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3300000004

第4章 浅谈书法(4)

《洛神赋》是王献之的小楷代表作品,据说王献之喜好书写《洛神赋》,写了不止一行,而是十三行,故有此书。从《洛神赋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涸已不带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是完全成熟之楷书作品。

此帖中字,用笔挺拔有力,风格秀绸圆润,笔力遒劲有力,气蕴神采飞扬,割体匀称和谐、变化自然。王献之的楷书较其父王羲之相比有所不同:羲之的字含蓄,运用“内撅”手法;而献之的字神采外露,多运用“外拓”手法。其父子二人的字对后代皆产生过深刻影响。

宋代的《广川书跋》中说:“子敬《洛神赋》,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有主客,趣向严整。与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相比,一反遒紧缜之态,神化为劲直蔬秀。”

王献之曾在十五六岁时劝其父亲“宜改体,且法既不定,事贵变通,然古法亦局而执”,可见其对书法之极深感悟。

他的真迹已不复存在,今世所见为南宋的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胡称“碧玉十三行”。王献之所书《洛神赋》,体势秀逸俊丽,笔致洒脱自然。清代杨宾在《铁函斋书号》中说其字:“字之秀劲圆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梁武帝的《古今书人优劣评》中称:“王献之书绝众超群,无人可拟,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悦,举体沓拖而不可耐。”《书断)中评其行草为:“兴合如孤峰四绝,迥出天外,其峻峭不可量也。尔其雄武神纵,灵姿秀出,威武冲之智,卞庄子之勇,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察其所由,则意逸乎笔,未见其止。盖欲夺龙蛇之飞动,掩钟张之神气。”

王献之的字虚和简静、神朗气清、灵秀流美,与文章清虚脱俗的内涵极为和谐,故后人奉《洛神赋十三行》为“小楷之极则”。

他的行书以《鸭头丸帖》为最著,体现了王献之的行书笔法,其行笔如急风骤雨,结体又疏朗有致、顾盼生姿,能寓秀美于奇险之中,是书家之所敬服处。醴泉铭入《化度寺碑》《皇甫碑》《虞恭公碑》《温彦博墓志铭》等。行书墨迹有《张翰》《卜商》《梦奠》等帖。其文学著作,编有《艺文类聚》100卷行世。

其字正书“易方为长,以就姿媚”,“四面停匀、八方平正”,“书如凌云台,轻重分毫无负”,“笔备众美,翰墨洒落”,此即史书中所说:“欧体”风格。

3.隋唐五代

(1)欧阳询

欧阳询,唐初杰出书法家,字信本,乳名“善奴”,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称“欧阳率更”;唐太宗时授“弘文馆学士”。

工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兼学王献之,所写书法劲险刻厉、刚劲有力,于平正中突显险绝,后风格自成一家,世称“欧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人并称为“唐初四大家”。

书体碑刻较著名的,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楷书24行,每行49字。此碑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明代陈继儒曾评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明代赵涵在《石墨镌华》中称此碑为“正书第一”。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铭文由魏征撰,记载了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涌泉的事由,后欧阳询奉敕而书。原碑24行,每行49字,传世最筐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此碑书法,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紊乱夹杂处,亦无松驰感。唐人评其书为:“森森然若武库矛戟”,“有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

元代虞集题此碑时说:“楷书之盛,肇自李唐,若欧、虞、褚、薛尤其著者也。余谓欧公当为三家之冠,盖其同得右军运笔之妙谛。观此帖结构谨严,风神遒劲,子右军之神气骨力两不相悻,实世之珍。但学《兰亭》面而欲换凡骨者,其即此为金丹之供!”明代王世贞对此碑亦评云“信本书太伤瘦俭,独《醴泉铭》道劲之中不失婉润,尤为合尔。”

欧阳询书法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力刚劲。清代包世臣曾说“欧字指法沉实,力贯毫端,八方充满,更无假于外力。”故知欧体字强调指力,所写笔画需骨气内含、结实有力,每一笔画需轻重得体、长短适宜,得“中实”之趣方好;其字主笔多向外延伸,显中宫紧密严谨,尤其右边之竖笔,常向上夸张延伸,更显其超人之胆识,这些皆为“欧字”用笔独特之处。

在欧阳询之作品中,《化度寺碑》少其变化之丰,《温彦博墓志铭》逊其温润之势,独此碑寓险峻于平正之中,融丰腴于瘦硬之内,含韵致于法度之外,兼纳南派和雅与北派雄劲。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75岁的作品,最能代表他的书法水平。《宣和书谱》誉之为“翰墨之冠”;宋代的赵孟頫说:“清和秀健,古今一人。”

(2)虞世南

虞世南,唐书法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世孙智永传授,妙得其体。所书笔致圆融遒逸,外柔内刚,风神潇洒,骨力遒劲,后开一家之新面貌。唐代的张怀瑾在《书断》中称:“其书得大令之宏观,含五方之正气,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

他的楷书碑刻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墨迹有《汝南公主墓志铭》《左脚帖》《东观帖》《醒带帖》《积时帖》等,另编有《北堂书钞》160卷行世。

《孔子庙堂碑》是虞南的代表作。其用笔外柔内刚,气力沉厚;点画看似平整,却用心至专;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笔笔精到、字字饱满;虽似含千钧之力于中,却能举重若轻、潇洒自如、舒卷自如。

虞世南其人性喜沉静,清心寡欲,精思读书,博达古今,才情横溢;其笔致圆润遒逸,潇散洒落,有六朝余韵。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行笔流畅,继承了王羲之外拓法而别树一帜,其字“积雄劲为内势,化刚柔为一体”,世称“虞体”。

《孔子庙堂碑》即是他的代表作。此碑为虞世南69岁时所书,该碑笔力遒劲,气力内沉,从容向外;点画之间,信手拈来,舒卷自如,如玉树临风、纤尘不染、突显雍容华贵、端庄优美之姿,体现其书论中“冲和”之旨。

此碑书法俊朗圆腴,端雅静穆,是初唐碑刻中的杰作,也是历代金石家和书法家公认的“虞书”妙品。宋代黄庭坚有诗云:“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哪购得?”可见原拓本于北宋时已不多见了,亦可从此处得见此碑之珍贵。

其原碑早已毁没,后世主要有宋元两种翻刻本:一为宋代王彦超摹刻于陕西西安,俗称“陕本”;二为元朝至正年间重刻于山东城武,俗称“城武本”。后至清时,临川李宗淆得唐石原拓本,世称“唐拓”。现世所见之《孔子庙堂碑》即是以李氏所藏唐拓为底本、缺字以“陕本”补全后合并而成之碑帖。

虞世南除于书法上独树一帜外,且于书论上亦有建功,为唐初有书学理论并影响后世之第一人,他所撰写的《笔髓精》既有对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的评述和技法之精要分析,更提出以“冲和”为主的美学见解,精辟而独到,足见其于书法、美学上深思之力。

(3)褚遂良

褚遂良,初唐杰出书法家,字登善,钱塘人氏,官至“河南郡公”。

大书法家虞世南死后,唐太宗感叹“从此没有人可以与他讨论书法”时,魏征推荐褚遂良,说他“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王羲之)体”,后太宗下诏召褚遂良为“侍读学土”。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时,命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同为“顾命大臣”,辅佐“太子”李治即位。高宗即位后,封褚遂良为“河南郡公”,后累迁至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位极人臣;此后,因极力反对唐高宗废王皇后而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官流放至桂林,后再贬至安南,直到去世。

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其书初学虞世南,后师法王羲之,下笔古雅绝俗,正书丰润流畅,行则变化多姿、气势俊秀。其字对后世书风影响甚大,故世人将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

杜甫有诗句云:“书贵瘦硬方通神”《雁塔圣教序》表现的正是“瘦硬通神”之韵味。《广川书跋》中亦说:“疏瘦劲练,又似西汉,往往不减铜笛等书,故非后世所能及也。昔逸少所受书法,有谓‘多骨微肉者筋书,多肉微骨者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河南(指褚遂良)岂所谓瘦硬通神者邪?”

《雁塔圣教序》碑为褚书中最杰出者,其字圆润瘦劲,笔法娴熟老练;其时,褚遂良已步入老年,故其为唐楷已创出了规范,因而他在字体结构上改变了欧、虞二人的长形字,创造出看似纤瘦,实则劲秀的字体。

(4)颜真卿

颜真卿,琅雅临沂(山东临沂)人,字清臣,为我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之一。曾任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平原”“颜太师”“颜鲁公”。颜真卿在“安禄山之乱”时,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后前往劝降叛将李希烈时不幸遇害。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请教有“草圣”之誉的张旭,深悟笔法要旨;后参考并运用篆书的笔意来写楷书,以致有所创新,遂变初唐楷书“瘦硬清劲”而为“雄强茂密”,能熔篆、隶、楷、行、草于一炉,有如“折钗股,屋漏痕”,又如“以印印泥,以锥画沙”;其楷书笔力丰满、端庄雄伟,方严正大,朴拙雄浑;且气势森严,颇具法度;行书则“遒劲郁勃、阔达自如”,书风区别于“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和唐初诸书家,因独特之笔法,故世人称其字为“颜体”。

颜真卿的书法既有前贤书体的气韵和法度,又不为古法所缚,后突破唐初楷书成规,自成一体,为“圆笔”之开创者,后人称之为“颜体”,与书法家柳公权并称为“颜筋柳骨”。世人说王羲之是书法中“尚韵”的最高典范,颜真卿则为“尚法”的最高榜样。唐人《书评》论其书:“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可见对其极为推崇。其书风格影响所及,延绵至今。

他的墨迹较多,墨迹中楷书有《自书告身》,行书有《祭侄稿》《刘中使帖》,碑刻则有《争座位帖》《多宝塔碑》《东方画赞》《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中兴颂》《八关斋记》等;其文章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行世。

《祭侄稿》乃颜真卿为祭奠于“安史之乱”中就义的侄子颇季明所作。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先后遇害。唐肃宗乾元元年,颜真卿命长侄往河北寻得季明首骨而归,于是挥泪写下这篇感人至深、留芳千古的祭文。

《祭侄稿》因是祭文,是颜真卿有感而发的,故笔迹急促、匆忙,涂抹删补处随时可见;纵观全篇,悲愤慷慨之气、苍凉悲壮之情溢于笔端,至“贼臣不救,孤城圈逼”时,有百感交集之愤激,故其字于此狂涛倾泻,字形也变得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用墨燥润相间,笔锋藏露并用;至“呜呼哀哉”时,情感顿达高潮,因而所书随情挥,其实是字由心发,神气所注,故而宛如天成,整篇皆从内心之流露。

《祭侄稿》为作者情之所致、无意作书,故写得起伏跌宕、神采飞扬,得自然之妙;且以真挚情感运于笔墨,悲壮哀伤注入其间,其字不计工拙、随意无拘,纵笔豪放,血笔交融而一气呵成,故得神来之笔,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元代鲜于枢跋语谓:“《祭侄稿》,天下行书第二。”元代陈深说:“《祭侄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若天造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

清代王项龄《跋》“鲁公忠义光日月。书法冠唐贤。片纸只字,是为传世之宝。况祭侄文尤为忠愤所激发。至性所郁结,岂止笔精墨妙,可以振铄千古者乎。”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现藏西安碑林,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书画跋》:“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

(5)柳公权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工书,尤以楷书闻名。初学王羲之,后师颜真卿、欧阳询,用笔遒健,字体结构俊秀严紧、刚劲有力,尤以骨力胜人一筹,其书对后世影响很大,故后人将他与书法家颜真卿并称为“颜筋柳骨”。

柳公权的楷书,书体开展,中宫密集,重心偏高,而以撇、捺等加以支撑,给人以峻秀之感,法度极为森严;“柳体”起笔、收笔无法则可寻,顿挫提按也没有规矩可依;其笔大体均匀,且棱角分明。

柳公权学“颜体”,一变宽博丰润而为紧峭峻秀,化凝重端正为犀利遒健,偏重骨力,给人以“俊俏英伟”之感,故有“颜筋柳骨”之誉。北宋的朱长文在《墨池编》中评其书云:“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失能,盖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

同类推荐
  • 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一代才女林徽因在文学上著述不多,本书精选其诗歌、小说、散文佳作,其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均已收入其中。其作品自有女性的温婉清丽,但并不为小格局所囿。她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娇弱女子,笔下流露出令人惊讶的对民间百态的深谙,实有创作天赋。这位秀外慧中的民国女子,早已化为一代传奇。
  • 王汶石文集(第三卷)

    王汶石文集(第三卷)

    本书收有中篇小说《阿爸的愤怒》、《黑凤》;剧本《边境上》、《复仇》和诗词《毕业歌》、《太阳一出满山红》、《黄河恋》、《有我后来人》等。
  • 唐宋八大家(第3册)

    唐宋八大家(第3册)

    “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在许多方面给现、当代散文写作以深远的影响。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编者精选了八位大家的著名篇章合做而成《唐宋八大家》一书,希望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收录了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代表作,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麦克白》(1606)等。在这四部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以悲剧告终,却因其喜剧气氛使得剧本里“处处是青春和春天”;《哈姆莱特》中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越来越少,现实主义描写越来越突出;《奥瑟罗》则对现实社会中的邪恶势力做了深刻有力的批判;《麦克白》等作品中,理想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再出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日趋破灭。这些作品无不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成就。
  • 文学批评学

    文学批评学

    文学思潮、文学文体和文学经典三大理论问题,呈现了文学批评学或批评解释学的内在思想结构。通过对“为何批评”和“如何批评”问题的深入追问,通过具体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范导性实践,通过“如何成为批评家”的诸多奈件的理论确证,本书变得极富思想操作性,并且具有理论解释力。从文学思潮出发,作者探讨了文学思潮与批评思潮的成败得失;从文学文体入手,作者特别强调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独特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文学批评的自由思想价值;从文学经典出发,作者建立了开放性的文学经典观,为先锋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双重经典体认进行自由立法。
热门推荐
  • 乱世斗尊

    乱世斗尊

    自古正魔两道纷争不断。每每发生战祸之时,上古神兽时有助阵,随之而来的神威排山倒海,大量无辜百姓惨遭牵连。国与国之间更可为自己的利害关系连年战事。列强之间明争暗斗相互忌惮。小国面对大国,顺者每年每季甚至每月向列强大举进贡,国内百姓饥不果腹。逆者则会被列强随之而来的铁骑践踏,国内遍地惨绝人寰之境。而各正魔两道的异能之士实力远超常人,其中的顶尖强者更可一己之力改变国家的命运。于是,这些异能者就如自己国家的奇兵,国与国之间更因所拥有的高阶异能者划分着强弱。
  • 大气运系统

    大气运系统

    世间没有意外的幸运,选中你是注定的。气运的争夺无穷无尽。
  • 恶灵天使死亡之翼

    恶灵天使死亡之翼

    阴森恐怖的老屋!被恶魔摄取心灵的双生子!下一个丧生的会是谁呢?谁先看见,谁先死亡?人心一旦被黑暗者攫取,死亡威胁将悄然而至。
  • 少年不可忧伤

    少年不可忧伤

    泽轩泽轩,十八少男,俊哥一枚,腼腆脸皮。有女纳雪,十八如花,校花校花,美呀美呀。有作者君,青春年华,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作者君:“泽轩啊,喜不喜欢慕容纳雪?”夜泽轩;“不喜欢。”作者君;“纳雪啊,喜不喜欢夜泽轩?”慕容纳雪:“不喜欢。”哼!现在不喜欢,以后嘞,以后的事谁知道,我知道。我就算死也要把你俩的红线牵在一起。
  • 玩转校园小甜心

    玩转校园小甜心

    哥哥,我不要去学校好不好,哥哥哥哥哥哥哥哥哥哥。好好好
  • 中国教育名家成长故事

    中国教育名家成长故事

    本书放眼中国教育进程,遴选出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内近百位教育名家,对其生平、教育思想、学术成果等进行介绍评说。
  • 狩魂记

    狩魂记

    世事无常,世人不外如是。景岚顺着这天意而生,命运多舛。父母早亡,留他一人孤苦伶仃混迹于世。注定的体质让他承受了世人的奚落与恶意。但又有谁曾想到,多年之后,那叱咤天下的身影,就是当年为人所诟病的乡下少年?书友群QQ:415432754新浪微博:@我是幻斋
  • 蝴蝶绘本

    蝴蝶绘本

    直至昨日秦凡还是一个普通的男性大学生,这一切却因为一本破旧的绘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自己变成了女人,家中还多了一个帅气却万年冷漠的绘本守护者,天天阴着脸揪着他奔赴各种怪异事件的事发地收回所谓的绘本拼图。这还不算什么!甚至连自己的兄弟也莫名其妙开始了对自己的追求!生活简直一团糟啊!
  • 群魔乱纪

    群魔乱纪

    史书记载:上古有异族入侵,攻城陷地,杀人如麻。须臾之间,人界愁云惨淡,流血漂橹……后,经墨剑霜指挥,我族终团结一致,赶异族回魔界,并封印两界通道。我族自此修养生机,至于繁华……但是,眼见不一定为真,史书记载也可能不是事实全部。随着时间流逝,流转千古的封印,开始松动……隐匿人界的魔族残党,开始蠢蠢欲动……人类又将面临腥风血雨!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来源于古希腊民间,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它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的寓言集,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石,对后世寓言大师诸如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所展示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古希腊世界,故事涉及到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等方方面面。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