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57300000007

第7章 看淡生死,收获生命的释然(1)

人生不过一念间,一呼一吸而已。生死可能无命可言,但是死生有时。人必有一死。长生不老的,那是妖怪,是传说中的鬼神。因此,与其日日因生死而困扰,不如听听南怀瑾先生讲生死智慧,领悟禅机,了生脱死,逍遥、自在、快乐地生活。

人生难过的三重关隘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南怀瑾先生在其著作《论语别裁》中对孔子关于君子的三戒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刻的解读。南先生认为人生不同的阶段当有不同的警戒。换句话说,三戒代表着每个人生命中的三个不同阶段。按照圣人孔子的说法,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少年、壮年和老年三个阶段。

南先生认为,人的一生中,少年之戒在于色,男女之间如果有过分的情欲,很容易损伤身体。壮年之戒在于斗,这个斗不只是指打架,而指一切意气之争。事业上的竞争,处处想打击别人,以求自己成事立业,这种心理是中年人的毛病。老年之戒在于得,年龄不到可能无法体会。曾经有许多人,年轻时仗义疏财,到了老年反而斤斤计较,钱放不下,事业更放不下,在对待很多事情上都是如此。

南先生之所以这么理解,是因为人在年少之时,最吸引自己的往往是异性,几乎每个人都神往并且非常渴望得到美妙的爱情。可是,最令人失控的恰恰是情欲,在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年纪里,若是把握不住,势必伤神又伤身。所以南先生将“色”列为少年之戒。

一个人活到壮年,只要他年轻的时候不是个彻底的堕落、沉沦之徒,大都已有所作为,而对年轻便有为的人来说,家庭、婚姻,特别是事业,更是如日中天。但是,即便如此,可能还没有达到呼风唤雨的地步。于是,在利欲之心的熏陶下,总是难以躲避明争暗斗,甚至可能会陷入钩心斗角的旋涡中无法自拔。这必然不是一个活得清明、洒脱、淡定的人所该有的选择。所以,南先生将壮年之戒界定为斗。

及至老年,恰如夕阳近黄昏,对于人世的各种得失,本该看透,并且能为之释然。功成名就者,在年迈之时,利欲之心应当更加淡泊,并且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观点,自当功成身退。然而有的人却“不服老”,比如,封建社会官场上,很多人贪恋权位,即使明明知道自己年老体衰,以其有限的精力和落伍的思想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已经很难有所作为了,却依然不肯让贤。因此,南先生将“得”归为老年人之戒。

由此,仔细看来,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比作一条路,那么,三戒就是他人生之路上的三个关隘。这就好比玩游戏闯关,假如我们能够顺利过好每一关,那么我们将会看到新的风景,开启新的生活。否则,我们就会陷入某种困境或者沼泽之中,难以脱身,更有甚者可能会自毁身亡或害人更害己。

那么,如何才能成功闯过人生路上的这三重关隘呢?根据南先生的见解,我们要做的就是:克制自己,淡泊自己的利欲之心。

人生三戒,通俗地说,就是戒色、戒金钱、戒名利。尽管南先生将其归到人生具体的不同的年龄段上,但是我们却不可片面地理解为只是在某一个年龄段戒某一个方面,而应将这三戒贯穿于我们整个人生。无论处于什么阶段,这“三戒”的内容,都应当是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做到“时时勤拂拭”,才能“不使惹尘埃”。克之以理性,清之于寡欲。如此一来,人生中的三大关隘,也就不是什么艰难险阻了。

如此一来,那种“超然物外”和“忘我”的超脱感和飘逸感,也便如影随形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否则,我们就可能深陷美色、金钱、名利等各种欲望的沼泽中而得不到解脱。久而久之,这样的生活必然沉重而又疲乏,甚至可能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可见,南先生对人生三重关隘的见解,是值得我们学习并且用以指导和完善我们的人生的正确观点。尽管三重关隘难攻克,但却难不倒有心又有力的人。

思考死的意义,收获生的彻悟

南怀瑾先生说:“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老,不只一年一月的衰老,而是每个时辰,每一时刻、每一秒都在衰老。庄子讲得更彻底,‘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当你生出来的时候,就是死亡的开始,即生即死,随时在生死。”

这个观点与南先生推崇的庄子关于人生和生命价值的理论——“不亡以待尽”不谋而合。它所要表达的意思看似消极、偏激,却又不无道理。一个人就算长命百岁,终究还是要死的,虽然他暂时还是活着的,然而他活着不过是等死,等到死的那一天。因为没有谁能够逃脱死亡,没有谁能够长生不老。

为了更为具体地解释“不亡以待尽”这一理论,南怀瑾先生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当一个婴儿出世,我们说生了,但在庄子的观念中,却不是生了,而是死亡的开始。自生之时就开始慢慢走向死亡。两岁时,一岁的我过去了;十岁时,九岁的我过去了;四十岁时,三十九岁的我过去了,天天都在生死中新陈代谢……

如此看来,似乎人活着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好像人根本就没有生的过程,只有死的结局。可是,古人常曰:“死生亦大矣。”既如此,将死理解为人生的唯一结局就未免欠缺考虑了。那么,死,到底有何意义?

南先生笑谈道,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的确如庄子所说的那样,“不亡以待尽”。但是,生与死是人生旅途中的两大转折,生死齐一,齐一生死。一个人若拥有看透生死的勇气,也便能够解决自己人生中的生死问题。并且,他进一步指出,生死齐一,齐一生死,并非叫人们对生死抱无所谓的态度,而是引导人们坦然地看待生死的问题。

庄子曾用丽姬的故事来比喻人们对待生死该有的态度。据说丽姬原本是民间一个平民百姓家的女儿,天生丽质,人也很聪明。等她长到16岁的时候,便被相中而选入了皇宫。当丽姬听到自己被选中的消息时,她特别伤心,回到家中,哭得呼天抢地,她觉得自己的一辈子都要被困在皇宫里了。可是,最后在皇宫里,她被选为皇后,一辈子享尽了荣华富贵和宠爱。当她坐享清福回想自己当年的举止时,她觉得当时的自己特别愚蠢和无知。庄子之所以借用丽姬的故事,是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害怕死亡就跟丽姬当年害怕进宫一样。丽姬之所以害怕进宫,是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进宫后会发生什么。同样,人们害怕死亡,是因为根本就不知道死亡后会发生什么。既然如此,那就更没有理由惧怕死亡了。

在佛家的智慧中,常倡导“转世轮回”。南怀瑾先生作为佛学大师,他也是赞同这样的观点的。相传在六祖慧能禅师弥留之际,他的弟子们都伤心欲绝,失声痛哭,因为大家都对禅师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这时候,在回光返照中,六祖镇定地说:“你们不用伤心难过,我另有去处。”

南先生将死当做人生旅途中的一大转折,与慧能禅师的“另有去处”是不谋而合的。这般想来,不但潇洒、豁达,而且在无形中还把生命在不间断的时空里伸展开来了。而这,也正是死的意义。可见,死亡并非是一种彻底的结束,而是一种新的开始。

正如禅宗所说的,有得必有失,有生必有死,而死只不过是去别处。如此想来,我们就无须再天天为生老病死而惶恐不安。亲临生离死别的时候,也能释然、自然。

南先生还说,上天给了我们了不起的生命,就是让我们学会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包括生与死的重大问题。如果不给我们生命,那就连死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总算给我们一个死的机会,多可贵呀!这就是看透生死的勇气。

既然死和生都是人生旅途中的转折,那么,在思考了死的意义之后,我们就必须获得生的彻悟。而上述南先生的一番话,就是要告知我们,在面对死亡之前,即还拥有鲜活的生命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赋予我们的生命以足够的内涵。得意时轻狂高傲,失意时一蹶不振;凡事锱铢必较,常常患得患失、钩心斗角等,这些都不是有价值的生命内涵的来源。

但这并不是说,有价值的人生是完美无缺的。相反,南先生倡导缺憾,他认为世界就是一个有缺憾的世界,人生要有缺憾,做人也都要留一点儿缺憾。就像邵康节说的:“把眼前的路留宽一点,让后来的人走。”

所以,在有生之年,无须去计较太多。不必因小烦恼和小情绪而让心绪大起大落。想来,一切如浮云,人生会有很多缺口,“我如浮云”。为什么不快乐地活着,非要自寻烦恼跟自己和别人过不去呢?

所以,不妨洒脱点、超然点,参透死的意义,并且以死为参考,收获生的彻悟。在漫漫人生路上,潇洒走一回,快乐走一回,做一个率真而又充实的自我。

参透生死,随遇而安

南怀瑾先生几谈生死,他的态度是“生则重生,死则安死。”这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就应该重视和珍惜生命,健健康康地、快快乐乐地活着;将要死的时候,就安安静静地、痛痛快快地死去,不要再惦记人世间各种名利欲望。生死能如此,也便是幸福了。

南先生认为:生死只在呼吸之间,看通了生死,就能了生达命、了生脱死。有了看透生死的勇气,才能顺应自然、重生乐生,而那时,就算不刻意去养生,生命之光也会自然闪现。

讲到参透生死这一问题,南先生就十分推崇庄子的态度。的确,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并非我们常人所能及,让我们来看看他态度的独特之处:

据说,庄子的妻子去世了,他的朋友惠施听闻,立即前往他家去吊丧。一进门,却看见庄子正叉开两条腿坐在地上,快乐地敲着瓦盆唱着歌。

惠施一见,又气愤又不解地问庄子:“你的妻子嫁给你,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一辈子。现在寿终而去了,你不哭也罢了,居然还有兴致唱歌。你的心是石头做的吗?你是不是不太过分了?”

不料庄子却坚定地说:“你不要这样认为。她刚咽气的时候,我怎么可能不难过?可是,就算我难过她也不会活过来。况且,推究起来,她原来不但没有生命,就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就连气也没有。后来混杂在混沌之中,慢慢地才有了气,之后才有了形体,最后才有了生命。如今她死了,去了,这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运行一样自然。现在她舒舒服服地躺在天地的大屋子里做着最原始的美梦,而我却在这里号啕大哭,我自认为这是太不通达天命的表现,所以后来我就不哭了。”

之所以说庄子参透了生死,是因为庄子把人的生死还原成一种自然的转换过程,死是回归生之前的状态,所以,无所谓生,无所谓死。他从生的角度领悟死的意义,并且从死的转换中洞察到生的价值。从这一点来看,这和南先生的生死态度其实是一致的。

尽管我们每个人的肉体都无法在时空上决定和超越其本身的生死,但是,我们可以在内心世界里超越生死之界,活得悠然而自在。所以,我们不妨学学南怀瑾先生的生死态度——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如此一来,面对生死的问题,内心也不会感到沉重了。

若能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参透生死,漫漫人生路上,也便能如庄子一样“安时而处顺,哀而不能入也。”一切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无须有太复杂的表情、心情和想法,只需心平气和地做好每一个阶段该做的、需要做的事情。比如说,活着的时候,就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人生内涵,做一个对大国和小家都有贡献的人。该学习就认真学习,该玩儿就酣畅淋漓地玩儿,不必拘束和深陷于各种担忧和感伤当中。

那么,要参透生死,真正做到随遇而安,我们该怎么办呢?

南怀瑾说:“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顺着生命叩拜自然之势来的;年龄大了,到了要死的时候,也是顺着自然之势去的。所以老子也提到‘物壮则老’,一个东西壮大到极点,自然要衰老,‘老则不道’,老了,这个生命要结束,而另一个新的生命要开始了。换句话说,真正的生命不在现象上,从现象上看到有生死,那个能生能死的东西,不在乎这个肉体的生死。所以,我们要看通生死。”

所以,在心理上我们不仅要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在心境上还要得到超脱。我们能生能死,尽管肉体会死去,但灵魂却可以因为转移而得以超越死亡,进而长存。如此一来,面对生和死的时候,还会又忧又惧吗?还怕看不透生死吗?

生活中,不妨参考参考南怀瑾先生的生死观,参透生死,随遇而安,看淡生死,珍惜和享受生命的美好,感受呼吸和心跳带来的每一次感动吧。

好死与赖活的区别

南怀瑾先生淡笑而说:“生活已经摊开在你面前,是屈服地背道而行,还是坦然地积极行事,生活会告诉你不同的答案。”

对于南先生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小故事出发:

从前,禅院里栽种着两盆花儿。在一个大热天里,这两盆花都被烈日晒得快枯萎了。它们感到非常渴。这时,恰逢一个小和尚从禅院经过。

“小和尚,小和尚,快给我浇点水喝吧。”其中的一盆花乞求着小和尚。

“你别急!”小和尚说:“师父说了,现在太阳大,一冷一热,我要是给你浇水了,你一定受不了的,会死的。等傍晚的时候气温降低了我再给你浇水吧。”

“小和尚,我求你了,你现在就给我浇吧。我宁肯痛快地死去,也不要这样硬撑地赖活着,我真的受不了了!”这盆花又急迫地请求着。

同类推荐
  • 职场礼仪

    职场礼仪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职场礼仪概述、职场仪容仪礼、职场仪态礼仪、职场仪表礼仪、职场应聘礼仪、职场语言礼仪、职场交际礼仪、职场行为礼仪、职场宴请礼仪、职场办公礼仪。
  • 情商决定成败

    情商决定成败

    本书从阐述情商概念的内涵出发,通过生动的事例系统展示了情商在自我认识、情绪管理、自我激励、了解他人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力,揭示出情商决定人生成败的深刻生活哲理。同时本书对如何测试和提高情商也提出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读者迅速提高情商,在人生旅途中左右逢源,顺利走向成功。
  • 成功者的态度

    成功者的态度

    《成功》杂志创办人,现代成功学奠基人,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1850年,马登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由于父母早亡,他的生活陷入了贫困。年轻的马登一边靠给人帮工维持生活,一边坚持学习。1871年,马登从波士顿大学毕业,1881年获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897年,《成功》杂志正式创刊。他一生创作了许多鼓舞人心的著作,代表作有《一生的资本》《高贵的个性》《思考与成功》等,影响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其作品至今已被译成35种语言,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30余年,创下全球出版史的伟大奇迹。
  • 有种你就站起来

    有种你就站起来

    人生难免有坎坷,跌倒了是坏事,但如果你能从跌倒中得到一些启发,从失败中学习制胜的道理,你的跌倒和失败就有了新的意义。跌倒没什么,只要站起来,吸取教训,以后的人生会更加美好。本书作者用孩提的眼光看待挫折、用智者的眼光审视挫折,指出“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但要记着站起来时不要空手,因为空手站起来的后果只能是失败”。你必须从那里得到通向成功的“礼物”,才能够真正地站起来,你可以发现所能得到的会比失去的更多。全书分上、下两篇,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没有人能避开挫折的袭击、哪里跌倒哪里站起来、不要空手站起来、不断反省并诊断自己、继续往前走的人最有种、从失败中励炼出你的坚强、没有下一次、居安思危等。
  • 别让细节和口才误了你

    别让细节和口才误了你

    就是从细节和口才入手,让你认识到工作和生活中要关注的细节问题,然后通过后天的修炼提升自我,从而使你走上成功之路。口才是人生必须修炼的大智慧,也是做人成事不可或缺的技巧。口才是一门上天入地的大学问,足以立身,足以成事。聚集细节,必能升华你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重生于豆蔻年华

    重生于豆蔻年华

    于慧重生了,重生在最美好的豆蔻年华~懒惰?懦弱?没有自制力?全部见鬼去吧!今生再也不要沦落为可怜兮兮羞于见人的可怜鬼!且看女主怎样强大起来一步步成为最优秀的口译员!同传叫传都小case,信手拈来随意玩……某人:你怎么这么优秀?女主:不优秀怎能配上你﹏
  • 灵踪觅影

    灵踪觅影

    宿命的姻缘是我终生追寻的星光,因灵种的觉醒而踏入不一样的成长。我要变强!!登临万灵之巅又能怎样。纵使真灵陨落枯寂万万载。不要怕,有我!
  • 我是死神候选人

    我是死神候选人

    那一天,夜辉家里突然出现一名少女,她说她是死神。从那以后,夜辉踏上了死神的道路,这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和平。
  • 雪球专刊第042期:投资7堂课

    雪球专刊第042期:投资7堂课

    说明:本文为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先生在第十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雪球论坛演讲全文,已经陈总审阅。雪球财经的各位同事,在座的各位球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可以跟大家分享。了解我的朋友知道我有两个工作履历,以前是在0024招商地产任董事会秘书,到2007年之后在重阳投资。回京以后创立的神农投资,一直从事基金管理工作。
  • 假婚真爱:女秘别跑

    假婚真爱:女秘别跑

    A4白纸上,宋体字印着几大字——“同居互助条约”,条约内容如下:(1)“不能影响各自的私生活。”(2)“不能对外人说我们同居。”(3)“思想要健康,不能图谋不轨。”......这是顾笙希迫以无奈之下和姚琛之间签的一份对她来说是丧权辱身的不平条约。因为她在工作中处处碰壁,加之被亲人抛弃,就连曾经属于自己的男人也被无情夺走后,她已被逼上绝路。无奈之下只好乖乖签了合同,屈身于姚大少爷之下,但她心底始终是不屈服的。她告诉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段屈辱史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她会翻身的!
  • 守护甜心之幸福玲泪

    守护甜心之幸福玲泪

    很不甘心,没有输了还能开心的人。因为输了才不甘心,但我不认为输了,受伤,就是终结,只要心理坚信下次绝不会输而拼命努力的话,伤痕越多只会让自己变得越坚强,饱尝失败的人的内心更能绽放光芒,我虽然总是犹犹豫豫,暧昧不清,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也不太明白,可能只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没用的孩子,但是我仍坚信,我坚信我内心的光芒。——日奈森亚梦
  • 星月童话之若霏爱你

    星月童话之若霏爱你

    18岁以前的顾余霏是顾氏集团大小姐,是朋友圈里的焦点,是众人眼中的“霏霏公主”。聪明伶俐的顾余霏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头脑,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意志。同时遗传了出生艺术世家的母亲的美貌和艺术气息。虽是出生不凡,很难得没有沾上许多有钱人的坏毛病。不同于朋友圈里的许多纨绔子弟,她的家庭不是利益的结合,还是真爱的结晶。18岁那年,父亲顾城东锒铛入狱,公司股份被拆分,部分被贱卖,顾氏集团迅速瓦解。18岁以后的她成了Ms.Nobody,回国后进入了另一家商业巨头”秦氏”工作。。。前尘往事纷至沓来,她又再一次成为了风暴的中心。。。已开新坑,移步《爱如漩涡》。矫情白富美和别扭腹黑男的故事。
  • 寻天纪元

    寻天纪元

    七天,能做什么?上帝用七天创造世界他的过去也在七天消失得一干二净
  • 拾忆半夏

    拾忆半夏

    那年夏天的错过,三年之后再次相遇,我是否还记得你,你是否还会爱我。两个不同的人,一个为我默默付出,一个对我野蛮霸道。这个半夏里,将会精彩不断,上演我们的青春年华。
  • 摄魂契

    摄魂契

    因为与魔鬼签下一纸契约,人类的魂魄被封印,不死不灭,长留世间,成为妖怪中的一种,摄魂!有一个这样的魂魄,丢失了往生记忆,于坟墓中重生,却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引来谦谦君子,妙目传情,本以为前途一片大好,爱情一番风顺,却想不到光鲜亮丽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当阴谋的幕布一点点的被揭开……等待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