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15200000140

第140章 学士

玄宗的话显然是在说笑,王源快步上前,按照之前的所学礼仪参拜完毕,起身后静静站在一旁。

“众卿家,这王源你们可有人认识么?”玄宗指着王源微笑问道。

官员们看着王源交头接耳,有人点头道:“王源乃近日长安城崛起之文坛新秀,焉能没听说过,不过却没想到是个翩翩少年郎。”

“是啊,很难想象能写出‘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这样的句子的人竟然是如此年纪的一个少年。”

“确实如此,王摩诘称之为天纵之材,给他起了个小李白的名号,我等早就想见一见王源了。”

玄宗呵呵而笑,看着王源道:“不光你们疑惑,朕初闻王源之名,得知他只有十九岁时,也是很震惊。想我大唐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涌现天纵之材了,这一点朕着实遗憾。众卿皆知,诗文乃我大唐国粹,大唐文脉理应一代一代传承发展,成为我大唐礼仪之邦天朝上国的传世之宝;可这数年来,文坛人才凋零,朕也是喜爱诗文之人,确实有些不太开心。”

群臣纷纷点头,认可玄宗的话。确实,这几年大唐诗坛名家老去的老去,归隐的归隐,已经飘零不堪。数年来甚少有好的诗歌流传,能扛大唐文脉大鼎的李太白离开长安后不知所踪,脱离了主流文坛的圈子,他的诗文传到长安文坛的也很少。王维高适等人算是中坚力量,但这几年也甚少有佳作问世,反倒是经常写一些禅境山水诗,让人有些摸不著头脑,整个大唐文坛确实有些沉闷。这一点所有人都有这方面的感触。

“李白乃天纵之材,只可惜他过于桀骜潇洒,不愿拘束于朝廷,所以虽满腹才华,但却未能留在长安。当年朕赠金赐归之后,其实是甚为遗憾的。数年来也未得其消息,想起李白来,到现在依旧是朕心中之块垒。”玄宗微微叹息,谈及李白,玄宗心中遗憾总是难以消除。

不过很多人都明白,所谓李白不愿拘束于朝廷之语只是冠冕堂皇之语,当年李白离京可不是他自己愿意走,而是迫不得已。便是玄宗下旨让李白离开的,因为李白实在是得罪了太多人了。在李白和那些被他得罪的恼火的人之间,玄宗选择了后者,虽说此举对李白未必是件坏事,但这也确实是玄宗很是内疚的一件事。

“陛下,不必遗憾,李太白虽满腹才华,可惜未必适合在朝为官,为朝廷效力。任他离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有人在山东境内见到了他,他一个人游山玩水访客交友,不知多自在呢,陛下何必为他担心。”高力士劝解道。

“果真如此么?那可太好了,不知有无新作诞生。”玄宗脸上恢复了笑容。回头看着王源道:“当朕第一次读到王源的诗句的时候,觉得王源的诗作像极了李太白的诗风,还以为是李白写的诗呢。后来知道是在梨花诗会上即席而作,朕才相信了一件事,那便是继李白之后,我大唐又出了一位诗文天才。王摩诘给王源送的这个‘小李白’的称号,朕很以为然。朕在想,或许是为了补偿朕失去李太白,上天便派了一个小李白来给朕,朕甚是欢喜。”

王源脸上实在烧的慌,感觉自己就是个欺世盗名之辈,但这种感觉稍纵即逝,明显自己最大的优势便是知晓后面千年的事情,若不以此为资本,又怎能在这时代掌握命运活下去,难道心甘情愿籍籍无名活一辈子,将命运操控于他人之手不成。

玄宗依旧在喋喋不休:“既然天降如此才俊,朕岂能不有所表示,故而昨日朕于南内召见王源,试其才学。加之杨钊及杨门几名国夫人鼎力举荐,让朕下了决定特招王源入翰林院供职,一来昭显我大唐对人才的爱护,二来也不负上天之赐,众卿以为如何?”

群臣的表情有些惊愕,倒不是以为特招王源进翰林院之事,因为这件事从昨天便已经流传开了,宫内传出口谕要征求政事堂意见的时候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并不足为奇。他们惊讶的是陛下口中所说的举荐王源的人,居然是杨钊和杨家那几位风骚的国夫人。也就是说,这个王源其实已经攀上了杨家的关系,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这王源本是左相的幕宾,却不知怎么跟杨家搭上了关系,联想到最近王源被邀请参加虢国夫人的游春会之事,有不少人官员立刻便想到了另一层关系上来。王源身材修硕相貌俊美且又是当红的名士,杨家的那位虢国夫人是出了名的喜欢和长安城的名士和世家子弟们厮混的,那么这当中原因也很容易便猜出了八.九分来。

这些人面带暧昧的笑容相互挤眉弄眼。心中均想:杨家几位国夫人声名狼藉,这王源和杨家素无关联,怎会突然得到她们的青睐,不用说是被杨家的某一位或者某几位收为裙下之臣,这才有了这次机会了。这样想着,看着王源的眼神便都带了些鄙视和不屑来。

“说起来,王源能站在此处,还是两位丞相之功劳。朕听说是左相李适之于市井间慧眼识珠找到了王源,带他参加了梨花诗会。李相国便是梨花诗会的另一位积极参加者,可说若无梨花诗会上的机会,王源也没有机会写出那几首上佳之作,成为众人认可的诗坛新秀。两位丞相可说是共同携手让王源扬名天下了。”玄宗笑呵呵的道。

“那里那里,王源有今日是陛下提携,外加他自己有本事,跟老臣可没半分关系。倒是适之是他的伯乐,但不知为何适之没有举荐王源。”李林甫呵呵而笑,不痛不痒的刺了李适之几句。

李适之面色青红,满脸阴云;看着王源的眼神颇为不善,只是今日刚刚铩羽,似乎知道今日再不宜对王源的事发表什么高论了。

“李相国,尔等对朕欲召王源入翰林院可有何异议么?朕昨日口谕征询你们的意见,若有异议可现在提出来。”玄宗终于回到了主题。

众人其实都知道,所谓征求政事堂的意见其实便是走个过场;陛下虽然这几年不太勤政,但是他从宫中传出的口谕是和以前一样不容质疑的。甚至可以说,在以前,有些事还有商榷更改的余地,近年陛下岁数越来越大之后,他的所有口谕都变得不可违背了。稍有违背,都会让他大发雷霆,总有人会因为此事倒霉。

所以除非确实有重大谬误,而且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否则政事堂是绝不会提出异议的。而特招王源入翰林院不过是件芝麻粒般的小事,政事堂中无论李林甫和李适之乃至下边的各房主事,又岂会这般自讨没趣。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李林甫的回答居然不是一口答应,而是表示了一些疑问。

“启奏陛下,臣等对陛下不拘一格为国纳才之举均表示赞同,唯一有一丁点疑问需要证实。”

“什么疑问?”玄宗皱眉道。

李林甫谦恭拱手道:“是这样,老臣知道之前有特招李白入翰林的特例,这次也算是遵照前例而为,倒也不违先例。只是陛下昨日的口谕臣有点没弄明白。”

“何处不明?”玄宗道。

“老臣听口谕说,陛下召王源入翰林院为翰林学士,而非为翰林院供奉之职。臣若没记错的话,当年陛下召李白入翰林院的时候是召他为翰林供奉的。老臣是想弄清楚,是否是口谕传达有误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毕竟翰林学士和翰林院供奉是不同的职位。若以李白召入的先例来看,臣以为是传口谕的内侍有口误。”

翰林学士和翰林供奉可不一样,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这些学士们担负着为皇帝陛下起草诏书,随时召对问话,替皇帝解释疑问的重要作用,可以看做是皇帝陛下身边的顾问或者贴身秘书。前任丞相张九龄便曾经是翰林学士,后来直接便转到政事堂当上了丞相,可见翰林学士这个职位看似不高,其实潜力无限,是天下士人最眼红的位置。。而翰林院供奉则只是个虚名,并非是个实职,只是名誉上的好听,却无实际的权力。当年李白便是翰林院供奉之职,所以李白老兄才觉得不被重视不开心,天天在长安市上买醉胡闹,最后被赶出了京城。

“朕说了召为翰林学士么?力士,你记得朕怎么说的么?”玄宗自己也有些糊涂了。

“陛下,老奴记得您是说召王源为翰林学士,但说了是无品无级的翰林学士。”高力士忠实还原了当日的原话。

玄宗缓缓点头,恍然道:“你这一提醒朕便记得了,朕确实说召他为无品级的翰林学士。那是因为朕不希望施恩过甚,所以不予王源品级。但王源文才好,朕又想让他帮朕干些实事,当年李白牢骚满腹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朕没有给他实职,所以朕不能重蹈覆辙,不能以供奉之职敷衍王源,给他个学士之名是朕想好了的。”

“原来如此。”李林甫微笑点头道:“臣也就是问一问清楚而已,老臣对王源的才学也是极为佩服的。梨花诗会上老臣便曾经有举荐王源的心思,但因为王源是李左相府中的幕宾,老臣不好越俎代庖。却没想到举荐王源的不是李左相,而是杨度支郎和几位国夫人,甚是出乎意料。”

李适之今日所受的打击已经够多了,李林甫还是找到机会便刺他一下,总之怎么让李适之恶心难受便怎么做,促狭恶毒的很。

李适之像个木头人一言不发,承受着李林甫当面的讽刺和羞辱,但却无任何反击的机会。

“既然众卿都没什么意见,那便宣旨吧。”玄宗高声道。

高力士展开拟好的旨意当堂宣读,王源高呼万岁接旨谢恩,专人当堂授予官衣官帽,内侍伺候着穿戴起来,官衣上身,立刻从一个布衣小民一跃而成为一名翰林学士了。

早朝也至此告一段落,群臣恭送玄宗退朝下殿之后,殿上顿时闹哄哄起来。不少官员纷纷上前道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上来客气一番,这便是官场之道。

特别是知道了王源是杨家举荐的之后,谁都不愿轻易失礼以免无意得罪王源。王源一一微笑回礼,忽见李适之铁青着脸在人群之后注视着自己,想了想分开众人走上前去,拱手行礼。

“李左相,在下衷心感谢您昔日的挖掘提携之恩,若无左相,在下焉能有今天。”

同类推荐
  • 传奇的大商

    传奇的大商

    在现实社会中,徐景天生意失败,走投无路!绝望之际却意外穿越到大商朝。上天给了重新给了徐景天一次机会,景天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创造了真正公平、和谐的大商帝国!
  • 中国上古史说

    中国上古史说

    一部描写从地球诞生到人类出现,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三皇五帝,再进入到有史的夏、商、西周,中国上古的历史是如何演变而来,上古人是如何把我们伟大的华夏文明逐步发展起来的的小说。一部中国上古史的简明教科书。(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天龙华宇三国演义

    天龙华宇三国演义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大盗当国

    大盗当国

    王禹穿越了,来到万历四十七年的锦州,在这兵荒马乱的地方,只有三种人能混得开,兵、贼、汉奸。为了生存,王禹选择了当贼,但他很快发现,其实贼和兵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一个有执照,一个没执照。在纵横辽海的岁月里,他认识了几个好兄弟,他们分别是毛承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更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 大明的锦绣悲歌

    大明的锦绣悲歌

    少年惨遭家庭巨变家破人亡,更改姓名历经千险,成为新皇帝的布衣师傅只为报仇雪恨,行奸之徒狡诈无比,进入皇宫改头换面摇身一变成为大明王朝的九千岁,当爱情与家仇同时呈现,当国家之兴亡尽在眼前,他又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逆天魔女之绝色移魂师

    逆天魔女之绝色移魂师

    她,清冷淡漠,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杀手,毒素女皇,笑看天下风云。他,冰冷孤傲,心狠手辣,魔兽森林之主,暗阁之威,竟使天下臣服!当那一双惊艳天下的紫眸化作无尽柔情。当那一次痴情剑舞的女子站到世界巅峰。七国一统,万里河山。他与她,终究是并肩看天下!
  • 豪门情缘:顾少独宠小狂妻

    豪门情缘:顾少独宠小狂妻

    她是一个倔强,永不服输的小女人,在黑道上她是人人畏惧的“无心”,做事从不心慈手软,没遇到他之前她以为会平淡的度过余生,他的出现是一次狗血的意外。在明他是帝国集团的总裁,在黑道上他是令人闻风散胆的撒旦,他是别人眼中冷血无情,他是别人眼中不败神话,他对谁都无情,唯独她!
  • 赌约已成,邪帝请遵守

    赌约已成,邪帝请遵守

    他们是天地的孩子,随天地而生,以天地灵气滋养生长,掌握天地间的一切。但强者总是无聊的,当一个个赌约形成,他设了无数个局,只为捕获她的心,那么是他抓住她的手,赢得她的心,还是她独自一人潇洒于天地间。
  • 回到大祁打江山

    回到大祁打江山

    催眠失误穿越到古代!不料却穿到大祁第一奸臣之家,附身在聋哑十六年的白痴少年身上!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管不了这么多,他只想娇妻美眷,儿孙绕膝,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富二代,却不曾想家道中落,稀里糊涂的做上了钦差大人……
  • 我的虚拟不现实

    我的虚拟不现实

    由于物质文明发展到达瓶颈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形态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出现了第六种全新的形态——虚拟化社会。虚拟化社会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人类们已经彻底【宅化】,甚至有的人把自己冷藏起来,只维持脑部的活动。少年苏一,由于疾病无法使用虚拟网络,是被虚拟社会彻底边缘化的人物。心灰意冷的他向神灵许下了【虚拟世界去死】的愿望,而神灵也似乎给了他某些回应……
  • 异都志恒

    异都志恒

    前世恩爱,此生争锋。八角玄器,又何惧哉!两世为人的杨婧与王楠,在仙魔争锋,六合分离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爱情火花!
  • 天价宠婚:前妻,我的挚爱

    天价宠婚:前妻,我的挚爱

    女主叶钰樱与男主殇书钰本是夫妻,却过着貌合神离的生活,男主心中爱的人并不是叶钰樱,一次次伤害女主,最终离婚。离婚后却又慢慢爱上女主,且看女主如何由下堂妻成功逆袭!
  • 爱由心生:痴心总裁情归处

    爱由心生:痴心总裁情归处

    大白高冷,小白热血,谁才是辛笙的真命天子?顾静:“我不会让你得到白启寒!拼了命都不会!”辛笙冷笑:“是吗?可是有些人总待在我这不走算怎么回事?”顾静:“……白启寒你有没有出息,她一出现,你把千万资产都给了?她不会爱你,她家酒店倒闭,母亲去世,哪一件跟你家没有关系,难道她会爱上你?”白启寒深情凝视某人:“现在要她爱我做什么,我爱她就行了。我会缠着她一辈子,总有一天,她会爱上我的。”
  • 篮球我来主宰

    篮球我来主宰

    本部小说纯属虚构讲述一个少年从农村考入大学然后将自己的篮球推向全国的事迹
  • 网游之耀世光芒

    网游之耀世光芒

    黑暗的爪牙正缓缓从大陆上退出,大陆上的原住居民慢慢迎来了光明的新纪元,数百年来虽然偶尔继续与黑暗的零星势力作局部的斗争,但黑暗终究无法阻挡光明的力量,终将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