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颜盟军的名将出手,所有的事情自然是水到渠成,特别是在各路军的名将中,既不缺乏凌振明和刘旻勋这样能征善战的猛将,也不少脱脱颖儿这样几乎于战争死士般人物存在。
有了他们的助阵,这场双方联盟加起来有五十万人的大作战就基本以乞颜联盟大获全胜而告终。
将战事的攻坚部分处理完毕后,回到军营中的凌振明正坐在指挥营中,正与黄三伟、长悟道长等十余名各方面军的部将正商议着之后的战事,前方就有战事汇报来,敌军已经被击退回防御区,凌军方面,伤一千人,亡五百余人;缴获刀剑、戟等各种兵器共三万余把。
根据不完全统计,陈军部队方面,由于此次战役他们虽然是后边居上,但参战人数较多,准备也较为匆忙,所以此战役的损失方面,要较凌军部队的大些,伤了三千人,亡六百余人。其他方面部队的伤亡情况与凌军差不多,由于战事尚未结束,所缴获的战略物资与日常必需品尚无法具体地统计。
其他方面部队的伤亡情况与凌军差不多,由于战事尚未结束,所缴获的战略物资与日常必需品尚无法具体地统计。
不过敌军的大约二十一万的士兵损失过半,这能从战事一开始,二十一万余人打区区十万余人就能揣测得出来,他们还有好果子吃吗?不能全歼这十万余人,凌振明还是有些不甘心的,毕竟目前的坏境比任何时候、任何一场战役的环境都要恶劣数十倍。
对方又是主场作战,有着人数上的优势,且又有黎摩塔这样的奸诈阴险之人,以及他手下被称为“夜鹰”或作“苍鹰”的蒙古死士。
若不在战局一开始就占据绝对的优势话,这对于接下来的进攻无异于是更为重大的考验。
不过人数上的缺陷并不是凌振明所担忧的主要问题,这里再怎么说也都是蒙古人的统治地域,乞颜洪亮作为发起战争的主导者,及其拥有联盟最大的部队,人数方面的事情定然由他去操心,而凌振明主要顾忌到因为人数上的不足,而导致战役的时间会有所延长。
在南方,朱军部队与陈军部队近乎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了,则到了今日能举杯共饮,明日就要刀戎相见的地步,这使得凌振明怎能不着急。
再者,凌振明还对梁春堂的事情耿耿于怀,如果她真的叛变了,覃晓七儿的女子部队中又有多少人是能够涌上且不会再发生变节的呢!
毕竟她们都是女子,对她们的了解程度甚少,不过能够确定是,没有任何愿意在局势尚未明朗,且环境险恶下继续为不知前途的工作卖命!
所以,接下来凌振明心中的计划就是提前大决战的时间,即抓紧集中重点、大部的兵力,与阿里布斯部队一决高下。
当然,在此之前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军队粮食储备以及军队火药、军队的士气等方面,一样不能少;二要跟联军沟通到位,特别是与乞颜洪亮的沟通。
在军队整体的物资方面,凌振明可以放心大胆地交给黄三伟和官武华去完成,他们在之前已经做得很完善了,只需要继续保持住,并尽量坚持武器的创新与发展便是。
至于与乞颜洪亮的沟通方面,凌振明明白,光靠自己代表凌军部队与乞颜洪亮商谈是不足的,自己麾下的凌军部队虽然是能征善战的,但陈军部队的战斗力绝对不在自己之下,额更为重要的是人数上的劣势以及军队的装备、素质方面,差距就摆在那里的。
所以要打动乞颜洪亮的心,要有一个人强而有力的人跟自己的理念相同是必然的!
思来想去,考虑到与凌军部队都想要速战速决则急于展开决战,且与自己的学识、见识都相差无几的人,刘旻勋就成了不二之选。
一来桑磊实在靠不住,他只是一个等着别人打下江山后,跑来邀功的人,虽然有野心但一点实力没有;二来脱脱颖儿方面,他虽然在学识和见识以及与自己的交情方面都不错,只是他没有实际的权利,即使是受到乞颜洪亮的重用,但仍是以奴隶的身份。
成为日后的盟友、好友可以,但现在要与他商议却不行。
凌振明通过明教的杨涛这层关系,与刘旻勋传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后者当机立断地答应下来了。
刘旻勋早就想大决战了!这察合台汗国的鬼气候和环境,真比在昆仑山修炼时还要难受!不过这里的女子倒是不错,鼻子挺高的,只是由于战事不得玩上几把...
而且自己现在可是又抱得美人归,若是放着窈窕的淑女不吃了她,每日不是开会就是打仗的,只能在短暂的休息时候再她挺立的双峰上摸上几把,舔舔她那挺立的葡萄,还真是远远不够的!
再者有了凌振明的暗示之后,要知道他代表不仅是凌军的二十来万人,还有着覃晓七儿所率领的十万余人,若商谈成功,则加上陈军部队的二十三万左右的士兵,乞颜洪亮岂有不不同意之道理?决战之时不就指日可待嘛!
与此同时,着急着决战的可不只是有他们二人,无所不能的败家皇子桑磊也是无时无刻地期待着决战时候的到来!
他的心中盘算着自己的手下虽然只有十万余兵马,但打下了阿里布斯部队后,凭着自己的身份,还怕那乞颜洪亮那厮不将五十万兵马交给自己吗?
每每想到这,他都夜不能寐,与不同的宫中女子以及乞颜洪亮的小妾,日日夜夜地缠绵着,竟日渐消瘦起来…
桑磊的状况,凌振明和刘旻勋自然不知,他们现在所要考虑确定了要发动决战后,该如何与乞颜洪亮说明,如何解决人数上的劣势等各方面的问题。
在为此,凌振明与刘旻勋约定好时间后,便在陈军部队的会客厅中,各抒己见。
凌振明先道:“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来,我等凌军在这几次大战后,满打满算有二十万人;而能征战部队,约莫着有十五万人;则按照目前状况看,要想在此时鼓动乞颜洪亮,对阿里布斯部队展开决战,除了自身的势力外,还有进行战略、战术以及军队物资等方面的部署。”
刘旻勋点点头,先是赞扬了凌振明的高见,后又道:“这阿里布斯部队,近日来被我等联军打得连连败退,估摸着军队气势颓废的同时,也暗藏着杀机;所以这决战的日期不仅不能再拖延,而且还要速战速决才是。”
黄三伟插话道:“刘将军所言极是!不过要想着速战速决,实在难以做到咦。我等现在是在别人的地盘,所以我们在明,他们在暗。地势和人数都不占到上风,近一个月来,能取得胜利也有着运气之成分…”
黄三伟的话虽不好听,但句句属实。
这就意味着取得战争的胜利,速战速决就成了最为首要的事情了。
但命题就摆在众人面前:如何才能做到速战速决呢?
关于这个问题,凌振明是没有一点经验的,想着之前跟朱元璋的那两年,虽然有打过速战速决的战役,但主策者是徐达、汤和,主攻者常遇春,自己则只有参与权没有决策权,再者所面临的局势不同,敌人也不同,自然不能生搬硬套。
黄三伟和刘旻勋更不用说了,黄三伟是流氓地痞出身,如果用他那些小脚猫的功夫顶多能给个下马威,接下来就要吃瘪,无所用;刘旻勋是猛将无疑,但让他相处出奇制胜的方法,来进行这场速战速决的战役,还真是强人所难了。
三人商议了片刻后,还是凌振明,最先有条不紊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孙子兵法》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其大体的意思就是:凡是用兵作战的方法,以内与外资金的耗费,外交使节的费用,用于维修武器装备的材料的费用,以及马车、战车维修的费用,每天需要很多资金,然后十万军队出发作战。
十万军队作战,也可以胜利,但久就会造成攻击下降,精神受挫,攻城就会造成军队整体实力的下降,军队长久即急又猛的在外作战,就会造成整体财力的不足。
攻击力下降,精神受挫,军队整体实力下降,经济下滑,就会造成诸侯依靠这次危机攻打你,这样虽然有智者也不能妥善的解决这次危机。
所以用兵作战只听说过追求速度,而没有看见过追究灵巧而长久的。
当凌振明说完之后,还是黄三伟反应过来,道:“统帅之意思是,要鼓动起人心?”
凌振明点头,轻笑道:“知我者,三伟哥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