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从前称为“小学”。只是教给少年人如何识字,如何写字,所以称为“小学”。这原是实用的技术。后来才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研究字形、字音、字义的演变。研究的人对这种演变这种历史的本身发生了兴趣,不再注重实用。这种文字学是语言学的一部分。语言学里又包括文法学。中国从前没有文学法,文法学是从西洋输入的。可是实用的文法技术我们也有。做文章讲虚实字,作诗讲对偶,都是的。直到前清末年,少年人学习做文作诗还是从使用虚字和对对子入手。“小学”起头早,诗文作法的讲究却远在其后,这由于时代的演变和进展,但起于实际的需要是相同的。所谓实际的需要固然是应试求官,识字的和会做诗文的能以应试求官,但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字语言确是支配我们生活的要素之一,文字语言确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从学术方面说,诗文作法没有地位,算不得学术,文法学也只是刚起头,文字学却已有了深厚的传统和广大的发展。但明白了语言文字作用,就知道文法学是该有将来的。
现在文字学又分为形义和语音两支,各成一科,而关于义的研究又有独立为训诂学的趋势。文字形态部分经过甲骨文字和钟鼎文字的研究,比起专守许慎《说文解字》的时代有了长足的进步。语音部分发展更大,汉语之外,又研究非汉语的泰语和缅藏语,这样比较同系和近系的语言,不但广博,也可以更精确。这种用来比较的非汉语,都是调查得来的现代语。而汉语的研究也开了现代各地方言调查的一条大路。这种注重活的现代语,表示我们学术的兴趣伸展到了现代,虽然未必有关实用,可是跟现代的我们总近些了。其实也未必全然无关实用,非汉语的研究对边疆研究是有用处的。一方面研究活的现代语就不由得会注意到语法,这也促成了文法学的进步。训诂学更是刚起头。训字有顺文说解的意思,诂字是用现代语解说古代语的意思。按照“训诂”的字义和历来训诂的方法,训诂学虽然从字义的历史下手,也得注意到文法和现代语的,但是形态也罢,语音也罢,训诂也罢,文法也罢,都是从历史的兴趣开场,或早或迟渐渐伸展到现代,从现代的兴趣开场伸展到历史的,似乎只有所谓意义学。
“意义学”这个名字是李安宅先生新创的,他用来表示英国人瑞恰慈和奥格登一派的学说。他们说语言文字是多义的。每句话有几层意思,叫作多义。唐代的皎然的《诗式》里说诗有几重旨,几重旨就是几层意思。宋代朱熹也说看诗文不但要识得文义,还要识得意思好处。这也就是“文外的意思”或“字里行间的意思”,都可以叫作多义。瑞恰慈也正是从研究现代诗而悟到多义的作用。他说语言文字的意义有四层:一是文义,就是字面的意思。二是情感,就是梁启超先生说的“笔锋常带情感”的情感。三是口气,好比公文里上行、平行、下行的口气。四是用意,一是一、二是二是一种用意,指桑骂槐,言在此而意在彼,又是一种用意。他从现代诗下手,是因为现代诗号称难懂,而难懂的缘故就因为一般读者不能辨别这四层意义,不明白语言文字是多义的。他却不限于说诗,而扩展到一般语言文字的作用。
他说听话读书如不能分辨这四层意义,就会不了解,甚至误解。不了解诗或误解诗,固然对自己的享受与修养有亏;不了解或误解某一些语言文字,往往更会误了大事,害了社会。即如关于一些抽象名词的争辩如“自由”、“民主”等就往往因为彼此不了解或误解而起,结果常是很严重的。他以为除科学的说明书乃一是一、二是二以外,一般的语言大都是多义的。因此他觉得兹事体大。瑞恰慈被认为科学的文学批评家,他的学说的根据是心理学。他说的语言文字的作用也许过分些,但他从活的现代语里认识了语言文字支配生活的力量,语言文字不是无灵的。他们这一派并没有立“意义学”的名目,所根据的心理学也未必是定论,意义学独立成为一科大概还早,但单刀直入地从现代生活下手研究文字,确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北平《新生报》,三十五年(1946)
第一章 了解与欣赏[本篇原载一九四三年《国文月刊》二十期,署“朱自清先生讲,叶金根整理”。]
/这里讨论的是关于了解与欣赏能力的训练/
了解与欣赏为中学国文课程中重要的训练过程。儿童从小就能对于语言渐渐地了解,不过对于文字的了解必须加以强制学习的训练。成年人平时读书阅报大都是采取一种“不求甚解”的态度。这是一般综合的实用的态度。但在国文教学,教师准备时,必须字字查清楚,弄明白。学生呢,在学习时也必须字字求了解。这与一般不求甚解的态度刚好相反,然而不求甚解的那分能力正是经过分章析句的学习过程而得到的,必须有了咬文嚼字的教学培养后,才能真正达到那种不求甚解的境界;没有经过一番文字分析的训练,欲不求甚解,也不易得呢。通常教授国文的,大都很注重字义。实在除掉注重字义的办法以外,还应当顾及下面的几种分析的方法。
一 句式的形式(句式)
某种特殊句子的形式,不仅是作者在技巧方面的表现,也是作者别有用心处。讲解国文时必须加以说明。例如鲁迅先生的《秋夜》的开端: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不是普通的叙说,句子的形式很特殊,给人一种幽默感。作者存心要表现某种特殊的情感。这儿开始就显示出一个太平凡的境界,因为鲁迅先生所见到的窗外,除掉两株枣树,便一无所见。更使人厌倦的是人坐在屋里,一抬头望窗外,立刻映入眼帘的东西,就只是两株枣树,爱看也是这些,不爱看也是这些,引起人腻烦的感觉。一种太平凡的境界,用不平凡的句式来显示,是修辞上的技巧。明白了这两句的意思与作用,就兼有了了解与欣赏。又如同篇: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
这是作者在文字排列上用功夫,两句都不是普通的说法。上半句表现两层意思:(一)枣树上的天空,(二)夜的天空。两层意思而用同一音位表示,是修辞上的经济办法。文字的经济便是一种文字的技巧。平常的语言,可有两式:
夜间这上面的天空……
上面的天空在夜间……
读起来便都有了停顿,时间上显得十分不经济,意也没有原句透露。下半句“奇怪而高”,口语中常说“高而奇怪”,单词习惯大多数在前面。现在说“奇怪而高”,句法就显得别致,作者在这里便用来表示秋夜天空的特殊。
二 段落
写段落大意是中学国文课上常用的方法。但通常只把各段的大意写出,而于全文分段的作用与关系,往往缺少综合的说明。教师指导学生写段落大意,每段大意,常只用一二句话表示。这里便应当注意语句间的联络,要能显出原文的组织和发展的次序。
三 主旨
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注意一篇文章中足以代表全文主旨的重要语句,和指导学生研究全文主旨如何发展。古文称文章中重要的语句为“警句”。警句往往是全篇的线索。读一篇文章最要紧的事便是要能找到线索。文章的线索作者往往把它隐寓在文中的一二句重要的语句里面,例如龚自珍《说居庸关》,“疑若可守然”五字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教师便须注意此主旨的发展。
四 组织
文章组织的变化,也是作者在技巧上用的功夫,说明这种文章组织的变化,是了解与欣赏范围内极重要的事。例如上举《说居庸关》,“疑若可守然”五字,一段中连用五次;又“自入南口”连用六次。这是叠句法,亦是关键语,在组织上增加一种节奏。最后三小段文章最堪注意,在整齐的组织中寓有变化。末两段一写蒙古人,一写漏税,指出间道,均逼出居庸关之不足守,与前文相应答。这是组织上的一种变化,读者容易忽略过去的,教时应当加以说明。中间写遇到蒙古人,说了一大段,表示清朝的威严,作者是用赞叹的口气。
五 词语
在一篇文章中应当注意作者惯用的词语和词语的特殊意义。例如上举《说居庸关》中“蒙古”一词指的是蒙古人。
六 比喻、典故、例证
先讲比喻
康白情的《朝气》,内容是描写农家种植的生活,题目何以称为“朝气”呢?农家生活的描写与朝气究竟有何关系呢?这些问题教师是要暗示学生提出来详细讨论的。农家生活的描写实在是一个比喻,作者是别有寄托的。文学作品中的具体故事,往往带上一些抽象性。大概一个比喻的应用,包含三方面的意义。如“朝气”:
(一)喻依——农家的生活。
(二)喻体——劳工的趣味。
(三)意旨——由趣味的工作得到美满的结果,显示出生活中朝气的景象。这是文学上表达技巧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应当让学生区分得很清楚的。又如谢冰心的《笑》,用重复的组织,对于雨、月夜、花连说出三个笑容,表示爱的调和。“如登仙界,如归故乡”,是极普通的比喻,但能显示出纯洁快乐的意味。
次讲典故
古文中的用典是学生最感觉麻烦的事情。讲解古文时说明古典出处也是极占时间的。但是教师往往只说明古典本身的意义,而常忽略了这个典故在本文里的作用。这样使读者只记古典出处,便感觉乏味了,更谈不到欣赏。原来用典的使用,也是使文字经济的一种办法,作者因为要表达心中的事或情,不必完全直说,借用过去的一桩熟悉的而且与当下相关的事物来显示。大凡文学上的典故都经过许多作家的手改造过,而成为很好的形式。因此用典的作用,一方面是使文字经济,一方面也是避免直说,增加读者的联想,使内容丰富。现代语体文中典故也是常见的。如冰心的《笑》里用“安琪儿”一词,教时也应当说明其出处。
再讲例证
在说明文和议论文中有些时候往往遇到抽象的概念,教师在说解时必须要设法用一两个较具体的例证加以说明。如蔡元培的《雕刻》里面许多美术上的概念,教师应当设法举出浅显的实例,加以说明。又如东坡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也应当举出实例,说明诗与画两者之间所以沟通的道理。
总结起来说,关于了解与欣赏应当特别注意的有三点:
一是语言的经济。注意句读顿停多少与力量是否集中。
一是比较的方法。讲散文时可用诗句作比较,讲诗时可用散文作比较。文中的语句可与口中的说话比较。读鲁迅先生的《秋夜》,便可与叶绍钧先生的《没有秋虫的地方》比较。比较的方法对于了解与欣赏是极有帮助的。
一是文字的新变。一个作家必须要能深得用字的妙趣,古人称为“炼字”,便是指作家用字时打破习惯而变新的地方,教师就也要在这方面求原文作者的用心。
训练的方法,除教师讲解外,在学生方面,熟读的功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不过在朗诵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要使声调有缓急,合于原文意思发展的节奏。注意本文的意思,不要被声音掩盖了,滑过去。默读是不出声的,偏于用眼,但也不要让意思跟了眼睛滑过去。
最后,问题的研究,在读文章时是常有的事。但是问题的提出要有分量,要有意义。最好教师只居于被动地位,用暗示方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