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89100000004

第4章 童年的期盼 年味十足的童年

常言道:小孩盼过年,大人望找钱。这话一点不假。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盼望中长大的。

儿时过年,虽然没有如今富有,但在精神上可充实啦。

那时过年,家家户户不一定杀猪宰羊,但杀只鸡杀只鸭什么的还是没有问题的。猪肉一般都是生产队每人能够分上那么一两斤,自家再在街上割上一些。一到腊月,家家户户的灶门前,都能挂上那么几块烟熏腊肉,屋梁上挂上那么一两只盐鸡盐鸭什么的。

年前,父亲总要从场镇上买回一些香蜡钱纸门神对联什么的。一到腊月二十三晚上,一吃过晚饭,母亲忙着收拾好锅灶,燎好刀头,放在灶台上,燃上香蜡,烧上一刀钱纸,送灶王婆婆灶王爷爷上天。

眼看年味越来越浓,我掰着指头计算着过年的日子。油灯下,母亲熬更守夜地忙着给孩子们做新衣新鞋。不管再忙,母亲总要赶在过年那天让孩子们穿上新衣新鞋的。

在这个时候,很少做家务的父亲,也要戴着草帽,拿着竹竿竹枝绑着的笤帚,里里外外打扫着屋顶墙壁的扬尘。当地的习俗打扬尘是打七不打八的,也就是说腊月二十七之前,就要把扬尘打扫了。

到了腊月二十八,大人们就要忙着磨豆腐磨凉粉磨汤圆粉了。石磨不一定家家户户都有。我们院子的石磨安在大朝门上,一到了过年,石磨一时一刻都没有闲着,院子的几户人家一户接一户轮流着用。大人们负责着拉磨,孩子们担负着喂磨的职责。到了晚上,山沟里庄户人家到处都是忽闪忽闪的油灯,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嘎吱嘎吱的推磨声,伴着孩子们的嬉笑声,构成了一曲曲优美的山村新春交响曲。

豆腐凉粉磨好了,大人们煮着豆腐凉粉。

凉粉一般都是由大米和红薯粒磨成,在磨之前,要加入少量的生石灰。这样的凉粉又好吃,又利刀。在凉粉下锅之前,母亲往尺八锅里烧上一两瓢开水。凉粉下锅时,边搅动边倒入磨好的凉粉。孩子们围在灶门前,一边往灶膛里塞着柴火,一边望着锅里的凉粉由稀变稠,咕嘟咕嘟地冒出一个个鱼眼似的气泡。凉粉就要起锅了,母亲把起锅的凉粉盛进瓦缸、簸箕里。孩子们眼睛睁得大大的,等着母亲铲凉粉锅巴。母亲把铲下的锅巴在手里团成团,首先塞到我的手里。使我深深地觉得自己在家中的崇高地位,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待簸箕的凉粉冷了以后,母亲打上凉粉,弄上酱油醋酱海椒酸盐水蒜泥葱等调料,最好加上那么一点酸盐水,那味道可鲜美极了。一家人围坐在方桌旁,吃上了非常可口的过年凉粉。

点豆腐之前,母亲总忘不了给孩子们盛上一碗豆花。母亲常说,喝了豆花清热清火。孩子们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喝上滚烫的豆花。当地点豆腐一般都是用卤水。卤水要用得恰到好处,多了豆腐太老,少了豆腐太嫩。这样的技术活,一般都是由母亲来完成。

终于盼到了过年那天。大人们放假了,一般过年生产队都要放三天假。天一大早,母亲忙着煮腊肉燎刀头。父亲忙着祭祀,请人写对联贴对联。

祭祀时,父亲都喜欢把我叫上。在堂屋的神龛前,父亲供上刀头鸡鸭,樽上两杯白酒,燃上香蜡钱纸,嘴里念念有词地祷告着。祷告的什么,作为孩子,没有必要知道那么多。无非是请祖人菩萨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全家身体健康什么的。在祖人菩萨面前,我跟着父亲恭恭敬敬的作揖磕头。祭祀了祖人菩萨,接着就祭祀天地菩萨土地菩萨什么的。祭祀天地菩萨一般就在堂屋外面的阶沿上,面向南天,祷告作揖磕头什么的。祭祀土地菩萨,可就要到院子外面的土地庙前了。这还没有完,还要在院子外面祭祀不能上神龛的亲戚。像过世的外公外婆姑爷爷姑婆婆啊什么的。

来到灶屋,母亲把砍好的鸡腿塞到我的手里。悄悄地告诉我,躲到屋子后面去吃,别让哥哥姐姐看见。过年吃鸡腿,是我在家中的特权。因为我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常言道: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终于该吃团年饭了。吃饭之前,首先要给家里喂的大黄狗盛上一碗白米干饭。母亲说,我们吃的大米都是这些狗们从大海对岸带过来的。

我见饭桌上摆满了平常很难看到的鸡鸭鱼肉腊肉豆腐什么的。还要摆上八碗干饭,八个酒杯。一家人坐在桌子旁,看着桌子上的美味佳肴,孩子们忍不住直咽口水。大人不喊动手时,是不能动筷子的。父亲还是跟祭祀时一样,嘴里念念有词,供俸着祖人菩萨。看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家人们默默地等待着。父亲说,先在酒杯和饭菜上哈三口气,就可以动筷子了。团年饭真香,饭桌上的菜肴应有尽有。这样好吃的饭菜,只有在过年过节或者走人户时,才能吃到。

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母亲做的凉拌鸡丝。这道菜是用上好的公鸡胸脯肉鸡腿做的。母亲把煮好的鸡肉撕成一条一条的,弄上熟油海椒花椒面香葱生姜米蒜泥什么的搅拌匀尽,吃起来非常爽口。

团年饭是忌讳外人的。一般人们都早早地吃了团年饭,生怕外人的参乎。负责任的父母,还要教育自己的儿女也不去参乎别人家的团年饭的。当地人把这种行为叫做插年。插年主要是怕惊动主人菩萨,二也是对主人菩萨的不敬。再有一种说法,就是插了年,来年就会万事不顺的。

但插年的事总是有的,往往都是那些觉得儿女不好带的人家。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提着提篼,拿着一个破碗,有的还拿着一根打狗棍,把孩子打扮得讨口要饭的样子。嘴里叫喊着,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行行好吧,给一口饭吃。他们觉得讨口子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命贱,这样的孩子不容易生病,好养。听到要饭的叫声,母亲会主动的盛上一碗干饭,夹上几片腊肉,送到要饭的面前。

吃过团年饭,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有的在院坝里玩起了踢毽子跳绳扯提簧(空竹)等游戏;有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朝村公所走去。出门玩之前,母亲总要给自己的孩子们发上两毛压岁钱,装上一荷包炒花生炒苕拿上一、两节甘蔗干什么的。

村公所锣鼓喧天,山路上吃过团年饭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朝这里走来。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大队团支部总要准备一台富有乡土气息的文娱晚会。那时,乡村没有电灯,演出时只能靠一盏煤气灯照明。别看那煤气灯不十分重洋,靠一壶煤油一个尼龙灯泡和人工打进的气体,它就可把一个舞台照得雪亮雪亮的。

文娱节目可谓丰富多彩,有歌舞,有快板金钱板,还有歌剧什么的。内容无非是四个老太太学毛选啊,大嫂子夸丈夫啊,谁不说俺家乡好啊什么的。歌剧当然是当时流行的《刘胡兰》、《三月三》、《血泪仇》什么的。演员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大队青年团员们。

看完文娱演出,人们照着手电,打着火把,呼朋唤友地往自己家中走去。

回到家,孩子们赶紧来到竹林摇晃竹子,然后打上记号,第二天早上去查看自己摇晃的竹子的长势。如果竹子长得又高又直,那你以后长大了就跟竹子一样标致;如何你摇晃的竹子矮小,那你以后不一定长得很高。

摇晃完竹子,孩子们还要到山坡上去采清。采清无非去采摘地里的豌豆尖,以便第二天早上煮面条使用。

腊月三十这一天,最忙的要算母亲了。天一断黑,母亲用背篓背着柴火,来到自留地烧起了地蚕子。每年一到这时,只见山沟里到处到冒着青烟。烧地蚕子是当地的一种习俗,以便来年自留地少遭病虫害。

回到家,母亲忙着祭灶,迎接灶王菩萨从天上归来。然后,她一边准备地二天早上包汤圆的芯子,一边忙着热洗脚水。腊月三十晚上的脚一定要洗的,而且还要洗得干干净净。母亲说,只有把脚洗干净了,来年走到哪里,都有肉吃的。在那个年代,能吃上一顿猪肉,那是人们最大的愿望和口福了。

到了正月初一一大早,母亲就要忙着包汤圆。吃了汤圆,母亲就给每个孩子发压岁钱。一般每个孩子发两角钱,一人一荷包头天晚上炒的花生红苕干什么的。有时每个孩子还能拿到那么一两节甘蔗。

到了春节,公社所在地半边山场镇一般要唱两天大戏。到了这一天,四方八面的人们一吃过早饭,差不多都要到场镇上去逛一逛。唱戏的一般是半边山场镇上一、二大队的人。他们有一个戏班子,服装道具样样行头齐全。舞台设在关帝庙的旧戏台上,观众有的站在关帝庙坝子里,有的爬到树上或者后面的山坡上。演出的节目一般是古装戏,什么《柜中缘》、《穆桂英挂帅》、《萝卜园》什么的。孩子们对这些古装戏一般都看不懂,无非到场镇上图个热闹罢了。

那时乡村虽然贫困,没有现在富有,但年味十足。若干年过去了,儿时的过年,仍然记忆犹新,终生难忘啊!

(2009.2.11脱稿,2011-2-13修改)

同类推荐
  • 红楼梦(下)

    红楼梦(下)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全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故事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的描绘,牵扯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教、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因此说,《红楼梦》生动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 妖女的复仇

    妖女的复仇

    讲述了罗宾破获别墅区连续杀人案的故事。与罗宾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女伯爵处心积虑地打算报复罗宾,而罗宾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也不幸卷入其中。这个故事里的谜,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内容悬疑紧张,处处引人入胜。
  • 猎人者

    猎人者

    男人仍然闭着眼,好像已经睡着了,而林燕,则一动不动地站在床前。因为像头的位置在卧室里面的墙上的空调内……
  • 婚姻症候群

    婚姻症候群

    作为妇联任命的“公益律师”,姚遥的任务似乎永远是为在婚姻中历尽不幸的女人争取最大的权利。凡是找她的男人女人,她只有一句话:离吧,不要找任何理由凑合。而无论身处怎样的婚姻危机,女人们对姚遥说的第一句话仍然是:我不想离。这是为什么?一个多年不见的心理咨询师同学和一个特殊案件的出现,让姚遥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姚遥忽然发现,自己的老公——另一个律师庄重正在做着令自己无法忍受的事情。是给自己起草一份离婚协议?还是按照心理咨询师说的去做?姚遥突然明白,离婚并不简单,她想起无数女人说过的“我不想离”。这四个字的含义,她终于明白了。
  •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成于1833年12月,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外省生活场景》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巴尔扎克自称这部小说为《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稿之一”。小说描写了葛朗台夫妇、父女、伯父与侄儿等之间的家庭矛盾,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的金钱关系,广泛展开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外省的风俗画面,塑造了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葛朗台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小说充分体现了巴尔扎克丰富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特色,标志着他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
热门推荐
  • 后官场现形记

    后官场现形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绝宠溺爱

    重生之绝宠溺爱

    上一世她活的太过窝囊,这一世她要活出自己的绝代风华。路漫漫谁是她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1vs1有些小虐,欢迎入坑?(?^o^?)?
  • 小型冒险

    小型冒险

    我觉得我就像是一个傀儡,行走在已经被人谱写好的道路上。我的悲伤的虚妄的,我的快乐是虚妄,就连和我接触过的人类、昆虫、野兽……都是虚妄的。我的思想是我的思想吗?我的灵魂是我的灵魂吗?我真的是我吗?此时此刻,我所思考的一切,真的是我思考的吗?我真的活着吗?
  • 洞渊集

    洞渊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股市牛虻:擦亮投资者眼睛

    股市牛虻:擦亮投资者眼睛

    本书所收集的是易宪容博士近年来对中国股市的思考,在爱股市、恨股市之外,这本书可能给了您另一种超然冷观的诠释。易宪容思维敏捷,走笔如飞,是中国经济学界的独行侠。股市水深火热、藏龙卧虎,他却偏要去惹是生非,去做牛虻。写下激烈文字的易宪容其实是个达观开朗的家伙,他有他的道理:因为心安,所以理得。观书则见其人。
  • 战过

    战过

    战,一战,保家国。他是生于混乱年代的北方汉子,却一心想要去打仗,刘君华,这样一个名字,究竟有着多么传奇的一生?(本故事纯属虚构,个别地方依据史实,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大宇宙历

    大宇宙历

    吾祖上为祖星人,年及冠。时值大事,皆离祖星,蒙蒙昧昧,不知何地。势正难止,百废待兴。先祖为者善思,有友皆当如此,故历艰险,不复泯然。曾学以文,赞曰:“救世之才,开世之人。”余以为然。吾为先祖沈氏数代孙,念先祖以异文书,故敬之。作于善世明觉。
  • 始于归墟

    始于归墟

    四个字!简单粗暴!意外单穿算什么,我们召唤群穿!性别界定种族繁衍?NoNoNo,那是普通人的事。艰苦修炼层层突破?不需要,我们有天生buff,重塑筋骨血脉提纯,等级蹭蹭蹭。拯救世界大爱无疆?想多了,凭什么啊,我们要的是壮大种族报仇雪恨!谁说主角必须以大局为重,以德报怨,伤害过我们的人我就决不让他好过!
  • 傲娇总裁娶回腹黑娇妻

    傲娇总裁娶回腹黑娇妻

    【你我之间……是不是注定了,一个人亦真亦假,一个人若即若离?】第一次重逢,她没打算放过他;第二次重逢,他没打算放过她。One:啪!一阵打碎东西的声音。“老婆,我打碎碗了……还割伤了手。”莫亦臻可怜巴巴地卖乖。陆若漓没忘记自己还在和他冷战中,这八成是他的苦肉计,但还是冷着脸为他包扎。“老婆,你对我真好。”莫亦臻得寸进尺。“你别给点阳光就灿烂”陆若漓哼哼。“没办法,谁让你是我的太阳…”1v1啊微虐甜文啊快来收藏吧
  • 邪王纨绔妃:废材小姐很嚣张

    邪王纨绔妃:废材小姐很嚣张

    穿越而来成废柴?不怕不怕,我有武功内力在身,还有医毒双绝防范,来一个扁一个!貌丑无盐被退婚?不怕不怕,我有人皮面具在脸,下面藏着倾城容貌,退婚的都滚去后悔吧!啥?我不是废柴,我是千年难得一见的魔武双修?曾经瞧不起我的人全来巴结我?不好意思,有多远滚多远!啥?太子想反悔,见了我的真容知道我的实力就想反悔,让我自己主动爬上他的床?不好意思,你让我有点反胃!“小娘子,洞房花烛夜,为夫会很温柔的!”麻麻,我要回家!这个男人好口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