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2600000016

第16章 墨子的哲学智慧(3)

这个“天下之明法度”便是天志。但是天的志是什么呢?墨子答道:

天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法仪篇》。《天志》下说:“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与此同意)。

何以知天志便是兼爱呢?墨子答道:

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之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法仪篇》。《天志》下意与此同百语繁,故不引)。

第二,兼爱 天的意志要人兼爱,这是宗教家墨子的话。其实兼爱是件实际上的要务。墨子说: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通尝)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

《兼爱》中、下两篇都说因为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所以要兼爱。

第三,非攻 不兼爱是天下一切罪恶的根本,而天下罪恶最大的,莫如“攻国”。天下人无论怎样高谈仁义道德,若不肯“非攻”,便是“明小物而不明大物”(读《非攻》上)。墨子说:

今天下之所(以)誉义(旧作善,今据下文改)者,……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欤?……虽使下愚之人必曰: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今天下之诸侯交,犹多皆(不)免攻伐并兼,则是(有)(此字衍文)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此譬犹盲者之与人同命黑白之名而不能分其物也。则岂谓有别哉?(《非攻》下)

墨子说:“义便是利”(《墨经》上也说:“义、利也。”此乃墨家遗说)。

义是名,利是实。义是利的美名,利是义的实用。兼爱是“义的”,攻国是“不义的”,因为兼爱是有利于国家百姓的,攻国是有害于国家百姓的。所以《非攻上》只说得攻国的“不义”,《非攻中下》只说得攻国的“不利”。因为不利,所以不义。你看他说:

计其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

又说:

虽四五国则得利焉,犹谓之非行道也。譬之医之药人之有病者然。今有医于此,和合其祝药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万人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非攻》中、下)

可见墨子说的“利”不是自私自利的“利”,是“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这是“兼爱”的真义,也便是“非攻”的本意。

第四,明鬼 儒家讲丧礼祭礼,并非深信鬼神,不过是要用“慎终追远”的手段来做到“民德归厚”的目的。所以儒家说:“有义不义,无祥不祥。”(《公孟篇》)这竟和“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的话相反了(《易·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乃是指人事的常理,未必指着一个主宰祸福的鬼神天帝)。墨子是一个教主,深恐人类若没有一种行为上的裁制力,便要为非作恶。所以他极力要说明鬼神不但是有的,并且还能作威作福,“能赏贤而罚暴”。他的目的要人知道:

吏治官府之不洁廉,男女之为无别者,有鬼神见之;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孙诒让云:退是迓之讹,迓通御),无罪人乎道路,夺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有鬼神见之。(《明鬼》)

墨子明鬼的宗旨,也是为实际上的应用,也是要“民德归厚”。但是他却不肯学儒家“无鱼而下网”的手段,他是真信有鬼神的。

第五,非命 墨子既信天,又信鬼,何以不信命呢?原来墨子不信命定之说,正因为他深信天志,正因为他深信鬼神能赏善而罚暴。老子和孔子都把“天”看作自然而然的“天行”,所以认为凡事都由命定,不可挽回。所以老子说:“天地不仁”,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墨子认为天志欲人兼爱,不欲人相害,又以为鬼神能赏善罚暴,所以他说能顺天之志,能中鬼之利,便可得福;不能如此,便可得祸。祸福全靠个人自己的行为,全是各人的自由意志招来的,并不由命定。若祸福都由命定,那便不做好事也可得福;不作恶事,也可得祸了。若人人都信命定之说,便没有人努力去做好事了(“非命”说之论证,已见上章)。

第六,节葬 短丧墨子深恨儒家一面不信鬼神,一面却又在死人身上做出许多繁文缛节来。所以他对于鬼神,只注重精神上的信仰,不注重形式上的虚文。他说儒家厚葬久丧有三大害:(一)国家必贫;(二)人民必寡;(三)刑政必乱(看《节葬篇》)。所以他定为丧葬之法如下:

桐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节葬》)

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节葬》)。

无(《庄子·天下篇》),死无服(《庄子·天下篇》)

为三日之丧(《公孟篇》。《韩非子·显学篇》作“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服丧三月”。疑墨家各派不同,或为三日,或为三月)。而疾而服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节葬》)

第七,非乐 墨子的非乐论上文已略微说过。墨子所谓“乐”,是广义的“乐”。如《非乐上》所说:“乐”字包括“钟鼓琴瑟竽笙之声”,“刻镂文章之色”,“刍豢煎炙之味”,“高台厚榭邃野之居”。可见墨子对于一切“艺术”,如音乐、雕刻、建筑、烹调等等,都说是“奢侈品”,都是该废除的。这种观念固然是一种狭隘功用主义的流弊,但我们须要知道墨子的宗教“以自苦为极”,因要“自苦”,故不得不反对一切艺术。

第八,尚贤 那时的贵族政治还不曾完全消灭,虽然有些奇才杰士,从下等社会中跳上政治舞台,但是大多数的权势终究还在一般贵族世卿手里,就是儒家论政,也脱不了“贵贵”、“亲亲”的话题。墨子主张兼爱,所以反对种种家庭制度和贵族政治。他说:

今王公大人有一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有一牛羊,不能杀也,必藉良宰。……逮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之。亲戚,则使之。无故富贵,面目姣好,则使之。(《尚贤》中)

所以他讲政治,要“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尚贤》中)

第九,尚同 墨子的宗教,以“天志”为起点,以“尚同”为终局。天志就是尚同,尚同就是天志。

尚同的“尚”字,不是“尚贤”的尚字。尚同的尚字和“上下”的上字相通,是一个状词,不是动词。“尚同”并不是推尚大同,乃是“取法乎上”的意思。

墨子生在春秋时代之后,眼看各国相征伐,不能统一。那王朝的周天子,是没有统一天下的希望了。那时“齐、晋、楚、越四分中国”,墨子是主张非攻的人,更不愿四国之中哪一国用武力统一中国。所以他想要用“天”来统一天下。他说:

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已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辨,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立之以为正长。

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靠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孙说傍与访通,是也。古音访与傍同声)。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尚同》上)

“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同而不下比”,这叫做“尚同”。

要使乡长“壹同乡之义”;国君“壹同国之义”;天子“壹同天下之义”。但是这还不够。为什么呢?因为天子若成了至高无上的标准,又没有限制,岂不成了专制政体。所以墨子说:

夫既上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夫者,则天将犹未止也。……故古者圣王明天鬼之所欲,而避天鬼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尚同》中)

所以我说“天志就是尚同,尚同就是天志。”天志尚同的宗旨,要使各种政治的组织之上,还有一个统一天下的“天”。所以我常说,墨教如果曾经做到欧洲中古的教会的地位,一定也会变成一种教会政体;墨家的“钜子”也会变成欧洲中古的“教王”(Pope)。

以上所说九项,乃是“墨教”的教条,在哲学史上,本来没有什么重要性。依哲学史的眼光看来,这九项都是墨学的枝叶。墨学的哲学的根本观念,只是前两章所讲的方法。墨子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只在于他的“应用主义”。他处处把人生行为上的应用作为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兼爱、非攻、节用、非乐、节葬、非命,都不过是几种特别的应用。他又知道天下能真正知道“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的,不过是少数人,其余的人,都只顾眼前的小利,都只“明小物而不明大物”。

所以他主张一种“贤人政治”,要使人“上同而不下比”。他又恐怕这还不够,他又是一个很有宗教根性的人,所以主张把“天的意志”作为“天下之明法”,要使天下的人都“上同于天”。因此作为哲学家的墨子便变成墨教的教主了。

同类推荐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菜根谭(第六卷)

    菜根谭(第六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论语的提醒

    论语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论语的原文,给出了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论语的智慧,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提醒。
  • 一日一禅

    一日一禅

    本书由一个个耐人寻味,让人深思的精彩禅故事组成,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
  • 杂著:(方立天文集第十卷)

    杂著:(方立天文集第十卷)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本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热门推荐
  • 崛起地球时代

    崛起地球时代

    刘子英穿越而来,发现已经是世界末日之后数十年。无数怪兽肆虐,争霸天上地下,强大的基因武者们横压天下,挥手间劈山断海,主宰着新世界的秩序。头顶之上,是无尽的星空……自地球中崛起。在宇宙中成为至尊!群号:570548651
  • 一半是人一半是鬼

    一半是人一半是鬼

    他死了吗?别急,哥可能能救他,别忘了我的身份
  • 武夺乾坤

    武夺乾坤

    一世天才妖孽,夺取天外天乾坤洞府之时,魂元大损,却遭遇屠神殿围剿,肉身破灭,灵魂重生在一名杂役弟子身上。虽然修为尽失,但有乾坤在手,夺天地造化,逆生死主宰,成就一世至尊!
  • 光灵传说

    光灵传说

    没有谜底的传说和被家族遗弃的废柴相连,主人公经过努力和奇遇,展开了自己的传奇故事。等级提升:魄徒、魄者、天者、天师、天宗、天王、天皇、天帝、天圣、天尊、天神……新人,第一本书请大家关照、收藏、推荐。
  • 这个魔王有点呆

    这个魔王有点呆

    有人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原本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三无青年,无车无房还无钱,胆小怕事看见漂亮女孩就脸红。可是那一天全变了,我没做啥天怒人怒的事啊,而且我还是个爱国爱家爱社会的小青年,可这道雷尼玛追了我三条街啊!在街角摔了一跤成功劈到了,劈的我外焦里嫩,当大家都认为我挂了的时候.......很好新闻又多了条《某男子被雷追劈三条街,宣告死亡后奇迹复生——让我们走进科学!》复活后一个月基本都在媒体之间打转,一不小心我就成了名人,可是渐渐地我发现了异常,自己似乎有了超能力,甚至伴随超能力的到来周围发生的事都开始不正常了!真相似乎在慢慢靠近......
  • 秀色锦园之最强农家女

    秀色锦园之最强农家女

    前世她是玩遍大江南北,吃遍大江南北的骨灰级美食家。一朝不慎她穿越重生,灵魂坠入在一个山村女孩的身上。日子清简,一日三餐难得温饱。死了秀才老爹,亲娘被族人冠上克夫的名声,赶出本家。上无双亲庇护,下有面黄肌瘦的小弟,被人退了亲,亲戚蹬鼻子上脸一阵怒骂。泰山阿公,阿婆又是重男轻女的货色,懒得管她死活。自观,身披几块破衣碎布,面黄肌瘦,胸前无料,shit!穿越,没有高贵的身份,米虫般的生活,她认栽了。可是,卫长蕖只想仰天长啸:“老天爷,你他妈的玩我呢,穿越也不管饭饱。”想想,这日子咋过......处在这穷乡僻壤,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唯有操起自己的三板斧,奋发图强。一手好厨艺,拯救得了快要倒闭的酒楼,养得了瘦猴似的弟弟。进山寻宝,她收获启动的资金。盖新房,买田地,雇长工,建庄园,样样朝着计划走。发家了,赚钱了......*尖酸刻薄的亲戚闹上门,二话不说,赶出去。*什么,曾经退她亲事的人,居然敢再次上门提亲,还等什么,关门放狼。(某小白狼馋得口水直流,嗷呜......)*极品亲戚要给她娘亲立贞节牌坊,这不是断送她亲娘的幸福生活吗,拆了。*俗话说,世界万物,真是一物降一物。当那个表面温婉如玉,实则腹黑如墨,狡诈无敌的人出现时,她的生活怎么全变样了......
  • 凤里栖

    凤里栖

    里栖一直在想,像她这样穿越而来的新兴人类,又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凤梧皇后,怎么就过得如此窝囊。“皇上,臣妾错了。”“皇上,您说得是。”
  • 狼源

    狼源

    人狼精神的强烈碰撞,飛纵的火花,缔造传奇人生。狼-----凶残、孤傲、狡诈等,但也是一种精神,一种道-----狼道
  • 玉仙传

    玉仙传

    这是上古年间一段英雄美人的故事!那个年代,英才辈出,他们各司其职,各自怀揣着梦想与野心。她的一生极其传奇,无论是呼风唤雨的仙界太子还是避世万万年的洪荒尊神亦或是睥睨天下桀骜不驯的魔界圣君,都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爱人、知己亦或是仇人?仇归何处、情依何处,在大义与野心面前,真情是否可以战胜一切?
  • 女帝赋

    女帝赋

    相府长女有何用?照样要在街头靠卖鱼为生。皇子王妃有何用?依旧要担心哪天小命不保。男子为帝有何用?昏庸无能,奢靡腐烂,纸醉金迷,即是帝王?若能抚平天下事,女子也可称帝王。为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