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68200000005

第5章 诗经(5)

曾孙兴致勃勃地来到田间,带着妻子和儿女,把饭菜亲自送到南亩旁。田官见了格外高兴,特意叫来左右农人,一起把滋味细细品尝。壮实的禾谷覆盖着长陇,长得又好又多丰收在望。曾孙见了非常满意,不时将农夫的勤勉夸奖。

曾孙的庄稼堆得高高,就像屋顶和桥梁。曾孙的粮仓装得满满,就像小丘和山冈。快快筑起谷囤千座,快快造好车马万辆。把收下的谷物全都装上,农夫们相互庆贺喜气洋洋。这是神灵回报曾孙的大福,祝愿他长命百岁万寿无疆。

【师说】

这首诗是周王祭祀方(四方之神)社(土地神)田祖(农神)的祈年乐歌。这首乐歌给我们描绘了大田农事和王者馌田的景象,反映了农业古国的原始风貌。今天我们从中读到的是上古时代先民对于农业的重视,对与农业相关的神灵的无限崇拜。“民以食为天”不仅在农耕文明时代,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战略意义。温总理曾经说过,能够解决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知识卡片】

《诗经·小雅》是《诗经》的一部分。“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三十一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共七十四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

【故事链接】

民以食为天

秦朝末年,有个书生叫郦食其(yì jī),很有学问。他曾献计帮助刘邦智取陈留,被封为广野君。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争霸。刘邦联合各地反项羽力量,据守荥阳、成皋。荥阳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是秦时建立的,因为城内有许多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库,所以称为敖仓,它是当时的一个大粮仓。

在项羽的猛烈攻击下,刘邦计划后撤,把成皋以东让给项羽。刘邦想听听郦食其的想法。郦食其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楚军不知道守护粟仓而东去,这是上天帮助我们成功的好机会啊!如果我们放弃了成皋,退守巩、洛,把这样重要的粮仓拱手让给敌人,这对当前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啊!希望你迅速组织兵力,固守敖仓,一定会改变目前不利的局势。”刘邦依计而行,终于取得了胜利。

小雅·鱼藻

【原诗】

鱼在在藻,有颁[1]其首。王在在镐[2],岂乐[3]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4]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5]。王在在镐,有那[6]其居。

注:

[1]颁(fén):头大的样子。

[2]镐:西周都城,在今陕西西安。

[3]岂(kǎi)乐:欢乐。

[4]莘(shēn):尾巴长的样子。

[5]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尖,多长在河滩上。

[6]那(nuó):安闲的样子。

【译文】

鱼在哪儿在水藻,肥肥大大头儿摆。王在哪儿在京镐,欢饮美酒真自在。

鱼在哪儿在水藻,悠悠长长尾巴摇。王在哪儿在京镐,欢饮美酒真逍遥。

鱼在哪儿在水藻,贴着蒲草多安详。王在哪儿在京镐,所居安乐好地方。

【师说】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每章前两句以“鱼在在藻”起兴,出语奇崛。一句四字,而“在”字两见,颇具特点,两个“在”字实为自问自答,全诗节奏以此为基调,欢快跳跃,收放有致。三章中每章第二句对鱼的形态描写,酷似现代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依于其蒲”则是鱼在藻中摇头摆尾、得其所需的全景式展示。三章并提,由特写至全景,构成了一组极具情节性和象征意味的鱼藻情趣图。而诗的每章后两句则是写王,“王在在镐”“饮酒乐岂”,形式上只是语序颠倒,实则暗含活动顺序和因果。春秋时代,酒是富足后的奢侈品,因而也是欢乐的象征。而在酒过三巡之后,那欢乐的气氛在酒香弥漫中显得更为浓烈。宴饮之景、欢乐之情跃然纸上。

通观全诗,“鱼”和“王”,“藻”和“镐”在意象和结构上严格对应,起兴之意昭然。诗人歌咏鱼得其所之乐,实则借喻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气氛。正是有了这一层借喻关系,全诗在欢快热烈的语言中充分展现了君民同乐的主题。

【知识卡片】

《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与叙述武功的史诗不同,这些诗歌大都从普通士兵的角度来表现他们的遭遇和想法,着重表达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读来倍感亲切。

【故事链接】

庄子知鱼乐

庄子在濠水桥上与著名的哲学家惠子一起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子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

惠子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庄子反唇相讥:“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惠子辩解道:“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感觉。你本来就不是鱼,你肯定也不会知道鱼的感觉。”

庄子到底是做学问的人,十分善于总结问题的症结。他认为两人争论的焦点是,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这是你承认我了解鱼的乐趣以后才会提出的问题。

于是他告诉惠子:“那是因为我在桥上的心情很高兴,所以我就认为鱼儿在水中也是很快乐的。”

这篇寓言是中国古代一场著名的辩论,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

惠子的观点是,人只能自知,不能他知;而庄子的观点则是,人既可自知,又能感知其他事物。

小雅·都人士

【原诗】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1]笠缁撮[2]。彼君子女,绸直如发[3]。我不见兮,我心不说[4]。

彼都人士,充耳琇[5]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6]。我不见兮,我心苑[7]结。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8]。彼君子女,卷发如虿[9]。我不见兮,言从之迈。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旟[10]。我不见兮,云何盱[11]矣。

注:

[1]台:通“薹”,莎草。

[2]缁(zī)撮:青布冠。

[3]绸:通“稠”。如发:她们的头发。如发,也说“乃发”,乃,“其”。

[4]说(yuè):同“悦”。

[5]琇(xiù):一种宝石。

[6]尹吉:当时的两个大姓,如同晋时称王谢。

[7]苑(yùn):一本作“菀”,郁结。

[8]厉:带之垂者。

[9]虿(chài):蝎类的一种。长尾曰虿,短尾曰蝎。

[10]旟(yú):上扬。

[11]盱(xū):通“”,忧。

【译文】

那些京都的人士,狐皮袍子亮黄黄。他们容貌不曾改,说出话来像文章。行为遵循西周礼,正是万民所希望。

那些京都的人士,头上草笠青布冠。那些贵族妇女们,密直头发垂两边。如今我都见不到,心里不快难开颜。

那些京都的人士,玉石坠子耳边加。那些贵族妇女们,姓尹姓吉名气大。如今我都见不到,心中不快好牵挂。

那些京都的人士,衣带下垂两边飘。那些贵族妇女们,卷发如蝎向上翘。如今我都见不到,但愿跟随一起跑。

不是他要把带垂,衣带本该有余长。不是她要把发卷,头发本该向上扬。如今我都见不到,为之四顾心忧伤。

【师说】

全诗五章,每章六句。都用赋法,平淡的叙述中寄寓着浓烈的感情内容。

第一章开头便以“彼都人士”这仿佛是称呼,又像是叙述的句子面对读者,同时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那个时候的京都人士是如此可观可赏,言外之意便是今天见到的这些人物,皆不可同日而语了。“行归于周,万民所望”,重新回到昔日的周都是人心所向,而人们更为向往的是民生的安定、礼仪的复归和时代的昌隆。

第二、三两章叙说的是彼时彼地具有典型性的男女贵族人物的形象,草笠和青布冠是男子的典型头饰,而密密直直的头发则是女子的典型特征。耳朵上的宝石饰物更是不失贵族气派。要问他们是何许人,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尹氏和吉氏。今天这一切都不可得见,怎不令人忧郁愁懑呢?

当然,从表现手法方面看,全诗无一笔描写今日人物形象,而是处处落笔于昔日京都男女的衣饰仪态之美,让读者在回忆和想象中产生强烈的对比感,准确而深沉地传递出诗人不胜今昔盛衰的主观感受。这也是其艺术上的成功处。

【知识卡片】

《都人士》就是东周人怀念西周的人物仪容之美,这是一首伤离乱之作。《毛诗序》言:“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见古人也。”诗旨已明,朱熹《诗集传》申述云:“乱离之后,人不复见昔日都邑之盛,人物仪容之美,而作此诗以叹惜之也。”由诗观之,概为平王东迁,周人思昔日繁盛,悼古伤今之作。

【故事链接】

平王东迁

话说申侯进表之后,有人在镐京探信,闻知幽王命虢公为将,不日领兵伐申,星夜奔回,报知申侯。申侯对太子宜臼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太子立即登位继承大宝,稳定民心。”宜臼半推半就地换上了龙袍,戴上帝冕,他在申侯和缯侯的簇拥之下登上天子之位,史称周平王。

草草举行完天子登基大典之后,司寇出来奏道:“如今镐京突遭战火,百姓十室九空,国库粮食及珠宝布匹被犬戎洗劫一空。据微臣派人打探,犬戎、西戎并未退兵,仍在京郊骚扰百姓,抢掠财物,请大王定夺。”申侯和缯侯已被平王封为司徒和司空,位列三公。平王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了申侯,申侯赶紧出来奏道:“臣有一计,可保我王高枕无忧。武王之时,曾命周公营造洛邑,作为国之陪都。成王之时,周公、召公继续营造洛邑,天下诸侯、能工巧匠云集洛水北岸,历经十余年,遂成规模。虽然时隔二百余年,洛邑宫殿依然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武王、成王之所以精心营造洛邑,其目的就是预防国家有变,洛邑可以作为国之京都。如今镐京被罹战火,已经残破不堪,正可迁都洛邑,以避犬戎。请大王明断!”平王沉吟不语,缯侯说道:“司徒大人言之有理,迁都洛邑正是时机,请大王三思。”平王说道:“既然司徒、司空都赞成迁都,本王就允众臣所请,迁都洛邑。”

第二天,缯侯、司寇骑着马走在前面,平王和王后乘坐着车辇走在中间,申侯、司寇、周公、召公等大臣紧跟其后,大队人马走出镐京城的东门。刚走出不远,只见前方尘土飞扬,一哨人马呼啸而至。申侯等人赶忙迎上前去,定睛一看,原来是绒王带领人马挡住了去路,申侯走向前去笑着问道:“敢问大王,为何拦住天子宫驾!”绒王说道:“敢问天子大队人马,要去哪里?”“巡幸洛邑!”绒王笑道:“逃跑的吧?我劝天子还是回宫为好。此去洛邑千山万水,盗匪猖獗……”司寇纵马出来喝道:“天子巡幸,岂是尔等蛮夷所能干涉!速速让开道路,否则,定要将尔等斩于马下。”绒王大怒:“无名鼠辈,敢口吐狂言,让你见识见识本王的本领!”说罢手舞着大刀冲了过来,司寇也手持大刀迎了上去。申侯护着平王且战且走,眼看手下士兵越来越少,平王吓得哭了起来,申侯也焦躁不堪。正在这时,忽见西北边一路尘土飞扬,又一路人马杀奔而来,申侯惊道:“看来我命休矣!”只见领头的是一员武将,后面紧跟着有几千人马。走到近处一看,平王不禁大喜:“原来是西陲大夫前来救驾!”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西陲大夫,即后来的秦襄公!西陲大夫骑马冲了过来,弯弓搭箭朝着绒王射去。司寇身上已经挨了一刀,体力渐渐不支,而绒王却越战越勇;忽听一声箭响,吓得绒王一低头,一支利箭从头顶飞了过来,将绒王的帽子射落在地下,绒王一见不好,拨马就逃。西陲大夫带领人马向绒王追击,犬戎的士兵被射杀甚众。平王赶忙派人将西陲大夫叫来,西陲大夫下马跪下奏道:“西陲大夫救驾来迟,祈请天子恕罪!”平王从车上下来,上前将西陲大夫扶起:“爱卿何罪之有,快快请起!”西陲大夫道:“听说犬戎、西戎破我镐京,杀我天子,掳我臣民,掠我财物,微臣听说之后,肝胆俱碎,心如刀割,恨不能亲手斩杀犬戎,替天子报仇雪恨。立即起兵,马不停蹄,总不算太晚!”平王说道:“此去洛邑,犬戎、西戎蛮夷之人恐还会袭扰,爱卿能护驾到洛邑否?”西陲大夫说:“西戎杀我祖父嬴仲,此仇不共戴天,此乃家仇。犬戎杀我天子,破我城池,掠我百姓,此乃国耻,也是国恨。臣愿亲率三千子弟护驾天子,东幸洛邑!”平王喜道:“有西陲大夫护驾,我无忧矣!爱卿可愿入朝为官?”西陲大夫说:“臣不愿入朝为官,唯愿带兵杀戎人,为祖父报仇,为天子守边!”平王大喜说道:“有卿守边,我无西边犬戎之忧了。西陲大夫,本王与你盟誓,并赐书于你:戎无道,侵夺我文王开创的岐、丰之地,杀我父幽王于骊山之下,秦能攻逐犬戎、西戎,即有其土地!”西陲大夫大喜:“臣愿为天子攻逐蛮夷,为天子夺回岐、丰之地!”平王赐其爵位为公,即秦襄公。

在秦襄公、申侯等人的护送之下,周平王的车队人马继续向东走去,路上虽有犬戎、西戎、骊戎等游牧民族部落的骚扰,由于秦襄公所带的军队骁勇剽悍,犬戎等部落见没便宜可占,也就无可奈何地撤退了。周平王回首望去,只见镐京城、岐山随着那轮下山的太阳,逐渐沉入地平线之下,淹没在黄昏里。看到故国故都离自己越来越远,不禁悲从中生,流下了两滴泪来。

同类推荐
  •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本书以物流运输作为研究对象,从物流管理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物流运输的基本原理和运作实务。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物流运输概述、现代物流的基本结构、现代物流运输决策、物流运输实务、集装箱运输管理、国际物流运输、物流运输信息管理、物流运输成本管理、物流运输纠纷及其解决、物流运输组织管理等内容。
  • 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师恩之情动天

    师恩之情动天

    人生匆匆,岁月涛涛,总有一份份感动在我们心灵留下倒影,总有一种情愫让人回味无穷,使我们或感觉人生的美好,或感觉希望的永恒,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光华。让我们采撷心灵感动的倒影,编织美好心灵的花环,让我们永远生活在温馨的心灵花园吧!心灵是我们的生命之场,演绎着我们人生的酸甜苦辣,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会触摸到真实的内心世界,就会走到心灵之河的彼岸。让我们坚守心灵的真实吧!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人生的深刻内涵;让我们获得心灵的小憩吧!这样我们才会收获那份沉静的感动。
  •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讲述人类社会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新思维-所有作品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作者们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处在无拘无束的新思维中创作所得。新表达-作品的创作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作者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杜绝套话,杜绝千人一面,杜绝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并将这一切,反映在作品中。
热门推荐
  • 韩娱笔记

    韩娱笔记

    新人新书,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和谅解,一本一个sone对少时的“爱”的书。现在是少女时代,以后是少女时代,永远是少女时代!fighting!本书qq交流群为120067787,验证直接打本书书名即可最后小猪在这里郑重提示本书坚决果断肯定绝对不会百合!要是不喜欢的请多多包涵!
  • 你是谁,谁是我

    你是谁,谁是我

    我清晰的知道在我的身体里有另一个人。这一天,我对它说:“你是这具身体的主人吗?”从此我走上了寻找失去记忆的道路。
  • 一吻成灾:我的霸道未婚夫

    一吻成灾:我的霸道未婚夫

    “木影陌!你别太过…”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木影陌那修长的手臂已经搂在我的腰间,一个低头,直接封锁我的唇!卡卡卡!我的脑子瞬间短路,完全忘了反应,等我清醒过来,木影陌已经松开我,就这样直视我:“记住!你是我的女朋友。”
  • 象罔玄珠

    象罔玄珠

    景区拆迁队不顾一个神秘老头独孤氏的劝阻,挖掉了一个传说中的锁龙井,结果天地大作,古龙村瞬间毁灭。正在旅游的申若得到了神秘老头的千年传家宝后,被黑龙带到了异界。师傅遗命:找到黑龙背后的天大秘密。所以,我只能变得更强!
  • 幽浅霂伤

    幽浅霂伤

    宿命的相遇,我们的红绳正在相牵。曼珠沙华的香气正在弥漫世间,藏匿的光年,虹色之光记录我们的秘密,一定与你相遇,惊醒的梦,还在恐慌之中,却未了我的心愿。
  • 女总裁的贴身助理

    女总裁的贴身助理

    隐藏在都市做小书贩的黑暗王者何辰,英雄救美之后,成为美女总裁的贴身助理。古武高手、神通修士、梦遗和尚接踵而来,蛊虫、僵尸、邪术接连而至。护美杀敌,杀手之王何辰重临王座!
  • 元灵的契约

    元灵的契约

    在上古蛮荒时代,人族很难对抗强大的外族。后来人族中出现了通过修炼可以控制水火风雷等元素的修仙者,但还是很难胜出。再后来,人族出现了一位大神通者,他创造了元灵契约,通过大地把每个人元灵战力的一小部分集中到自己体内,或者分配给他人。利用此术,人类强大起来。并开疆扩土,占领了一片极其广袤的土地,之后为了制衡,他将土地全部分封给他的追随者便功成身退,不知去向。然而,人类无尽的欲望,以及对至高无上权力的渴望,使得几乎每位君主都想利用元灵契约来获得更强大的力量,为了获得力量,他们就必须拥有更广阔的土地。于是无休止的杀戮与抗争开始了,究竟有谁可以终结乱世呢?
  • 尚书故实

    尚书故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灯火烛天

    灯火烛天

    她扬起一抹嘲讽的笑看着这最后的下场多讽刺她手执一把长剑傲立风中眼角划过泪他不在了最后一丝希望没有了后来她走在城外的十里桃花中眼望着飘落的桃花忽而想起那一刻钻心的疼过了些日子庭院里的木棉开了看着开了的木棉又一年过去了花开花落院子里的木棉开了又落五年匆匆而过她去了西疆他们曾经在一起放松的地方勾起嘴角自嘲笑笑或许世间万物都有他存在的理由可她没有了又五年过了她自十五岁那年嫁他为妻时至今日十年过了她望着千重阙的一角渐渐的好像他来了闭上眼投入他的怀里(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欢迎各位看官加入读者群长青乡,群号码:469915883谢谢各位看官啦~】
  • 通古天帝

    通古天帝

    神道腐朽,无人可逾。天道苍苍,不见轮回。古地幽幽,何日重现。以我之行,换天地的安宁,取古地圣火兑千百世的诺言,不为超脱,只为与你再次相守。一盏灯,一道光,一抹情,道出了数不尽的悲欢。他风华绝代,她倾国倾城;他掷枪破天,她抚琴相伴;他有死无生,她并肩相随。她娇羞的说:“大叔,你这么拍我的屁股,我以后怎么嫁出去啊?”她笑着说:“你我永相随,不分不离,哪怕天做了地,东做了西!”她静静的说:“去吧,为了你的心而战,我会翘首以盼等你归来!”纵然身死道消又何妨,你我总会相见,在那古地的许愿池中,你我丢下的信物会永远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