省的“一把手”。经历了那么多官场明争暗斗的朱元璋,也绝非等闲之辈。他的芥蒂始终未曾消除,胡惟庸当上左丞相没多久,就召回了汪广洋,做了右丞相。为什么非要两个性格不合的人在一起共事,其目的就是瓜分胡惟庸的权利。但是,汪广洋并未像朱元璋想象的那样,想尽招数去为难胡惟庸。遭受几次陷害的他反而觉得一切都无所谓,整天和宾客们饮酒作诗,大权依然被胡惟庸独揽。如此一来,中书省的权力愈发强大,和朱元璋的矛盾冲突自然也愈来愈严重,甚至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洪武十三年(1380年),战争终于爆发了,“胡惟庸案”消灭了与朱元璋争权夺利的“淮西集团”,胡惟庸以及一大批官员被诛杀了,这时候朱元璋的心才踏实了一些。于是他趁机撤销了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一个人负责。从此,朱元璋行使着皇帝和丞相的职权,中央集权也从此达到了顶峰。他按照自己的设想,变更了中央官制,并对地方行政机构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以便于加强控制。可以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帝。

朱元璋就是通过这样一套地方行政官制,不仅稳稳地控制了全国,也彻底改变了前朝地方势力强大、不听中央朝廷政令的局面。此外,朱元璋还对地方政府进行了严密的监控,再也不会形成“尾大不掉”的局势,中央王朝的权力及皇权也都得到了加强。与此同时,还制定了“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的高度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开了我国历史上皇帝“独揽大权”的先河。

锦衣卫和东、西厂

在明朝,人们记忆最深刻的肯定就是它的恐怖政治。作为恐怖政治的“代言人”——锦衣卫与东厂、西厂,则更是有名。长久以来,人们对这三个机构的历史和职能等都似懂非懂、不懂装懂,以至于在很多宫廷剧中,常常把它们当作“幕后黑手”等随便地搬来搬去。事实上,锦衣卫和东厂、西厂是有很大区别的。

按照锦衣卫、东厂、西厂设立的时间顺序,先说说由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12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其前身是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来才被改为“亲军都尉府”。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这一职务一般是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才有资格担任。因为这个职务直接向皇帝负责,所以很少由太监来担任。

锦衣卫的主要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看得出来,锦衣卫也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部门”。传统意义上的“禁卫军”与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并随同皇帝出巡的“锦衣卫”几乎没什么两样。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大汉将军”。这些人虽然被称为“将军”,但也只是有名无权。这些所谓的“将军”每天只负责在殿中侍立,并替皇帝传达命令,兼做“保镖”的工作。说得更直白些,他们就是一个个矗立在皇宫大殿上的“桩子”。当然,这些“桩子”也非等闲之辈,一般都是人高马大、体格强壮、声音宏亮的人。从长相上看颇有威严,对不了解明廷实情的人还有震慑作用。既然如此,朱元璋建立锦衣卫的初衷是什么呢?其实,起初他只是让锦衣卫卤簿仪仗,后来由于他大开杀戒、大肆屠戮诸多功臣,才觉得传统的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来实在不顺手,于是便将锦衣卫的保卫功能发挥了起来,使其成为皇帝的私人“警察”。

锦衣卫的另一项著名的职能就是“执掌廷杖”。廷杖制度开始于明朝,是皇帝在朝廷上杖责犯错的臣下实行的一种酷刑。一旦哪位官员运气不好,无意中触怒了皇帝,就会被加以廷杖。最接受不了的是,在行杖之前,那个人会被扒去官服,双手也被反绑着,被押至行刑地点“午门”,当时的午门就是皇帝处置官员罪犯的行刑场地。这时候,司礼监掌印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一左一右早已严阵以待。受刑的人呢?随着一声令下,硬邦邦的棍棒就恶狠狠地落在了他们的大腿和屁股上。为了不让受刑者出现意外,对行刑者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必须得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技艺纯熟的,能够准确掌握受刑人生死的人。

直到洪武二十年(1387年),由于朱元璋看到了锦衣卫的种种弊端,便决定废除锦衣卫,下令焚毁了锦衣卫的所有刑具,所押囚犯统统交给刑部审理。同时,还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彻底废除了锦衣卫。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有明一代,锦衣卫便一直存在。

再来说“东厂”,它是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主”和“厂督”,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它的设立者是明成祖朱棣,他在发动“靖难之役”并夺取了侄子的皇位后,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对于即位不久的朱棣来说,巩固政权最为重要,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制机构,但他觉得设在宫外的锦衣卫派用起来很是不便。于是,他决定建立一个新机构。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发现这次起兵倒是一些宦官费了不少力,做了不少贡献(比如郑和)。所以,在他看来,还是宦官比较可靠,而且他们常年身处皇宫,派用起来也方便一些。

刚开始的时候,东厂的任务就是负责侦缉和抓犯人。他们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力,即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抓到了嫌疑犯,也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的。但是到了明末,东厂发展还算不错,也有了自己的监狱。自此,东厂的侦缉范围开始变得更广。比如,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审问重犯,东厂都不会缺席,都要抽出空儿来去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按时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一些重要衙门的文件,比如兵部的各种边报、塘报,东厂都不肯放过,都要一一查看;甚至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包括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得让东厂亲自过过目。东厂为何如此被器重呢?只因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不一般,又身处皇宫大院内,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东厂则是后来者居上,逐渐由平级关系变成了上下级关系。东厂拥有炙手可热的权力,以至于各级官员甚至朝中大员,都以能结交他们为幸事。而最先设立的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还要下跪行礼,这让他们着实有些费解。

最后说“西厂”,它的全称是“西缉事厂”,是一个“短命”的特务机构,前后只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刘瑾。西厂的成立,真的只是一个偶然。明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曾出现过一系列奇异事件,先是在京城内出现了“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导致了西厂的诞生。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个叫李子龙的“妖道”,他以旁门左道蛊惑人心,还网罗了很多太监,意图明显不简单。他在朝中有很多亲信,在亲信的推荐下,他才有机会进入深宫。有人注意到,李子龙自进宫后,总是在万岁山等地转悠。没过多久,运气不好的他就被锦衣卫校尉发现有弑君的嫌疑,之后就被斩杀了。

当时,年轻有为的明宪宗朱见深知道有人要暗杀他的事情后,总觉得他身边布满了杀机,以至于每天都担惊受怕、疑神疑鬼。他想尽了各种自保的办法,后来想到先了解宫外民臣的动向。于是,他命令宦官汪直从锦衣卫中挑选一些人,乔装成平民,然后出宫伺察。殊不知,这个乔装成平民的“侦查”活动,终究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同类推荐
  • 明末演义

    明末演义

    明朝末期,天地不仁,朝廷昏庸无道,权贵巧取豪夺,百姓流离失所,各路英豪揭竿起义。与此同时,山东梁山有两个宁静的小山村,分别为东石相和西石相。这两个山村的名字,则来源于一百零八将石相。这里流传着一个传说,据说祖先初来之时,忽见南山电闪雷鸣,好似苍穹要掉落,不时有遮天蔽日的电龙在漆黑的云层之中穿梭,壮丽又骇人。当人们来到这里之时,只见得在山顶,竟然有序的摆放着108尊威风凛凛的石像,正是那昔日的梁山好汉。又盛传,此地必有真龙现身,朝中得知,下令把石像全部砸碎,虽这两个村子还是石相村,却早已没有石相的影子。
  • 人北望

    人北望

    万历四十三年,大明王朝积弊日深,文恬武嬉已然不可救药——老大帝国在抗倭援朝之战中的疲态引起了各路豪杰的觊觎。天下将乱
  • 秦少战天下

    秦少战天下

    君王反击战,强者回归,这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
  • 抗战之杀怪升级

    抗战之杀怪升级

    小鬼子叫[倭怪],汉奸叫[香蕉怪],坦克、装甲车等叫[机器怪],飞机叫[飞行怪]……此外,鬼畜叫[白脸怪],鬼子特种兵、技术兵叫[精英怪],一枪嘣头,皆有经验值可拿!当宅男杨汉风无意中发现,游戏物品竟然可以带入现实时,而现实物品同样可以带入游戏时,杨汉风彻底地沦陷了,比南京沦陷还快![红色胡豆新书《威镇万界》,书号:551449,已经在本站玄幻频道上传更新,每天两章,请兄弟们前去支持!《威镇万界》将秉承胡豆一贯热血风格,只要网站签约,必将又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 幻化三国

    幻化三国

    “爷不过是玩个三国杀,怎么就糊里糊涂穿越了呢?”左小北四十五度角仰望着天空,口水流了一地。“穿越就穿越吧,怎么还穿成个乞丐了呢?”左小北四十五度角仰望着土墙顶,口水流了一地。“乞丐就乞丐吧,怎么还是个快饿死了的乞丐呢?”左小北四十五度角仰望着趴在墙头狂啃烧鸡的另一个乞丐,口水流了一地。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帝都:霸后天下

    帝都:霸后天下

    她一生,遇上了三个男人,他爱她入骨,可是他是王爷,只能默默守护着她;他爱她入心,可他是帝王,永远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他爱她似命,为了她痴狂,用命来保护着她登上帝后的位置。看一个纯真少女是如何步步如棋如何登上霸后的位置的。
  • 二次元缔造者

    二次元缔造者

    穿越到一个没有动漫的世界,带着“次元开拓者”系统的他,目的不只是创造一个二次元那么简单!他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二次元世界的创始者!无论是漫画、动画、轻小说、音乐、游戏、周边,各种范畴他均有涉猎!还可以用系统召唤出二次元动漫角色,从此更是无往不利!“我相信,在这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二次元!了解二次元!喜欢二次元!而我,将会作为二次元的开拓者,成为独一无二的缔造者!”
  • 界王之路

    界王之路

    刘跃只想在天一门好好当他的外门弟子,能多赚几个灵石就已经十分满足了。却逢修真界大变。。。
  • 来自地狱的追慕者

    来自地狱的追慕者

    亡灵,是奴役人类的主宰者,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便背负着亡灵体,吸食着你的生命力,让你慢慢老去,直到你意外或者安详的死去,你的生命便转属于亡灵。地狱,是人类摆脱亡灵体后聚集的地方,他们不死不灭,没有时间的概念,拥有着超凡的能力,唯一能让他们消失的方法除了杀死他,就是自主的使用他们的诡异能力,那需要奉献自己生命的能力。当亡灵开始暴动,当地狱者想解救人类,一名少年,便不幸的迷失在缝隙中。在这孤单的世界里,在这茫茫的人海中,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
  • 戮仙之异界封神

    戮仙之异界封神

    何为水木之体?中百蛊能不死,尝万毒而不灭!既可练水木神丹,增添寿命,又可修水木神通,操掌天下水木。霍家弟子霍斌,不仅得此神体,更是得到了千年难见的水木圣体!他原不能修炼,被人当为废柴,受尽奚落。如今神体大成,一飞冲天!他夺天下至宝,掳天下神通,杀劲敌,灭仇人,一步步踏入武道巅峰!
  • 试图与生活和解

    试图与生活和解

    《试图与生活和解》这部小说时间跨度比较大,从主人公安亦静的知青生活到现在的生活,其间,美丽的安亦静两次被强暴,一次是被权利,一次是被欲望。如果把它看作是苦难小说,那么在这两次强暴的期间,安亦静和韦冰甜蜜恋爱和结婚,女儿小矾的早夭造成安亦静精神恍惚,安亦静那惊天动地的母爱,韦冰和有权势父亲的事业,韦冰的精神外遇,安亦静被强暴后生子,安亦静和韦冰离婚,强暴者马甲和戴刚的丑陋,儿子安心的畸形身心对安亦静的打击。。。。。。小说情节充满奥妙交错,人物命运激荡着不可解释性的神秘。
  • 卡傀师

    卡傀师

    14岁还属于年少的阶段,别人家孩子还在嬉闹玩耍,而重生的承天却要背负整个大陆的生存。虽然路途可怕,魔族凶猛残暴,但在我身边有人为我抵御暗杀,有人为我拔刀相助,更有人愿随我冲锋陷阵。这就是我,受命于天,战魔救世的展承天。企鹅群:20156594
  • 王俊凯之筱筱沐雨潇潇

    王俊凯之筱筱沐雨潇潇

    对于偶像王俊凯,那个虎牙少年,我不能与他相识,但愿能默默守护,记住我曾经爱过的少年——沐乐颖对于颖儿,我很对不起她,以至于导致我们现在的感情僵持,能原谅我吗……——王俊凯十年之间,很多事都变了,你我也没有关系了……
  • 九转成帝

    九转成帝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不轻狂怎能是年少,不放肆怎么称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