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2500000003

第3章 理学时期(2)

一、天理

谢良佐曾述程颢的话道:“吾学虽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天理即是天道: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其命于人则谓之性,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者,天理具备,元无歉少,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二句是《荀子·天论》中语)

这是“理学”的基本观念。宋明学者常说,“释氏言心,吾儒言理”。心是主观的,理是客观的。这确是一个大区别。但儒与道家又怎么区别呢?其实没有区别了。他们也不讳这种渊源了。

理学或道学至二程而始成立。故程颐常说:“自予兄弟倡明道学。”他们是对于那纯粹主观的禅学作一种反动的抗议,他们要向那客观的宇宙里寻求那有客观的存在的天理。

理只是天下只一个理。故推至四海而准,须是质诸天地考诸三王不易之理。

天地之间。有者只是有。譬之人之知识闻见,经历数十年,一日念之,了然胸中。这一个道理,在那里放着来?

这就是所谓“客观的存在”。天理只是普遍的理性。

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人则能推,物则气昏推不得,不可道他物不与有也。

人只为自私,将自家躯壳上头起意,故看得道理小了。……释氏以不知此,去他身上起意思,奈何那身不得,故却厌恶,要得去尽根尘,为心源不定,故要得如枯木死灰。然没有此理,要有此理,除是死也。

这里可注意的是说人与物生时便分得此理,分得那一个“理”。这就是说,理在天地之间,又在人性中。人受“命”于天。天理具备,元无歉少。

程颢说天理,有最奇特的一点,就是他的“有对论”。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则阴消,善增则恶减。斯理也,推之其远乎!人只要知此耳。

自然之理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有上则有下,有此则有彼,有质则有文。一不独立,二则为文。

从这种“有对论”上生出的结论如下:

天下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非本恶,但或过或不及,便如此。

事有善有恶,皆天理也。天理中物须有美恶。盖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这是彻底的自然主义的论调。有意志有目的的天,不能解释“何以有恶”的问题。自然主义的天,认恶为天理,为“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然后可以解释世间何以有恶。

二、二元的性论

“万物莫不有对”是二元论。故程颢论性也主张二元论:

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然不是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也。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自然也。

善固性也,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盖生之谓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便已不是性也。

凡人说性,只是说继之者善也。孟子言人性善,是也。夫所谓继之者善也,犹水流而就下也。皆水也,有流而至海终无所污,此何烦人力之为也。(生而善。)有流而未远固已渐浊,有出而甚远方有所浊;有浊之多者,有浊之少者,清浊虽不同,然不可以浊者不为水也。

这一段话真是矛盾百出。前面说气禀有善恶,善亦是性,恶亦是性,是说性有善恶。次说性善只是“继之者善也”。此乃张载所谓“成性”之说。

此是说,性无善无不善,性善须靠继之之功。次又用水譬性,用水浊比恶。水浊明是外加之物,只是习,不是性。又说浊亦是性,岂非大错。下文接着说:

如此,则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故用力敏勇则疾清,用力缓怠则迟清。其清也则却只是元初水也。亦不是将清来换浊,亦不是取出浊来置在一隅也。水之清则性善之谓也。

如此说来,则元初水是本来清的;性善只是“复其初”。既曰浊是水,既曰恶亦是性,又曰清是元初水,性善是水之清,岂非矛盾?怪不得后人引申其说,演为理气二元论;气禀也是性,而不是真性;真性乃是理。

理无不善,此言实与程子“善恶皆天理”的话根本上不相容,而气禀有恶,澄治之功只是去掉气禀的污染。这虽不是程子的本意,但程子也实在不能自圆其说,以致引起误会。他也曾说:

二气五行,刚柔万殊。圣人所由惟一理,人须要复其初。

三、仁

天地之间只有一理,理无不在,人与物皆具此理。所以人生的最高理想是感觉人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这种境界,叫做仁。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若夫至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

这是一种“泛神论”,自道家得来的。

这种泛神论不知不觉地承认天地万物皆有天理流行,皆有一种盎然的生意。故他的诗有: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他常说:

静后见万物皆有春意。

切脉最可体仁。

观鸡雏可以观仁。

医书言手足疟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

不仁是不能感觉,仁只是感觉宇宙间的挚意。只是感觉宇宙的脉息。

四、定,敬,静

他说: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质美者明得尽,渣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其次惟在庄敬持养。及其至,则一也。

1.天理

吾学虽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至于言“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此都只是天理自然当如此。人几时与?与则便是私意。……

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穷居不损。这上头来更怎生说得存亡加减?是他原无少欠,百理具备。(得这个天理,是谓大人;以其道变通无穷,故谓之圣。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须默而识之处,故谓之神。)

“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天理云者,百理具备,元无少欠。故反身而诚,只是言得已上更不可道甚道。

2.天理有对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则阴消,善增则恶减。斯理也,推之其远乎!人只要知此耳。

质必有文。自然之理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

天下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非本恶,但或过或不及,便如此。如杨墨之类。

事有善有恶,皆天理也。天理中物须有美恶。盖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3.天理是什么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其命于人则谓之性,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

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继此生理者,即是善也。善便有一个元底意思。元者善之长。万物皆有春意,便是。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却待他万物自成其性始得。

命之曰易,便有理。若安排定,则更有甚理。天地阴阳之变,便如二扇磨,升降,盈亏,刚柔,初未尝停息。阳常盈,阴常亏,故便不齐。譬如磨既行,齿都不齐;既不齐,便生出万变。

4.仁

医书言手足瘘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

医家以不认痛痒谓之不仁。人以不知觉不认义理为不仁,譬最近。

切脉最可体仁。

观鸡雏可以观仁。

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放这身来,都在万物中一例看大小,大快活。释氏以不知此,去他身上起意思,奈何那身不得,故却厌恶,要去得尽根尘,为心源不定,故要得如枯木死灰。然没此理,要有此理,除是死也。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

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西铭》)意思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

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

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如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

今以恶外之心而求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

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是则圣人岂不应于物哉?乌得以从外者为非,而更求在内者为是也?(《定性书》)

第四章 程颐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一、敬

学者莫若且理会得敬。能敬,则自知此矣。或曰,何以用功?曰,莫若主一。

……大凡人心不可二用,用于一事则他事更不能入者,事为之主也。事为之主,尚无思虑纷扰之患。若主于敬,又焉有此患乎?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

闲邪则诚自存。……闲邪更著甚工夫?惟是动容貌,整思虑,则自然生敬。敬只是主一也,主一则既不之东,又不之西,如是则只是中。既不之此,又不之彼,如是则只是内。存此则自然天理明。学者须是将“敬以直内”涵养此意。直内是本。

闲邪则固一矣。然主一则不消言闲邪。有以一为难见,不可下功夫,如何?一者无他,只是整齐严肃,则心便一,一则自是无非僻之干。此意但涵养久之,则天理自然明。

严威俨恪非敬之道。但致敬须自此入。

安有箕踞而心不慢者?……学者须恭敬,但不可令拘迫,拘迫则难久。

二、致知

1.知与行

须是识在所行之先。譬如行路,须是光照。

问忠信进德之事固可勉强。然致知甚难。曰,子以诚敬为可勉强,且恁地说。

到底须是知了,方能行事。若不知,只是觑了尧学他行事,无尧许多聪明睿知,怎生得如他动容周旋中礼?有诸中必形诸外,安可妄学?……未致知怎生得行?勉强行者,安能持久?除非烛理明,自然乐循理。……学者须是真知;才知得,便是泰然行将去也。

如眼前诸人要特立独行,煞不难得。只是要一个知见难。人只被知见不通透。人谓要力行,亦只是浅近语。人既能知见,岂有不能行?一切事皆所当为,不待着意做。

2.真知

知有多少般数,煞有浅深。向亲见一人曾为虎所伤,因言及虎,神色便变。旁有数人见他说虎,非不知虎之猛可畏,然不如他说了有畏惧之色。盖真知虎者也。学者深知亦如此。

且如脍炙,贵公子与野人莫不知其美,然贵人闻着便有欲嗜脍炙之色,野人则不然。学者须是真知,才知得,便是泰然行将去也。

某年二十时解释经义与今无异,然思今日觉得意味与少时自别。

人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志,则不肯一日安其所不安也。何止一日?须臾不能,如曾子易箦,须要如此乃安。人不能若此者,只为不见实理。实理得之于心自别。若耳闻口道者,心实不见。若见得,必不肯安于所不安。

人之一身尽有所不肯为。及至他事又不然。若士者,虽杀之使为穿窬,必不为。其他事未必然。……蹈水火则人皆避之,是实见得。须有“见不善如探汤”之心,则自然别。得之于心,是谓有得,不待勉强。然学者则须勉强。

为常人言,才知得非礼不可为,须用勉强。至于知穿窬不可为,则不待勉强。是知亦有浅深也。

学者好语高,正如贫子说金,说黄色,坚,软。道他不是又不可,只是好笑。不曾见富人说金如此。

第五章 朱子

一、《朱子语类》的历史

朱子死在庆元六年(1200)。

嘉定八年乙亥(1215),李道传(贯之)在池州,搜辑朱子语录,得潘时举、叶贺孙、黄幹诸人的助力,刻成四十二卷,共三十三家。此刻有乙亥十月朔黄幹的序。

《池录》所收,以廖德明记癸巳(隆兴九年,1173)所闻为最早,其时朱子四十四岁。其次为这些:

金去伪证乙未所闻(淳熙二年,1175)。

李季札记丙申所闻(淳熙三年,1176)。

余大雅记戊戌(淳熙五年,1178)以后所闻。

《池录》初编时,似没有编年之意,但卷廿四以后,到卷四十三,都依记录的年岁为次第。

《池录》三十三家,其卅五卷所收为朱子答陈埴书,不是语录,故后来《语类》不收此卷。余三十二家之中,其占一卷以上的,共有这些:

叶贺孙 五卷,辛亥(绍熙二年,1191)以后所闻。

杨道夫 二卷,己酉(淳熙十六年,1189)以后。

徐寓 二卷,庚戌(绍熙元年,1190)以后。

黄义刚 二卷,癸丑(绍熙四年,1193)以后。

沈囗四卷,戊午(庆元四年,1198)以后。

以上记池州的语录,省称《池录》。

后来李道传的弟弟性传继续搜访,从宝庆二年丙戌(1226)到嘉熙二年戊戌(1238),又收到四十一家,“率多初本,去其重复,正其讹舛,第其岁月,刻之鄱阳学宫。复考《池录》所余,多可传者,因取以附其末”。这是饶州刊刻的《朱子语续录》四十六卷。李性传有后序,说语录的重要性,很有历史见解。他说:

同类推荐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本书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尼采的人生劝诫)》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思维水平发展的龙头代表,明确指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客观地位。这是建立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根基,也是掌握辩证方法的控制原点。
  • 《道德经》新释

    《道德经》新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漯……
热门推荐
  • 绯炎录

    绯炎录

    神秘世界,奇珍异兽,逆天神器,种族之争。是谁召唤并指引我来到这个混沌的世界?在见证爱与恨,光与暗,生离抑或死别之后,我分明从你血色的瞳孔里看到绯红之火终将燃尽一切,任谁也挣不开宿命的囚笼。。。。。。
  • 记忆时夏

    记忆时夏

    人物请勿和现实人物联系在一起。伤不起啊。。
  • 仙诗:重返逆流

    仙诗:重返逆流

    本是仙界大罗金仙修为的牧初阳,某一天,莫名其妙的被菩提以各种理由散去了修为,转生贬入凡间。于是乎,牧初阳便又一次的踏上了修仙一途。但随着时间变迁,修为增长,真相一层层的被揭开,牧初阳发现,当初他被贬下凡间的背后,好像还藏着天大的秘密......“一朝苦上千百年,拼命坚持只为仙!”
  • 当灰姑娘遇上她的王子

    当灰姑娘遇上她的王子

    [花雨授权]“夏氏”的灰姑娘?娇弱如柳的身段清雅如莲的脸蛋,样子是够美了。只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凶的灰姑娘,脾气爆燥得像狮子,个性狡猾得像狐狸,他该如何抓住这个表里不一的美人儿?
  • 维多利亚洛枫的救赎

    维多利亚洛枫的救赎

    原本单纯阳光的普通大学生,发生意外后醒来来到陌生的世界,充满着魔法,斗争和希望的世界,主人公一路认识了一个又一个既有个性又重感情的伙伴,友情,爱情和亲情伴随着主人公前进的脚步,在这个陌生世界的探险家们是如何克服困难为了理想而战的呢。。。本部作品为二次元小说,以热血动漫为风格,还加入了小说中独特的吐槽元素和喜剧元素,还有感人的情节和各种力量,魔法和融合,家族恩怨,国家情仇,种族纠纷,神魔对立。同时,探险家协会也是人们心中最理想最温暖的地方,希望这部融合了海贼,火影,妖尾,lol,魔兽和西方神话的作品,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
  •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本书是一本指导家长和老师如何让孩子摆脱面临的各种压力的指导书,作者在书中指出当今的孩子面临着学习、身体、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但最严重的压力还是来自心理方面。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要培养孩子健全身心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有了强大的内心才能轻松的面对一切压力。
  • 当黑帮小姐遇到黑帮少爷

    当黑帮小姐遇到黑帮少爷

    在一次意外中,我受了伤,于是父亲把我送到郊区的一所封闭式学校来,一边让我学习,一边让我疗伤,还要我女扮男装,用了哥哥的名字。本以为可以在这里安静的生活一段时间,可惜……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说我是他的未婚妻,还当众吻了我。NND,这种情况还从来没在我韩冷月身上发生过。就算他长的好看了点,也不能这样啊……
  • 小妖逍遥

    小妖逍遥

    迷路了,好吧很好很强大!可是接下来怎么去学校?耶!~到学校了。很好很强大,又迷路了……接下来被一把破扇子整到异界??苍天啊!!你是对偶也太不薄了!!大学,21世纪,地球再见了!!呜呜呜,泪奔。这是怎样啊!!为嘛还送了个一见偶就哭的萝莉??还是偶妹妹,唉妹妹啊你这是去哪了?走遍异界,寻萝莉中,美男啥的都是附带品。欺负妹妹的东西,都去死吧~~~~带着妹妹逍遥异界。
  • 游侠世界

    游侠世界

    这是一个奇特的世界,有毁天灭地的法宝神器,也有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有神秘莫测的魔法师,也有剑游太虚的剑客。有龙,有神,有魔,有怪物,有秘境,太虚,洞天,地狱天堂,第三世界...这个大陆上充满了神奇,而活跃在这片大陆上的有一种奇特的职业—游侠!
  • 灵者巅峰

    灵者巅峰

    这不是穿越,也不是重生。主角土生土长灵王大陆人士。这是一个先天残疾的主角,看他怎么站在世界的最顶峰。他靠着好运气,谱写了灵者大陆的神话。他拼命的努力,成为了举世无双的强者。他坚信,只要99%的努力,加上1%的运气,一定能成功。新书,《灵者巅峰》发布,不管成绩如何,我只要那99%的努力,不敢说不太监,但是一定会坚持。新书口群:9727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