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木兰合的跑法算是跟刘旻勋情投意合了,后者压根就没想将援军铲除。在他看来,此次出兵的理念就是:你们随便在边界乱动都可以,只要别闯入伊尔汗国境内就行。
所以双方只是在边境处交战了首次厮打了十几个回合,各自损失了几百人后就没再有过交手。且刘旻勋损失几百人多为伊尔汗国边境的军队,自己所带的陈军精兵出兵率还不到一半,战争就结束了。
而扎木兰合压根就没将手下的士兵生命当回事,只要上头的任务完成了,自己没死就算胜利。所以在交战结束后,刘旻勋沿边境安营扎寨,没有乘胜追击,扎木兰合也是“识趣”地按兵不动,知道打不过,去不去偷袭、突袭这些都没有必要!
但双方这样的平衡在第三个星期后就不得不被打破了——凌振明来了。与他一起来的是凌军的五万前军部队。刘旻勋知道,凌振明要集结部队,两万的前军一来就集中到五万人的目的只有速战速决。
张定边给刘旻勋所下达的命令是截住察合台汗国的援兵到达伊尔汗国,而不是击溃察合台汗国的援军,所以凌军这五万名前军是否能击败援兵在边境扎稳脚跟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凌振明?这凌军部队之统帅为何人啊?怎么都没听说过?”
在得知对方又在边境处增加了凌振明的五万人后,扎木兰合奇怪地向探子发问道。而连续问了几个,得到的回复都是:不知道。
“不知道?”扎木兰合虽然不知道对方是不是隐秘而威不可测,他所知道的是那名不见经传的凌振明能收拾在伊尔汗国的残部,而且还听说他打败了在蒙古以防守而扬名,以不要命而著称的哲合理木,自己就绝对打不过!
与哲合理木在部落征战中有过交手的扎木兰合知道,现在手下的这支军队,至少在进攻端的火力方面就与凌军部队差一大截,更何况,对方现在是有五万前军,掀翻哲合理木号称铜墙铁壁的防守工事时才一万士兵!
刘旻勋没有想到对方这么没有胆子,前方的探子来报,敌军一听说凌军的前军部队在边境集结了五万人后,就马不停蹄地跑了!
他也开始后悔了,就算伊尔汗国的边境部队再怎么不济,在与自己亲信部队混编过后也是有七万余人!倒不如自己一劳永逸,灭了察合台汗国的五万多的援军,就没有凌军部队什么事了。
扎木兰合也不敢跑得太彻底,若是直接撤出边境回到察合台汗国,可能会以懈怠为由被责骂一番不说,还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就不太好了。其实整个战局如何也不关他的事,他是察合台汗国的大将,哥哥就是帖木儿。
唯一让他顾忌的还是那个叫黎摩塔小孩——他跟自己一样有着的贵族血统,他不属于任何一个汗国,而是一支********部队首领,率领着一只神秘、恐怖的部队。
所以,若是自己乱了他的计划,他就不会受到任何世俗的拘束,轻松地斩下自己的头颅,悬挂在边境的山上以作警示!
凌振明也不敢贸然冲入边境的腹地,只是将部队拉进距离伊尔汗国的边界处六十里,距离察合台汗国一百五十多里路的路段后就先驻军在平原上,以静观其变。
“五万人全都按兵不动?”
扎木兰合在心中泛起了嘀咕,这虽然是他最想见到的结果,但对方既没有与自己交过手,更没有吃过败仗,为何一上来就如此保守呢?他不敢再多想了,因为再想出来的东西太恐怖了,但事实上,他不敢再想的便成了事实。
军中起火了!扎木兰合还在帐篷中宴请部将吃肉喝酒着,就见到帐外的四溅火光!敌军已经杀到将军营了吗?怎么会如天降般,速度迅猛且悄然生息..
只等到号角四起后,从将军营附近的侍卫队、骑兵营、步兵营等士兵向将军营的蜂拥而至,札木合兰等人这才意识到对方并非杀到将军营,而是直接从将军营开始的!
这场战乱的发起者是札木合兰手下的一个部将,且是一名有着突厥血统的色目人部将!他发起这场叛乱的根本原因是他不能忍受札木合兰将非蒙古族血统的将士们当成肉盾,每次征战都让他们冲锋在前,自己只会指挥撤退。
直接原因是:卫湘钦在凌振明的授命下,通过札木合兰部队中的突厥士兵的关系,与黄三伟、上官墨竹一同潜入到一直躲藏着的札木合兰部队;
他们在平原中日夜兼程,靠的仅是尚未确定身份的探子所提供的地图、信息,摸黑找到部队后,还要在附近躲藏一阵子,在摸清敌军巡逻的方式、时间后,才有机会确定探子的身份,并在此还要根据探子所提供的信息,立即作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最后乘着月色赶回来上报!
这其中的艰险、困难自然是不言而喻,在这一切完成之后,他们还需要与凌振明、长悟道长商议后,派遣出一千名善于夜行、隐蔽意识高的将士,潜伏在札木合兰部队的附近,在合适的时候里应外合,发起夜袭!
在凌振明看来,夜袭与突袭是不一样的;突袭的人数可多可少,在双方未交战的过程中可以被敌方发现,要打的是对手准备不够充分,或攻击地方直接展露出来的弱点;而夜袭的人数不能太多,其目的是不能提前被敌军发现,需要以最小的代价造成对方最大的损失。
所以,此次夜袭,卫湘钦便不再选择常选的粮草库而选将军营作为突破;这一来是因为蒙古军队行军时候习惯于将粮草、军用物资随身携带在身上及马背上,且又是在地广物博的草原上,所以就算物资营中为数不多的粮草等物品被销毁后,对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而将军营就不同,特别是里边住着札木合兰这样的不乐于正面交锋的将领时,夜袭将军营的意义就重大了。
当然,能袭击将军营,有一个两个内应是绝对不够的;但一个札木合兰部队的五分之一将士们都叛变了呢?什么事情就变得轻而易举按了!而他们集体叛变的原因很简单,他们都不是蒙古族士兵! 受到了压迫与不公,连狗都会跳墙,更何况是活活生生的人呢!
在凌军几人与内应碰头的时候,特地强调需要像起义军一样,利用激起民族主义的方式来发动集体叛变。
很显然,札木合兰为人对蒙古人还算和善,为将领的话就实在太失败了!五千多名突厥、色目士兵,在凌军一千多名士兵的带领下集体夜袭了将军营!成群的火焰将成片的帐篷在黑寂寥的夜空中,燃烧殆尽就他失败的最好证明。
札木合兰军队中剩下的蒙古士兵不是突厥、色目及汉人军队的对手的!他们在人数处于劣势,但雄心勃勃的情况下,是卯足了劲要与蒙古拼命了!
后者又是在自己的营中,失去了马背上优势,在加上他们善于撤退的札木合兰已经背对着他们骑上了马,看来是又要回去了!若不是看在他是皇亲国戚,又是蒙古勇士帖木儿的哥哥,蒙古士兵们也会选择叛变的!
但若这样做,他们所处的家族威望就荡然无存,长生天也不会饶过他们,他们的亲人也会随之受到牵连,所以他们能做的就是掩护、掩护再掩护!即使是一个个倒下了,也能获得丰厚的报酬——他们的统帅可是札木合兰啊!
这一次夜袭比想象中的还要成功,除了黄三伟等人的来回奔波及谋划、将士们的热血奋战外,敌军主帅札木合兰的撤退也是他们能取得完胜帮手,他就像是一阵风,吹飞了自己点燃的大火,燃烧了自己的家园。
不过这一次凌振明并不想要这个因撤退而臭名昭著的札木合兰过得太好,他可没有刘旻勋的那么耐心,他现在所想的就是要为死在伊尔汗国的英烈们讨回属于他们的尊严及胜利。
所以,撤退的札木合兰等人没有逃跑几步,其所面临的窘境就跟仍留在营地中的将士们的处境一样了!凌军部队加上明教、乞颜部落的蒙古骑兵足足有十五万人!将札木合兰营地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得严严实实的!
而即使是这样,札木合兰也丝毫没有慌张,依照他以往的撤退经验,遇到敌军的包围时候,总会有士兵挡在最前面,随后自己最精锐的蒙古士兵就会猛冲上去,踏着人墙的尸体杀出一道口子任由自己突围!
但这一次就与以往所有不同了;其一对方的人数最多,其二,冲在最前面的人墙人数骤减少!不过仍有人做人墙,挡在最前面;陷入苦战的精锐蒙古士兵仍能在苦战中,以将近全军覆没的代价,换取到札木合兰突围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