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73600000011

第11章 初到旅顺城

崇祯二年六月中旬,因谍报显示后金方面异动,袁崇焕留下部分亲信继续对各岛、各堡进行安抚,自己则匆匆离开了东江镇返回辽西大本营,随后崇祯皇帝的诏书到达宁远,默许了毛文龙被杀的事实,并对袁崇焕进行褒奖,加封其为太子太保,并赐给蟒衣银币。

当袁崇焕乘船离开双岛返回觉华岛的时候,身体康复差不多的韩岳在王二奎的怂恿下带着两个徐祖民派的亲卫以散心的名义来到了辽南重镇旅顺。

旅顺城坐落在辽东半岛最南边,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在金州城南一百二十里,自古以来,旅顺素有有远东第一要塞的美称,历来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七月,定辽都卫都指挥使叶旺、马云二将率大军在狮子口登陆后,改狮子口为旅顺口,当即命军士“树木为栅”,修成一座木栅城,留守旅顺,此即旅顺北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倭寇侵掠金州沿海,明廷决定加强旅顺一带海防,即将金州卫中左千户所调往旅顺驻守,永乐十年(1412年)由金州卫指挥使徐刚主持,将木栅城改筑为砖城。新筑就的旅顺北城,周长一里一百八十步,护城河深一丈二尺,砖城南北各有一座城门:南曰“靖海”,北曰“威武”。

站在几百米外看旅顺南门靖海门,远望着高达三丈的城墙,韩岳心中还是颇为震撼。在21世纪已经很难看到完整保存下来的古代城池,即便有也是在历代战争中最后保存的那么一段或者按照历史记载重新还原的城墙。

这可是一座完整的城池啊!

韩岳没来由想起后世的一个笑话,有一个第一次到八达岭长城旅游的人看着蜿蜒盘旋的城墙与墙垛,大声喊道:啊,长城啊,你真TM长!

韩岳也想大声喊道:啊,旅顺啊,你真TM高!当然不过是心里感叹一番,真要喊出来,可就要丢人现眼了。其实旅顺不过是大明的一座小小的城市,万历年间户不足二千,口不过一万。据后世学者研究,有明一代,全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五六个,像特大型城市京师和南京,人口规模都超过了一百五十万以上,城池周长四五十里,高五六丈有余,人口几十万的城市更是有二三十座,像旅顺这样的规模在中原与江南地区也就一个小县城的大小。

当然现在的旅顺城人口早就超过了五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天启年间东江镇大将张盘收复金州、旅顺时从后金沦陷区接济回来的辽民,那时候的东江镇在毛文龙的领导下声势浩大,整个辽南地区数百里地都归复大明,但是由于金州易攻难守,很快被后金夺了过去,随着后金实力越来越强,东江镇的战略活动区越来越小,崇祯初年的东江镇实际占领区只有沿海的一些据点与海岛了,而旅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据点。

让韩岳有点失望的是,旅顺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繁华,因为一路走到南门下,他沿途看到的都是因为断粮断饷而衣履破烂、瘦骨如柴的民众,甚至每隔几十米就能看见倒在路边三三两两的尸体,而这些活着难民一个个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眼神中早已没有了生气,只剩下迷茫与麻木。看着这些情景,韩岳最初那种激动的心情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沉重。

这就是明末,这就是乱世啊!

隔着几百米看旅顺城感受到的是城墙的高大雄伟,可是走近以后,韩岳就发现其实旅顺的城墙早已斑驳不堪,巨大的城门早已朱漆剥落,露出腐烂的原木,铜铆更是一个不剩,城墙上破洞麻麻点点,有些地方的包砖掉落,露出里面的黄土胚子。

城门前进进出出的民众拥挤在一团,十几个跟王二奎一样穿着破烂鸳鸯战袄的城门守丁一边大声咒骂着,一边用皮鞭挥舞鞭笞,而那些难民似乎对这些习以为常,面对凶神恶煞般的守丁,他们只是麻木的躲闪,没有任何反抗,这使得城门前一团混乱。

啪啪~~~几声刺耳的皮鞭声响起,随后就是一阵痛苦的哀嚎和小孩的哭泣声。

“爷,饶了我们吧,我们真的不是鞑子奸细,让我们进城吧。”一个衣衫蓬乱、脸上脏兮兮的女子扑在地上,身上被皮鞭抽出了几条显见的伤痕,两个骨瘦伶仃的小孩跪在地上抓着女子的衣角惊恐地抽泣着。

“嘿嘿,不是鞑子奸细?难道鞑子奸细还会自己承认不成,你们连身份文牒都没有就想偷偷混入城内。”一个城门守丁凶横地将破旧的皮靴踩在倒地女子的脸上,不时使劲用力碾了碾,女子痛苦地抱着守丁的腿肚呜咽求饶着,嘴上布满了泥土与血水。

一旁另外一个消瘦的守丁抖落着一个破旧的包裹,仔细地翻找着,将包裹里的一些衣服物什弄得一片狼藉,突然摸到了什么,那守丁脸上露出一丝喜色,连忙掏了出来一看,原来是几钱碎银子,贪婪之情溢于言表。

“头儿,只有三钱碎银子。”守丁用稀黄的牙齿咬了咬碎银,确定是真的后对着拿着皮鞭的守丁头目喊道。

倒在地上的女子看见自己包裹里的物件散落了一地,而仅有的三钱银子也被守丁拿走,顿时挣扎着大哭大嚷了起来。

“爷,那三钱银子是我们娘仨的救命钱啊,我们真的是从复州卫逃难过来的军户,爷放过我们吧,给我们一条活路吧。”

女子的凄厉的哭喊声让周围的民众纷纷侧目,但是大家眼神中都是漠然麻木的表情,没有人震撼、没有人同情、没有人愤怒,仿佛这是一件再也平常不过的事情。

“看什么看,都给老子一个个排队过来乖乖检查,要是被老子查出了是鞑子奸细,下场就跟这臭娘们一样。”另外几个守丁挥舞着鞭子和枪杆狠恶恶敲打拥挤一团的民众。

“军户?没有身份腰牌,你拿什么证明,就算是军户,也保不齐早已投靠了鞑子。”

“爷,我们真的是复州卫的军户,我家男人前几天为了引开鞑子被杀了,身份腰牌全部在他身上。”女子趁着守丁头目脚下一松的机会,爬了起来,又跪在地上给守丁不停地磕头。

同类推荐
  • 图清

    图清

    康熙二十八年,紫禁城太和殿,康熙坐在龙椅上踌躇满志地说道:“朕继位以来,灭南明、擒鳌拜、平三蕃、降台湾、抗罗刹、败准噶,大清千秋伟业将会永世流传!”下面一片谄媚声。同一时间,南方一个青年对着天空大喊道:“想活五百年的千古一帝,我来了,你的千秋伟业开始倒计时了!”
  • 大德皇朝

    大德皇朝

    楚雄一个乱世孤兵,且看他如何如何一步一步建立属于自己的皇朝。
  • 三国典之常胜将军

    三国典之常胜将军

    一代武神,血战长坂,七进七出,一身是胆。
  • 大唐丝路

    大唐丝路

    一千三百年前,大唐、阿拉伯、东罗马三大帝国正值鼎盛,伟大的丝绸之路横贯东西。一个大唐少女,带领她的商队,踏上了这条丝路去远方追寻她的梦想……孤独的游侠,粗犷的刀客,美丽的胡姬,狡诈的商人,凶残的强盗,剽悍的士兵,漫漫黄沙,夕阳驼铃,再现了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
  • 帝国即将溃败: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

    帝国即将溃败: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

    本书记录了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晚清历史上重大的政治、经济、外交事件。书中大量引用清廷史料以及外文报刊、外交公文,尽量还原这些重大事件的历史过程,并从各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原因。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冥王独宠辣妻

    重生之冥王独宠辣妻

    她是隐世天师派准备接上一任老宗主的宗主,不料,被一些嫉恶如仇的长老算计迫害。重生在,正在乡下体验艰苦生活的十岁大小姐身上,楚幽颜。而原主却是被父亲的私生女,神不知不觉的将原主推到水里,结果淹死,让来自隐世天师派的新宗主重生在这副身体上。好吧!既然老天让她重活一世她可不能辜负了!!原主的同胎弟弟喜欢那私生女而讨厌原主?!幸好原主的爷爷和老爹宠她!白莲花处处陷害她!诋毁她?那就看她如何撕破白莲花的脸皮!解除家族危机。没事偶尔逗逗妖虐虐鬼溜溜灵兽。。一次也一次的巧遇他,便结下了深深的死结。(男强女强,独宠一对一)
  • 第二个撒旦

    第二个撒旦

    一位狂热二次元控的人类少女,不知为何,她发现自己可以在梦境中穿越,并且有着不同与常人的能力。。。。。身份扑朔迷离,她的真命天子-------竟是恶魔!友情的背叛,家庭的破碎。。看她如何改变世界!
  • 侍卫相公乃别跑

    侍卫相公乃别跑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超神学院修罗传奇

    超神学院修罗传奇

    一位修罗,来到了超神世界二次元,来到了天使一组,女主彦,修罗之旅。。
  • 快穿女配之路循

    快穿女配之路循

    神说:“我怕我不够好,怕她不会为我驻足”
  •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从院子内向外看去,马路上自行车流顺着横贯汴津城东西的滨湖路分两侧相向而行,那大多是归家的人们,下班的高潮似乎还未完全过去。苏艾卿从车棚里推出那辆乳白色的摩托车,戴好头盔,径直穿过滨湖路,过三岔口,驶上了汴江大堤。
  • 空桑赋

    空桑赋

    你上天入地我一路追随,你要天翻地覆我给你当打手,但你要坠入阿鼻地狱与我天人永隔我决不答应…
  • 最后,心与心的更迭

    最后,心与心的更迭

    只属于他们四个人的故事,就算是风雨再大又能怎样?四人携手走出的天涯,在这场梦境中,能换回他们心中的梦魇么?当踏上幸福之路时,当所有人都认为完美时,天也随之崩塌,她不再认识他,当他了解,嘶吼出内心一直压抑的背后,是否她也会回忆起当初走过的路?
  • 封棺诀

    封棺诀

    一叩棺门开,二叩妖尸来。炼尸一脉自此开启,尸修异途通向何处,请与惑之名一起化身妖尸,共赴魍生之门。
  • 在世祝枝山陪唐伯虎点秋香

    在世祝枝山陪唐伯虎点秋香

    我叫王英亮是个富二代,我父亲是个开发商所以衣食无忧。有人说我傲因为是公子哥。其实我是内傲,看上的人很少,看不上的也从不表露对人冷落的眼神。我想寻找普通人的生活,拖离拜金族世俗的人群!不需要朋友们的前呼后拥,更不需要金钱换来的爱情………然而在梦中总是梦见自己的前世是唐伯虎,前世一展风彩,抱得秋香美人归!为了这时常神奇的美梦开始寻梦…..在一某一处寺庙向一位高僧请教此梦…从庙中回往的路上遇个劫匪,得到原不相识胖哥帮助.后来成了好兄弟。相处后他叫我唐伯虎.我叫他祝枝山。我竟然与他追的是姐妹俩。从此有了他的陪伴.我在世唐伯虎就有了点秋香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