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20200000001

第1章 敏感,往往是不幸的开始(1)

从手机幻听开始谈“敏感”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把手机放进口袋里或者包里,没过一会儿,就好像听到了手机铃声,将手机掏出来后却发现没有任何的电话或信息。再次将手机放进去,要不了多久,铃声好像再次出现,掏出手机却依然发现手机屏幕上没有任何的提示。

这种行为被称为“手机幻听”,明明没有电话,可耳朵里却经常出现自己的手机铃声。与此类似的现象还有QQ提示音的幻听症,也就是QQ在登录状态时,系统没有显示任何信息,但有的人却总能听到QQ聊天的提示音。这一现象在本质上与“手机幻听”是一致的。

“手机幻听”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六种:

1担心没听到手机响声,每隔一段短暂的时间就会看一次手机;

2手机没有来电,担心手机会响,每半小时看一次手机;

3手机没有来电,也没有信息,但却能“听”到手机铃声;

4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能听到它的响声;

5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严重的会出现心跳加速、手心出汗;

6换了新的手机铃声,却还能经常“听”到旧的手机铃声。

以上六种情况,假如你具备了其中两项,那么就说明你可能患上了“手机幻听症”。“手机幻听”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心理现象,一种症状。如果症状轻微,对人的工作和生活可能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假如症状很严重,那就会带来诸多危害,如精神高度紧张,影响生活质量,影响睡眠,甚至危害到健康。

在通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心理症状也变得越来越常见。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手机幻听、QQ幻听困扰着一半以上的职场中人,这样的病人已经占到了心理诊所接诊人数的30%。“手机幻听”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现象,并没有正式被确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但这种现象的广泛出现仍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对此,心理学家也对其做出了诱因解释。根据相关的心理学研究,在正常情况下,手机幻听症的诱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工作上的巨大压力。对于一些频繁使用通讯工具的职场中人(如销售、咨询等工作)来说,他们的工作往往跟“铃声”直接挂钩,重要铃声一响,他们就必须立即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这些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心理压力逐渐变大,可能会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并导致幻听。

第二,人际关系中的压力。网络上有这样一句很流行的话:“假如你超过3天没有接到任何朋友的电话,那么你就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个讨厌鬼。”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幻听症的诱因,在人际交往当中,很多人都想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对于一个自认为朋友遍天下的人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打电话约喝茶、约吃饭甚至是聊聊天都会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压力也会导致“手机幻听症”的发生。

而这两种诱因其实归根结底都是由人的心理特质造成的。也就是说,在相同的状态下,有部分人不会出现手机幻听,而另一部分人却不幸地成为了这种“心理疾病”的“受害者”。这种心理特质也非常常见,它就是——敏感。

敏感是一种心理特质,心理学家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敏感指的是人对一些事或某种东西的感觉特别敏锐,可以很快判断和反应过来,并可以从事物中获得更多的、不易被察觉的甚至是主观的讯息。也就是说,敏感本身并非什么坏事,因为它能够帮助人获得更多的讯息,但太过敏感却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因为一个过于敏感的人可能会对一句话、一件事做出过多的主观揣测,得出太过主观甚至是错误的认知。

而上文中所说的“手机幻听”正是由于人对于某种现象的敏感造成的。

工作上的压力来源于人对工作状态的过分苛求,要求自己时时刻刻都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我们以一位普通的房产销售员为例,为了能够让自己表现得更加出色,除了上班时间之外,他可能也会选择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让自己保持待机状态,一旦有潜在客户打来电话,他们心中的弦立马就会绷紧,而他也可能更喜欢这种“电话源源不断”的状态,因为这能够帮助他拿下更多的业务。相反,如果长时间没有潜在客户给他打电话,他的心理压力反而会越来越大,并出现手机幻听症。

而在人际交往当中同样如此,假如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过于自信,追求强烈的存在感,那么他就很难忍受长时间无人联系的状态,长期背负这种心理负担,久而久之,离手机幻听症也就越来越近了。

一个人对于自身工作、生活状态的完美追求并没有错,但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与手机响铃次数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太过敏感的人会把“手机来电”这一简单的现象主观“揣测”为一种能力的象征,于是乎,手机幻听这种现象也就出现了。

凡事需有度,敏感未必是一件坏事,但过度敏感给人带来的却是更多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次自省,在面对某些“轻描淡写”的事情时,我们是否做了太多的主观猜测,是否保持了足够的理性和客观。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避开“过度敏感”这把“伤人刀”。

敏感的人,喜欢树立“假想敌”

前段时间,微博上出现了一个ID为“小婷562”的热词。网友通过其微博得知,这个ID的博主是一位叫黄艳的安徽姑娘,她在网络世界的火爆源于她发的一些微博,在微博中,她每天都会在家中的同一个位置、同一个地方摆拍一张手持刺刀的照片,并配文解释说,有人想闯入到我家中害我。这种怪异的行为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后来,她被证实患上了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总觉得有人要害她。幸运的是,通过好心人的帮助,黄艳最终得到了成功的救治。

黄艳患的这种心理疾病被称为“被迫害妄想症”,她生性敏感,除了生活中几个比较亲近的人,她对所有人都充满敌意。

当然,黄艳的症状是非常严重的,也是很少出现的个案。而在现实生活中,喜欢树立“假想敌”的这种心理现象却并不罕见,而导致这种心理现象出现的原因正是“敏感”。

所谓的“假想敌”,其实就是根本不存在的敌人,他们只是内心虚设的对手,也就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臆想出来的敌人。

在职场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类人:他们很优秀,对自己的要求也十分高,而这种高要求让他们非常紧张,一直处在寻找竞争对手、心中充满戒备的状态之中。于是,他们总是自然而然地把周围可能存在的每一位竞争对手当成是“假想中的敌人”。这些人会感觉自己时刻被“敌人”追着跑,心中没有安全感,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会让他们心中产生巨大的波澜,别人善意的玩笑会被他们解读为“嘲笑”,而对于别人的一些无心之失,他们的反应也会比常人更加剧烈。

而这类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敏感多疑。

其实,身在职场的人都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人。这类人的敏感其实就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害怕自己在巨大的竞争中失利,于是把每一个可能存在的竞争对手都当成是敌人,并时刻幻想着如何打败他们。

这种敏感的特质在他们的生活中也能够得到显现。比如,朋友与朋友之间的一些小摩擦,本是正常现象,敏感者会去细细解读,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故意冒犯,这样的摩擦多了之后,对方就很可能变成他的假想敌。

在心理学上,这种广树“假想敌”的做法被当成是一种“相对剥夺感”的条件反射。相对剥夺感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参照物做比较时,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或没有满足预想感觉时而产生的被剥夺感。在工作中,他人比我们要强,我们会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如果一个太过敏感的人就可能导致他将更优秀的人当成是“假想敌”。而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的一些摩擦会使人形成一种心理落差,因为没有人愿意自己受人指责或辱骂。这种感觉再加上人的敏感特质,就可能导致他人成为“假想敌”。

长期树立过多的“假想敌”会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

首先,这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一个敏感多疑的人会将他人说的一些话、做的事做过多的揣摩和自我解释,而这种主观猜测往往会引导思想走向一个极端,认为对方话中有话或者事中有事,使人丧失对他人的信任。

其次,分散人的精力和专注度。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面对工作和生活。敏感多疑而树立很多“假想敌”的人则需要用很大一部分精力和专注度去应付这些他虚设的假想敌。如果内心长期设立“假想敌”,就会消耗心理和生理能量,最终磨灭斗志,阻碍个人发展。长此以往,工作也会变得更加糟糕。

最后,容易导致嫉妒心理的出现。既然把他人当敌人,那么最终目标肯定是想打败对方。有这样想法的人很难接受别人比他更优秀的事实。这种嫉妒心理会导致一个人变得更加刻薄,听不进良性的批评和建议。

其实,这个世界并不存在那么多的敌人,我们也无需对他人的行为或话语做过多的解读。把一句很简单的话当成是一种攻讦,把别人很简单的一个举动当成是一种冒犯,这都只是由于我们在思考中掺杂进去了太多的主观因素,凡事都往最糟糕的方向去想,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出最糟糕的结论。

人之所以会设立假想敌,其真正原因并不在别人身上,而在于我们内心的不自信,所以,我们真正的敌人是自己。假如你在工作和生活中碰到了“假想敌”,不妨躬身自省,把这当成是给我们自己的一个提醒,提醒我们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比把他们当成敌人更有利于自我的成长和进步。

越是内向的人,越“容易敏感”

曾有一篇文章在网上传阅甚广,文章的标题很是吸引人,叫做《内向者与世界相处的十种方式》。其中有一种方式是“他们避开人群”,换句话说,内向者更倾向于一个人独处的生活方式,闲谈群聊和社交活动对他们来说,往往是一种致命的内在能量的消耗。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内向的人,要竭尽全力避免和人打交道呢?其实未必。一个不与他人来往的内向者,在日复一日的自我对话中,将会变得越来越敏感,而过于敏感,又常常是不幸的开始。

多数情况下,越是内向的人,其抗压能力也越差,经不起一丁点儿打击。很多时候,旁人一句无意的话,或是一个无心的表情,都能让内向的人揣摩良久,完全印证了那句古话——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我们都曾有过孩提时代,不知道内向的人是否还记得,小时候,每当父母要送我们去上学时,我们总是百般抵触,最后在父母的追问下,才不得已说出那句心酸的理由:“我不想去上学,我觉得每个人都不喜欢我。”其实,并非老师和同学讨厌我们,而是我们太过敏感,别人只不过做了一个无意识的动作,我们却急切地对号入座,进而产生一种“被厌恶”的错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离群索居,对人际关系的恐惧日渐攀升,生怕自己走错一步路、说错一句话惹得别人不开心。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时常将朋友、同事、上司的言行举止和情感流露与我们自身联系起来,从而在内心得出和自己有关的结论,比如,“他说这么一句话,是不是在针对我?”“她这么做,肯定是对我有意见。”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变得越来越内向,越来越敏感多疑,越来越抑郁寡欢。不仅如此,我们身边的人也会因此备受困扰,说话行事越来越小心翼翼,生怕我们产生误会。

到最后,我们身边的朋友会一个个离我们而去,我们也将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孤家寡人”,坐拥一整片寸草不生的落寞荒原。

首先,这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职场前途。除去少部分不需要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外,大多数工作总是免不了寻常的人际来往,而内向者在其敏感多疑的性格支配下,往往执着于自己的主观臆测,无法对别人的言行举止进行客观的判断,长此以往,其人际关系必定危机四伏,其职场前途也必定荆棘丛生。

其次,这还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心理学家Elaine Aron的研究表明,内向者的耳朵会对噪声敏感,眼睛会对光线敏感,舌头会对味道敏感,其情绪更是容易起伏波动。也就是说,内向者只要受到一点点刺激,敏感的他们就会变得紧张、焦虑和闷闷不乐。历史上曾有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急白头的故事,听起来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失为一个绝佳的例子。

曹雪芹的《红楼梦》曾将林黛玉塑造为一个敏感多情的美人儿,可她最终的命运又何其悲惨,在世时就拖着一副抑郁寡欢的羸弱娇躯,临死前的一句:“宝玉,我恨……”更是道尽了所有内向者内心的无尽悲凉。反观豁达迟钝的薛宝钗,她就没有林黛玉那样的细腻心肠,虽然她也不是一个特别活泼外向的人,但她不像林黛玉那样内向敏感,爱使小性子,爱钻牛角尖,上至贾府的最高首脑史太君,下至贾府的众多奴才,哪一个不是打心眼儿里喜欢她、亲近她、佩服她?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病中的林黛玉听到外面有一个人嚷道:“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园子里头混搅。”其实,人家老婆子不过是在骂自己的外孙女,可敏感的林黛玉却疑心对方是在指桑骂槐,怪她不该住在这里,于是伤心得哭晕过去,又添一重心病。

同类推荐
  • 问题就是机会

    问题就是机会

    本书告诉我们如何看待和认识工作中的问题,从而把问题变成机会。
  • 做个会说话办事的女人全集

    做个会说话办事的女人全集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女人如何提高说话水平,改善办事能力的方法与技巧。会说话办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本书将告诉你如何把事办得妥妥当当,如何把话说得滴水不漏,堪称“最全面、最完美的女人说话办事指南”。
  •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先正确的评判自己,才有能力评断他人。你是否欺骗别人,或是自己?想清楚再回答。三思而后行的人,很少会做错事情。企图说服不用大脑的人,是徒劳无功。认为整个世界都错的人,极可能错在自己。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
  • 瞬间感悟·谦卑者的智慧

    瞬间感悟·谦卑者的智慧

    本书分“处世秘笈”、“学无止境”、“另眼看世界”、“生活中的瑕疵”、“谦怀宝典”等专题,通过大量小品文揭示出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
  •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生活孕育了哲理,哲理浓缩了智慧。往往大道理并不完全是从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被人们发现和理解的。反之,正是一些平时不被人们注意与重视的小事情,恰恰能够很好地诠释这些哲理的内涵。《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别出心裁,将每个小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与当代小学生的切身生活连接起来,让小学生从取材于社会、历史、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哲理故事中细细品味人生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跨越人生的障碍

    跨越人生的障碍

    本书对怎样培养超常思维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崭新的观念,以及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希望对每一位感兴趣的读者能够起到一种启发性的作用。
  • 念道独尊

    念道独尊

    天地间拥有无尽元气,大部分人无法控制,任由其自由流逝。但其中有一少部分人,掌握了操控元气的方法,从此区别于普通人,我们称之为修念者。少年陆平,天生经脉窄小,不适合修炼,受人辱骂欺凌。但,一个意外,让陆平踏上了属于他自己的强者之路……
  • 霸道校草与冷酷女主

    霸道校草与冷酷女主

    她,是至高无上的千金,可被踢出家门,从此和她的闺蜜开启复仇之路,他,是至高无上的大少爷,在校园里他们相遇,并且和他们相爱。
  • 我要穿越咯

    我要穿越咯

    这部作品我会努力写的!第一次啊!不要介意。
  • 魔殇之子

    魔殇之子

    “为什么?为什么要将我卡在中间,卡在人魔神的战争中。”魔族有慈祥的父亲,神族有温柔的母亲,人族有善良的妻子,宁得陈浩不知所措....
  • 鬼影针仙

    鬼影针仙

    “哦,对了。忘记告诉两位,在你们一个释放出玄武真罡,一个催动散血蛊意欲独占宝物的时候,在下也从中添了一把火。”话一说完,白衣少年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神色得意的注视着两人,不急不躁的等待着什么的到来。“什么?”。。。。。。半晌,冼迎风就面色颓丧的懊恼道:“元老怪不用查探了,我们都中了这小子的一念阎罗。此刻,也只能等这小子大发慈悲了。”“一念阎罗?”梵仙派的元老怪顿时被吓得面无血色,嘴唇颤抖的念道。继而目光惊恐的望了望那一身洁白,如幽灵般的少年。
  • 以人类之名

    以人类之名

    人类溃败的800年后……(以前写的文,在这里发一下O(∩_∩)O~)
  • 剧综

    剧综

    突然出现在一个奇怪的校园里,得知一切只是剧组的安排,跳出剧本,脱离“导演”的控制,则是进入深一层的控制。、这一切的仅仅只是有心人做的无心事而已。
  • 史上最强通灵王

    史上最强通灵王

    一块神秘的晶石,让林枫拥有了特殊的能力,与不同的世界之人建立灵魂感应后,竟然能够复制对方的能力?穿越做御姐泡妞,异界都多了那么多拉拉,如果本人到此…该是何等可怕的景象…
  • D版魔武世界游戏系列

    D版魔武世界游戏系列

    让我们一起探索魔武新地球文明世界的奥秘!书如笔名D版fishbook,书读百遍不如追根溯源!天下之事,文以魔武,字如游戏。亲斤世界,多加提防!系列网文,随意心口!……特别改头换面的D版书名,继续无底线的码字!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