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4400000007

第7章 一颗圆满心,事事皆圆满

不必苛求完美

能给对方赞美,就能给自己肯定,自然就能创造双赢,就事事亨通了。一颗不求全的心,反而会让生活变得圆满。

以万事皆顺,事事都好的心态去要求生活是一种理想状态。十件事有九件事能实现就很难得,所以要看懂生活中的不圆满,这样你才有一颗不求全的心。内心觉得没有缺陷就是圆满。不要求全,不要追求理想状态的完美。

一切都由因果所造,不必渴求完美。虚云大师曾经说起过这样一段经历:“就以我自己而言,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惭愧,怕错因果。还落因果,少年就想住茅篷,放下万缘,偷安度日,结果还是放不下,逃不掉因果。”

“庚子年随光绪皇帝到陕西,嫌市朝太烦,故第二次又上终南,到嘉五台结庐,改名隐迹,把茅庐弄好,以为可以安居不动了。但因果不由你,还是隐不住,只得如充军一样,远远地跑,跑到云南鸡足山,那里是万里无云的境界,以为躲脱世事了;岂知又出头兴从林,事情弄好了,还是站不住脚。又跑到大理府还宿债,地方弄好了,又到昆明;昆明弄好了,又跑到福建鼓山,革除弊习,结大冤仇,遭昧良者,弄出杀人放火来反对,才把事情平息。以为从此可以放下,能无事得安静了,谁料又跑到广东南华寺,千辛万苦把房子修好了,又撞到云门,恢复祖庭,还是还债。哪里想到会祸从天降,逼得我不跑也要跑,可见世上做人,业障是有定数的。进北京装乌龟就好了,又伸出头来辅助和平会,发起中国佛教协会,把大领衣旧规矩保存下来,可以了愿。其时多次夜梦,举手拉木头竖柱子,由于失觉照,妄想纷飞,在京留不住,又到上海、杭州、苏州办和平会,后来到庐山避暑,还梦上梁修造,因听议将云居划为林场,不忍祖庭废灭,又来还宿债。才知屡梦上梁竖柱,受报有定,直纯的私信,我是不管的。”

凡事都有因果,不必过份苛求完美,改变自己的心境,看懂生活的不完美,用一颗不求全的心去看待世事。

世事洞明的圆满

禅心智慧本无字,一切在于人的悟性,要想世事洞明,就要培养悟性、开悟心智。

古时候古圣先王所有一切制度仪规,都是教化众生。读《礼记》五礼中之祭礼,明白规定祭祀祖先,不是祖先不祭。孔夫子说:“非其鬼不祭。”

鬼是归去的意思。至于祭天地山川是天子诸侯的事,非平民之事。祭祖先时要阐明祖先过去在生时之德行教诲,使后人常常追念遵行,这个祭祀属于教育。仪式留传于后世只有形式而无真实内容,常被人视为迷信。佛门中祭鬼神之仪式很多,其中有非常精彩的开示,使民众都能明白。

释迦牟尼的弟子般特,因天生愚钝,一直没有开悟,所以佛祖让五百罗汉轮流给他讲解禅理。可是几年下来,般特仍然是不开悟。

佛祖知道后心生怜悯,只好把他叫到面前,一字一句地教导他:“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佛祖说:“禅,本身不立文字,全靠人去心领神会。你要认真诵读这首偈子,天长日久一定会有所得!”

于是,般特反复思索这首偈子,终于有一天悟出了其中的禅理。

有一次,佛祖让般特去给僧尼说法。那些僧尼早就对般特的愚笨有所耳闻,所以想成心刁难他。

般特对他们的举止充耳不闻,很有礼貌地合掌说:“我天生就很愚钝,所以只在佛祖身边学到了一首偈子而已,现在讲给大家听。”

刚说完,僧尼们就开始哄笑,般特并没有理会他们,而是不动声色地继续往下讲。他说的头头是道,而且讲出了很多的新意,从一首普通的偈子中悟出了无限深邃的禅理。

僧尼们听得如痴如醉,连连赞叹,对他肃然起敬。

成道的因缘,不在所学的多少,而在于受用行持。般特虽然天资愚笨,但是一心向佛,自然能够心领神会。

禅其实就是人的一种深层体会。虽然无形的门不容易跨越,但是跨越后的禅道却是真实不虚的动人世界。所以,学不在多,贵在力行。

圆满在于思路的转换

很多时候,你的痛不在于你的伤,而是因为你的死执。圆满在于思路的转换,不在于你抓住不放。

以一种方法死执于一件事情,如果达不到又不肯放手,那就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哪里还有圆满,还有想要的结果呢?圆满在灵活变通之中,思路和方法只是工具。换一种思路,换一条路来走,只要结果能实现就是圆满。

人们总是在感慨生活的不圆满,在一件事情里沉浸太久却不肯放手,做不到淡定从容,反而把自己逼入了死胡同里。其实若干年之后我们回头看看,曾经在乎的都是些小事。

有时候,换个角度去思考,你会觉得心情舒坦很多!

有一位老婆婆有两个女儿,一个卖草鞋,一个卖雨伞,于是老婆婆就在晴天为卖雨伞的女儿发愁,在雨天为卖草鞋的女儿发愁,老婆婆天天发愁。当时就有好心人建议婆婆换个角度思考,让老婆婆何不在晴天为卖草鞋的女儿高兴,在雨天为卖雨伞的女儿高兴呢,老婆婆照办了,于是老婆婆天天高兴。换个角度思考,就能从乐观、豁达的角度看人生,感悟人生,让快乐常相伴。

换个角度思考,不仅能带来平和的心态和有乐趣的人生,有时还会在不经意间给人们带来一片新天地。

同样一件事,思维角度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换个角度思考,会让坏事变好事。换个角度思考,会让人产生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心态又会决定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样是剩了半个面包,悲观者会说:“哎,只剩半个了!”而乐观者会说:“哈,还有半个啊!”,一块面包两种心境。换个角度思考,学会找寻积极的一面,让自己快乐起来;与人相处,学会换位思考,你会发现别人的更多优点,会包容别人的更多缺点,你也会拥有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常言道:知足常乐!人生是否快乐,关键看你是否能转换思路。俗话说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若欲望太多,则永远得不到满足和快乐。在各种欲望面前,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看淡他人升迁,耐得住寂寞,抗得住清贫。换个角度看问题,能使我们的心情大变,能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有色彩!

从容走过生命的磨砺

佛说:“倘能于现在环境的苦乐顺逆一切放下,无所挂碍,则固至善。”

内心一旦失衡,心底的宁静就会在瞬间失去,人们就再也找不到心灵的归宿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劫难,我们也许觉得自己太过渺小而无法改变现实,既然无法改变,那就从容些吧,从容至少还能让人保留内心的安宁与简单,不至于让心随劫难而流浪。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这是生命的一种磨砺。种田正一是日本大正、昭和时代的自由律俳句诗人,年幼时目睹了母亲自杀的情景后,心灵埋下了阴影。但不幸的是,长大之后他的弟弟和挚友又先后自杀,所以他的精神极其苦闷,加之后来生活困顿,于是他也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之后,他想尽各种办法自杀,服毒、卧轨、跳海,但是都没有成功,在一次卧轨不成之后,他灰心丧气地来到报恩寺。见到住持之后,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并抱怨道:“生活对我太不公平了,我想死都不成,可是活着又实在没有意义,不如你收留我吧!”

住持说:“既然你死不了,就证明我佛慈悲在拯救你。”

“既然这样,你有办法帮我吗?要不你教我坐禅吧!或许我可以得到解脱。”种田正一说。

住持回答道:“即使坐禅也没有用。”

种田正一说:“那你们为什么还要坐。”

住持回答说:“就是因为没有用才要坐。”

种田正一听了住持的话后陷入了沉思,之后再也不曾产生轻生的念头,并创作了下面的自由律:“躺在也许就此死掉的土上。蝉声,是否在找死所。在生亡之间的雪下个不停。一直走,走到倒下去为止的路边草。老是不死,所以剪指甲。能安静地死的样子,草也枯了。愈鸣愈短的虫之命。”

人活着不是为了用处,而是为了活着本身。每个人的价值,都是绝对的。只要坚持自己崇高的价值,接纳自己,磨砺自己,给自己成长的空间,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无价之宝”。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生活就是个五味瓶,生命中的每个挫折、伤痛,打击都有它的意义,我们应该坦然接受。

有时候我们只有亲身经历才知答案,磨砺会让人们对生活有所感悟。

一个年轻的僧人问行思禅师:“大师,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啊?”

行思禅师微微笑了笑,没有回答,只是问他:“市场里的菜价涨了吗?”

僧人开始没有明白禅师的话,于是说:“大师,你答非所问,我不大明白。”

行思禅师说:“回去好好想想吧!”

年轻僧人冥思苦想了几天之后终于顿悟:“生命的真谛其实就在日常生活之中。”

又有一个僧人来向行思禅师问道。

禅师问他:“你从哪里来啊?”

僧人答:“从曹溪六祖师父那里来!”

行思禅师接着问道:“你来时带了什么东西没有?”

僧人摇摇头,然后又抖了抖身子,意思是说我已经毫无身外之物,已经看破了。

行思禅师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你其实根本没有看破,只是流于形式罢了,你不是还带来了很多泥土吗?”

僧人反问道:“众人都说你知道人生的真谛,你可以告诉我吗?”

行思禅师回答道:“即使告诉了你又有什么用处呢?你连自己的本性都把握不住,追求人生真谛又有什么用处呢?”

几天之后,又来了一个僧人,行思禅师照例问道:“你从哪里来?”

僧人回答道:“从曹溪六祖那里来!”

于是禅师继续问道:“你来时带来什么东西没有?”

“我在去曹溪求法之前,没有失掉什么东西,所以也就不曾带走!”

“既然如此,那你去曹溪干什么呢?”

“我去印证,如果不是去曹溪,我就不会知道人生的一切奥秘都在我自己心中,也就不会知道自己根本不缺少任何东西。”

这个和尚就是后来的石头禅师。

只有从容走过生命的磨砺,眼前才会是一片新的天地。

功成身退保持功业圆满

单凭一己之力很难超越之前的成就。想要给自己一个不落的光环,保持自己功德的圆满,就要懂得适时而退。

建功立业,功德颇高,但功高是成绩也是障碍。要是不懂得功成身退,之后就得做得比之前更好才能得到同样的认同,才能保持在众人心中的位置。然而功业的取得有些是时机所造,天时、地利、人和,单凭一己之力很难超越之前的成就。想要给自己一个不落的光环,保持自己功德的圆满,就要懂得适时而退。

端着装得过满的茶杯,再怎么平稳小心也容易荡溢出来,倒水时应在盈满以前就停止;锥子捶打得过于尖锐,再怎么小心也容易折断;聚敛的财富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一方面会招来忌妒和觊觎的目光,一方面也易于腐蚀财富的拥有者,再怎么谨慎也不可能永远保有满堂金玉;因大富大贵而炫耀骄人,那简直是在自寻灾难,无论如何也躲不过飞来的横祸。当事业已达到顶点,最好是含藏收敛急流勇退。

天上月圆月缺,地上花开花谢,海中潮涨潮落,四季暑往寒来,不管是自然还是社会,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永远固定不变。就像天上找不到一轮凝固不变的满月,世间也不可能有永远处在生命巅峰的人。

功成身退符合自然之道,更是一种政治智慧,它是一种明智的人生抉择。中国历朝历代那些功高盖世的英雄豪杰,在政治舞台上遵循这一自然之道就能全身而退,反之,招来的就不是别人的喝彩而是自己的灾难。自古以来,虽然名臣良将善始者众多,但是善终者却非常少。

功成身退说说容易,真的要“退”可就难了。大多数人有点像升空的气球——能上不能下,也有点像过河的卒子——能进不能退。自己亲手打下的天下不好好享受一番就溜,有谁放着一幢豪华住宅不用,却偏偏跑到荒山僻野去睡茅草屋?有谁放着一桌美味佳肴不吃,却跑到乡下去啃馒头红薯?

选择功成身退要目光深远,在轰轰烈烈之际要预知潜在的危险,还要能克制自己的私欲。如果贪婪心重,即使无功也希望受禄,有功又如何会身退呢?看来,功成身退不仅是一种政治智慧,也是一种精神境界。虚云大师在这一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

光绪二十六年,外敌侵略北京,京城大乱,皇帝、太后、大臣、太监、宫女逃难长安。庆亲王听说虚云大师是得道高僧,请虚云大师伴驾西行,以保平安。此时的长安,饿殍遍地,活人生吃死人肉,到处是腐烂的尸骨。虚云大师立即奏请皇上,请求圣谕禁止活人吃死人,并发动所有富户捐出存粮开办施粥厂救济灾民。当时正值伏天8月,腐烂的尸体臭气熏天,瘟疫流行。

虚云大师怜悯众生,在卧龙禅寺组织了一场长达7天的祈雪大法会,望龙天垂护,降雪降雨消除瘟疫。虚云大师在卧龙禅寺方丈东霞和尚的相助下,寺中全体僧人一起动手,搭台的搭台,准备法器的准备法器……虚云大师的德望感召来了西安各寺的僧人近千人,终南山终年隐修的师父也出山相助,佛教信徒闻之也从四面八方赶来……法台高宽三丈三,上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法台两侧竖立两根高高的旗杆,上面悬挂三丈多长的金字佛幡,一面写“南无娑竭罗龙王菩萨摩诃萨”,一面写“南无随方普应行雪龙王圣众菩萨”。佛台上铺黄布,鲜花、供果、香烛一应俱全。

虚云大师带领9名法师身披红色袈裟跏趺禅坐在台上结印施法7昼夜。台下108位僧人昼夜不停持诵《祈雪陀罗尼神咒》,360位僧人带领信众拜《大悲忏》,其余僧尼带领信众念弥陀圣号,昼夜六时,佛号不断。第7日上午,果然乌云密布,下午飘起了鹅毛大雪。大雪降后,僧尼们各自回寺。虚云大师仍然坐在四周无遮拦的法台持咒施法,又7日,长安内外千里冰封。慈禧太后在宫女、卫队的陪同下冒雪来到了卧龙禅寺,看到坐在风雪中持咒施法的虚云老和尚,感动地落下了热泪。并跪在了雪地里,给这位“呼风唤雨的活菩萨”叩头。肃亲王、庆亲王请他日后同回北京住在宫内,以便请教佛法。但第二天却发现虚云大师已经悄悄离开长安,后来隐居在终南山。

大师德行颇高,受人敬重。世间懂得进退的人不多,争名夺利的人却很多,其实,只有懂得功成身退,才能真正成就一个人。

既要待人真诚、也要八面玲珑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待,要想别人真诚待你,你就应当首先主动真诚地去对待别人。你怎样待人,别人也会怎样待你。

想要给自己一个可以定心的环境,要待人真诚,但人与人不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给自己一片生长的沃土,但单纯的真诚之心还不足够,也要懂得八面玲珑。八面玲珑是一种疏通障碍的方式,打开了前进的道路也就能走向想要的圆满结果。当然了,失去自我的八面玲珑不可取。

关于与人为善和真诚待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百姓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佛说:“要懂得顺时顺势,才能修得圆满”。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待,要想别人真诚待你,你就应当主动真诚地去对待别人。你怎样待人,别人也会怎样待你。你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别人也会如此待你。

但是不能否认,生活中有这样的人:虚伪、狡诈、阴险,一肚子小心眼,玩弄他人的真诚,戏弄他人的善良,算计他人的毫无防备,蹂躏他人的真情实意,以怨报德、以恶报善。只不过这种人在生活中是极少数,当他们充分暴露后,必将被众人指责和唾弃,并被群体厌恶和排斥。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光是有单纯的真诚之心还不够,也要懂得八面玲珑。其实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有时是需要八面玲珑。八面玲珑需要用在特定的对象和特定的场合。适时、适机的八面玲珑是可取的,若时时刻刻都这样,未必就好。在家的时候,和亲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完全可以将自己还原本色,无需将自己绷得那么紧,这个时候,你就没有必要八面玲珑。在职场,八面玲珑是必要的,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将自己融入到职场中,稳固自己的根基。

在人际交往中,八面玲珑也是必备的。若你具备这个才能,你才会有更好的人脉,更好的平台,更好的拓展空间。

虚云大师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清光绪二十六年,老和尚自到宜兴,礼仁智和尚,修显亲寺,在江浙一带住了十年,又想再朝五台,先到镇江扬州朝云台山,入山东朝东岳泰山,东趋牢山,访那罗延窟到曲阜,礼孔庙孔陵。在西行路上,夜宿一破庙,空无一物,只有一口破棺材,棺盖是向上仰起来的,知道棺内没有死尸,于是就睡在棺盖上。到了半夜,棺内大动几次,忽然有人说话:“我要出来。”老和尚问他是人还是鬼?答:“是人。”问:“是什么人?”答:“是讨饭的。”老和尚乃笑起,让他出,状丑如鬼。问老和尚是什么人?答:“是和尚。”讨饭的大怒,说和尚压在他头上,几至用武。老和尚说:“我坐在棺盖上,你动都不能动,还讲打么?”那讨饭的不敢再说,小便后回到棺内睡觉。

大师的一句话并非威胁,只是化解了一场争斗,一味解释可能很难轻松化解争斗,机巧的一句话反而能处理的更好。所以处理任何事情都是要讲究技巧的,待人接物,既要真诚也要善于调和。以求以最简单的方法,取得最好的效果。

心量放宽人生通达

面对外在的世界,应该通达和顺应,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只有把心态放宽,人生之路才会通达无阻。

“人心自通达,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佛家有言:“此观是人生观、宇宙观。我们心量太小,只想到自己或家庭以及亲戚朋友。心量小绝不能超越六道,也绝不能往生净土。《无量寿经》上说:‘三辈九品往生均要发菩提心,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是一向专念,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这两愿非常重要,菩提心是真正觉悟之心。觉悟世间无常,生死事大,人生真苦,极乐真实不虚,依佛教诲,老实念佛决定得生。除一句阿弥陀佛外,把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越十方、通达无碍的宇宙观。’”

出家人直说念佛,世间之人虽不求佛,但这种一心求佛的豁达心境和执着精神还是必须具备的。在我国历史上,佛法也曾一度遭遇劫难。唐武宗毁灭佛法时,岩头禅师偷偷缝制了一套俗装,准备到万不得已时应变突发事件。后来,朝廷强令僧尼还俗,有名的高僧纷纷被逮捕判刑。

为了躲避苛政,岩头禅师穿了俗装,戴着帽子,悄悄地躲到了一个在家修行的尼姑佛堂里。当时尼姑正在斋堂吃饭,岩头禅师大摇大摆地走进厨房,拿起碗筷也开始盛饭。

一个小尼看到了他,立刻告诉了尼姑。尼姑拿着棒子来驱赶,却发现是岩头禅师,于是便说:“原来竟是岩头禅师,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岩头禅师不慌不忙地说:“形可变,性不可变。”

后来,大彦禅师见到岩头禅师时,他正在门前拔草。大彦禅师戴着斗笠走了过来,站在岩头禅师的面前,用手敲敲斗笠说:“禅师还记得我吗?”

岩头禅师抓起一把草,朝着大彦禅师扔了过去,不快地说:“世事变化无常,想不起来了。”

大彦禅师不肯让步,说道:“世事无常,但是法性永恒,你怎么可以不认账呢?”

岩头禅师一听,有些不悦,起身打了大彦禅师三拳。

大彦禅师整好行装后准备进僧堂,岩头禅师缓缓地说道:“不是已经寒暄完了吗,根本没有再进僧堂的必要了。”

大彦禅师听了之后,立刻转身走了。第二天一大早,大彦禅师又走进了僧堂,刚进门,岩头禅师立刻从法座上跳下来,一把抓住他的衣襟道:“你快说,哪里才有不变?”

大彦禅师也一把抓住岩头禅师,说道:“形可变,性不可变!”

说罢,两人捧腹大笑起来。

不管经历多少变故,只要把心量放宽,只要心念不变,不管多少沧桑,你还是你。

一个人的信念和理想是绝对不能丢弃的东西,只要自己的梦想不破灭,生活就会有激情、有希望。任何时候,尤其是危难之时,一定要将心放宽,内心的豁达将帮助你走出困境,改变人生。

让生命纯净圆满

生命无常,人生几十年看似很长,其实只在瞬息之间。面对生命,我们只在乎是否活出了生命的真谛。

生命如此短暂,所以生命中的选择也更加重要。一天,佛陀在弟子们乞食归来后,问他们:“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为了什么?”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身体的滋养,以便长养色身,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

佛陀用清澈的眼光环视了弟子们之后,又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位弟子充满信心地答道。

佛陀摇摇头道:“你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位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跟花草差不多,春天萌芽出枝;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笑容,说道:“嗯,你体察到了生命就像花草的生命一样短暂,但是对佛法的了解,还仅限于表面。”

“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是浮游生物一样,早晨刚出生,到了晚上就会死亡,充其量不过一个昼夜的时间。”一位弟子无限悲怆地说道。

“哦!你虽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但对佛法的参悟还是不够深入。”

在佛陀不断地否定和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被激发出来了。有一个弟子说道:“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和朝露没有不同,看起来很美,但是被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就会干涸枯竭了。”

佛陀含笑不语。

弟子们开始窃窃私语。

这时,一位弟子站起身来说:“佛陀!依弟子看,生命只不过在一呼一吸之间。”

佛陀听罢,满意地点点头说:“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地体会到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千万不可懈怠放逸。”

我们不要把事物看得过于复杂,真理往往是简单而朴素的。我们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把握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勇猛精进,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活出生命的真谛。

珍惜你拥有的幸福

珍惜早晨拉开窗帘的第一缕阳光,珍惜你失望沮丧时别人一个鼓励的眼神,珍惜你拥有的一切。

迷醉于别人的拥有,却忽略了自己本身的生存和驾驭能力,终将是一败涂地。

有两只老虎,一只被关在笼子里供人们观赏,另一只自由自在地在森林里奔跑。

一天,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我们换一换吧!”另一只老虎欣然答应了。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森林里的老虎则走进了狭窄的铁笼子。

从笼子里出来的老虎在森林感受到了无比的自由,尽情地奔跑着;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很快乐,因为它从此不再为食物而发愁。

出人意料的是,两只快乐的老虎很快就都死了。一只被活活饿死,另一只则是忧郁而死。很显然,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得到了自由,却没有同时得到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祥和心境。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时候,表面上虽然有所损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坏事。当你成功时,不要得意忘形,因为说不定挫折就在下一刻等着你;当你失败时,不要怨天尤人,因为这或许就是成功前的黑暗。只要你坚定地朝前走,就一定能看到明媚的春光,“船到桥头自然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同类推荐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本书作者作为深受怀特海哲学影响的基督教思想家,在当代宗教多元论的语境中探讨了基督教与佛教(禅宗、净土宗)的对话,提出了通过对话而超越对话并相互转变的对话模式,这对当今世界宗教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富有建设性。
  • 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

    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

    本书分当代宗教冲突研究、当代宗教对话研究、中国宗教的和谐传统与现代价值3编。具体包括:阿以冲突与宗教因素、海湾教派冲突和黎巴嫩内战等内容。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是加措活佛首部作品,也是他首度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大力赞赏,并被谢娜等人列为必读书。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
热门推荐
  • 好脑子,坏成绩: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好脑子,坏成绩: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提升孩子的成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却是可以做到而且必须做到的事。因为孩子的成绩上不去就意味着孩子的未来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只要您的方式方法正确,一切都有可能!本书没有华丽的语言,有的只是一句句中肯切实的话;没有什么绝世妙方,有的只是一条条行之有效的对策;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的只是一个个精当有力的例证。总有一句话说到您的心坎上,总有一条对策适合您和您的孩子,总有一个例子让您似曾相识。读完这本书,提升孩子的成绩指日可待。
  • 仙怪异录之古风情缘

    仙怪异录之古风情缘

    不周山,传说中人界与仙界的唯一界口,彼岸花,自甘堕入地狱的花朵,日日夜夜流连于三途河畔,永生不得轮回……
  • 她说,本王不配爱

    她说,本王不配爱

    “你只狗挫……”虚弱的人,语气不减幼稚。王府地牢,受尽酷刑,他始终表示不屑。“啊哈哈哈哈,王爷,你以为你很猖狂吗,本宫现在就让你明白死字怎么写。”钟离苏灵仰天大笑,差点笑噎。五年后,峰回路转。他兵临城下,攻破皇城,将钟离苏灵押上城池,从此,女皇诞生……
  • 教父的甜蜜新娘

    教父的甜蜜新娘

    [花雨授权]父亲为了报恩,竟然要他娶一个素未谋面的女人为妻!?但,想不到的是--当他一见到她,不仅惊为天人,还一度看得失了魂!于是,他决定改变心意,把这个貌美的“未婚妻”给拐回家……
  • 最强村落系统

    最强村落系统

    穿越异界,意外获得了一个村落系统,看楚子墨如何将一片蛮荒的小村落带领成修真界最为强大的势力!(作者是老书虫了,对胃口的书越来越少了,不由自主的想写书,可惜写书也是一种功力活,一般人还真没那耐心,而且作者的文笔有些小白,叫我写大纲,憋得我直冒汗,我决定用字数堆起成绩,打发时间吧,加油,希望有人给支持,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写书最大的动力)
  • 穿越之冷师父变乖相公

    穿越之冷师父变乖相公

    -她,前世杀人不眨眼的雇佣兵,穿越后成为猫族唯一修炼成功的猫妖,前世的种种,使她心灰意冷,直到遇见他,一代魔尊。冷血,无情,是他的代名词。受将要过世的猫王嘱托,收了下一代猫王为徒。面对这样一个撒娇卖萌的小徒弟,心竟慢慢为她融化。、
  • tfboys是你

    tfboys是你

    是你,让我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你。是你,让我感受到人间第一片温暖。是你,在我需要的时候,为我抚平伤痛。夏常安,不要对我这么好。在我心灵最脆弱时,你却伸手,将我推向了地狱。
  • 千秋仙迹

    千秋仙迹

    苏白偶然将一条白蛇投入了上古洞天法宝。匆忙打开,却发现白蛇已经修成大妖,发誓要报囚禁一千年的大仇。再次打开,白蛇蜕皮成龙,甘愿降服苏白,脱离这两千年的牢笼。第三次打开,白龙化形,如冰的女子裣衽行礼,不悲不喜。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宝塔之传说

    宝塔之传说

    女娲补天时,女娲石产生摩擦产生火花,变成五方神焰,落入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