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向来是“枪杆子里出政权”。郭沫若手无缚鸡之力,就靠着一支笔,居然可以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
书的名字有点像高级八卦,读完之后却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关于郭沫若的家庭和感情生活,书中基本没提。像他的第一位太太张琼华,在家中苦等他一辈子,替他照顾老人,26年后郭沫若衣锦还乡,向这位元配妻子深深地鞠躬致歉,这些事情书中都没有。他的最后一任太太于立群在他去世一年后自杀,而她的姐姐于立忱当年也曾为了郭沫若堕胎自杀,这些戏剧化的故事书中都没有出现。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郭沫若可以说是一位空前绝后的文人。中国历史向来是“枪杆子里出政权”。郭沫若手无缚鸡之力,就靠着一支笔,居然可以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而他在社会科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是第一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郭沫若首先是一位诗人,他的《女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一代诗风。他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成就,比如1928—1930年,他在日本做了两件事,第一是研究甲骨文,这种早已死亡的古文字很难懂,他却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走上了甲骨文研究的巅峰,成为著名的“甲骨四堂”之一。别人是十年磨一剑,他却一年多就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在了不起。第二,他同时还完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成为史学研究的巨匠。
那时候他穷得连白薯都买不起,他和日本太太安娜还有几个孩子整天挨冻受饿。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他还每天冒着寒风或烈日去东京图书馆借书。除了进行甲骨文和古代史的研究,他同时还写下了自传《我的幼年》,翻译了美国作家辛克莱的长篇小说《石炭王》《屠场》《煤油》以及德国米海里斯《美术考古发现史》,可见他是何等的勤奋和聪敏。
在文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的成就之外,他还做过北伐军的政治部副主任,参与了南昌起义,抗战期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到了建国之后,他在文化界的地位之高更是无人能及。他和毛泽东唱和作诗,写了首“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毛泽东马上和了一首“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在毛泽东发表的37首诗词里,还有一首专门“和郭沫若同志”的,就是那首《满江红》:“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后来有很多对郭沫若的苛责,说他前半生轰轰烈烈,建国以后才气渐渐弱下去,在反右、四清及“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一直都是夹着尾巴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