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在屋里坐了没多久,说有事要处理,便站起身去。可他站起身后,却并不急着离去。
贾襄好奇地抬眼看去,只见他正盯着她绣的荷花看。
贾襄又迅速地低下头去,装作不知道他的意思。
“襄丫头,送送玉儿。”
听了这话,贾襄连忙抬眼看太夫人,见太夫人的眼眸中,藏着一丝明白。
她有些诧异,太夫人明明知道宋玉的意思,是要她陪同他一起回去的,可太夫人装不明白宋玉的意思,只是要她送送宋玉。
“是。”贾襄压下了心中的惊讶,把绣花用的竹圈放在一旁,从榻上站起身来。
宋玉眉头微皱,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可他却什么也不说,转身就往外走去。
到了檐下,贾襄弯腰一礼,转身毫不留恋往屋里走,转身要进屋里时,眼角余光一扫,穿透竹帘,只见宋玉正立在檐下,双眸冷淡地望向她。
贾襄心下一惊,脚步微顿,然后落荒而逃一般进了东梢间。
贾襄爬回临窗的榻上,拿起竹圈,继续绣花。
“襄丫头,你和玉儿,是不是吵架了?”
“恩?”贾襄疑惑地看着她,瞪圆了眼睛,故意做出听不懂的样子。
太夫人抬了抬手,立在一旁的姚嬷嬷,像能读太夫人的心似的,立马上前,蹲着身子,脱去了太夫人的鞋子。
太夫人抬脚上榻,眯着眼睛,靠着榻壁坐着。姚嬷嬷再挥挥手,带着一屋子的丫头出去了。
这架势,是要促膝长谈的意思?
“我给祖母捶捶腿吧。”
贾襄放下手中的绣花圈,脱了木屐,跪坐在太夫人身旁,给她捶腿。
“襄丫头,你和我说实话吧,你们是不是吵架了?”太夫人本来是叫我襄儿的,可自从那天被宋玉,从贾家接回宋府后,就改了称呼。
别以为一个称呼不重要,其实关乎着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特别是在古代这种深宅大院里,这襄丫头的亲昵程度,比襄儿高出了一大截。
可贾襄就是不明白,这个时代的女人,不是要看男人的脸色过活吗?
那宋玉派人押她回府,明明是给她没脸,为什么太夫人反而越对她亲昵了起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没有。”旧爱襄轻轻地摇头,随后再小心翼翼地抬眼看了太夫人一眼。
这一眼看得实在是不太高明,正好撞上了太夫人的眼里。太夫人拉住她的的手,裹进手掌心里轻轻的拍了拍,叹道:“你这孩子,怎么总是一副小心翼翼的小模样儿?看看怪让人心疼的。”
贾襄任由太夫人拉住她的手,低着头,垂着眼,一副乖巧听话的样子,可就是不肯多说一句话。
太夫人轻叹了一口气,眨了眨眼,突然变得神秘了起来:“襄丫头,玉儿的屋子里,没有一个大丫鬟服侍,你就不觉得奇怪吗?”
“恩?”贾襄眨了眨眼,十分迷惑。
她一直以为,那是宋玉为了折腾她,故意把他身边的给调走的,难道不是这样吗?这其实另有内情?
像宋玉这样身份的男人,没有陪房就已经够奇怪了,身边要是没有一个丫鬟服侍,那简直是不正常了。
太夫人仿佛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似的,她笑了笑,说道:“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玉儿很小的时候,就不喜欢身边有女人靠近。”
贾襄瞪大了眼睛,呆呆地张大了嘴巴,一副不能置信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