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68700000003

第3章 端午节饮食文化

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节日食品之一。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端午节这一天,民间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粽子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吃“五黄”、煨蛋等传统习俗。

(一)粽子的演变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粽子,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代雍州万年人韦巨源的《食谱》。其中,写有粽子的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碱水粽。

为什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在《初学记》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在汉代建武年间,有一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三闾大夫就是屈原。

梦中屈原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人们知道这个梦后,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并世代相传。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为交往的礼品,相互馈赠。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了锥形和菱形。日本文献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在唐代,粽子已成为寻常百姓的美味食品,连皇上都爱吃。当时,长安人常吃一种“百索粽”,这种粽子因外面缠有许多丝线或草索而得名。

此外,还有一种叫“九子粽”。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的好看。九子粽是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的视觉感受。

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

据说,唐玄宗李隆基最爱吃九子粽。有一次,唐玄宗品尝九子粽后,禁不住大加赞美,当即吟诗说道:“回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诗句倒是十分的工整妥帖。

唐代大诗人温庭筠,对九子粽也留下了赞美的诗句:“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诗句工稳妥帖,简洁明快,似在玄宗之上。

唐代另一位诗人郑谷,在一首咏端午节的诗中吟曰:“渚闹渔歌响,风和解粽香。”描写小岛上渔家欢度端阳的热闹场面,诗中一闹一香,有声有色,跃然纸上。读之,使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如闻其味。

到了宋代,端午节已成为传统佳节,文人墨客诗句中写到端午节情景、端午节习俗的就更多了。在宋代众多的端午节诗中,不乏直接提到粽子的诗句。

欧阳修写过一组“十二月词”,寄渔家傲调,其一写“五月”的词写道: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等闲惊破纱窗梦。

从元稹的“彩缕碧筠粽”,到欧阳修的“五色新丝缠角粽”,足可佐证,从唐至宋,我国民间就有用彩色丝线缠捆粽子的习俗,且一直沿传至今。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此时,还出现了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成为一种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的丰富多彩。到了清代,还出现了“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璨纷呈。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品种繁多,味道极美。

(二)吃粽子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的早晨,我国各地的家家户户都吃粽子,以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有些地方的人们在孩子参加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为了取个吉利而已。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的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互赠粽子,一直是浙江宁波人最有代表性的端午习俗。

宁波人包的粽子与别处不同,宁波箬壳粽用的是老黄箬壳或用青竹壳,不像别处用芦苇叶、菰叶、芭蕉叶等裹扎;宁波粽子是稠粘适口的碱水糯米粽,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白粽子;宁波粽子包扎成棱角分明的四角枕头形,不同于别处的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宁波粽子以糯米粽为主,不同于别处以高粱米、黄黏米、粘玉米等裹的。

宁波粽子品种花样繁多,有碱水粽、赤豆粽、绿豆粽、豇豆粽、红枣粽等素粽,也有火腿等荤馅料。粽子煮熟后,剥去箬壳后的四角糯米粽,因碱水浸泡的缘故,晶莹剔透犹如田黄石,清香扑鼻,蘸上少许白糖,吃起来又糯又稠。

过去,宁波有关端午吃粽子的绕口令是这样唱的:

一只粽子四只角,解缚脱壳,抲筷割角,白糖一沰,直哒咽落;两只粽子八只角,解缚脱壳,抲筷割角,白糖一沰,直哒咽落;三只粽子十二只角……

虽说是计数的童谣,却道出了宁波粽子滑溜爽口的特点。

旧时,端午粽子是主妇们自家裹的。旧时,宁波城中曾举办过端午粽子赛会。宁波的巧妇们将在家中预先做好的粽子集聚一堂,供宾客们观赏品评。

粽子的式样有鸳鸯枕、凤头、莲船、石榴,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粽子馅有荤有素,味道有甜有咸,五味杂陈。

最终,评定莲船式样为最佳,该粽长约0.3米,粗如玉臂,内掺白糯米、栗子肉、火腿、鸡丝,外裹箬壳,扎以彩绳,编成“请尝”、“端阳”字样,有棱有角,悦目动人。入水煮熟,去箬切片,盛于瓷盆,遍尝亲友,味极鲜美。有人赋诗赞:“未曾剥壳香盈溢,便经入腹齿犹芳。”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我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三)南北方的名粽

由于我国各地的风味不同,粽子主要有甜和咸两种。

甜味粽子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此外,还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则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豆粽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蘸白糖来吃。

浙江嘉兴粽子为三角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在浙江的多数地方,尤其是浙西山区居民的祖祖辈辈,从古至今都有用甜茶煮粽子、煮茶饭、煮茶粥的传统习惯。

甜茶粽子,是取真武山优质甜茶叶,经煎熬取汁,用来制作粽子。其粽子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去腻消食,营养丰富,又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北郊农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和豆沙为馅。

桂中地区喜包形态酷似枕头的大枕头粽。桂中地区的大枕头粽,一个用上250克至500克米。而桂林地区喜包500克米可做六七个粽子的小枕头粽。

桂林以北,则喜包形态恰似狗头的狗头粽。在粽子包制过程中的配料方面,又各有特色。如桂林人包粽子喜加点碱粉,以煮熟的粽子产生碱香味。

泉州人包粽子喜欢用稻草灰水浸泡糯米,用这种方法包制出来的粽子既有适中的碱香味,亦有诱人食欲的色彩。

上海的粽子种类多。以杏花楼、新雅为代表的广式粽子,松软而味道浓烈。其外形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形,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

其它较为著名的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

各式各样美味的粽子,既承载了我国的传统食文化,又承载了浓郁深厚的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历史内涵。

(四)吃五黄习俗

在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民间还有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是指黄瓜、黄鳝、黄鱼、黄酒、咸蛋。

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用五黄的力量,健脾健身,提升自己的精力。

黄鳝在端午时节,圆肥丰满、肉质鲜嫩,不但味道特别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在端午节,民间还有吃蛋的习俗。在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除吃粽子外,还要吃茶蛋和盐水蛋。蛋分鸡蛋、鸭蛋、鹅蛋等。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在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都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是避五毒,有益健康。

而在宁波地区,宁波人兴吃“五黄六白”。在宁海、余姚及宁波市区,不少家庭依然保留着吃五黄六白的食俗。五黄是指黄瓜、黄鱼、黄鳝、黄蛤、黄梅。各地稍异,水乡吃黄鳝,海滨吃黄蛤,山区吃黄梅,有的用咸鸭蛋、黄豆瓣、枇杷等替代,因地制宜,反正是五样黄字头食物即可。

六白,则是指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白切肉,或白酒、白蒜头等。民间认为,吃五黄六白能辟邪解毒。

五黄六白是“上市头”菜肴、瓜果,主打菜是黄鱼,宁波民谚有“五月五,买条黄鱼过端午”之说。在宁波人的心目中,千鱼万鱼的滋味都比不上金灿灿的黄鱼,它是鱼中的王子。

端午的黄鱼个头肥大,不论清炖、红烧、油炸、做羹,味道都鲜美无比。咸齑大汤黄鱼、苔菜拖黄鱼、糖醋黄鱼,都是宁波人的家常菜。像苔菜炸黄鱼,用面粉拌成糊,将黄鱼肉条蘸裹面糊,入油锅一炸。翡翠般绿的苔菜,黄澄澄的油炸黄鱼,外酥内软,香味浓郁,味道好极了。

端午是黄鱼旺发的季节。从前,宁波的黄鱼多得吃不完。从黄鱼背部入刀,剖开成扇形,洒上盐晒干就成了黄鱼鲞。宁波老歌谣《十二月鱼名》有“四月黄鱼晒白鲞”之句,黄鱼鲞送给上海亲戚,是美味的下饭菜。

清代王莳蕙《黄花鱼》诗写道:“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入关舫。”此诗是对宁波沿海大黄鱼丰收景象的描绘。只见海面上,大黄鱼鳞光灿烂,腾挪闪耀,似金箔璀璨。

宁波的黄鳝产于家门口的田塍边,容易捕钓。黄鳝圆肥味美、肉质鲜嫩,佐以韭芽,炒成鳝丝糊辣、爆鳝等,色泽黄亮,清香爽口,为宁波百姓端午宴客时所必备。

黄瓜也是“当令头”蔬果,与虾仁同炒,也可单独冷拌,鲜嫩清脆。饭后细嚼枇杷,不但应节令,而且有助于消化。

(五)吃煨蛋习俗

从冯梦龙的《山歌》中,可知在明代,浙北一带的端午节有给小孩子吃煨蛋的习俗。

人们把干燥的蚕豆壳、蚊子草、蛤蟆草点燃,使火盆生烟。当火盆烟火旺盛之时,人们便取出事先准备好的青壳鸭蛋,在蛋壳的一端敲出一个小孔,向孔内塞进一只小蜘蛛,将孔封闭后放进盆里煨烧。

鸭蛋煨熟后,将蛋内蜘蛛取出,即可给孩子们吃。据说孩子吃了这种煨蛋后,可以驱毒,盛夏就不会生痱子。

(六)饮酒习俗

在端午节,民间有饮蒲酒、雄黄、朱砂酒的习俗,以酒洒喷。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

明代谢肇淛的《五杂咀》中记述:“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

谢肇淛,字在杭,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万历二十年进士。其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曾上疏指责宦官遇旱仍大肆搜括民财,受到神宗嘉奖。

入仕后,谢肇淛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地所有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咏,雄迈苍凉,写实抒情,为当时闽派诗人的代表。谢肇淛曾与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所著《五杂俎》为明代一部有影响的博物学著作,《太姥山志》亦为其所撰。

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在汪曾祺的《端午节的鸭蛋》中提到过雄黄酒,文中说:

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旧时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指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抹一番。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说的就是端午节时,民间百姓于此日将蒲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做成雄黄酒,亦有单独用雄黄浸酒的。

雄黄又名雄精、石黄、薰黄、黄金石,主要产于湖南、甘肃、云南、四川等地。作为一种中药药材,中医认为,雄黄性温、微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内服。外用治疗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雄黄少量饮用,可治惊痫、疮毒。

由于雄黄毒性太大,极少用于直接内服,一般内服多入丸、散剂。

传统饮雄黄酒的习俗是一种恶俗。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砷是提炼砒霜的主要原料,喝雄黄酒等于吃砒霜。雄黄还含有较强的致癌物质,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且雄黄具有腐蚀作用。

因此,服用雄黄极易使人中毒,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重者则会致人死亡。

古时的老百姓为了驱邪、解毒,将中医学上针对实证采用雄黄的攻下疗法,误解为雄黄有驱邪作用,还把中医学上的解疮毒误解为雄黄,可以解除或排出体内的毒物。

可见,人们不仅不能自制雄黄酒,就是含有雄黄的药品,也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但是,如过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同时,雄黄、艾叶、熏草都能散发出一种奇异的香味,可使蛇虫嗅之远遁。

我国著名文学家、嘉兴人丰子恺,在散文《端阳忆旧》中,就回忆了他幼时在桐乡石门镇上过端午的情景。

丰子恺在文章中写道:那时乡镇卫生条件差,夏天蚊虫多,容易传染疾病。端午正是春夏交替的换季时节,容易得病。端午的有些习俗,如喷洒雄黄酒,就有消毒功效。

在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关于在端午节饮朱砂酒的习俗,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记载:“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七)吃龙舟饭习俗

在广州,端午节有吃龙舟饭的习俗。据说吃过龙舟饭,便会“龙精虎猛、顺风顺水”。所以,每年到端午节,广州一些村落的村民们就会聚集起来,一齐吃龙舟饭。

讲究的龙舟饭里有道主菜称为“龙舟菜”,用料是辣椒、黄豆、豆角、芹菜、大头菜和猪肉丝。由于扒龙舟会被水花溅湿身体,因此龙舟菜可以驱湿气。其它菜式包括寓意“红皮赤壮”的烧肉以及鸡、鹅、粉丝等,共有10个菜。

讲到粉丝,从五月初一开始,每次吃龙舟饭之前,村里的长辈都会把一些粉丝、虾米及一些瓜菜分给小孩,寓意他们长高长大。

此外,龙舟菜还包括粉葛扣猪肉、冬瓜粉丝虾米、酸姜炒鸭肾、茄子蒸家鱼、蚝油炒菜心、冬菇红枣蒸鸡、白菜薏米冬瓜香鸭汤等,都是美味的佳肴。

同类推荐
  •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包括历史与现状回顾、社会需求分析、改革发展思考三个部分,分别介绍,社会发展对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分析、医疗卫生人才需求要求和对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来进行介绍我国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本书是在我国堪称首次全面系统论述我国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
  • 一千零一夜(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一千零一夜(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之七

    智慧具有传承性,本套图书精选智慧故事、内容丰富、故事精彩,为广大学生增加智慧提供了一条路径。
  • 随机应变大考试

    随机应变大考试

    我们青少年处于兴趣爱好非常浓厚的阶段,同时也处于提高智力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兴趣爱好直接影响到各科学习成绩,同时还会影响到今后职业选择和能力发展。总之,兴趣是智力的火种,是求知的源泉,是成长的动力,我们青少年应该把智力、知识和兴趣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使自己处于最佳的成长中。
  • 勤俭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勤俭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勤俭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万古神修

    万古神修

    万年时光追溯,太玄门弟子杨尘被人迫害,却意外获得万古第一传承,自此踏上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玄奇之旅。天才如云之,天骄震世。万族林立之,我主沉浮。万界辉煌之,跨界争霸。万古悬谜之,大道争锋。
  • 孤战星辰

    孤战星辰

    一个内心软弱,优柔寡断,但是骨子里却想成为强者,拯救世界的人,在失恋后,无意中得知自己的宿命,自己乃是电影中的天煞孤星,后来误入秘境传送到外星系..茫茫宇宙中,各种文明,高科技,魔法,体术,斗气....因为文明的差异,星球间分为了三个战盟.而在这明面的战场下,是否又有着其他的暗流在涌动着?主角的命运如何?是否还能抱得美人归?在这危机四伏的宇宙中,主角又该何去何从?断七情,斩六欲,纵顾寰宇,孤煞之巅红颜尽殁孤煞狂,浴血独战银河巅.万古神魔皆称臣,血河流尽孤悲绝!希望大家收藏一下,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 乱世红颜:朝雨亦倾城

    乱世红颜:朝雨亦倾城

    单选题大胤王朝选美之我最喜欢的男猪脚是()A.萧然出尘的闷骚老男人;B.阴险傲娇的蝰蛇大人;C.脑细胞略少一根筋的大理寺卿;D.荒淫美貌的东宫殿下;E.打了一壶酱油的吕箜篌;F.沉默木讷的痴情参将“单选题怎么能就只给六个选项啊?好歹也要来桌满汉全席吧,你这是严重歧视女性。”“王妃大大,您可不能为难下官。”朝雨莞尔一笑,“本宫要求开放多选,再补齐二十六个字母选项:)”
  • 圣经中的人生智慧

    圣经中的人生智慧

    本书作者从《圣经》中选出一些充满人生智慧的“论语”式的句子,并给出其个人的理解与感悟。本书分为家庭篇、人生篇、处事篇、公义篇。
  • 邪恶总裁难伺候

    邪恶总裁难伺候

    踢坏了人家老二,莫晓竹摊上事了。被人追杀,她一不小心勾上了他,“先生,一晚多少钱?”他淡淡笑,眼眸中都是嘲讽,“女人,用过了才知道。”却不成想,一睡成瘾,再也没有了回头的路……
  • 隔壁住着弗洛伊德

    隔壁住着弗洛伊德

    这是个在破案过程中顺便谈谈人生的故事。这是个披着悬疑皮的言情小故事。正经版。夏安季喝了一口咖啡,说道“凶手逃跑时,没有留下任何指纹,但是在现场发现了非死者的遗留物,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赵叙略微思索“扰乱警方思路?”她又问道“那么要把警方思路扰乱到哪里?”他的嘴角扬了起来,直起身来,越过半张桌子,抓住了夏安季的手腕,扯向自己的方向,在她的耳边轻声细语地说到“我心里。”然后,他满意的看到媳妇的耳垂变了颜色。逗比版。“凶手只有一个,就是,他。”“宝宝说的对”
  • 面具爱情:落魄总裁深深爱!

    面具爱情:落魄总裁深深爱!

    曾经的你不懂得珍惜我,那么好啊。本宝宝不开森了!于是乎,上演了一幕幕追逐大战:情境一“宝贝儿,我错了,我给你煮吃的,好不好?不要饿着了。”甩都没甩他,直接离开。情境二“宝贝儿,你慢点,你肚子里还有一个小可爱呢!”冷哼一声,跑了。内心暗戳戳的骂他。情境三独自一人独守空房,“宝贝儿,你和小可爱哪儿去了?不要出事了,我会心疼的……”
  • 妖孽缠身:殿下您歇歇

    妖孽缠身:殿下您歇歇

    单纯天真,是她的外表;狠辣嗜血,是她的内心。一朝穿越,她竟然穿越到一个仙侠时代,但是为毛她会穿越在一群雪狼里面啊!!!!谁来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还有,这个从见面就挂在她身上的妖孽大美女是怎么回事?嗯,皮肤白皙,容貌妖娆,柳柳细腰,真是个大美人,在往上看去,胸……Σ(°△°|||)︴,怎么是平的啊?!!!
  • 奇正三国

    奇正三国

    我微微睁开眼,这一刻,整个世界都不同了,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直到现在我依然不敢相信那个事实——我变成了一个玩家,不,不仅仅是一个玩家——一个拥有npc身份的玩家。
  • 请叫我院长大人

    请叫我院长大人

    你问我干嘛的?哦,我在上都开神经病院。开神经病院干嘛?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有个惊天大秘密呗。开神经病院有什么好处?好处可多着呢,有钱有妹子,还没上司领导压着你!你到底是谁?我啊,叫白一封,至于身份……嘿嘿,无可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