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2500000002

第2章 理学时期(1)

第一章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宗茂叔,道州营道人。曾做南安军司理参军,知郴州桂阳县,改知南昌县;后判合州,迁国子博士,通判虔州。熙宁初,转虞部郎中,广东转运判官,提点本路刑狱。以后,乞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名之濂溪。他官南安时,二程之父珦摄守事,因与为友,使二子受学焉。他的著作有《通书》四十章,《太极图说》一篇。张伯行辑有《周濂溪集》。(《正谊堂》本)

黄庭坚作《濂溪词》,序曰:

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好读书,雅意林壑。……短于取名而惠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一、变化与自然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二、诚

诚字从《中庸》出来,但周氏用此字颇含深义,似有“实际”“实在”之义。

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通书》一)

这明是说一个绝对的,纯粹至善的“本体”,即所谓“实在”。

又说:

诚则无事矣。……诚无为。……寂然不动者,诚也。

这虽夹有人生观的意义,但仍含有本体论的意义居多。

三、主静

他的宇宙观虽承认变化与演化,但他以无极为起点,以寂然不动的诚为本体,以诚为无事无为,故他的人生观自然偏于主静。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无欲故静。)立人极焉。

以主静为“立人极”,而静又同于无欲,故他又说:

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

四、思

《通书》九云:“思者,圣功之本而吉凶之几也。”但他很不彻底:“无思,本也。思通,用也。”

第二章 邵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范阳人,幼时徙共城,晚徙河南。李之才(挺之)摄共城令,授以先天象数之学。(程颢作《墓志》说:“先生得之于李挺之,挺之得之于穆伯长。推其源流,远有端绪。”)

他初做学问很刻苦,后来游历四方,“走吴,适楚,寓齐鲁,客梁晋。久之而归。”程颢说:

先生少时自雄其材,慷慨有大志。既学,力慕高远,谓先王之事为必可致。及其学益老,德益邵,玩心高明,观于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以达乎万物之变,然后颓然其顺,浩然其归。

一个“自雄其才,慷慨有大志”的人,到了后来,竟成了一个纯粹的道士,“颓然其顺,浩然其归”!

富弼、司马光、吕公著退居洛阳时,为邵雍买园宅。他病畏寒暑,常以春秋时行游。每乘小车出,一人挽之,任意所适。士大夫识其车音,争相迎候。故他的诗云:

春暖未苦热,秋凉未甚寒。

小车随意出,所到即成欢。(《小车吟》)

又云:

每度过东街,东街怨暮来。

只知闲说话,那觉太开怀。

我有千般乐,人无一点猜。

半醺欢喜酒,未晚未成回。(《每度过东街》)

程颢说他

在洛几三十年;……讲学于家,未尝强以语人,而就问者日众。……先生德气粹然,望之可知其贤。然不事表暴,不设防畛;正而不谅,通而不汙,清明坦夷,洞澈中外。

这里写邵雍真是一个理想的道士。程颢弟兄虽和他极要好,但都不满意于他的象数之学。程颢作邵雍的墓志,有一大段说:

昔七十子学于仲尼,其传可见者惟曾子所以告子思,而子思所以授孟子者耳。其余门人各以其材之所宜者为学;虽同尊圣人,所因而入者门户则众矣。况后此千余岁,师道不立,学者莫知其从来。

独先生之学为有传也。先生得之于李挺之,挺之得之于穆伯长。推其源流,远有端绪。今穆李之言及其行事概可见矣。而先生一不杂,汪洋浩大,乃其所自得者众矣。然而名其学者,岂所谓门户之众,各有所因而入者欤?

这明是说,邵雍之学远过于穆李,然而还自命为穆李之学。此一大段中程颢明明表示不满意于穆李,而对于邵雍之自名“其学”,也表示惋惜之意。此文向来人多不深究,今试引二程的话来作证:

明道云,尧夫欲传数学于某兄弟。某兄弟那得工夫?要学须是二十年工夫。尧夫初学于李挺之,师礼甚严。虽在野店,饭必襕,坐必拜。欲学尧夫,亦必如此。

伊川的话更明显:

晁以道闻先生之数于伊川,答云,某与尧夫同里巷居三十余年,世间事无所不问,惟未尝一字及数。

总之,邵雍一生得力于道家的自然主义,而又传得当日道士的先天象数之学。

当日的洛阳学派之中,司马光于这两方面都玩过;程氏弟兄却只赏识他的自然主义,而不受他的象数之学。象数的方面,到南渡后朱震、朱熹表章出来,方才重新兴起,成为宋学的一部分。

他临死时,程颐问,“从此永诀,更有见告否?”先生举两手示之。程颐曰:“何谓也?”曰:“面前路径须令宽。路窄则自无着身处,况能使人行耶?”这也是道家的精神。

他的书有:《皇极经世》六十二卷,《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本)

邵雍中年时还有许多野心,故他的诗有:

霜天皎月虽千里,不抵伤时一寸心。

男子雄图存用舍,不开眉笑待何时。

事观今古兴亡后,道在君臣进退间。

若蕴奇才必奇用,不然须负一生闲。

他有《题四皓庙》四首,其一二云:

强秦失御血横流,天下求君君不有。

正是英雄角逐时,未知鹿入何人手。

灞上真人既已翔,四人相顾都无语。

徐云天命自有归,不若追踪巢与许。

这竟是说,皇帝做不成,只好做隐士了。

他的自然主义以“变化”为中心,程颢所谓“观于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以达乎万物之变”。他的诗常提到这个观念。

为今日之山,是昔日之原。为今日之原,是昔日之川。山川尚如此,人事宜信然。幸免红尘中,随风浪着鞭。(《川上怀旧》三,三六)

邵雍的哲学

一、变化的观念

为今日之山,是昔日之原,为今日之原,是昔日之川。山川尚如此,人事宜信然。……(《川上怀旧》)

天道有消长,地道有险夷,人道有兴废,物道有盛衰。……奈何人当之,许多喜与悲?(《四道》)

天意无佗只自然,自然之外更无天。(《天意》)

天,生于动者也。地,生于静者也。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观物内》)

二、观物的观念

邵雍的哲学最奇特的一点是他的“观物”论。观物是人类的特别功能,人所以异于他物在此。他说:

人之所以灵于万物者,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

在这里,人与物还不能有大区别,故说:“人亦物也,圣亦人也。”然而

人也者,物之至者也。圣也者,人之至者也。

人之至者,谓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世观万世者焉;其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者焉;其能以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者焉;其能以弥纶天地,出入造化,进退古今,表里人物者焉。

但人的功能之中,“观物”为最特异。(上引四排句,除第二排外,皆观物的作用也。)怎么叫做“观物”呢?

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圣人之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其能反观也。

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既能以物观物,又安有我于其间哉。

理是什么呢?

理者,物之理也。

天使我有是,之谓命。命之在我之谓性。性之在物,之谓理。

以理观物只是以物观物。这是绝对的客观。

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

不我物则能物物。

在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

物理之学或有所不通,不可以强通。强通则有我。有我则失理而入于术矣。

以上所说,颇有很重要的价值。千余年来的物理的知识的发达都在道家的手里。他们采药炼丹,推星筭历,居处生活又和天然界最接近,故道家颇给中国加添了不少的物理的知识。

邵雍的思想颇可算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哲学,叫人用物理去寻求物理,不要夹杂主观的我见。有不可通的,也不要强通。这都是很重要的主张。

但邵雍的哲学有两个大缺点:(1)是不能自守他“强通则有我,有我则失理而入于术”的训戒;(2)是太偏重观物的“观”字,养成一种“旁观者”的人生观。

一、邵雍作《皇极经世》,想要用“数”来解释宇宙和历史。本来数学是物理学的母亲,这条路是不错的。但邵雍的数学并不高明,只会得一点象数之学,又不肯守“不可强通”的训戒,只图整齐的好看,不顾强通的可笑。他自己也说:

天下之数出于理,违乎理则入于术。世人以数而入术,故失于理也。

他的数学正犯“以数而人术”之病。当时人所记他的数学的神话,姑且不论。即如他的数学系统:

太阳 日 暑 目 皇 元 129600

太阴 月 寒 耳 帝 会 10800

少阳 星 昼 鼻 王 运 360

少阴 辰 夜 口 霸 世 30

少刚 石 雷 气 易 岁

少柔 土 露 味 书 目

太刚 火 风 色 诗 日

太柔 水 雨 声 春秋 时

单就这个基本系统,已矛盾百出,很可笑了。我们没有工夫去驳他的大系统,对于此事有兴趣的可看《宋元学案》九至十,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五。我们单引《观物外篇》的一小段:

天有四时,地有四方,人有四支。是以指节可以观天,掌文可以察地。天地之理具于指掌矣。可不贵之哉?

这是什么论理?怪不得康节先生是算命摆摊的护法神了!

二、邵雍的观物,太重“观”字,把人看作世界上的一种旁观者,世界是个戏台,人只是一个看戏的。

这种态度,在他的诗里说的最明白。《击壤集》里题作“观物吟”的诗共有几十首,都是这种态度。我且抄一首:

居暗观明,居静观动,居简观繁,居轻观重。

所居者寡,所观者众。匪居匪观,众寡何用。

他有《偶得吟》云:

人间事有难区处,人间事有难安堵。

有一丈夫不知名,静中只见闲挥尘。

他的全部诗集只是这个“静中只见闲挥尘”的态度。他真能自己寻快乐:

吾常好乐乐,所乐无害义。乐天四时好,乐地百物备;

乐人有美行,乐己能乐事。此数乐之外,更乐微微醉。

这真是所谓盲目的乐观主义了。他自言

生身有五乐:①生中国,②为男子,③为士人,④见太平,⑤闻道义。

居洛有五喜:①多善人,②多好事,③多美物,④多佳景,⑤多大体。

所以他歌唱道:

欢喜又欢喜。喜欢更喜欢。吉士为我友,好景为我观,

美酒为我饮,美食为我餐,此身生、长、老,尽在太平间。

这种盲目的乐观,含有命定主义:

立身须有真男子,临事无为浅丈夫。

料得人生皆素定,定多计较岂何如?

含有无为主义:

风林无静柯,风池无静波。

林池既不静,禽鱼当如何?

“治不变俗,教不易民”,

甘龙之说,或亦可循。

“常人习俗,学者溺闻”,

商鞅之说,异乎所云。

他对于新法的不满意,于此可见。新法是实行干涉的主义,洛阳派的哲人是要自由的,要放任的。他有诗说:

自从新法行,尝苦樽无酒。每有宾朋至,昼日闲相守。

必欲丐于人,交亲自无有。必欲典衣买,焉能得长久?

这虽是“怨而不怒”的讽刺诗,但很可以看出新法所以失败一个大原因了:那就是中国的士大夫阶级不愿受干涉的政治。

邵雍的思想,梁任公先生一流人大概要说他是“受用”的哲学,我们却只能称他为废物的哲学。他有《自述》诗道:

春暖秋凉人半醉,安车尘尾闲从事。

虽无大德及生灵,且与太平装景致。

一个“慷慨有大志”的人,下场只落得“且与太平装景致”!可怜!

第三章 程颢

程颢(1032~1085),有他的兄弟做的《行状》(《二程文集》十一),说他的事迹最详。中有云:

先生资禀既异,而充养有道;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宽而有制,和而不流。……

论他为学云:

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知尽性至命必本于孝弟,穷神知化由通于礼乐;辨异端似是之非,开万代未明之惑。秦汉以下,未有臻斯理也。

又述他的话道:

道之不明,异端害之也。昔之害近而异知,今之害深而难辨。昔之惑人也,因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自谓之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言为无不周遍,实则外于伦理,穷深极微,而不可以入尧舜之道。天下之学,非浅陋固滞,则必入于此。

又说:

先生教人,自致知至于知止,诚意至于平天下,洒扫应对至于穷理尽性,循循有序。病世之学者舍近而趋远,处下而窥高,所以轻自大而卒无得也。

程颢有《陈治法十事》,中说:

圣人创法皆本诸人情,极乎物理。虽二帝三王不无随时因革,踵事增损之制,然至乎为治之大原,牧民之要道,则前圣后圣岂不同条而共贯哉?……惟其天理之不可易,人所赖以生,非有古今之异,圣人之所必为。……(以下历举“非有古今之异”的事,凡十项。)

这班哲学家的问题正是要寻出那“为治之大原,牧民之要道,天理之不可易,人之所赖以生,非有古今之异,圣人之所必为”。

同类推荐
  •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说禅事,讲禅理,禅里禅外话人生。本书将通过讲述一个个禅理小故事,为你禅释生活大道理。当你疲倦时,当你内心迷茫时,在本书中畅游一番,就会感到有一个风月无边的广大天地。你心中的迷茫便如拨云见雾一般消散开来,啊!原来一切如梦亦如幻!请不要执著,速速把心清净下来!不要让尘境污染你的纯真心,不要让世情剥掠你的爱心,赶快埋弃一切妄想是非,就此泅出生命的苦海,恢复你内心和谐光明的理想世界!
  •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仙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透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是古今中外领导者、财富人物、外交家、谈判家、企业高管、营销专家的枕边书。习之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时遇明主可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可逍遥一生。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经典思维50法

    经典思维50法

    本书选择了五十种经典思维方式,阐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强调了正确思维的重要。
  • 《道德经》新释

    《道德经》新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漯……
热门推荐
  • 医宠帝王欢

    医宠帝王欢

    神秘游医女扮男装混迹江湖,青楼,赌坊不可少,良家妇女也很好。不想,有朝一日“丑”游医撞上花美男?哦!美人让我调戏个?可……这次碰上硬钉子,治病熬药不算,还要贴身伺候?王爷:女人,你惹火了!
  • 时光念想

    时光念想

    最后的一封信,苏蓝不知道夏岩有没有打开,只知道在时间消失的关口,她突然就遇上了另一个让她心再次跳动的人。她等了他六年,和他去同一所学校,迎合他所有的爱好,直到发现自己不再是自己,那一场在时光里的念想,始终牵动着她的心,直到影童出现,她才明白他之所以从不回头是因为他不够爱。
  • 驭龙剑尊

    驭龙剑尊

    身为绝世天才的少年,为家族第一天才,本应一路顺利抵达强者的巅峰,却误食奇果,丧失驭龙能力。就在众人以为昔日的天才就此一蹶不振时,他却凭着一把剑,再次成为年青一代第一人,并开启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 暴君觉醒

    暴君觉醒

    曾曾孙子,你给我送来的这个系统太厉害了。本作者扣扣鼻,废话我给你的系统还能不好使?
  • 一场造化

    一场造化

    梅上雪,风中月,守中沙,数是千年还凄凉。战五域,破九幽,捣黄泉,终护不住心上人。吾恨!吾恨!
  • 女尊魅世:惊世逆天皇女

    女尊魅世:惊世逆天皇女

    他们各怀目的接近,却不想假戏真做,爱与恨的交织,梦岚能否脱离爱情的魔网?关心之人一个一个被杀,国家灭亡梦岚选的到底是爱情还是复仇?
  • 腹黑帝妃

    腹黑帝妃

    一个被家族从小各种培养成长的大小姐,却被自己当年好心救下的妹妹害死,原以为自己必定到阴曹地府之时,却发现自己投身于一个新的世界之中,得到随身空间成为绝世天才,虐心机婊白莲花,腹黑无敌
  • 魁

    泰山下的偏僻的村落,莫名从祖坟中走出了人。四十年年后,当我陪同父亲回到那里,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人类真的是唯一建立文明的物种吗?躲在阴暗角落的里那些影子,就真的是人吗?随着我的一次次历险,前途开始变的不可琢磨起来。事实的真像是什么,魖、魋、魃、魑、魅、魍、魉,一一登场,是鬼还是鬼怪,它们又会告诉我什么真像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诚斋诗存

    一诚斋诗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