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6100000035

第35章 文言白话杂论

有一两位朋友谈起现在读文言的人要比读白话的多。他们的估计是这样的:大学生、中学生,还有小市民,都能读白话和文言,虽然他们所能读的白话和文言,性质程度未必一样。而在实际生活里,他们是两种文体都得读的。另有一班老先生,却只读文言,不需、不愿或竟不能读白话。这么看,读文言的人岂不就多了?

又有朋友说,现在的白话是美术文,文言却是应用文,正如从前古文是应用文,骈文是美术文一般。——这几位朋友却都是写白话的。这原是些旧话;近来所谓中小学文言运动,教我想起了这些。我觉得这两说都还有可商之处。主张第一说的,似乎没有将那数目不小的,只能读白话的小学生估计进去。这个数目怕比那班老先生多;况且老先生一天比一天少,小学生却日出不穷。就凭这一点说,白话的势力一定会将文言压下去。自然,所谓中小学文言运动若真个成功,就不一定能这么说,不过那么一来,中小学生可太苦了,浪费了许多精力在本可不学的东西上。这层别人已经说得很多,兹不论。

至于文言文是应用文,也是这回文言运动的两大理由之一。——另一个理由是经书为做人根本,不可不读,这一层论者也很多,不赘。——许多人看重这件事,因为是实在情形。不过现在社会上应用的文言,如书札、电报、法令、宣言、报纸等,却并不是所谓古文;念了《论语》、《孟子》固然未必写得合式,就念了韩愈、柳宗元、曾国藩(不指他的家书)、张裕钊,也还未必写得好。这种东西贵在当行;只要懂得虚字用法,多看多练就成,用不着“取法乎上”。不过小学、初中的学生也不必着忙;高中或职业学校可在国文科里带着讲讲练练,练比讲还要紧。

白话文是否只是美术文呢?林语堂先生(他并不是中小学文言运动中人)在《论语录体之用》(《论语》二十六期)里说:

文言不合写小说,实有此事。然在说理,论辩,作书信,开字条,语录体皆胜于白话。

似乎也只以白话为美术文。但是作书信,开字条,与普通文言也不同,已见上节。语录体自成一格,原是由文言到白话的过渡。白话既已流行,似乎该用不着它了;而林先生却主张再往回走,似乎可以不必。现在且说作书信,写字条,林先生以为:

一人修书,不曰“示悉”,而曰“你的芳函接到了”,不曰“至感”、“歉甚”,而曰“很感谢你”、“非常惭愧”,便是啰里啰唆,文章不经济。

这里有两点可以注意:一则林先生是直翻文言,看来自然觉得可笑而不经济。但事实上怕很少那样说的。“示悉”在白话信里,也可当作成语用;要不然,说“来信悉”、“来信收到”都成。“至感”可说“感谢”、“多谢”。“歉甚”可当成语,换说“对不起”也未尝不可。新文学运动初期,林先生所说那种浮夸的句子或许有人用,那时还有“亲爱的某先生”、“你的朋友”等格式,是从外国文翻来的。但现在却少了。现在朋友写信,无论白话文言,上下的称呼如“某某先生”、“弟某某”等,虽还不脱从前的格式,可简单利落多了。信里的套话也少了。这不是文言白话的分别,而是啰唆与经济的分别。现在可以说第二点了。经济不经济其实应该分文体论,不该只看字数多少。一种文体有一种经济的标准,文言的字句组织和白话不同,论繁简当以各自的组织为依据。若将一句文言,硬翻成白话,那当然是啰唆;不过这种硬翻成的白话并不是真白话。至于成语,更不能也不必翻。其实就白话说也一样,如“揩油”、“敲竹杠”,便没有适当文言可翻;若写文言信,也只好说,“大揩其油”,“此系敲竹杠性质”。书信文条的经济标准又与文言白话不一样。文言书信体因为年代久了,所以有一定的格调,看起容易顺眼;白话书信应用的时间长起来,也会有一定的格调的。

至于说理,论辩,古文实不相宜,曾国藩就说过这样话(《与吴南屏书》),语录体比古文得用些,但还不及白话复杂细密。林先生似乎只承认白话表情表得妙,而不承认白话达意达得好;其实白话之所以盛行,正因为达意达得好。新文学运动起来,大半靠《新青年》里那些白话论文(文言的很少),那些达意的文字;新文化运动更靠着达意的文字,这是白话宜于说理论辩的实据。

从梁任公先生以来,文言早已渐渐改了样子。他那时是不求汉魏的凝练,不守桐城的义法,名词杂,篇幅长。但还用典故,还搬弄虚字。近来的文言却连典故也少用了,虚字也少用了,只朴质地说理记事。这么着文言白话的分别其实就很少。请看下一节文言:

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为沟通中西文化起见,特(地)举行世界图书展览会。在沪举行,成绩甚佳(很好)。现(在)应华北各方请求,由今日起至七日止在北平图书馆展览一周(星期),每日展览时间自晨(早)九时起,至下午五时止。(十一月一日《大公报》)

若将括弧里的字分别加入、换入,岂不就是现行的白话?请再看一节白话:

文官制度譬如吾人的(之)生理机构,不特大脑发有意识的命令,即可依照常理进行呼吸、消化、走动等本能的或习惯的功用。所以我们(吾人)甚至不妨说(谓)事务官比政务官还(删去此字)更重要。(同前)

若照括弧改一下,岂不就是现行的文言?自然,现行的文言白话并不全如此相近,但在应用文方面,二者相差的确不怎样远;所举二例,只从同日同报上随手捡出,可见同类的例甚易见,并非巧合。这可以说是文言的白话化。文言白话相差既这样少,将来识字的人多了,能读白话的人多了,报纸和别的应用文自然渐渐改成白话。那时文言只供少数人用,若干年之后,便会变成真正的“死文字”,像周诰殷盘,只能学者去研究了。再说,现在对于文言里的成语往往滥用,又多忽略文法,如王了一先生《今日的白话文言之争》(《独立评论》一一二号)里所举的有趣的例子(如“难保不无障碍”等,因为老句法太短,不易引人注意,所以才用续凫胫的办法;这其实也是文言的白话化)。这可见一般人已经没有耐心去研究那难学的文言了。拥护文言的人也许叹息文言的退化,但这是免不了的;人事日繁,难学的文言,总有一天会崩坏,让白话取而代之。

白话照现行的样子,也还不能做应用的利器,因为欧化过甚。近年来大家渐渐觉悟,反对欧化,议论纷纷。所谓欧化,最重要的是连串的形容词、副词,被动句法,还有复牒形容句(日本句调“如何如何的我”之类归入此种)等。姑借用林先生《怎样洗炼白话入文》(《人间世》十三期)中的所举的例子:

女人最可畏的物质贪欲和虚荣心她渐渐的都被培植养成。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可以看出欧化的流弊所及。以后应用的白话该是国语,而且要以最近于口语为标准;那些太曲太长的句子,教人永远念不顺口的,都用不着。至于大众语,在形式上,这样限制也就够了。这种白话,只要能识字,想来总容易懂的;文字与语言无论如何不能完全一致(如助词,差异就很多)。识字的从识字的过程里学习了种种方便,可以懂得那虽不完全与语言一致的文字。若不识字,那就困难,大概只有用罗马字拼方音教给他们,像内地许多教会曾经办过的;再有,就是用方音念给他们听。

《清华周刊》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国学文化常识

    国学文化常识

    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本书按照《四库全书》的分发,重点介绍了经、史、子、集四部的经典国学著作,选编了其中部分章节内容,并附有译文。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热门推荐
  • 一念双生

    一念双生

    十年苦读,换得另一意识诞生。再续儿时梦想,惩奸除恶。读的什么书。额!网络小说。
  • 卿妻

    卿妻

    小乞丐不喜躲破庙,就喜游街头★★★残羹剩饭入不了眼,美味佳肴照单全收千方百计走进将军府★★★大摇大摆进出贵酒楼当帝王遇上小乞丐……☆☆☆¤¤¤☆☆☆¤¤¤☆☆☆他明明是一颗冰冷的心,可笑的是,她就偏偏送了他‘心热’作为珍贵之物他明明差点要了她的命,可笑的是,她却对他说,“我第一眼就认定了你”她曾许下:此生只为妻,不为妃。☆★☆他是帝王,他给不了。他们只能以月为媒,崖为证,结拜成夫妻。所有爱他的女人都知他是何身份,唯她不知。若是有一日,她突然得知,一心痴念的男子是一位帝王,她会如何?她为他倾其了所有。到头来。他却送她走上了仇恨此生,当真帝王一颗冰冷的心被一个小乞丐给捂热了,最终又能否如愿,她成为他的妻?
  • 地根经济:一个研究范式及其对土地宏观调控的初步应用

    地根经济:一个研究范式及其对土地宏观调控的初步应用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和居民收入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从109655亿元增长到183085亿元,增长了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860元增加到10493元,增加了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366元增加到3255元,增加了37.6%。此外,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也十分明显,2005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001年的15.2%下降到12.6%,农村人口的比例从2001年的62.3%下降到57%。
  • 高科技修真之超级法宝

    高科技修真之超级法宝

    —各位读者放心,会给你们个交代!签约去留正在商讨中~从外挂似的游戏,到外挂似的异界修仙,且看【武用】不同一般的癫狂人生……-PS:本文是涉及各种题材的转文,小心慎入。独爱修真可试读番外卷《六界神修》
  • 混世无双

    混世无双

    一段正邪之辩,一种生死情缘,一场爱恨情仇...是战神亦是情圣,是战争亦是情劫...今日你伤我一尺,他日我还你一丈...世间万物,正又如何,邪又如何,我不要正,不要邪,我只要你活着...我杀了魔帝,灭了仙尊,却保护不了我心爱的人...生过,死过,方知你我曾来过,你留,我爱,你走,我随,我愿用我的生生世世换你今世重生...
  • 绝代剑灵

    绝代剑灵

    这是一片没有魔法,没有斗气,只有一种叫做灵力的大陆。他阴差阳错来到这片大陆,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苍天不怀好意的玩笑,命运赐给了他最强的天赋,却给了他一个致命的缺陷,他究竟能摆脱命运的安排吗?他能不能挥剑斩断束缚,守住心爱之物!
  • 高校收灵人

    高校收灵人

    当她重拾儿时梦想后,她兴奋地去找儿时玩伴,却被告知他已死去;为了查明玩伴的死亡真相,她潜入另一个世界,成为游走在两个世界间的收灵人……“请上交你加入收灵人组织的费用。”“哈?”唐君明一脸震惊,看着眼前这些收灵人,这年头做收灵人还要入组费?“申请管理学校,你会有很多拥护者。”“不需要。”“管理学校,你可以得到学校的无限资源……”“我现在就报名!”唐君明拿出写了名字的申请表,递向前,一双眼睛闪着金光—¥。唐君明,一名准高中生,在暑假意外成为收灵人,在学校游荡的同时承担着拯救世界的重大任务。其实就是一个女高中生打灵收怪,顺带寻找青梅竹马的故事。(又名:生死相隔)
  • 巫时代

    巫时代

    带给一个巫的时代,在茫茫诸天星海启程。开创出一个又一个的部落时代。是进化还是退化?一切在巫时代
  • 渺小到不值一提

    渺小到不值一提

    渺小到不值一提恨自己软弱无力每天都有无数打击开始想放弃
  • 玄门教师

    玄门教师

    性格有问题?没关系,扎马步纠正性格!成绩提不高?没关系,分心术帮助学习!生活有困难?没关系,找老师解决困难!爱上老师了?这个么......我就无能为力了......平凡少年成就不平凡事业,玄门弟子不一样的教师之路!稳定更新中,求推荐和收藏!