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问:中小学生为何读经典?中小学生怎样读经典?
《中庸》里面有一句话,可以说点到了经典教育的本质,蕴含着问题的全部答案:“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方向和目标,青少年更应有理想与信念。对于每个人来说,“知远之近”的那个“远”就是远处的自己。那么,通往“远”的“近”在哪里?如果这样思考,就能了解自己的当下,了解眼前的疑惑与困顿,明白若目前的“微”发展为“显”将会如何。只有认识眼下的自己,才能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使人明善恶、知是非、示训诫,以正人心。中国传统讲究“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就是要培养人中正无邪的品质,找到生命的立足点。人在社会上有着不同的社会身份,试想,如果大家都自觉修养,正其名,尽其分,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长惠幼顺”的方向去努力,拥有平和幸福的生活还是空想吗?经典教育恰是关注“人”的教育,关乎生命的成长,以正确的信念与梦想指引生命的航向。
经典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技能训练,它不是一时一地之教育,也非一人一物之教育。因此,需要用心学、系统学,从小学、一生学,人人学、全民学,以涵泳德性,化民成俗。
一、用心学、系统学
中华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因为它是对以往数千年思想文化的凝练与总结,经过了以后数千年历史与生活的选择与检验,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感悟与人生智慧。经典大多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本身就是完整的生命展现。
若细心去读,往往就能发现经典的美妙。每一部经典,往往都首尾之间遥相呼应,篇章之间血脉相连,章节之间大小相成。可以说既散落成珠,又浑然一体。经典教育的魅力,恰恰在于它本身就是至高的智慧、完整的生命。感知生命,择贤托身,才能用智慧点燃智慧,以生命点燃生命。
富有生命的经典,就像骏马可以致远,这恰是学习经典的奥妙所在。而割裂的经典,如同良驹的手足皮毛,虽然也不无用处,但已经支离破碎,意义流失,缺乏了应有的效用。所以,对于经典,一定要尽量通读,整体地读,以避免断章取义,不见全体。读经典,不在于读了多少部,而在于是否系统读,是否真明白。
二、从小学、一生学
人生而幼,幼而学,学而长,人的学习与成长,应该就是社会道德内涵不断扩充的过程。“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读经典,“适时”特别重要,要适时而教,适时而学。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亦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翩翩少年,豆蔻年华,正是读经典的好时光。
经典教育走进中小学必需而迫切。小学阶段,以读诵涵泳经文为主,辅以词汇解释,为学生进入经典提供简单的工具,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根据“成长和感悟”作进一步思考。中学阶段,学生们进一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维,所以在经文、词汇的基础上,加入“成长和感悟”“链接”。在这个过程中,沉潜反复存其心,抑扬读诵明其志。
或有人说,成人读经典都困难,孩子们能够读得懂吗?这里有必要强调,经典教育在于正人心。要知道,人心本来就是正的,经典教育是为了童蒙养正,助人守正。“人生而静”“感于物而动”,孩子的心如洁白的画布,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相反,如果“心”已经涂了颜色,反倒不能直接作画,需要清理,需要“拨乱”而后“反正”。如果家长或教师简单地认为“我不懂,孩子怎么能懂”,这样的观点本身就存在问题。也许,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家长有时反倒不如孩子接受得快、接受得好。
经典是“常读常新”的,方向对了,走得慢点没关系。其实,真正地“懂”经典,并不是中小学阶段必须解决的任务。真正的“懂”,也许需要用人的一生,需要生活的检阅与历练。但是,前提是要播下好的种子,可以随时就事,因为经典是经世致用之学。种子的生发可以根深蒂固,青少年时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将经典镶嵌在学生的脑海,将经典的大“义”植入青少年心底,才有可能事半功倍!反之,错过最佳时机,到了成年阶段,个体已经形成固定的思维,再接受价值教育,就如苗木嫁接,或许可以成活,但是难挡风雨。此即所谓“时过然后教,则勤苦而难成”。于是,弊端就开始显现,或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或上无信念,下无底线。
关于读经典的方法,有人提出可以“不求甚解”,也有人甚至把它作为不懂经典而教授经典的理由,这是有严重问题的!经典富有能量,最怕郁结,需要加以疏导而不失其正。所以,青少年的经典教育,不是讲,也不是不讲;不是解,也不是不解;不是懂,也不是不懂。那么,到底是什么?是适时启发。何时启发?师长应有切实的把握,这其实对师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事实上,也只有了解孩子且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方可为人师、为人长。
这套读本采用了不同的编写方法,我们将之称为“以经解经”。首先,我们“请孔子讲解《论语》”,这一定是最佳的选择,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之中。所以,我们尽量经经相参,这就像以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为《论语》作注。其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历代都有学者对经典有所阐发,有影响力的经典注本是我们参校的主要对象。最后,关于语言的表述方式,我们倾向于浅近文言。浅近文言接近文言,靠近经典,可以搭起经典与今天之间的桥梁,更能呈现民族语言的雅致与情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也许,开始读时,可能不如白话文“通俗”,然而,假以时日,不断涵泳,就会发现其中有白话文难以承载的气蕴和力量。不能因其雅正高远而往下拉,应该因此仰望和追随。我们认为,这也是读经典应有的基本认知。
三、人人学、全民学
经典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育者。经典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读诵词章已不是“本”而是“末”,教育者本身必须承载道德,做学生行为的榜样。只有真正言传而且身教,才能更好地传承与传播正确价值观,经典教育才有效果,才有力量,经典才能像细细的春雨那样,“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学生鲜活的生命。这就要求老师、家长首先要深解经典义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当下,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恰恰是教育者需要强化读经的基础,整个社会需要解决经典教师短缺的问题。虽有困难,但并非无法解决,这恰是对师长的考验。这就像孔子一贯主张的欲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哪能不先做到?要求别人学,自己哪能不先学?只有学,才可以教。
为此,我们另外编写了《斯文在兹——〈论语〉讲读》,作为教师用书,为老师、家长尽快走近经典提供帮助。试想,若是引领方向的人方向不明,有多么可怕!所以,当下最关键、最迫切的,就是教师以及家长带头学习经典。大家一起学,才能人人学、全民学,经典教育才能达到理想效果。通过经典教育,可以培育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让我们行动起来,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近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