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37900000411

第411章 虎视(五)

再怎么焦急,终究道路不靖,不能不小心谨慎。待到县主一行人风尘仆仆地赶到洛阳,已经是三日后了。途中,他们从逃亡的军民口中得知,胡族兵马已大举进入河东。大河北岸自蒲坂以下近百里,都已出现胡人游骑搜罗船只的身影,更有大批民夫在胡虏胁迫之下伐木制作舟楫,显然他们是准备渡河攻打洛阳。

坐镇洛阳朝中的官员以司徒王衍为尊,不过此老乃是自保其身、无论宗稷的人物,每临大事从无举措可言。因此县主进入洛阳城后懒得去理会他,只令广莫门的城门校尉带着王德等十余骑去王斌处探听军情,自己则直策马穿越华林园,沿着东宫与宫城之间的夹道疾走,直奔位于铜驼街北的中书省。

曹孟德为魏王时,设置秘书令以处理尚书章奏。曹魏文帝于黄初初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并特置中书监,使之排在中书令之前。当时秘书左丞刘放为中书监、右丞孙资为中书令,及明帝时,中书监、令二职“号为专任,制断机密”,权重一时。大晋践祚之后,继续沿用中书省的架构,中书监令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由于此职务地在枢近,多承宠任,是以人因其位,赠以“凤凰池”的美称。昔日荀勖自中书监任上迁为尚书令,同僚皆往道贺,荀勖却说:“夺我凤凰池,何贺之有!”由此可见中书之清贵已深入人心。

竟陵县主急赴中书,正是因为中书执掌诏令,若要颁发勤王诏书召集天下兵马与胡虏决战,必得通过此处。

中书省原应设监、令各一人,中书侍郎四人,四名中书侍郎署事之后,再经过中书监、令分别审核署名,才能上奏皇帝,由皇帝最终决定。然而近年来,由于诸王纷争,朝廷大权旁落,中枢职官多阙。中书令已缺员多年,自从前任中书监缪播因与皇帝联系紧密而被罢免之后,四名中书侍郎也惧祸去职。东海王另外任命广武将军、青州刺史王敦为中书监,但又因为中原羯贼阻隔道路,王敦一时不得上任。

这样一来,如此重要的中书省,如今竟然是靠着三五名官卑职小的舍人、通事勉强维持着。反正皇帝在东海王监控之下,早已不发诏令;中书省门庭冷落,三五名舍人已足够了。

县主纵马直入中书,不待通报,径自闯入正堂。

那几名舍人猛吃一惊,待要发怒时,见是县主驾临,顿时飞身离席,战栗拜倒于地。

县主也不啰嗦,扬鞭一指:“胡虏来势凶猛,洛阳兵力不足。你等立即拟诏,召集冀、幽等地兵马勤王!”

要向这些强有力的方镇发出勤王号令,必须是皇帝诏书才可,哪怕东海王贵为丞相、都督兖、豫司冀幽并六州诸军事,也不能越殂代疱。偏偏这诏书内容、指向又关系极大。东海王的势力主要在中原河北六州,而在其它州郡尚有诸多对东海王不满的地方势力。至此中原战局不利,东海王声威大沮的时候,如果使得与东海王颇有芥蒂的雍州、凉州、荆州等地方镇获得上洛的机会,则分明是授人以柄,恐怕汉末董卓之祸将要重现了。因此,作为东海王全权代表的竟陵县主必得全盘操办此事,绝不容有心人借此浑水摸鱼。

要说县主的名声,在洛阳尤甚于东海王幕府。皆因幕府有东海王在,县主终不得放手施为,而她几次往来洛阳,却常常以猛烈手段摈除朝中政敌,其果断刚毅之处,令人既敬且畏也。就连皇帝的亲信、前任中书监缪播也在县主面前一败涂地,莫说是眼前区区几名舍人、通事,是以她发号施令,全无半点顾忌。

然而,几名舍人听了县主吩咐,只露出明显的惊愕之状,却并不起身依令而行。

“怎么回事?尔等难道要抗命么?”县主脸色微沉,不经意地拉紧了马缰。那匹大宛良驹暴躁地嘶鸣一声,四蹄乱踏,将正厅前的砖石地面踩得噼啪大响。

砖石碎屑打在脸上生痛,舍人们却不敢稍作避让。他们彼此对视一眼,其中资历较深的一人膝行向前,伏地叩首行礼:“启禀县主,您前日遣人来要勤王诏书,我们不是已经拟写后奉入宫中,使陛下用印,并急遣八百里飞骑颁发了么?如何……如何今日又要拟诏?”

“什么?”县主勃然大怒:“尔等都疯了么?前日我还在孟津渡口颠簸,何曾到得洛阳?更何曾遣人令你们拟诏?”

她柳眉倒竖,杀气顿生:“竟然当着我的面胡言乱语,你们以为我傻了?还是有意与我为难呢!”

那几个舍人这时候感觉不对了,咚咚地叩首不休,很快就在砖石上磕破了额头。为首那人抬起头,额头上殷红的鲜血汩汩流淌,脸色苦的简直要滴出黄胆汁来:“我等微末小吏,如何敢与县主为难?可……前日确有人携得县主您的信物前来发令,此人又自称是您的密友,言说幕府中事,莫不若合符节……而且我等又确知畿辅军情如火,一时慌乱,这才……这才……”

“住口!”自古以来,从不曾听说有假借名义骗得中书颁发皇帝诏书的,可这种怪事,偏偏就发生在此时此地。这简直是荒唐、荒谬,滑天下之大稽!县主叱喝一声,随即闭起眼睛竭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片刻之后她睁开双眼,神色已恢复平静:“前日发出的诏书,省中可留有副本?立即取来。”

“是!是!”一名舍人飞奔出去。

“你说前来发令之人携有信物,那信物可保存妥当?立即取来。”

“是!是!”又一名舍人飞奔出去。

中书省虽属机要,但属官甚少,自从元康二年秘书省分拆出去之后,规模更小。第二名舍人刚走,前一人已双手捧着诏书副本赶回。

县主一把抓住诏书卷轴打开,跳过无数华丽辞藻,直接找到其中关键的寥寥几句。毫无疑问,这份诏书发出勤王号令的对象,绝不止东海王影响下的河北方镇,而分明已将雍州、凉州、荆州、扬州等东海王尚未控制的州郡尽数囊括在内!

县主突然觉得有些晕眩,她微微躬下身,勉力按着马鞍前部高耸的鞍桥,免得自己身体摇晃。这份诏书已经发出两天了,两天时间,足够信使奔驰出数百里之遥,无论如何都追之不及。函谷以西、伊阙以南,诸多自拥实力的强势方镇,都有可能借此机会介入中枢朝局,而东海王和自己,全都没有力量,更没有理由加以阻拦。

这当然是县主绝不想看到的恶劣局势,但不知为何,一种更强烈的不安萦绕着她,她感觉自己的心脏在咚咚地猛跳着,每一次跳动,都在引导自己想到那个自己绝不愿意去想的情况……开玩笑,那根本不可能!不可能!县主在心中对自己呐喊。

第二名舍人这时小心翼翼地走来,颤声道:“县主……县主请看,这便是那要求颁行诏书之人所携带的信物。”

县主感觉自己浑身发冷,身体遏制不住地发抖。

她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去看那信物,于是伸出手,让那舍人将信物放在自己手心。

耳中脚步声响,随即又是脚步轻响,是那舍人靠近,又远远退开了。手中微微一沉,触感温润,约摸是一块玉质细如凝脂的玉璜。不用去看,县主便知那玉璜的雕工是何等精美,上面的双龙绕云图案又是何等的惟妙惟肖。

没错,那玉璜确实为县主多年把玩佩带;正是东海王初崛起时,县主在洛阳联络百官所用的信物,怪不得这几名舍人认识;也正是光熙元年县主在太行山中遇险后,赠给一名青年军官的信物。在太行山中,那青年军官甘愿舍弃求生的希望,不顾艰险地从数十倍的敌人手中救下县主的性命,因此县主感怀在心,将这玉璜相托,并言明今后只需持此玉璜相见,但有所求,必然相助……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县主翻腕将那玉璜紧紧地握在掌心,玉璜并无尖锐处,可是县主竭尽全力握紧,以至于雕刻图案上的凸起深深嵌入掌里。骨骼被硌得剧痛,但县主仍然不顾一切地握紧,再握紧。她听到自己在说话,那语气冷酷而信心十足,一如往常那般:“那么,再说说吧,携带此物来联络你们的,又是谁呢?”

依旧是先前那领衔对答的舍人惶然道:“那人也是一名女子。乃前些日子铜驼街上新开张的红袖招主人,自称姓胡,乃是县主多年的闺阁密友……”

“姓胡。红袖招。很好,很好。那红袖招在哪里?”

“沿着铜驼街往南,到铜麒麟的地方向东便是。”那舍人俯首应答,顿时听得蹄声大作,再抬头时,官署中已经别无他人。

几名舍人惊魂稍定,立即决定弃官回乡,绝不在洛阳多待半个时辰。

红袖招位于洛阳最繁华的区域,距离朝廷官署本就不远。县主率领骑队,如旋风般地沿着铜驼街赶去,顷刻就到了。

红袖招里诸多护院部曲远远看见这群人来意不善,早就挥臂攘袖地搜罗棍棒器械,预备拦截,却不知被谁厉声喝止住,于是一哄而散。任凭竟陵县主纵马突入,将无数妖娆佳丽吓得纷纷逃散。

此起彼伏的娇声惊唤之中,县主轻轻安抚着周身淌汗的良驹,默然无语。直到那身着绯红色华服的熟悉身影绕过照壁,她才冷笑一声。

冷得像冰。

同类推荐
  • 大唐第五王

    大唐第五王

    李二陛下嘴角抽了抽,这小子真是不当自己是外人呀……
  • 三燕大慕容

    三燕大慕容

    三国没落,晋朝崛起,五胡乱华,开启了一个大动荡大融合的时代,来自大鲜卑山的鲜卑慕容,一时间英雄辈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以摧枯拉朽之势演绎出一幕幕生动鲜活的人间神话。
  • 正说三国

    正说三国

    想知道三国真正的历史吗?想了解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吗?想读懂正史三国的都来看看吧!
  • 中华料理师

    中华料理师

    寒江21世纪的厨师,穿越到唐朝开元盛世年间。开起自己的小店‘中华料理馆’。“丞相,吃点什么?”“皇子想要吃饭请排队。”关于新书《四两芳华万里沙》本想写盗墓题材,略有些纠结,不过最终还是决定下来。
  • 到了明朝当侦探

    到了明朝当侦探

    大三学生凌飞拥有过目不忘的现场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集成的父亲意志,但却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明朝,从此踏上了明朝破案之路,破案,泡妞两不误。
热门推荐
  • 诡渊

    诡渊

    因为幕僚的欺世阴谋,他无辜陷入一场权谋之争这是一个与原来的社会相同而极端不同的世界,为了七本绝世之书,他周旋于九族之中没有是非的诡渊,如何分辨黑白看原本见风使舵的少年将如何脱变,揭露一场灭世骗局,覆灭诡渊
  • 大宋女侦探

    大宋女侦探

    金莎莎,上官如言,王雪和姬娜四个是好朋友,一次意外,无意来到宋朝。金莎莎成了包拯的干女儿,王雪成为公主,上官如言掉在妓院里,姬娜掉在海边因此被人救。各有专才的美女,误打误撞地卷入了一桩桩悬念迭生的古代大案,她们各展所学,于凶险离奇的环境中联手包拯侦破了。成为四手妙弹的女侦探
  • 无限之想换个主角

    无限之想换个主角

    这是一本可能会出现各种世界观乱入、主角想换就换、剧情无需智商等情况的三流坑爹文。这个作者是一个想要凭【创新】就在只有日更万字才能活下去的起点存活的北冰洋人。这些世界是几个并不黑暗、并不复杂的只为了让身为作者的我分享自己的思想而构建出来的姑且还算和谐的世界。话说?这样的简介,真的有人来嘛?上一个简介被好基友提议换掉,嗯···大概就这样吧~
  • 帝朱

    帝朱

    上古贤王尧舜禹,相继禅让,留下了能者居其位,徳者让其权的万古美名,时至今日,人们仍然称赞不已。然而也因为如此,开创了“子不肖,不得位”的先河。现代大学生李丹因参加实验失败,重生为有史记载的第一位不肖子――丹朱,他是会遵从父命,让位于贤?还是会厉兵秣马,逐鹿于野……
  • 邪者圣道

    邪者圣道

    倾世佳人,痴缠不休的爱恨情仇;恐怖绝地,玄异的惊险之旅;远古遗闻,失落的传说……伪善的神,残暴的魔,神魔共舞;无敌强者,至强圣兽,人兽同台,人、神、魔、兽,再次一起登台,演绎出一曲惊心动魄的传奇……新书刚开始,欢迎各位道友点击、评论、收藏、推荐。您的每一次到来都是对新人莫大的支持,本书属于慢热型,大家不要着急,精彩故事以后会给大家一一呈现,希望本书可以给你带来愉快的畅读之旅。
  • 那些年的那些故事

    那些年的那些故事

    一个幡然醒悟的少年,在高三的时候痛彻前非,于是选择废寝忘食、奋发图强。一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等待他的,究竟是红通通的通知书,还是冷冰冰的‘人间地狱’,此时的我们无从得知,而主人公那份铭记于心的经历又是什么,此时的我们同样不曾了解,与其绞尽脑汁的胡乱猜疑,不如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惑和不解,一同进入男主的青葱岁月……
  • 武皇之路

    武皇之路

    当一个男人确定自己梦想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当温如玉确定自己要成为武皇的时候,整个江湖都跳出来阻止他……(温如玉:“为毛差距这么大?”“命!”)
  • 阿房

    阿房

    战国末年,失语孤儿被燕国刺客训练营千越山救下,培养成为一名擅于施毒的女刺客,取名阿房。与大师兄荆轲相恋,却因奸人挑拨而成为叛国罪人,阿房不得不远离燕国,进入秦宫……面对嬴政的关怀,阿房该如何选择?而那著名的荆轲刺秦,却又早已注定了结局……
  • 七道之尊

    七道之尊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将天地分为山川,河流,大地,及天空,开天地以后灵气未灭,遍延山河。大地之上万物皆有灵性,灵气蔓延使得灵性较高的动物,植物能够幻化人形,拥有法力,灵力,和气力,成为妖。于此同时,大地之上人死之后,其灵魂没有入地,而是吸收天地灵气,使得自己虽然没有躯壳形体,但也能幻化无穷,拥有法术,称其为鬼。而在大地之上,山河之间,最有灵性和智慧的灵长类生物称之为人,人可以用其智慧,改造山河,变化风水,学习法,道,佛,宗,教,等一些本领,驱鬼除妖,保护着人类的繁衍,守护着山川河流,维护着世间的无形秩序。人,妖,鬼,为争夺世间而展开了大规模的混战,生灵涂炭,天地无色,最后在各自元气大伤下,签订了停战协议,将各自人马抽回,稳固自己的地盘,从而划分为了三界,各自为守,三界都在积极的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备下次大战的来临,能够争夺到这个世间,探寻尊道的晋升。
  • 妃本倾城:浮生一世芳华

    妃本倾城:浮生一世芳华

    我会用我的一生去冥奠为我而死去的段大哥与姐姐,留下我独自苟且于世。我自己将永生不得安宁。这漫天的飘絮勾起了我无限的哀伤与惆怅。我在这深海府门中已熬过了不计其数的年头,我对卓繁做到了纯粹而简单的夫妻之仪,别无他想。煞费苦心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再没有更多的奢望,只愿有朝一日能够解脱,回到属于我们的疆土,回到那一望无际的山川丘陵,冲上云霄的飞禽。痛之后,便无痛之说。或把曾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