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7000000014

第14章 止观与入定

跑完香有什么感觉?身体有没有发热?如果没有,说明跑得不够。如果跑好了,会有暖流从脚底产生,腿也不会那么僵硬,坐下来就容易安静,散乱的心也容易收回来。如果跑过了,身体疲劳了,就容易打瞌睡。一个人之所以杂念多,是因为精力太充沛,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如果一个人太疲劳了,躺在床上什么杂念都生不起来,很容易入睡。

为什么禅堂里静坐的人饮食特别少?一是为了对治昏沉,二是为了对治杂念。当一个人杂念不生时,你们说是什么境界?怎么用功?也许你会说:“我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佛门里常用一个字叫“参”。那么今天你们就参:没有杂念的时候,我在做什么?怎么做?有了杂念应当怎么处理?

我对治它的办法是:不迎,不拒,不跟随。那么再参一句:不迎,不拒,不跟随的时候,你又在干什么?这又是一个问题。打坐的时候,不是不让你想,而是不让你胡思乱想。如果打坐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傻乎乎的像木头一样,怎么开智慧呢?如果在静坐的过程中什么都不想,坐上一百年也不会开智慧!

佛门里有个用语叫“止观”。“止”是熄灭妄念,专心于一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入定了,定在一件事情上,或者定在一个问题上。你不能定在一个问题上就叫散乱。如果定在一个问题上,没有提起正念(即没有观),你就无法开智慧。“止”是为了定,“观”是为了开智慧。为什么不用“想”,而用“观”呢?因为“观”很重要。这个“观”字用得非常妙。观——又见面了,意味着原本就有,不需外求。

佛门里通常把止、观连在一起讲,实际上它们是两重意思。后来又延伸为“观想”,又是两重意思。有人说:“我也在观,为什么没有开智慧呢?”“观”不是“想”。实际上“止”是定在一件事情上、一个问题上。“观”是审查的意思。那么“想”又是什么意思呢?是追究的意思。禅堂里有个词叫“参究”。实际上参究和想的意思一样。你们通常习惯于在静坐的时候,把自己观想成阿弥陀佛或观音菩萨,这也是一种观想。

那么用功的时候,应该如何止、如何观呢?比如你静坐时产生了一个念头,你说:“不管它,不要住在上面。”但是问题出现了,不管怎么行呢?没有解决问题,理不明,智慧就打不开。你一直止在一个问题上,那是“定”,而非“慧”。

在静坐的过程中,每个念头来的时候你都要观察到,去的时候也要观察到。并不是像大家说的“念头来了不管它”。不管它,你坐在这里干什么?每一个念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都要像旁观者一样看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如果你把这个方法用久了,训练熟了,你就是止、观双用。如果这个方法你不会用,只能先修止,再修观。如果这个方法用得很熟练了,你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突然跳进去,与妄念合二为一,融为一体,这时候就没有能看和所看了。就像在日常生活中,周围发生的事情你看得很清楚,但没有参与。可能是怕惹麻烦,也可能是没有胆量参与,或者说“与我无关”。但是,如果打坐中出现了境界,你敢与它合为一体,那么在以后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你就不会回避了。因为生活中出现问题和打坐中出现问题,其道理是一样的。

为什么我说要想修道,要学会种菜、养花呢?因为种菜、养花是非常细的工作。乃至做饭、做菜做得好,也说明你很会把握火候,很会搭配,很细心。同样,修行也需要调配。比如今天生理上有反应,你该如何对治?明天心理上有反应,你又该如何对待?这些都需要调配。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事的风格和方法就是他修道、用功的风格和方法。因为两者所用的心是一样的。如果你在生活中马马虎虎,用这种风格去修行,也会马马虎虎,打坐时也发现不了自己的妄念,更不会去观察定中的境界。

我经常看到我身边的人做事非常马虎,以这种方式,以这么粗糙的心性,怎么修道呢?如果做事非常细心,追求完美,一旦转到修道上,也会一个杂念也不放过,一个漏洞也不会让它出现。所以过去南泉禅师收徒弟,先让你下地干活,以此观察你能否修道。如果你在种田的时候,地里长满了杂草你发现不了,在修道时,心田里长满了贪、嗔、痴的习气之草,你也发现不了。

一般人都认为自己很聪明、很完美,这就是众生。圣人则相反,从不会这么认为。就是稍有一点修行的人也不会这样想。因为凡夫只看别人的过失,专在别人身上挑毛病,从不看自己的问题。而圣人只看自己的问题,不会在别人身上挑毛病。

如果大家学佛修道多年还不能“止”,或者能止而不能“观”,那么你的修行或禅定功夫根本不可能上台阶。修行想提升,靠的就是止观。

古人创造了一个非常笨,但却非常有效的用功方法,就是随身带一支笔、一个本子,把自己一天当中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全都记录下来,用点、圈、叉加以区分。产生好的念头,就画一个圈;产生坏的念头,就画一个叉;产生不好也不坏的念头,就画一个点。如果你们采用这种既笨又有效的方法,一个星期下来,你们会发现打叉的时候最多。那时候你们会惊出一身冷汗,万万想不到自己的坏念头会这么多。

一般人每分钟都会产生无数次的念头,如果看不清自己的念头,又怎么用功呢?功夫不是靠打坐坐出来的。尽管用功的方法包含了打坐,但打坐不是唯一的方法。当你把“止”的功夫培养出来以后,随时随地都可以“观”。实际上“止观”是“入定”前的一个加行法。

在入定之前,你会感到身体逐渐消失,不存在了;接着是呼吸逐渐微细;再接下来会发现自己的念头逐渐减少,乃至不存在了。这是入定前的三个层次,每个人入定前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当没有妄念的时候,身心内外就像一面镜子,内心偶尔会产生一个游丝般的念头。这种游丝般的念头与起初的念头不一样,好多人都觉察不到,以为自己没有念头。初禅、二禅还无法断掉这种游丝般的念头,只能熄灭粗糙的念头。

一般在初禅、二禅和三禅时,身心会产生一种喜乐。“喜”是指心理的感受,“乐”是指生理的感受。也就是说在前三禅,生理、心理还没有完全空掉,只是妄想熄灭了。有的人在静坐时,偶尔会碰到入定的感觉,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去的,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来的,出来后想再进去就不知道怎么进去了。

这是为什么呢?就像你们睡觉一样,不知道是怎么睡着的,也不知道是怎么醒来的。如果有一天你知道入定是怎么进去的,出定是怎么出来的,也就意味着你掌握了怎么睡着、怎么醒来的方法,对生死你也就做得了主了。

掌握了死亡的人,临终的时候就像入定一样,也就是采用入定的方式死亡。怎么入定,就怎么死亡,怎么走掉。死亡的经验和入定的经验一模一样(指圣人的死亡与入定一样)。死亡的时候,感觉身体逐渐消失了,然后感觉呼吸停止了,再感觉念头没有了。

打坐的时候也是身体先空掉了,然后呼吸没有了,接着念头也没有了。都没有了,该怎么办呢?带着觉知的力量,来去自由,横超三界!逢山过山,遇海过海,走直线,不走弯路,真的是直来直去。你们坐在这里,念头就是直来直去。是不是想到北京就直接去北京,想到天津就直接去天津,想到上海就直接去上海,而不是像沿着铁路线那样弯弯曲曲地走?

入定(死亡)之后,觉知超然于虚空之外,独来独往,来去自由,你会感觉到什么叫解脱。你们会说:“我在做梦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啊,为什么不能让梦中的境界在定中产生呢?”想(思维)是靠独头意识,禅定中的境界在初级阶段也要靠独头意识。当禅定功夫深入之后,就不需要靠独头意识了。

为什么有些坐禅的人,身体消失了,呼吸微弱了,妄念消失了,觉知却不能持久呢?因为他的禅定功夫不能持久,他不能安住于禅定中。为什么不能安住于禅定中呢?因为不能清楚地知道乃至把握如何进去、如何出来。只有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和训练,有一天才能达到随时可以进入定的境界,也随时可以从定的境界中出来,定境想持续多久就能持续多久。也就是在禅定境界中已经做得了主,要坐多久就可以坐多久。

就像今天在观音洞里打坐,没有电,大家凭着感觉慢慢地摸进洞里,又凭着感觉慢慢地摸出去。刚开始可能不知道怎么摸进来,怎么摸出去。如果反复地摸进摸出,熟悉了地形和路线,就可以随时进来,随时出去,想在洞里停留多久就可以停留多久。这就是禅定功夫。

今天讲的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终的。开悟的人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入定,学坐禅的人也是用这种方法。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本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得失莫叹,随遇而安;忍辱为上,慈悲为怀;佛家的智慧与幽默;欲变其世,先变其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
  • 道教基本常识

    道教基本常识

    本书包括教义规诫、宗派传承、道门宗师、道教经典、神仙体系、名山宫观、科仪方术和生活常识等方面内容。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热门推荐
  • 首席的夺心恋人

    首席的夺心恋人

    一段彼此相守的爱情,有迷惘有泪水,幸好在最美的年华里,是你在陪着我成长,当我在翻山越岭的时候,幸好有你陪伴左右。
  • 妖妃逆成长之叫我女王大人

    妖妃逆成长之叫我女王大人

    她,21世纪的天之骄女,穿越成了废材一枚。然,在最绝望的时候却碰见了他,桀骜不驯的下一任妖王继承人。正所谓人往高处爬,自此她开始收服妖界王子,玩宫斗,养萌宠,斗政治,闯妖界……废材们全部滚开,姐叫女王大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至尊邪皇:双面恋人

    至尊邪皇:双面恋人

    高人说她只能算半个人,噗!高人还说她需要踏上寻找宝藏,哦,不对,是寻找前世遗物的道路。有木有搞错,她只想安静地做一个学霸好不哒!可是高人还说,路途中有各色美男,口味众多任她选择。那她就勉为其难地踏上旅途吧!可惜她第一个遇见的不是暖男,而是膏药恶魔,还是皇家的,呸!
  • 带回个暖男宠回家

    带回个暖男宠回家

    我喜欢你全世界都知道.可你为什么你却不知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的身后你却不知道我喜欢.新手文.
  • 御龙战刀

    御龙战刀

    无数次的生死之战,我只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紧握手中的战刀,面向余晖,任残破的战袍在背后随风飘摇。等级划分:段位,级位,阶位,品位,星位,尊位
  • 迷城2016

    迷城2016

    有些情绪,只能发生在我们最透明的少年时代。那时头顶的蓝天永远是一张寂寞的脸,浮云带着一些渲染着悲伤的颜色,在天空里发着光。那些光芒将我们这些平凡的男生女生,照耀成将来的传奇。时间是最伟大的治愈师。再大的伤口,都会消失在皮肤上,溶解进心脏,成为心室壁上美好的花纹。我们要听到大风吹过峡谷,才知道那就是风;我们要看到白云浮过山脉,才知道那就是云;我们爱了,才知道那就是爱;我们也要恨了,才知道,恨也是因为爱。
  • 佛道本源

    佛道本源

    重生之人道佛双修,探寻世间万年道佛本源,
  • 月风流

    月风流

    一个生意人历经险死还生成为了大英雄,快意恩仇看谁能挡,一个废柴被委以神秘任务,经历无数努力与失败,种种曲折,当终于废柴不废,却陷入更大危局,一个聪明绝顶不甘平庸的人被困于遥远的牢笼,叱咤风云总无悔。一切,该从哪里开始,又从哪里结束呢······
  • 关晟——撒旦之心

    关晟——撒旦之心

    阴阳创造天地万物,阴阳就如同黑暗与光,都是如影随形,永远无法分割的。白天热闹,夜晚宁静,除此之外,人类还会用夜晚形容危险,为什么?因为夜晚没有让人温暖的光,趋光性是所有动物最初的本能,人类也是这些动物中的一员。而且,夜晚,还存在其它对人类致命的“存在”,他们活动非常频繁,例如:魔鬼。抱歉,因为实在无法用生物来形容它们,所以只能用“存在”来形容。因此,人类常常在没有温暖阳光的夜晚,就会恐惧,害怕,惊慌,不安。不过,万物皆有灵,世界除了魔鬼,还有其它非常奇妙的“存在”,哈哈,是谁说的存在就合理,不如让关晟带我们见识一下你我不能看见的世界,看看这些世间奇妙的存在。
  • 大器所成

    大器所成

    明明只是护送一个花心大萝卜的任务罢了,孙任辰万万没想到会因这件事跟大半个昌土的大家族们作对。一个中庸的锻师陪着一个脚踏六条船却立志成为高僧的少年,他们从东到西横穿战火纷飞的昌土,在乱世的阴影中缔造传奇,游历四方的同时经受了皇帝、藩王、无双的国士、神明、妖异、草头天子等势力的考验,直到大器所成。以至于他们生如大器,死如破瓦。“遥想昌土四分五裂之时,唯孙任辰走南闯北,周旋于六合棋局之中仍独领风骚,亘古未有也。”——摘自《成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