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6600000115

第115章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1)

文有一语写出大景者,如“园中不见一女子”句,俨然大家规模。“疑是姑娘”一语,又俨然庸医口角,新医行径。笔大如椽。

众人闻得宝琴将素昔所经过各省内的古迹为题,作了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皆说:“这自然新巧!”都争着看时,只见写道是:

赤壁怀古 [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交趾怀古 [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钟山怀古 [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淮阴怀古 [其四]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广陵怀古 [其五]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出纷纷口舌多。

桃叶渡怀古 [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青冢怀古 [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马嵬怀古 [其八]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蒲东寺怀古 [其九]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梅花观怀古 [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众人看了,都称奇道妙。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据,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如何?必得宝钗此驳,方是好文。后文若直另作,亦必无趣。若不另作,又有何法省之。看他下文如何。]黛玉忙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好极,非黛玉不可。脂砚。]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探春道:“这话正是了。”[余谓颦儿必有尖语来讽,不望竟有此饰词,代为解释,此则真心以待宝钗也。]李纨又道:“况且他原是走到这个地方的,这两件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个古迹来以愚人。比如那年上京的时节,单是关夫子的坟,倒见了三四处。关夫子一生事业皆是有据的,如何又有许多的坟?自然是后来人敬爱他生前为人,只怕从这敬爱上穿凿出来,也是有的。及至看《广舆记》上,不止关夫子的坟多,自古来有些名望的人,坟就不少,无考的古迹更多。如这两首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注批。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况且又并不是看了“西厢”“牡丹”的词曲,怕看了邪书。这竟无妨,只管留着。”宝钗听说,方罢了。[此为三染无痕也。妙极!天衣无缝之文。]

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

冬日天短,不觉又是前头吃晚饭之时,一齐前来吃饭。因有人回王夫人说:“袭人的哥哥花自芳进来说,他母亲病重了,想他女儿。他来求恩典,接袭人家去走走。”王夫人听了,便道:“人家母女一场,岂有不许他去的。”一面就叫了凤姐来,告诉了凤姐,命他酌量去办理。

凤姐答应了,回至房中,便命周瑞家的去告诉袭人原故。又吩咐周瑞家的:“再将跟出门的媳妇传一个,你两个人,再带两个小丫头子,跟了袭人去。外头派四个有年纪跟车的。要一辆大车,你们带着坐。要一辆小车给丫头们坐。”周瑞家的答应了,才要去,凤姐又道:“那袭人是个省事的,你告诉他说我的话:叫他穿几件颜色好衣裳,大大的包一包袱衣裳拿着,包袱也要好好的,手炉也要拿好的。临走时,叫他先来我瞧瞧。”周瑞家的答应去了。

半日,果见袭人穿戴了来了,两个丫头与周瑞家的拿着手炉与衣包。凤姐看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倒华丽。又看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凤姐笑道:“这三件衣裳都是太太的,赏了你倒是好的。但只这褂子太素了些,如今穿着也冷,你该穿一件大毛的。”袭人笑道:“太太就给了这灰鼠的,还有一件银鼠的,说赶年下再给大毛的,还没有得呢。”凤姐笑道:“我倒有一件大毛的,我嫌风毛儿出的不好了,正要改去。也罢,先给你穿去罢。等太太年下给你做的时节我再做罢,只当你还我的一样。”众人都笑道:“奶奶惯会说这话,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真真赔的是说不出来,那里又和太太算去?偏这会子又说这小气话取笑儿。”凤姐笑道:“太太那里想的到这些?究竟这又不是正经事,再不照管,也是大家的体面。说不得我自己吃些亏,把众人打扮体统了,宁可我得个好名也罢了。一个一个像‘烧糊了的卷子’似的,人先笑话我,当家倒把人弄出个花子来。”众人听了,都叹说:“谁似奶奶这样圣明!在上体贴太太,在下又疼顾下人。”

一面说,一面只见凤姐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与了袭人。又看包袱,只得一个弹墨花绫水红绸里的夹包袱,里面只包着两件半旧棉袄与皮褂。凤姐又命平儿把一个玉色绸里哆啰呢的包袱拿出来,又命包上一件雪褂子。

平儿走去拿了出来,一件是半旧大红猩猩毡的,一件是大红羽纱的。袭人道:“一件就当不起了。”平儿笑道:“你拿这猩猩毡的,把这件顺手拿将出来,叫人给邢大姑娘送去。昨儿那么大雪,人人都是有的,不是猩猩毡,就是羽缎羽纱的,十来件大红衣裳映着大雪,好不齐整。就只他穿着那件旧毡斗篷,越发显的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如今把这件给他罢。”凤姐笑道:“我的东西,他私自就要给人。我一个还花不够,再添上你提着,更好了!”众人笑道:“这都是奶奶素日孝敬太太,疼爱下人。若是奶奶素日是小气的,只以东西为事,不顾下人的,姑娘那里还敢这样了?”凤姐笑道:“所以知道我的心的,也就是他还知三分罢了。”说着,又嘱咐袭人道:“你妈妈若好了就罢;若不中用了,只管住着,打发人来回我,我再另打发人给你送铺盖去,可别使人家的铺盖和梳头家伙。”又吩咐周瑞家的道:“你们自然也知道这里的规矩的,也不用我嘱咐了。”周瑞家的答应:“都知道。我们这去到那里,总叫他们人回避。若住下,必是另要一两间内房的。”说着,跟了袭人出去了,又吩咐预备灯笼,遂坐车往花自芳家来,不在话下。

这里凤姐又将怡红院的嬷嬷唤了两个来,吩咐道:“袭人只怕不来家。你们素日知道那大丫头们,那两个知好歹,派出来在宝玉屋里上夜。你们也好生照管着,别由着宝玉胡闹。”两个嬷嬷答应着去了。一时来回说:“派了晴雯和麝月在屋里,我们四个原是轮流着带管上夜的。”凤姐听了,点头道:“晚上催他早睡,早上催他早起。”老嬷嬷们答应了,自回园去。一时果有周瑞家的带了信来回凤姐说:“袭人之母病业已停床,不能回来。”凤姐回明王夫人,一面着人往大观园去取他的铺盖妆奁。

宝玉看着晴雯、麝月二人打点妥当,送去之后,晴雯、麝月皆卸罢残妆,脱换过裙袄。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麝月笑道:“你今儿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晴雯道:“等你们都去尽了,我再动不迟。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麝月笑道:“好姐姐,我铺床,你把那穿衣镜的套子放下来,上头的划子划上,你的身量比我高些。”说着便去与宝玉铺床。晴雯“嗐”了一声,笑道:“人家才坐暖和了,你就来闹。”此时宝玉坐着纳闷,想袭人之母不知是死是活,忽听见晴雯如此说,便自己起身出去,放下镜套,划上消息,进来笑道:“你们暖和罢,都完了。”晴雯笑道:“终久暖和不成的,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麝月道:“这难为你想着,他素日又不要汤婆子,咱们那熏笼上暖和,比不得那屋里炕冷,今儿可以不用。”宝玉笑道:“这个话,你们两个都在上头睡了?我这外边没个人,我怪怕的,一夜也睡不着。”晴雯道:“我是在这里睡的。麝月,你叫他往外边睡去。”

说话之间,天已二更,麝月早已放下帘幔,移灯炷香,服侍宝玉卧下,二人方睡。晴雯自在熏笼上,麝月便在暖阁外边。至三更以后,宝玉睡梦之中,便叫袭人,叫了两声,无人答应,自己醒了,方想起袭人不在家,自己也好笑起来。晴雯已醒,因笑唤麝月道:“连我都醒了,他守在旁边还不知道,真是个挺死尸的。”麝月翻身打个哈气,笑道:“他叫袭人,与我什么相干!”因问:“作什么?”宝玉说:“要吃茶。”麝月忙起来,单穿着红绸小绵袄儿。宝玉道:“披上我的袄儿再去,仔细冷着。”麝月听说,回手便把宝玉披着起夜的一件貂颏满襟暖袄披上,下去向盆内洗手。先倒了一钟温水,拿了大漱盂,宝玉漱了一口,然后才向茶槅上取了茶碗,先用温水荡了一荡,向暖壶中倒了半碗茶,递与宝玉吃了,自己也漱了一漱,吃了半碗。晴雯笑道:“好妹妹,也赏我一口儿。”麝月笑道:“越发上脸儿了!”晴雯道:“好妹妹,明儿晚上你别动,我服侍你一夜,如何?”麝月听说,只得也服侍他漱了口,倒了半碗茶与他吃过。麝月笑道:“你们两个别睡,说着话儿,我出去走走回来。”晴雯笑道:“外头有个鬼等着你呢!”宝玉道:“外头有大月亮的,我们说话,你只管去。”一面说,一面便嗽了两声。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负曝闲谈

    负曝闲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二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白话黄帝内经

    白话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最伟大的奇书,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体与四季时节气候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人体各部互为应照的整体观念,是一部统领中国医学、古代养生学、气功学的绝世巨著。它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泉源,是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说明人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典范,所以它已成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这书《白话黄帝内经》以现代语加以语译和解释并配以专家点评,使学习者易读易懂。
热门推荐
  • 真的有想过和你一起的未来

    真的有想过和你一起的未来

    一个学生时代的故事,困于初恋,不知道是否止于初恋。
  • 王源,也许我们回不去了

    王源,也许我们回不去了

    那是她最美的时光,邂逅的时光里最亮丽的风景,他的出现带给夏浅希最美的青春,还是青春里那微微的疼痛呢?王源,我回来了,你认清了自己的心吗?你的再一次出现,是我们缘分未尽,还是为青春划上句号呢?
  • 穿越超能大陆

    穿越超能大陆

    一次执行任务意外的穿越到了异地——超能大陆。这里的人们竟然有很多人都会异能,这让他突感不适。初来乍到就得罪恶霸,被群起而攻。是占山为王,还是虎落平阳。顺其自然还是逆流而上?我会告诉你答案吗?会吗?会吗?
  • 鬼神之怒

    鬼神之怒

    时隔千万年,轮回之门现,灾厄降临,鬼神肆虐,纪元变革,万物生灵于水深火热之中苟延残喘。鬼炎渡世,毁灭起源,何为终点?少年吴穹与绝世凶物因缘际会,于杀戮中崛起,在地狱中重生,前路茫茫,逆天而翔,霸刀一出,我主沉浮!
  • 从大山里走来的年轻人

    从大山里走来的年轻人

    本文就是说一个从大山里来的年轻人创业的事情,这个高山在林场也比较有正义感,还能打不平事。这部小说就是通过高山同自己的几个朋友一起的事情展开的。不过他的这几个朋友可不是人,而是狐鬼什么的,它们可是一个个的诡计多端的,按高山的话说,它们同自己一样,没有一个好饼。先是高山从小打小闹开始发了点财,然后就是这花样的一步一步的像大发展了。不过这个高山在发财的时候还记着花脏钱喝凉酒早晚是病这个事情,就是在自己弄来了不明不白的钱之后,也是一旦自己有钱了,就想办法给还回去的。不过,这个高山就是在去了大城市里才知道什么是尔虞我诈,可是这个损招坏招看上去都是冠冕堂皇的。就是这个事情弄得高山最后可是心力憔悴,无法应付。
  • 穿越前世今生之倾城绝恋

    穿越前世今生之倾城绝恋

    她!由一颗红果坠落而生!穿越前世今生笑看天下!左手翻云右手覆雨,俯视天下唯我独尊!他!是轩翊国的天才!恶魔的使者!为了她,他放弃未来,堕落成魔!她为了救他经受地狱的淬炼!从此天上天下,生死相随!
  • 国家武器

    国家武器

    NationalWeapon是被誉为国家武器的特殊作战部队车祸后苏醒的艾丽被告知失去了双亲和记忆,每日过着普通的大学生活。直到来自东亚区的留学生李维的出现,以及早有预谋的袭击事件将艾丽的命运带回到十年前的战场。原来平凡的生活只是虚构,战斗与生存才是真实。在人类灭绝论的威胁下,成为了命运共同体的两人,在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之下如何才能将世界带向和平呢?
  • 皇的棋子之三国传

    皇的棋子之三国传

    楚灵棋的出生是多少人羡慕的,家族和睦,却在不久被人截走,五年后,携华归来,爹娘宠着,哥哥护着,王爷。。。片段一:“等等,王爷,您不是有欢喜的人么?”楚灵棋一脸慌张,步步后退看着面前温柔的可以溺出水的某人“本王突然发现,王妃好像也不错”某王爷奸笑,慢慢靠近。。。片段二:“谁叫你跳下去的?”某王爷一脸黑沉紧紧抓住楚灵棋的肩膀“我看。。”楚灵棋一脸无辜“看什么看”某王爷怒吼‘我还没坠涯死,倒是被你吓死了’楚灵棋双眼雾蒙蒙的,都要哭了
  • Narcissism.

    Narcissism.

    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同性恋”一直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然而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你喜欢的人可能恰巧和你性别一样。一颗先酸后甜的糖,品尝多了也会泛苦,这就像浓郁的汤,不可能平淡无常。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